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論語》之讀後感

論語 閲讀(1.26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之讀後感

《論語》我以前只是非常粗略的看過,對於其中的含義自知甚少,一次偶然的機會,認真的讀了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論語》一書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聖經》。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像我們工作時間不長,只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有個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奮看成是首要因素,説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子曰:“學而不思則殆,死而不學者網。”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自己有理有據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善於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才是最自己不斷温故舊學、收穫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

二、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愛己。

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麼自己付出了什麼,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為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有的人出口就髒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之恆愛之,敬人者之恆敬之。如(公文有約提供)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於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至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讚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三、讓我們重新審視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自己的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對苦痛。第二個態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座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你都能做好每個人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