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週記>

【精華】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6篇

週記 閲讀(2.54W)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讓我們通過週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6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老天爺好像看穿了人們的心,也要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死去的親人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鞠了躬。

這時,我想起了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就是描寫清明節時常常下雨,路上的行人像丟了魂一樣。他們問這裏的居民哪裏有酒家,牧童指了指遠方的杏花村。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清明節週記 篇2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4月4日清明節又到來了。在這個節日裏,我們全家決定去南郊踏青。天下着濛濛小雨,呼吸着山間、田野特有的新鮮空氣,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抬頭仰望天空,幾隻小燕子落在遠處的電線杆上,電線杆之間連着的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哇!時停時舞的燕子正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正演奏着一首歡快的“春之歌”。彎彎曲曲的小路旁,楊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桃花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梨花綻開雪白的臉龐,它們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細細觀察,那一滴滴雨珠在花瓣上滾動着,好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小草似乎也不甘寂寞,爭先恐後地從褐色的土壤裏探出青綠色、細嫩的小手,也許是它要和春天來個親密接觸吧!綠的'芽,紅的花,青的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田野小徑裝扮得分外美麗。

繼續向縱深前進,眼前出現一條小溪。清澈的溪水“嘩啦啦”地拍打着石塊,歡快地流着。潺潺流水中,幾條不知名的小魚順流而下,享受着“免費旅遊”地快樂。小溪邊的草地上,聚集了許多出門踏青的遊人。綠草地上的那一頂頂帳篷似朵朵大蘑菇,五彩繽紛。老人三五成羣打着太極拳,年輕人則圍成一圈玩起了撲克。草地上不時響起“咯咯咯”的笑聲,那是小朋友最開心地笑。你看,他們不顧雨點的涼意,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清明節是美好的節日,更是我們外出踏青的好時光。我愛清明,更愛那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清明節週記 篇4

又到清明節,我和爸媽一同回家鄉掃墓。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田地裏金黃色的油菜花開得正旺,一陣風吹過,一朵朵油菜花如同一隻只飛舞的黃蝴蝶。這迷人的景色,讓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詩人楊萬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我打開車窗想要細看這風景,卻被乍暖還寒的風吹得打了一個寒顫。

回到家鄉,我們就懷着沉重的心情上山了。來到墳墓前,我們在墓碑前擺放了楊桃、麪包、芒果……各種各樣好吃的,一起給祖宗磕頭祭拜。突然,我聽到了從廣州趕回來掃墓的姑奶奶的'哭聲,她趴在大爺爺的墳前大哭,還説着一些我聽不懂的話。

這天晚上,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聽着雨聲,我思緒萬千:逝者已斯,我們更應該熱愛生命,努力學習,孝敬父母,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告慰先人們的在天之靈!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年是清明節休假實施的第一年,我也能夠和爸爸媽媽一齊去掃墓。

清明節掃墓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是莊嚴、肅穆的。

清明上山祭拜先人雖然十分累,有時還會摔幾跤,山路又十分難走,但祭奠親人的情緒卻是虔誠的。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上奶奶的墳。奶奶去世時才50歲,我那時還沒出世,雖然對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懷念奶奶的感覺卻沒減少,所以我更加珍惜這一次的掃墓行動。爸媽每年都來祭奠,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雜草。但是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我連忙拿起鐮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沒砍下,我的手指頭都要砍下了。這時,爸爸便過來幫我,他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順着爸爸的方法,我還真會砍了!在我和爸爸媽媽的努力下,最後把草清除乾淨了。我還幫忙媽媽掃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讓奶奶的.墳地也變成一塊綠色環保的淨園。

清明定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儘管大家都能夠有時間上墳了,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堵了一小時的車,看那些交警叔叔也指揮得夠累,我想以後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個規範吧。

這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

清明節週記 篇6

走在拜山的路上,感受微風徐徐吹來,看着大山上碧綠的樹,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我就陶醉在其中,根本沒發覺目的地已經到了。“果果!”媽媽的聲音從耳邊傳來,我才知道到拜山地點。

童年的'我,認為拜山是一種遊戲。現在的我,才知道拜山是紀念祖宗。

把草除完後,我們首飾。紙錢等“貴重物品”丟到火裏燃燒,並且磕頭許願,保佑我們平安。

最有趣的是吃寒食了。那一個個包子。饅頭,饞的我“口水飛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左一口,右一口的吃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山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