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孝的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閲讀(9.74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孝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孝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孝的作文1

百行孝為先,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千古佳言。

從我們出生起爸媽都會非常的關心我們呵護我們,天底下也沒有哪個父母不會 不愛自己的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再到少年青年這期間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是無法衡量的,都好東西總會先留給我們。

我們越來越高大越來越成熟 ,父母的頭髮卻越來越蒼白脊背越來越彎曲,蒼老的父母得我們去像小時候他們關心我們呵護我們來照顧他們了。

當以後有錢有權利了也不能忘了父母的叮囑,小時候覺得父母説什麼都對少年時就開始懷疑父母所説的話,青年就完全不聽父母説的了等到了工作上開始獨立,生活上許多事都不會想着要是父母在該多好。

古時候有個孩子,他的親生母親因病去世了,父親就娶了個繼母繼母也帶着兩個小孩,繼母對他態度不好什麼事都讓他去做兩個弟弟也經常欺負他,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對繼母好,給繼母洗腳端水更加疼愛兩個弟弟,有天寒風凜凜,他們一家要外出讓他騎馬他不小心把衣服給劃破了,父親走出來看見衣服裏面冒出的蘆葦,立刻火冒三丈。原來繼母給自己兩個孩子用厚厚的棉花做衣服,給他卻塞了棉花,父親揚言要把繼母跟他兩個弟弟趕出家門,他卻跪下求父親不要趕他們走,説兩個弟弟還小在外面會受傷的,父親被他感動了,繼母也被他感動了,一家人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從此就是和睦的一家人。

古人的二十四孝流傳千古要我們引以為戒,不管父母帶我們如何我們都要孝字當先。

當代對孝也非常重視,法律規定在外工作的人要常回家看看哼着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關於孝的作文2

古人説“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孝是人世間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那麼,什麼叫做孝呢?“孝”字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是子尊老的意思。然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做得又如何呢?

前些日子央視法制節目《道德觀察》欄目播出了一位87歲高齡老人,他有四個兒子,卻因為交不起房租被房主趕出來,他想去兒子家,四個兒子卻都嫌棄他,哪個都不肯要他。當記者去時,看到老人剛吃完從垃圾箱裏撿來的'發黴麪條,用舊毛巾擦嘴的情景。記者問老人家這是為什麼?老人回答:“兒子不要我,我又沒錢,已經這樣好幾天了,夜裏就在這邊的街頭休息。”記者聽了十分驚訝,於是帶着老人去了離他最近的二兒子家,但是沒人開門,然後他們又去了小兒子家,小兒子説“能別問我了不?他就愛不洗手吃垃圾,反正不關我的事。”説着把門關上了。記者在門口大喊:“這位老人家是你父親,他生你,養你了這麼多年啊!”但是卻沒有了迴應。

無獨有偶,20xx年10月28日《北京青年報》上刊登了一位八旬老人儘管有五個子女,當老媽媽去世時卻沒有一個回來好好看看她,只有老父親獨守着棺材兩天兩夜。多麼讓人痛心的場面!

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是父母,在我們最困難時伸出無私雙手的人是父母,在我們失望時伴我們同行的人是父母,給我們希望和温暖的人還是父母。從十月懷胎,到把我們養育成人,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難道我們不應對這一切給予回報嗎?

在家裏,為父母泡上一杯茶,陪父母聊聊自己近來的生活狀況,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父母為我們少操一份心,這何嘗不是在盡孝道呢?

落葉在空中盤旋,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關於孝的作文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題記也許,有不少人會吟誦《遊子吟》,但又有多少能理解並付出行動呢?

也許,有不少人知道 20xx 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田世國以捐腎救母作出的問答。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説清,設身處地思考自己將要如何行動。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以及生命之初説需要的一切,然後又扶我們走上人生的征途。一路走來,我們在父母的庇護下安然度過。可終有一天,父母也會滿頭白髮,步履蹣跚,而到那時,我們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我們該怎麼辦?現在又該做什麼呢?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鳥獸都知道報恩,何況我們人呢?父愛如山,母愛入海,從我們出生到他們離去,我們無時無刻不享受着父母的愛,而我們呢?我們對父母做過什麼呢 ? 我們對父母盡過孝嗎?答案是我們為父母做的事遠遠比不上父母為我們做的。如果我們現在不及時行孝,將來就會追悔莫及,留下永遠的遺憾。

古人云 :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在許多人眼裏認為只有等到自己幹出一番大事時 ﹑ 父母步履蹣跚時才是自己盡孝之時。而這些人必將嚐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苦楚。

孝,不是在父母生命垂危 ﹑ 老弱病殘時端湯送藥 , 不是父母年老時的物質贍養,更不是父母永別後的“風光大葬 ” 。 孝,是在平時的點滴裏,幫父母做做家務。孝,不是表面,而是源於內心的真正的感恩之情。因此,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盡孝,有時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個擁抱都會讓父母熱淚盈眶。

有多少人會記得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會在早晨和夜晚與父母説一聲“早安”或“晚安”?如果你還沒有的話,那麼就從現在開始。

關於孝的作文4

孝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品行,在外面行善不如先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因為善心固然重要,可一顆孝心才是最寶貴的。

我聽過這麼一個關於孝心的故事:

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兒子沉迷於迷信,天天燒香拜佛,妄想修成正果,於是家務和地裏的活便只有他那可憐的年邁母親一個人做了。一天,兒子聽説一座杳無人煙的大山裏有一位高僧,他想終於找到修不成正果的原因了——自己需要高僧的指點啊!於是兒子揹着行李,揹着母親,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那座大山裏,找到了高僧並向他提出了他的疑問,高僧想了想對他説,那個為你赤腳開門的`人就是真正的佛了。那之後兒子叩遍了所有寺廟的大門,給他開門的沒有一個是佛,他們都穿了鞋,滿腹疑問的兒子,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敲響了那扇吱呀作響的門,母親急忙跑來,淚流滿面地哭着:“我的兒,你總算回來了!”兒子低頭一看,原來母親才是佛——那個赤腳為自己開門的人!

有句是這麼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想要停止擺動,可風不願意停。樹是客觀事物,風就如同不停流逝的時間,一眨眼便不見了蹤影。子女長大了才知道要孝敬父母,而父母卻早已被時光之神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

也許會有人覺得,孝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的事情都那麼忙,哪有空孝順父母呢?其實孝很容易,成年人僅僅是在茶餘飯後陪父母聊聊天,小孩能為父母做的,不過是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在他們累的時候端上一杯温熱的茶罷了。這有何難呢?難道你沒有一點點時間去陪陪父母嗎?

最近是重陽節,希望每個人都做到《孝經》裏説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指導老師點評:小作者真正理解了“孝”的含義,孝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關於孝的作文5

自古時起,便有了百善孝為先的一説法,它一直延續至今。

時代在變,人們的生活觀念與生活方式都在悄然變化着,但身上的血液與親情不變。對於<親嘗湯藥>這個故事我們並不陌生,劉恆以‘仁孝’聞名天下,母親生病三年,他目不交睫,衣不解帶照顧母親。母親所服湯藥自己都親自服用之後才讓母親服用。這何嘗不是一種孝,皇帝對母親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老百姓呢。

閔損也是以孝聞名,他年幼時喪母,所以把對母親的愛寄託在了父親身上和繼母上。一開始繼母對他還是挺好的,但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她對他愈發的冷漠。寒冬以至,繼母給自己的孩子的是棉花做的衣服,而自己的只是水中蘆花做的。但他並未對父親説這些。一天趕馬車是,因為太冷所以手中的'鞭子掉落;父親大怒,用户馬鞭打他。不料蘆花飛出。父親知道真相之後執意要休妻,閔損説留母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撼動了父親,感動了繼母。之後繼母待他如親子一樣。閔孫對繼母尚且這樣,那我們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又該如何去做呢……

這孝德一直延續至今……

不久,殷武勇在自己的新婚蜜月期間,為了自己重病的父親,割了三次頭皮植給爸爸……

時代在變,不過孝心不變。

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所以啊,行孝乃天經地義,且我們要及時行孝。總以為時間很長,求不想,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上帝給了我們一次緣分,在有限的時間裏,與父母好好相處,噓寒問暖,也就不會有太多的遺憾了。

幫父母捶捶背,刷刷碗,在生活的小事上幫幫父母,去傳遞我們對父母的愛。

讓我們把孝心隨身攜帶,讓這朵花開在感恩的枝頭,綻放在親情的枝頭。

關於孝的作文6

古人説:“人生百行孝為先。”孝順父母,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道德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尊敬長輩,贍養老人,不僅是報答養育之恩,也是一種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而在我們的現今社會,人們對孝道越來越淡漠。在電視中會看到年邁的父母因無人贍養而引起的一場場糾紛,讓人感到揪心。在我的周圍也經常看到子女對父母大發脾氣,小朋友們不尊敬長輩,讓人感到痛心。

原來,我對爺爺奶奶也不孝順,認為他們對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覺得奶奶非常煩,非常囉嗦,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他們發脾氣。爸爸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我,並對我講述了家喻户曉的王祥卧冰求鯉,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等有關古人盡孝道的故事,我深深地被他們感動了,也體會到了自己的錯。從此以後,我對爺爺奶奶噓寒問暖,還經常與奶奶談天説地,陪她解悶。

去年放暑假的時候,奶奶的眼睛忽然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是什麼原因。第二天,我與爸爸媽媽一起陪着奶奶去舟山醫院請專家會診,因為病人非常多,我們在醫院走廊上焦急地等待。奶奶坐立不安,十分擔憂,我在一旁安慰奶奶、鼓勵奶奶説:“奶奶,你不要擔心,不要害怕,現在醫學那麼發達,什麼病都能治好的,如果這裏看不好,還可以到寧波、上海、北京去治療。”專家也不能確診奶奶的病情,爸爸媽媽決定陪着奶奶去寧波繼續治療,把我託給大姨媽照顧。那幾天,我十分擔心奶奶的`病情,後來媽媽來電告知奶奶的病情不要緊,過幾天就可以回家了,我一顆懸在半空中的心終於落下來了。

只要我們做學生的都能尊敬老師,做子女的都能孝敬父母,年輕人都來關愛老年人。我們的普陀,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親切!更加美好!更加與諧!

關於孝的作文7

懷胎十月,我們出生了,離開了母親的身體,開始了生命的路程,也開始了對世界的感知……

我們都是吃着母乳長大的,可能我們早已忘了母乳的滋味,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吃着母乳長大的,是喝着母親的血長大的。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呢?難道我們不應該去孝敬父母嗎?

父母將我們生下來,教我們寫字,叫我們走路,將我們養大成人,儘可能的滿足我們的要求,讓我們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一切的一切,除了父母,還會有別人為我們做嗎?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有父母,可以讓我們去孝敬他們來回報他們。但令人痛心的是,為什麼總有那麼一些人不僅不感恩父母,還對父母惡言相對呢?我曾見過一個母親的淚。她那不孝的兒子惡狠狠地將她送到敬老院,她不知所措。世上像這個兒子一樣的人還少嗎?這樣的人也配稱作人嗎?父母將他們一生最寶貴的東西放在我們的包裹裏,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對待他們呢?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越來越成熟,而父母,卻越來越年邁。我們開始嫌棄父母的囉嗦,不願和他們呆在一起,也越來越少和父母説話。想一想,有多少次我們摔門而去?我們是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冷漠了呢?摔門而去,摔上的,不僅僅是門,還有父母對我們的愛。

孝敬父母,不需要我們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一些小事便可可讓父母開心,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可以幫父母捶捶背,幫父母端端飯,替父母做做家務……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很多,但這些又怎麼能和父母為我們所做的相比呢?父母可以記得我們的生日、我們的身高、我們的愛好、我們的體重……我們呢?我們知道的關於父母的有多少呢?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他們甚至可以用生命去保護我們。我們怎能不去孝敬他們呢?

我希望,在這個充滿陽光的大地上,我們每個人都能心懷感恩的孝敬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讓父母開心。

關於孝的作文8

百善孝為先——題記

“孝”字,是由一個“老人”和一個“子”拼湊而成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生下我們,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變老。所以我們要趁父母還年輕,早早開始孝順他們。

被我們所深知的航天英雄翟志剛就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他幼時家境困難,父親又常年卧病在牀,全家上下靠母親買瓜子支撐。從國中到高中,他每一天都是先回家做飯,在騎自行車去鎮上把媽媽接回來。回家後,幫媽媽炒一鍋瓜子,而後匆匆趕回學校上課,風雨無阻。他在空軍飛行學院每月津貼是12元,只給自我留2元,其餘的全寄給母親。

當然,有孝心的人不是僅有他一個,還有田世園捐腎救母,大將軍朱德為母分憂的故事,這些都告訴我們:做人要孝順,要有孝心。

“孝”字,在字典上的解釋為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孝道也是中華民族傳承至今的倫理道德。而此刻有些人做不到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更是不明白倫理道德為何物。這樣的人,能孝順嗎?

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和母親在公交車上發生爭執,竟然對母親大打出手。她揪着母親的衣服,動手打了起來。周圍的人上來勸阻,她卻“破口大罵”,揚言誰勸阻她打誰。人們從她的“罵詞”中得知,她這樣對母親,只因為母親沒有給她買衣服。

人們常説,小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難道作為“高級動物”的我們,在這些方面還不如那些小羊和烏鴉嗎?

“世上僅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是我們學會的第一首歌謠。小時候,我們常常仰着小臉對媽媽説:“媽媽真好,等我長大了,我必須要像媽媽對我這樣的對媽媽好。”可是此刻呢?我們長大了,可是我們做到了嗎?我們是不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媽媽爭吵,和爸爸頂嘴了呢?

我們要學會反思,學着去孝順父母,不只是為了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為了自我多年後的今日不後悔。

關於孝的作文9

一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這就註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太長的路,上為老下為子,子在老的下面,因此做事因以父母為主,百善孝為先,多為父母想想

孝是本能,良心,美德!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人們都是以孝為主,李密是其一,晉武帝多次徵招,他因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奉養於是上書陳情,辭不赴命,在劉氏久病牀榻之時,毅然謝絕了晉武帝的徵招而侍奉牀前,未曾廢離。

在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拋棄父母,又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名利而拋棄父母,又有多少老人獨自生活無人奉養,敬老院的興起這又意味這什麼?與古人李密相比,我們的孝不值一提!

孝是什麼?怎樣才算孝,下面他將用自己經歷來告訴我們,包拯的父母早亡,由兄嫂撫養長大,考取功名,在一次判案中他發現他的侄子犯了死罪,他不見客直到侄子被砍後,侄子死後他立刻到嫂嫂家中,跪在門前請求嫂嫂諒解,直到嫂嫂原諒才起身,後來他叫嫂嫂為嫂娘以示尊敬,為她奉養終老。

這才是孝,我們不能以孝的名義做違法的事情,自古以來忠孝難全,有許多人棄孝為忠,而從沒有想過忠孝兩全,在功名利祿與孝之間,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孝,人們認為行孝的時間很長,我先成就功名再來行孝也不遲!

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最大的遺憾,時光如白駒過隙,時間不等人,我們要及時行孝,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就如一個人寧願乞討為生,奉養父母也不願意外出打工,他深刻的明白自己照顧父母的日子不多了,自己及時行孝為時不多,我們要及時行孝,不要讓自己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孝是每個人都會説的,孝不能用金錢來完成,行孝要用心,用一顆感恩,真誠的心如孝順父母,讓我們早日盡孝,真的做到孝!

關於孝的作文10

歲月不饒人,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長大了。當我在感慨我漸漸長高的身軀時,我不經意看到了彎曲的脊樑,那經受不住時間的脊樑,在秒針的滴答聲中,在水的流動中,在嘮叨的話語中,甚至在我們視而不見的瞳孔中,它漸漸地彎曲了。它到底還是沒有我想象中永遠那麼直,那麼健康。

那是我慈祥的、可愛的.姥姥的脊樑啊!

從闊步走,到小步走,再到彎腰走,從穩健的步伐到不安全的小碎步,經過了多少時間折磨。可人老了,思路混濁了,記憶不清了,卻時時不忘對我們的叮嚀,時時不忘為我們加衣、倒水、蓋被,那份對我們的愛,時間摧不垮,風吹不倒,雨淋不濕,火熔不化,多麼偉大的愛!

看着姥姥彎曲的脊樑,聽着她緩緩的腳步,感受着那一下一下沉穩的心跳,我的心在一點一點溶化,溶化進姥姥無比温柔的心,無比疼愛子女的情感,雖然有幾句略帶怨意的責怪,但還是表現出了那無垠的愛的綠洲!

姥姥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那可以成河的汗水和對不懂事處在叛逆期的我們無比的寬容和忍讓,我們就算是付出畢生的精力,一輩子也難以報答,何況我們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姥姥為我們付出的一切,是那樣的多,那一道道刻在臉上的深深的皺紋可以見證,那雙長滿繭的手可以見證,這經歷過時間磨鍊的一切,都可以見證!

為了我們,姥姥操勞了那麼多,她把年輕健康的心給操累了,把皮膚光滑的手操粗了,把精力旺盛的大腦操疲了,難怪姥姥還沒過八十就老得這樣快,都是因為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啊!

真是辛苦了姥姥,為了我們這一羣孩子!她老人家就是希望我們能考一所好大學為家人爭氣。或許我能做的只有上好學,回來盡孝心啊!可我現在都那麼大了,卻一點都沒有孝!對不起,姥姥,我在這之前沒有好好孝敬您,我真的怕哪一天突然看不見您,看不見您那慈祥的臉,所以我正在努力啊,姥姥,對不起,請允許我為了能孝敬您,盡力而為!

關於孝的作文11

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入則孝,出則弟”告訴我們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尊重家庭成員,即使在今天也是理所當然的。

孔子曾説過:“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是説:父母在世時,要依照禮節服侍他們;父母去世後,要依照禮節安葬他們,依照禮節祭祀他們。從古至今,人們都把孝看作萬善之基。

什麼才是真正的孝呢?對父母要體貼,不要違背父母的心意。父母年邁,兒女要盡孝養之責;父母生病,兒女要及時求醫盡心護理;父母去世要認真處理後事,祭拜父母,以追念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國最重孝道,對父母,要表示愛心,出以誠敬,不能只在物質上的奉養而已,盡孝包括四方面的內容:養親、侍親、尊親、敬親,即供養父母、服侍父母、尊重父母、敬重父母。

對父母,物質方面的供養,固然重要,但如果對父母只知道口體之奉,僅僅供養而已,不知道尊敬父母,使之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那正如孔子説的:只盡了犬馬之養。為人子者,必須警省。

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住在農村的小女孩,從小父母離異,母親身患重病,便跟隨了母親。只有八歲的她每天早上五點多起牀,為母親做好早飯,便去上學,放學回家,還要洗衣服,餵雞、鴨,直到晚上十二點多才能睡覺。

她的自強與孝心感動了每一個人,孝,其實非常簡單,但卻有許多人做不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關於孝的作文12

秋天來了,樹葉猶如蝴蝶般的飄落下來,那一片樹葉飄飄揚揚的落地生根,自立一門。

我拖着疲憊的身子從單位回到了家中,此時我已是一家之主了,9歲的兒子是我最大的驕傲,説着,我突然看到了餐桌上那杯已冷了的咖啡,旁邊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面是兒子稚嫩的字“爸爸生日快樂!”這個小鬼,我自己都忘了,他卻還記得。我悄悄地走進兒子的卧室,他已經睡了,睡得那麼香,我輕輕地撫摸着兒子的頭,他忽然醒了,一下子撲到了我的懷裏“爸爸,生日快樂!”我笑了,笑得那麼甜,這也許就是做爸爸的快樂吧!我將兒子推開,讓他去睡覺。他乖乖的説“晚安”便走了。現在已經晚上2點了,可是我還要為工作奮鬥,坐在桌前,牆上的鐘表“滴答滴答”的走着,我伸了個懶腰。沒想到頓時時針逆時針飛奔起來,一切又回到了兒時。

看看周圍,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切,原來剛才是我的幻想啊!雖然只是幻想,但依然值得我去思索。幻想中的`那個稚嫩,天真,孝順的兒子是多麼的令人驕傲而那個父親又是多麼的容易滿足。天底下似乎所有的父母都是那樣,但所有的子女也是那麼的孝順嗎?不是!我就不是,從小嬌生慣養的我認為父母就是為我們服務的,就是為了記住我們的生日的,我們理所應當的接受父母的愛。

我此時的臉紅了,眼睛也濕潤了。為什麼父母記兒女的生日是那麼清楚,我們卻記住的是自己的生日?!我從書桌前站起身來,端起一杯熱水放在了母親的牀頭櫃上,並在紙上寫下的那不於言表的幾個字“媽媽,我愛你”我慢慢的閉上了眼,仍有那肆意的淚水沖刷着臉頰。

又是一年秋來到,往年的那片樹葉再次飄飄揚揚的飛舞在空中,它找到了自己離開的那個大樹,無怨無悔的飛向那枯老的枝椏上,使荒涼的秋天中瀰漫着孝的清香。

關於孝的作文13

想必大家都知道教怎麼寫吧,左邊一個孝,右邊一個女,把字拆開一分析意思是:只有孝順,才能更好地為人子女。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話這麼説:“百善孝為先。”這種美德在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沖刷下,仍能煥發着那耀眼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不贍養父母、不尊敬老人的事情發生着。我想對那些暫時忘了父母的兒女們説: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人生的首務是孝敬父母,然後才是多見天下之事,多聞古今之理。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兩則故事,第一個故事是,一位老人,他耳聾眼花,雙腿還不停地哆嗦,他兒媳嫌他邋遢,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碗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碗給就用他的父母做碗,等父母年老了以後就用得着了。父母知道後,後悔莫及,趕緊將父母請回飯桌。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兒子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着一條毛毯出去“闖闖”。

這時,他的剛學會説話的兒子居然説“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剩下半條請收藏好,等我長大了可以把它給你,讓你到外面也闖闖”。孩子的父母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趕緊挽留住自己的老父親。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典範,做什麼事都會給子女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在你們的薰陶下也會有類似的行為和舉動,所以天下的父母在做事情之前先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我在今天的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被兒子關入小木屋裏,什麼也不供給,那位老人全靠左鄰右舍得幫助才得以活下去。我看了之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受到尊重,更何況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益,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台了,不過,我相信,老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親情。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尊孝道,習禮儀的一代新人吧!

關於孝的作文14

真情無限,孝心無價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千古不變之美德。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用一聲啼哭,崔凱了他們臉上的笑容之花。從此,就註定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的心血——父親和母親。他們用無微不至的愛,澆灌着我們的生命之花。也許父母的愛讓我們過早的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忽視了回報的分量,以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你們是否也曾想起,為人父母的他們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其實,盡孝道並不難,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肯付出。首先,我要説一聲多謝。多謝親愛的爸爸媽媽,謝他們的賜生之恩,謝他們的養育之情,謝他們的關心與愛護,多謝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其次,父母之恩,我們言語口中,更要牢記於心,也要付諸行動。我們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當父母辛苦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中時,給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吃飯的時候,給父母家夾一些菜,週末的時候給父母疊疊被子,整理房間……

真情無限,孝心無價。孝順不是用金錢買來的,正如一句古言説:孝在於實質,不在於飾貌。真正的孝是陪在父母的.身邊,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而不是逢年過節時寄來幾張冷冰冰的鈔票。父母在乎的不是這些,而是期望能多看看子女,和子女們多説上幾句温暖的話語。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有孝心的人就會受到人們的稱讚,相反,如果一個人連自我的父母都不孝順,誰會看得起他呢?

羊尚跪乳,鴉亦反哺,父母之恩,深似海,重比山,高於天。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美妙的恩情,處處洋溢着温馨的氣息。

關於孝的作文15

古人説:“人生百行孝為先。”孝順父母,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道德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尊敬長輩,贍養老人,不僅是報答養育之恩,也是一種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而在我們的現今社會,人們對孝道越來越淡漠。在電視中會看到年邁的父母因無人贍養而引起的一場場糾紛,讓人感到揪心。在我的周圍也經常看到子女對父母大發脾氣,小朋友們不尊敬長輩,讓人感到痛心。

原來,我對爺爺奶奶也不孝順,認為他們對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覺得奶奶很煩,很囉嗦,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他們發脾氣。爸爸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我,並對我講述了家喻户曉的王祥卧冰求鯉,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等有關古人盡孝道的'故事,我深深地被他們感動了,也體會到了自己的錯。從此以後,我對爺爺奶奶噓寒問暖,還經常和奶奶談天説地,陪她解悶。

去年放暑假的時候,奶奶的眼睛忽然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是什麼原因。第二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陪着奶奶去舟山醫院請專家會診,因為病人很多,我們在醫院走廊上焦急地等待。奶奶坐立不安,十分擔憂,我在一旁安慰奶奶、鼓勵奶奶説:“奶奶,你不要擔心,不要害怕,現在醫學那麼發達,什麼病都能治好的,如果這裏看不好,還可以到寧波、上海、北京去治療。”專家也不能確診奶奶的病情,爸爸媽媽決定陪着奶奶去寧波繼續治療,把我託給大姨媽照顧。那幾天,我十分擔心奶奶的病情,後來媽媽來電告知奶奶的病情不要緊,過幾天就可以回家了,我一顆懸在半空中的心終於落下來了。

只要我們做學生的都能尊敬老師,做子女的都能孝敬父母,年輕人都來關愛老年人。我們的普陀,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親切!更加美好!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