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5篇)

讀後感 閲讀(2.1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5篇)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

最近,我們學了一篇課文——《滴水穿石的啟示》。沒想到,只是一篇不到500字的課文,給予我的東西竟然如此之多。

課文講述了太極洞裏的石頭之所以能被水滴滴穿,是因為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終於完成理想,成為了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小小的水滴,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那就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

俗話説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麿成針。古今中外,哪個名人不是通過自己長久的努力才能在事業上達到光輝的頂峯?李時珍餐風飲露,嚐遍百草,才編成了藥學鉅著《本草綱目》;愛迪生雖然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畢生孜孜不倦地搞實驗研究,最終擁有了留聲機、電燈、電影放映機等一千多項發明權;齊白石老人用“不教一日閒過”的條幅來自勉,就算晚年時也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最後成為一位中外聞名的畫家;史學家談遷 有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就算書稿被偷也要重編此書,就這樣,他完成了比原來那部更加精彩的《國椎》;諾貝爾經過了一次一次再一次的失敗,才陸續發明了“諾貝爾爆炸油”、“黃色炸藥”等炸藥。你看,這些偉人們用水滴的精神換來的`,不都是那聞名中外、名垂青史的成就嗎?

弱者,其心先弱,我們知道一個人天資聰穎,但他沒有在學業上鍥而不捨、持之以恆,而是三心二意地學習,也無濟於事。相反,一些起步慢的人奮發向上,堅持不懈,他們照樣能實現理想,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於專精,若我們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我們要牢記這一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我們只有像水滴那樣在事業上有所追求,才能成功,才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2

學了 《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深有感觸。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個小洞形成的原因是: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水滴日雕月琢,鍥而不捨,因此形成了這一大奇觀。

課文還介紹了三個名人的事例。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翻山越嶺,訪名醫,嘗藥草,終於編成了藥學鉅著《本草綱目》;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畢生孜孜不倦,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現代書畫家齊白石,數十年揮毫作畫,堅持不懈,技藝爐火純青。

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靠的.是“滴水穿石”的精神。記得那一次,爸爸幫我買了一個滑板。第一天學的時候,我是扶着欄杆慢慢滑的。第二天,我扶着欄杆走了一段路後就鬆手了。唉呀,我的腳總是不聽使喚。這時,前方有一塊石頭擋住了去路。我來不及躲閃,滑板一飛,我也來了一個“狗啃屎”。我慢慢地爬起來,繼續前進。“咣噹”,我又摔了一跤。我難過極了,心裏暗暗責怪自己太笨,便想放棄。可轉念一想:霍金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可他不放棄,最終成為了科學家;張海迪身殘志堅,堅持寫作,取得了成功。這麼一點小小的困難,我還克服不了?於是,我忍着疼痛繼續滑。雖然接下來我又摔了好幾跤,但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學會了玩滑板。

讀了這篇文章以及自己的親身體驗,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3

近期,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她像一位無聲的老師,給予了我深刻的啟迪。

齊白石老人堅持不懈,科學家愛迪生孜孜不倦,醫藥學家李時珍披荊斬棘……他們用信念去追逐夢想,用生命去造福人類,這鍥而不捨、捨生忘死的精神震撼着我小小的心靈。

還記得史學家談遷嗎?他自幼立志編寫一部詳實可信的《國榷》,因此經歷了20多年的奮鬥與6次修改。這時,厄運降臨了,在書稿付印前的那個夜晚,小偷將《國榷》盜走,從此下落不明。體弱多病的談遷雖傷痛欲絕,但他仍頑強地站了起來,親自前往北京尋逸聞,終日奔波,奮筆疾書,又經過幾年的奮鬥,談遷終於完成了更完善的.新《國榷》,從此名垂青史。

“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從這句話中,我聯想到了我自己。記得四年級的新學期,我們學習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寫日記。”看着《魯迅全集》那引人入勝的文字,我熱血膨脹,買了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即興就寫了一篇。可第二天、第三天……時光流逝,我日記本上的字數漸漸減少,最後厭倦了,索性擱置到了書櫥的角落。如今,那本日記本仍陳設在那,已蒙上了一層灰,封面上的那隻小貓似乎抖動着鬍鬚在責怪我:小主人啊,有志者事竟成,你怎麼忍心拋棄了我?現在每當我看到它,心中就無比羞愧。所以,我決心將寫日記的習慣堅持下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生活和學習中,牢記這句名言,才會通往成功的大門。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4

這學期,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22課《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個小洞是因為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落在同一個地方。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是啊,人生就是這樣,童第周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但他也是先像水滴一樣努力才換回他輝煌的人生。童第週考取中學 後,成為中學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成績單,小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但他毫不氣餒,決定要勤奮學習,“追趕”上班級的同學。從此,小童第周宿舍便熄燈後還在昏暗的路燈下專心致志地演算習題,早上同學還沒有起牀便坐在大樹下大聲朗讀課文。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童第周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關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試,他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連校長都無限感慨地説:“我當了多年校長,從來沒有看到過進步這麼快的學生!”是啊,童第周不就是憑着“水滴石穿”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而有些人卻偏偏相反,他們也有目標,但並不專一。他們也曾努力過,但不能堅持下來,而往往這些人相對是比較聰明的。

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5

這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第22課《滴水穿石的啟示》,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滴水穿石”原指一種自然現象,而現在演變成一個成語,形容目標專一且持之以恆。我讀懂了這篇課文,小小的水滴憑着一股頑強的毅力可以穿透堅硬的石頭,我們也要像小水滴一樣,有“穿石”的毅力與恆心,才能有所作為。

國際功夫巨星成龍,很小的時候就被送進戲校,雖然戲校生活十分艱苦,但成龍堅持不懈、目標專一,最後蠃得了“國際武打巨星”的稱號。

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對畫畫十分感興趣,後來,他全身心投入到了畫畫中,每天持之以恆,刻苦訓練,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著名音樂家聶耳自幼喜歡音樂,每天練琴練到全身僵直還不肯休息,因此,人們稱他為“拼命三郎”,他每天在音樂上忙得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在樂壇上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不僅是他們,我們身邊了有這樣的例子,就説説我的`奶奶吧。我的奶奶沒有上過學,很小時就在家放牛,所以不識字。有一天,我早早地寫完作業,正在玩,奶奶手拿紙筆,跑過來對我説“貝貝,都我寫幾個字。”我爽快地答應了。後來,每天奶奶燒好飯,都讓我教她寫字,每天晚飯後我們都能看見她練字的背影,一年過去了,奶奶已經學會許多字了,而且每個字寫得都很端正,有力。

同學們,小小的水滴積年累月能穿透堅硬的石頭,難道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如小小的水滴嗎?只要我們有恆心,我們就能夠實現心中的目標。荀子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就是一個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積累的過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在學習上,我們就要發揮“愚公移山”、“精衞填海”的精神,不斷向我們心中的理想,前進、前進、再前進,最後,就會實現。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滴水穿石》這個故事,我被水滴那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

故事講述了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滴水穿石。還有一句反問句“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更是發人深省。

故事還舉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並且告訴我們每位名人之所以能成就事業,是因為他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其實,像這樣的名人事例還有很多。比如《西遊記》裏那家喻户曉的`師徒四人,他們馬不停蹄地向西方走去,雖然路上也遇到過重重困難,但他們還是挺了過來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拿到了經書。這是因為他們堅持不懈,目標專一,才能凱旋而歸。

還有著名的歷史鉅著《史記》,它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曾經替李陵求情而被判了刑,他甚至想到了死。但他又轉念一想:如果他就這麼死去,豈不是和螻蟻的死一樣嗎?於是他堅持不懈地創作,用了8年的時間,寫成了《史記》。如果不是他堅持創作,而是繼續悲觀消沉下去,那我們後人怎麼能看到這本偉大的鉅著呢?

我也想到了我自己。記得我讀二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寫日記。一開始我覺得很有話寫,可到了後來,我覺得題材越來越難找了,需要我每天都要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想到了唐僧,司馬遷他們。於是,我又堅持了下去,慢慢的,寫日記成了我的一種習慣。

現在,我再也不怕寫了。因此,我的也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但今後我在學習上更要像水滴那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恆。也許若干年後,我真能成為一名作家呢!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7

《滴水穿石的啟示》讓我深刻地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才能實現我們崇高而又美好的理想。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的腦海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幅幅畫面:用粗糙的麻繩接二連三地在木頭上不停摩擦,最終能把光滑的木頭鋸成兩截;湖中波浪滔滔的湖水,必須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寒風呼嘯,鵝毛大雪,才可以凍成三千尺的寒冰;海邊波濤洶湧的浪花,日復一日地擊打毛毛稜稜的礁石,最終把礁石擊打得裂縫密佈......文中舉了古今中外的三個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我國著名書畫家-----齊白石老爺爺。齊白石老爺爺真令人心生敬畏!他四十歲開始學畫,每天堅持作畫三幅,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如果哪天他生病了,第二天便會按時補起。功夫不負有心人,白石老人的技藝終於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這麼多的榜樣在閃耀,難道我們不應該多多向他們學習嗎?諾貝爾為了發明炸藥把整個生命投入到了研究炸藥的`實驗中。貝多芬即使失聰了,但他仍然不放棄自我,努力學習,終於完成了《命運交響曲》,鼓勵人們不要被不幸的命運擊垮。

記得去書法班上課時,感覺太枯燥了,我想過要打退堂鼓,但母親的一句話,卻激勵了我,讓我堅持了下來:“你可以不學,這是你的自由,但你對自己這麼不負責任,還缺乏野心和渴求,怎麼能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句話刻在了我的心頭,成為了我無法抹去的記憶。從那以後我每天堅持練習書法一小時,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必定會成功!

俗話説,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許,夢想和現實離得很遠,但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會成功!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8

讀完《滴水穿石的啟示》,我對一段話深有感觸:我們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從高空落下來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極洞裏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卻不能把石塊滴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恆。是啊!俗話説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好比文中的水滴,立下高遠的志向並持之以恆,最終取得成功。而無志之人好比文中的雨水,立下一個志向卻半途而廢,又重立一個,又半途而廢…… 沒有一個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恆。為此,文中舉了三例: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用來證明這理論。再仔細想想,諾貝爾、 居里夫人等成名成家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也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

反過來講,那些一事無成的人,不就和文中的雨水一樣嗎!楊紅櫻的一篇童話裏寫道,小貓學捉老鼠,還沒學一會兒就煩了,去學走鋼絲,摔了一跤後學算術,覺得數太多好麻煩,改吃西餐,又差點被刀子切斷腳,只好重學捉老鼠。從這個事例中,我們應該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有專一的目標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既然水滴都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能持之以恆呢?在我上一年級時,上課總是開小差,老師點名有誰不認真聽課也總是點到我,我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毛病。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用了大約一個學期,終於改掉了這個毛病。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好好學習,就一定會成功!我一定會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滴水穿石》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在安徽廣德的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而作者驚歎不已,並由此聯想出了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立志學醫的故事。“滴水穿石”,多麼深刻的道理呀!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就一定可以幹出一番成就。是的,水為什麼可以滴穿石塊呢?是因為有“恆”,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多動腦筋,就一定可以成功,正所謂“水滴石穿,非力使然,恆也。”但是,光有“恆”還是不可以達到更高深的'境界,必須還要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專一”,如果光是“恆”而沒有“專一”,也是行不通的。我們應該像水滴一樣,專一的滴向石塊的某一點,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就滴穿了石塊。而我們應該找到自己喜歡的成就,努力鑽研下去。我們要在“恆”上用智慧,在專一上下功夫,努力鑽研自己喜歡的東西,讓他成為自己的能力和驕傲,這樣,你就算是成功了。

如果想幹出一番大成就,就要學習水滴的的另一種精神——找有難度的“石頭”“滴”,為什麼水滴滴穿石塊會被大加稱讚呢?原因有二,一是水滴的持之以恆,二是水滴滴穿的是石塊而不是別的。如果水滴滴穿的是一本書呢?人們還會像水滴滴穿石塊一樣驚訝了嗎?不會。所以,如果想幹出大成就,就一定要鑽研像“石塊”一樣的課題。

所以,我一定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並加上困難的研究對象,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點點滴滴使我深受啟發。

這篇文章是——《滴水穿石的啟示》。本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奇觀,藉助了古今中外:李時珍、愛迪生和齊白石三位名人成就事業的例子,告訴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而目標專一,持之以恆這八個字眼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説過: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因為它力量強大,而是由於它不分晝夜地滴墜。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才能擁有知識的技巧。因此,我們可以確切地説:不積窪步,無以至千里。貝多芬生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平凡人,從小喜愛音樂,喜歡譜寫曲子。他二十六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這對一個音樂家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他沒有一絲放棄之意,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振作起來,依然拼命的譜寫曲子。貝多芬去世之後,他作的曲子得到了眾人的欣賞,因此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音樂家。

貝多芬成功不是因為他天生是天才,而是堅定的信念: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在國小一年級,爸爸媽媽給我報了書法班,我很不情願,但不能違背,只能順從爸爸媽媽的.意思去做。書法班開課第一天,書法老師讓我們練橫豎撇捺。在課堂上練,回到家還要練,真是糟糕透頂。於是,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跟爸爸媽媽吵、鬧,爸爸媽媽在也經不住我們的折騰了,只好不上了。那時的我小,不懂事,,以為解放了。後來,我後悔了。書法老師也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過來的,我幸苦難道他不辛苦嗎?

讀完這篇文章,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水滴滴答滴答的聲音時時在我耳邊響起。

一粒細細黑黑的螢火蟲竟能在茫茫黑夜裏星星般閃亮的發光。水滴就像螢火蟲,力量雖小,但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我要學習!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1

今天,我們學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這篇課文給予我的啟示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理想。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到了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他雖然雙耳失聰,但是,他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和不屈不撓。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夜晚,一位客住在一間簡陋的店裏,欣賞着從樓上傳來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樂曲,似流水拂過,優美至極。突然,幾滴水從房頂的裂縫中滴落下來,正好滴在了這名客的臉上。客大驚,便上樓去看。樓上住的竟是當代大音樂家貝多芬。只見他身邊擺了一盆水。原來,是他練琴的時間太久了,手指練得都發燙了,需要用水來冷卻一下。由於太匆忙,水不小心被他打翻了。貝多芬就是憑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最終摘取了音樂巔峯上的貴冠的!

我還想到我在四年級時學滑板的事情。因為我考試得了一百分,所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得到這個滑板,心裏興奮極了,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滑板下樓練習。我先用雙手扶着牆,站在滑板上面一點一點往前滑,漸漸地,我已經掌握了平衡,可以扶着牆快速地滑起來了,然後,我試着慢慢的把手從牆壁上拿開往前滑,可是剛剛鬆開手我就重重地摔在地上。但是,這點小挫折並沒有使我半途而廢,我從地上爬起來繼續練。經過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終於學會了滑滑板。我就是這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取得成功的。

通過了這兩件事,我希望同學們一定要銘記《滴水穿石的啟示》帶給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2

讀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我被小水滴那持之以恆、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動了。課文主要寫了: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小洞是由石頭上方的水滴接連不斷地滴在同一個地方,終於滴穿了石塊,成為奇觀。文中列舉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經過努力成功的實例,用“雨水”和“水滴”對比,進一步讓我們明白了滴水穿石的含義。

這篇課文還讓我想到了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他從28歲開始聽力逐漸減退,到50歲雙耳全聾。這對一位作曲家來説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創造出最美的音樂。他説過一句有名的話:呃住命運的喉嚨,絕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無聲的世界裏譜寫最美的樂章。持之以恆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成為人類音樂寶庫中光芒萬丈的珍品。

每每讀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我就想起初學書法的時候,我寫的字歪歪扭扭,特別是“一”字,就像一條毛毛蟲,再看看旁邊的哥哥姐姐們寫得一手好字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超過他們,那種羨慕成了我練字的動力。誰知看似簡單的筆劃,枯燥乏味的練習,卻頻頻讓我產生放棄的念頭,但想到自己付出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放棄就等於白費了,我就咬牙堅持繼續學習了三年,經過一次又一考級,終於取得了證明我學習成果的等級證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生活和學習上,我相信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3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凡事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鍥而不捨而不知難而退,就能一定讓我們學業有成而功成名就。正如課文中所舉的幾個例子就是用來説明這個道理一樣的。

通過閲讀,我們領悟到作者其實強調了這“滴”與“穿”的過程,強調了科學家們到達理想彼岸的艱辛歷程。他提醒我們注意到滴水穿石的要點:接連不斷、目標一致的“滴”才能達到這令人驚訝的“穿”。作者讓我們的目光聚焦到古今中外科學家成長的經歷上,而不是其它。不是嗎?如果李時珍沒有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十年吃苦耐勞、筆耕不輟,那他就無法讓中藥巨典《本草綱目》的問世了。愛迪生從小生活艱辛,但他立志創造發明。是持之以恆的信念和鍥而不捨的精神,讓他做到了常人所難以企及的`貢獻--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一千多項科技發明!

在這裏,作者推崇的是一種精神,“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洞穿’一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這就象我們讀書一樣,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只有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貫穿到我們的學習中去,通過刻苦學習,一點一點地學,一個一個問題的去理解與掌握,才能使得我們學業有成,才能為長大後報效國家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滴水能穿石,滴水還能成石柱,它給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積少能成多、堆沙能成塔。如果我們能到領悟這一點,並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實踐,那麼就受益不淺了。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4

今天,胡老師帶着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課文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安徽廣德太極洞內,一塊石頭的上方總是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無論白天黑夜,水滴總是持之以恆地往下滴,天長日久,終於有一天石塊被滴穿了。

從課文中我領悟到,滴水穿石不僅僅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觀,它更是一種令世人歎服的精神。人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成就事業,創造人生的輝煌。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靠着這種精神寫成了藥學鉅著《本草綱目》,美國發明家愛迪生靠着這種精神一生擁有了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現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靠着這種精神使他的繪畫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聯繫這個單元的前三篇課文,我得出同樣的感悟: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正是靠着這種精神解開了天火之謎,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正式靠着這種精神從厄運中重新站起來新寫成一部更加翔實、精彩的明史鉅著,諾貝爾正式靠着這種精神發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自己。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説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是我的學習成績卻總是一般。平時父母和老師説我不夠專心,我不服氣,現在我知道了什麼叫不專心。在課堂上,我一會兒耍筆玩,一會兒畫畫,一會兒用紙折小動物,經常不知道老師提的是什麼問題,不知道老師對我們的學習要求是什麼;在家裏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是剛動筆就想到客廳看電視,做了不到兩道題又拿出卡通書翻看,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在書上塗塗畫畫……別的同學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常常是從晚上七點做到晚上十點還沒有完成。我想,如果我把做事三心二意的毛病改掉了,我就會少受父母的責罵,少受老師的批評,成為一個真正聰明的學生。想到這裏,我決心做太極洞裏的水滴,不做天空中的雨水。

我也有美好的理想,《滴水穿石的啟示》讓我懂得了怎樣才能取得成功。

滴水穿石的啟示讀後感15

這學期,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學完之後,我深有感觸。

課文主要講了太極洞內的奇觀,還舉了李時珍、愛迪生和齊白石三位古今中外的人的正面事例,雨水的反而事例,更加突出了水滴石穿給予我們的啟示。這就是:目標要專一而不能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在我們身邊有沒有滴水穿石的例子呢?有,只不過要用我們的一雙慧眼去發現,去探索。

記得暑假裏的.一天,我和姐姐在樓下玩,我在一旁玩單槓,姐姐在練習踢毽子。她還對我説:小弟,我一定能踢50個!不料,先開始她最多隻踢了4個,但她毫不氣餒,接着踢,等上樓時,她能踢19個了。第二天,我們又下去玩,她能踢30多個了。就這樣日積月累,她終於完成了目標——50多個!經過近半年持之以恆的練習,到現在,她一口氣最多能踢120多個呢!

不光她身上有這種品質,我身上也有這種品質。記得上幼兒園時,老師讓我代表中(2)班去參加跳大繩大賽。我高興極了,立場要拿冠軍。一回到家,我就拿起跳繩跑到樓下去練習。起初,我一分鐘只能跳80多個,要知道這個成績在班裏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因為我知道,我要挑戰的可是高手如雲的大班的哥哥姐姐,他們可比我強多了。於是,我狠下功夫練習。胳膊甩累了,堅持;腿跳酸了,堅持!此後每一天,我都堅持跳半小時。比賽的日子漸漸到了,我的練習時間也由半不時增加到1小時。終於我們迎來了比賽的緊張時刻。賽場上,我胸有成竹,發揮了水平,居然跳出了127個,得了冠軍,我好高興啊!

正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我才能成功,今後,我要堅持做一個小小水滴,銘記它給予我的啟示,更好地把它的精神運用到實際中去,取得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