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説課稿>

【精品】説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説課稿 閲讀(1.37W)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説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綜合活動《落葉》,它是主題網絡教育《奇妙的植物》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秋風乍起,幼兒園裏樹葉飛舞,黃花滿地。孩子們欣喜的撿起一片有一片的樹葉,並帶回了班裏。“揀回這麼多的樹葉你們想怎麼辦?”老師的一個問題引發了幼兒的討論。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2、目標定位:

(1)、引導幼兒討論落葉的用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3、活動重點、難點:

本活動注意幼兒語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我把重點放在了討論落葉的用途和用樹葉進行的各種製作。

4、活動準備

課前帶幼兒揀落葉,各種樹葉的圖片,紙、剪刀、廣告色、油畫棒等。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觀察討論法:把活動前幼兒揀回來的樹葉展示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進行分辨,講述一下這是什麼樹葉?有什麼用途?

(2)引導法:在幼兒製作的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創造性。

三、説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制作活動,我採用以下方法:

(1)討論法:組織幼兒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哪些方法把樹葉變成一幅美麗的畫。

(2)難易結合法:讓孩子製作的第一幅作品是拓印樹葉,拓印樹葉可以在瞬間完成,而且具有較強的藝術效果,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輕鬆的做到,成功感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為下一步製作難度較大的其他作品打下了基礎。

(3)分組操作法:在製作過程中,讓孩子們按意願分組活動,這

樣老師可以更加清楚的瞭解孩子的長處,認識到孩子尚需努力的地方,從而明確下一步的教育目標。

四、説活動程序:

(1)出示落葉,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在活動開始時,出示幼兒撿來的落葉,因為是自己動手撿來的,孩子的興趣會很高。在本環節中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

(2)示範講解:拓印樹葉畫是在這次活動中老師想教給孩子的一個技能,這一環節,我採用最直觀的方法,為幼兒示範講解拓印樹葉畫的作法,激發了幼兒的嘗試慾望。

(3)分組製作,共同探索

拓印完後,鼓勵幼兒再次討論,引導他們想出不同的方法用落葉來製作美麗的畫,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這是本活動的重點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儘量為孩子提供足夠的材料,使幼兒能發揮出他們的創造性,用落葉製作出多種多樣的作品。

(4)活動延伸,欣賞作品

製作完成後,讓幼兒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並向幼兒作簡單的介紹從而從小組形式的活動逐漸擴展到全班的活動。並請幼兒找一找有哪一些樹落葉,有那一些樹不落葉,為什麼?加深幼兒對科學自然的探索與求知慾望。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細胞的癌變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關於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正常細胞的生命歷程基礎上,比較詳細的講述了癌細胞的特徵、致癌因子、致癌機理等內容,是細胞部分知識的延續和補充。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不同,致癌機理以及建立科學健康生活方式對防癌、抑癌的重要意義,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理念的建立,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學知識的應用。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説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徵和致癌因子,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

2)能力目標:學生親歷收集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研究方法,養成尊重事實,會分析誤差的研究態度和能力。

3)、情感目標: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癌細胞的主要特徵。致癌因子。

2)教學難點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別。

二説學生: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

1)他們具有關於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及正常細胞的生命歷程等相關的基礎知識。

2)具有一定的綜合調查能力。

三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啟發式講授法:本節課以討論為主,結合本課內容,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生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2)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主體的作用。

3)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説教學過程:

1教學流程圖:

導入新課(情景導入)→細胞的癌變(概念)→癌細胞的主要特徵→致癌因子→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小結,反饋練習。

説課稿 篇3

學情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初步學會了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能夠在閲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意識正在增強,處在一個由依賴到獨立的過渡階段。這時他們強烈的要求自主、獨立、成功。所以,在教學中應當整體感知,字詞的理解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給學生一個立足點,給他足夠的體驗,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

説教材:

《傻二哥》是鄂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評劇演員、作家新鳳霞。文章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勞、樂觀的窮而有志的年輕人的形象。文章從五個方面把這樣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傻二哥吆喝的內容;傻二哥的特點——愛給人幫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準備;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煩。所寫之處雖然瑣碎平常,但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使之活靈活現。文章語言生動,細膩傳神。善用細節描寫是本文突出的特點,作者對傻二哥的觀察可謂細緻入微,從他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都細細寫來,形象鮮明,使讀者很容易在腦中構建出一個帶有些傻氣卻又勤勞樂觀的年輕人形象。“傻二哥”這雅號看似貶,實施褒,是讚揚傻二哥又老實又熱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質。

説教學方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助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篇課文我採用創設情境法、質疑、情感朗讀法、表演等方法,指導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法上,以讀為主,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自演、自寫”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本課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並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靈傻靈”的性格特點。

4、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片斷練習。

過程與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傻二哥又老實又熱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質。

説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讀題質疑:

理解課文從瞭解作者開始。教學開始,我對作者新鳳霞做了總體的介紹。新鳳霞是著名的評劇演員,她不僅戲演得好,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做一手好畫,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親傳弟子。她命運坎坷,但很堅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稱讚她的文章是“不加虛飾,不落俗套”。新鳳霞寫人寫事,如同她唱評劇一樣,清新流暢,如敍家常,娓娓道來。對作者的大致瞭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文。

由於課題有一“傻”字,很能吸引學生的閲讀興趣,所以接下來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提出:傻二哥是誰?為什麼叫他傻二哥?他的傻表現在什麼地方?他真的傻嗎等等。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概括為一點:傻。確定好了文章的文眼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做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二、讀中感悟,讀中品味: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後在全班交流“你讀懂了什麼?”接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傻二哥?(板書:吆喝的內容、愛給人幫忙、衣着、吆喝前的準備、有耐心不怕麻煩。)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

接下來的環節我仍然以學生自主質疑、釋疑為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研討、模仿、表演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學習寫作技巧。過程如下:

1、初讀全文後,傻二哥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麼?板書:傻靈傻靈

2、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靈傻靈,做勾畫批註。

全班交流體會,指導學生讀找到的句子。

(1)學習直接寫傻二哥特點的句子。(第3自然段)“聰明”“會……會……什麼都會”寫出了傻二哥的聰明;“一幫到底”“熱心的傻勁兒”寫出了傻二哥的傻勁兒。

(2)學習描寫傻二哥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揹着”形象地描繪出傻二哥的樣子;出去買糖卻是如此講究,透出一股傻勁兒。同時也透出他的機靈,一個賣吃食的人如果穿得邋遢,誰又會去買它的.吃食呢?不上街賣糖的傻二哥穿得怎麼樣呢?補充《傻二哥》原文中傻二哥的家境和家中穿着的句子,更能襯托出傻二哥的勤勞樸實,對待工作認真、樂觀向上。

(3)學習描寫傻二哥吆喝前做準備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試試”,吆喝前手和腳的動作都具體的描摹出來,連吆喝的準備工作都做得一絲不苟,傻二哥的“傻”勁呼之欲出,就是這種過於認真地傻勁兒。誇張的動作,唱戲般的吆喝,才會吸引更多的顧客,這就是傻二哥的“靈”。讓學生演一演傻二哥的動作,相機指導寫作技巧。

(4)傻二哥賣糖有耐心,不怕麻煩。扣住“三個換”“耐心”、“麻煩”學習傻二哥的傻靈傻靈。

(5)相機指導朗讀,讀出傻二哥的性格特點。

這部分教學讓學生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時緊扣“傻靈傻靈”,深入語言文字之中,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詞句細細品讀,討論交流,從而感受傻二哥為人老實、勤勞樂觀、不自私、不取巧的年輕人形象。讓學生在找找、説説、讀讀、議議、演演得過程中加深情感體驗,豐富讀文感受,同時愉悦了心情。

4、師生共同小結全文。

傻二哥的“傻”和“靈”是渾然一體的,課文在寫傻二哥“有一股熱心的傻勁兒”的同時,無處不寫了他的“靈”。

三、學細節,寫細節:

學語文就是為了用語文。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傻二哥》這篇課文中的兩處細節描寫給學生提供了絕佳的範文,所以我安排的作業是片段描寫: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細節描寫。

四、拓展延伸:

學生從質疑課題到學習課文,解決問題,這只是學習的開始,我們應讓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傻二哥所表現出得人格精神是孩子們能終身受益的。總結之際,我留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老祖先創造了這樣一個成語“大智若愚”,它告訴我們,大智慧往往藏在看似愚笨的人身上。在歷史的長河裏,湧現出許多這樣的傻子。傻二哥是解放前的“傻子”,新中國成立後,你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傻子”?

説課稿 篇4

一、課程定位

體育課堂的本身就是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揮想象,拓展思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盡享學習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慾望、探索之精神得到昇華。因此我改變以往的投擲課教學常規,以遊戲為主,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自制器材和一些富有情趣遊戲的練習,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課以“健康第一”為宗旨,以“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自主創新學習,以“激趣導入、參與體驗、應用創新、拓展探究、恢復身心”為主線有效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自我運動參與和創新中,體驗運動和創造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投擲的基本技術原理和技術要求,明確投擲的目的是發展力量和協調性,以及利用廢紙進行體育活動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技能目標: 使70%學生能初步學會合理的.投擲動作,並進行持輕物投遠的競賽遊戲。

(3)情感目標:通過投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團結協作精神,勇於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更重要的是學生知道廢紙的“價值”,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教學資源及利用

本節課也可以説是一節“廢紙的妙用”課。學生的書包裏總有許多廢紙,在投擲教學中:第一、教學生摺紙飛機,進行投紙飛機比賽;第二、將紙團成圓團,外面圖上漂亮的顏色,再用透明膠條包好,這樣一個自制小壘球就做成了,可以進行各種投擲遊戲。廢報紙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也有很大的用處,兩個同學將舊報紙抻平做報紙欄架,學生可以進行模仿跨欄練習,也可以組織跨欄跑接力賽,這樣學生在跨越的過程中既沒有恐懼感又安全。

五、教學內容及分析

中年級的投擲教材都是一些簡單的自然投擲動作,本課主要以擲遠為主。三年級學生雖然喜歡體育課,但如果僅僅重複練習動作,則會失去學習興趣,他們求知慾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他們想象力豐富,具有好玩、好動、好思考等特點,能積極地參與、完成各項活動,具有一定的競爭、合作意識與分組競賽活動能力。因此本課安排了投遠比賽、投紙飛機和投擲遊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用廢紙自制體育小器材的方式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和學會正確的投擲方法,使教材更加生動、有趣。

本課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投擲能力;

本課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六、教學方法與組織

本課在設計上,依據教學目標,結合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選擇用廢紙製作小器材設計多種技能性遊戲,並啟發學生利用廢紙進行多種創新玩法。具體過程體現為: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首先學生圍繞場地進行曲線跑,分小組進行投擲紙飛機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各種方式的拋接紙球展示活動,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課平穩過渡到基本部分。

2、啟發創新,體驗樂趣:啟發學生利用廢紙探究多種練習方法並及時加以指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體驗獲取新知識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發揮個性,達到相互學習、交流、掌握運動技能的目的。順序是用紙球擲遠比賽——投紙球比快——紙球遊戲《春播秋收》。用紙球擲遠環節,教師在地上畫出優秀、良好、及格三道線,首先學生站在及格線投紙球過橫杆(足球門),然後在良好線投紙球過橫杆,最後在優秀線投紙球過橫杆,學生自由結組進行練習,統計學生的投擲成績。投紙球比快環節(也稱“打雪仗”),男生和女生分別站在橫杆的兩側,聽哨聲將自己手中的紙球從橫杆上面投到對面,然後不停的拾紙球投紙球,最後聽到哨聲停止投擲,哪邊紙球少,哪邊就獲勝。“春播秋收”遊戲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前一人種球,後一人收球,重複進行,先完成的隊名次列前。通過遊戲的學習,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和奮發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最後,老師提問,劉翔是什麼項目的世界冠軍?學生回答:“跨欄”,我們用什麼樣的廢紙能練習跨欄呢?每組安排兩名學生將報紙抻平半蹲做“欄架”,利用廢報紙進行跨欄練習,使本課出現亮點。

3、輕鬆愉快,交流分享:教師引導學生用手勢做“大雨”、“中雨”、“小雨”進行放鬆活動,使學生在輕鬆的動腦反應練習活動當中穩定情緒,身心得到充分放鬆。

七、評價與預期效果

1、 我從以下五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第一、 學習態度。學習積極主動,集中注意觀察,行為習慣良好,注意安全守紀。

第二、 運動技能掌握。勤學苦練認真,善於思考創新,活動實踐充分,合作互助有序。

第三、 身體健康促進。樹立健康意識,鍛鍊方法適當,體能全面發展,運動負荷適量。

第四、 心理健康。性格開朗向上,心理穩定突出,意志頑強主動,不怕困難自信。

第五、 社會適應。和諧交往相處,敢於競爭創新,相互取長補短。

2、 預期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投遠完成率在85%左右,並保持動作的正確,能在不同遠度將紙球投過橫杆,提高投遠能力。

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40%以上,平均心率達到120-140次/分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誰説沒有規則》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二課。本單元以“規則”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規則的重要性,懂得為了遵守規則而作出個人犧牲的必要性,從而提高學生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誰説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詩歌,本課中列舉了幾個學生很熟悉,但平時不太注意的四件小事,通過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對於學生來説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學生生活中不是沒有規則,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本課與本單元中的《釣魚的規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釣魚的規則》刻畫了一個嚴格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爸爸的形象,這一課,則列舉了四個反面的小例子,可以使本單元的主體進一步深化。

本課一共有4個小節,分別寫了亂給動物餵食物、不走天橋和地下通道翻越欄杆或橫穿馬路、隨地亂扔垃圾和不按順序排隊的4種社會現象。文章源於生活,又將回歸到生活中去。這些事例貼近學生的生活,便於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加之4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更給學生進行續寫練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詩歌的每一小節不僅是寫插圖中的人物,也會讓每一個讀者如坐鍼氈。這4件看似渺小的事情,真正將他們書面化,又像是在寫自己的事情。每一小節用詞都很準確,句句到位。第一句都已設問的形式,引起讀者的注意,“明明白白”一詞,不僅寫的是書寫規則的字跡清楚,還包含大家心知肚明的道德規範。即使這樣,有些人還是違反了道德規範,甚至“回頭一笑”、“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説出“別人也這樣做”、“這樣方便快捷”、“沒人看見是我”、“用不着你管我”這樣典型的心理狀態的話。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發人深思。可以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出發,懂得如何遵守規則,並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踐中去。

二、説目標

以上述教材編排特點為依據,我確定以下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垃、圾”等生字並能正確書寫“”等生字;三是能夠在重點的詞語下加點,在重點的句子下面畫波浪線。四是能夠從現實生活出發,續寫詩歌。

過程與方法:一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畫出重點詞語,體會對於違反道德規範大家表現出來的.輕描淡寫。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三、説學情和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我確定本文教學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抓“關鍵”等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的確立,我還想體現以下兩個目地:一是通過品味語言,可以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做遵守規則的國小生的感情;二是能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我們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做能逐步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繼而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同時也對課文語言進行了二度創造。

四、説教法

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情導練”為主要教法,主要依據有兩條:依據之一是我認為激情導練法最能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可以加強訓練的可操作性,減少訓練中的無效成份,從而增加訓練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依據之二是我覺得這種以導練為主體的訓練程序,最適於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五、説教學設計

本文教學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藉助課題理解全文,採用“讀—議—創—評”的方式,引導學生資助合作學習;第二教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指導學生書寫本課的生字及完成《語文天地》中《諾言》的學習任務。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揭題

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則消息,北京動物園的小海豹“聰聰”因誤食而死亡,讓學生談談看法。這一設計主要是為了感染學生情緒,為本文教學確定情感指向。也可以給學生髮一組事故照片,直接引起學生內心的震撼。進而揭示課題。或者出示規則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藉助課題,初讀課文

“規則是什麼?”用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初讀時感知課文預設的情景。可以通過指名讀或默讀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並在書上做好標註。

(三)精讀感悟

本課中的四個小節結構相同,可以採用扶放結合的方式,整體感之後,重點講第1小節,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習2、3、4。

學習第1小節,抓住“明明白白”這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回頭一笑”、“別人也這樣做”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充分討論主人公的言行。再讓學生設想一下這樣做的後果,使學生認識到規則是自覺維護和遵守的,要主動抵制不良習慣,不應被同化。指導學生朗讀,注意讀好“明明白白”、“回頭一笑”。

總結學習第1小節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學習2、3、4小節。引導學生抓住“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這些提示語,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通過理解“這樣方便快捷”、“沒人看見是我”、“用不着你管我”這幾種心理狀態,讓學生進行自省,從而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四)調動情感,續寫詩歌

經過前幾環節的設定,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有了初步的樹立,可以再以幾組圖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續寫,寫完後,大家圍繞“如何遵守規則”展開評論,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二課時,先讓學生結合前幾節課的學習情況,對《釣魚的規則》一文中的爸爸的做法進行評價,再結合本課的學習,圍繞“做遵守規則的國小生”這一主題,對自己、同學遵守社會規則、學校規則的情況盡心淦讀評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糾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閲讀《語文天地》中的《諾言》,讓學生自己發現“小哨兵”強烈的紀律感和他那遵守規則的意識。

本課需要寫的生字共6個,提醒學生注意“喂、熊”的寫法,其他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規律,自己書寫。

説課稿 篇6

古人將的開頭比作“鳳頭”,意在強調開篇之重要,特別是閲卷時間非常有限的考場作文,若能有一個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的開頭,一定會讓你的增彩不少,必將在眾多作文中脱穎而出,博得閲卷老師的“歡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所謂“鳳頭贏得百媚生”説的便是這個理。人們稱好的的結尾為“豹尾”,要求結尾簡練、生動、恰到好處。作文的結尾顯得特別重要。

教學目標:

通過指導,讓學生掌握寫記敍文開頭、結尾的幾種方法,並能在一定程度上靈活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考察古今中外的,其基本結構以三段為主,即:頭、中、尾。元人喬夢符説過,寫需要“鳳頭”:小巧玲瓏,短小精美;“豬肚” :內容豐富、健美、充實、容量大;“豹尾” :乾脆利索、收束有力。今天我們就看看怎樣的作文開頭才是好的。

二、具體方法

這裏,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好掌握的記敍文的開頭方法:

(一) 開門見山法

開篇即點明要敍事件,不多加修飾,給人以乾淨、明快、一氣呵出之感。

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口頭練習:《良師》《第一次 》

(二)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如:一個初秋的晚上,清風徐徐吹來,夜色迷人。 ——《離別的禮物》

口頭練習:《我的摯友》《我嚐到了—— 的滋味》

(三)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點題法

如: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動着;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縱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我祖國的朋友們…… ——《誰是最可愛的人》

口頭練習:《童年憶趣》《成長》

(四)名言、警句、詩歌的引用法

如: P45《最先與最後》P48《這是在前進》

口頭練習:《榜樣》

(五)引人關切懸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嗎?你登過我家鄉的山、遊過我家鄉的水、吃過我家鄉的肥鯉魚嗎?”

口頭練習:《意外的收穫》

(六)抑揚相襯法

即有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兩種,開篇的感情基調和正文的感情基調相對或相反,以開頭對比給文,使感情色彩豐富,九曲迴腸,耐人尋味,藝術效果強烈。適用於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口頭練習:《我的 》

三、開頭遵循的原則:

1.向心性。開頭必須與全文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緊密相聯,為突出中心服務。

2. 精簡性。語言要精簡,最好是開門見山。

四、開頭常見的毛病:

1. 拐彎抹角離題千里。落筆時,總愛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頭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開頭寫來寫去就是這麼幾句話。

3. 追求花樣弄巧成拙。寫得很好,表達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實。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通過指導,讓學生掌握寫記敍文結尾的幾種方法,並能在一定程度上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稱好的的結尾為“豹尾”,要求結尾簡練、生動、恰到好處。作文的結尾顯得特別重要,如何寫好結尾,提大學聯考場作文的質量呢?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結尾技巧。

二、具體方法:

1、自然收束式

即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藴意深刻的哲理語句,不去雕琢豐富的象徵形體,這樣的結尾謂之“自然結束式”。它完全避免了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結尾毛病,顯得單純明快、樸素無華。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着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着文思發展的自然趨勢結束全局。 如《我的叔叔于勒》

口頭訓練:《良師》

2、首尾呼應式

結尾與開頭要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複的語句。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如《《白楊禮讚》結尾與開頭呼應道:“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又如《秋天的小樹林》。

口頭訓練:《我》

3、畫龍點晴式

即在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如:《拜謁史公祠》

口頭訓練:《童年憶趣》

4、抒情議論式

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讀者的共鳴,有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如:《秦俑漫筆》、《尊嚴》。 口頭訓練:《我嚐到了 的滋味》

5、意猶未盡式

不直接收尾,留有餘地,可運用省略號,啟發讀者自己去思考,給人以無限的遐思的。

如P101《凝固的微笑》、《離別的禮物》、《生死抉擇》

口頭訓練:《意外的收穫》

6、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詩句收尾,着意於引申,揭示某種人生的真諦。用三言兩語,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 如《在長城上》

口頭訓練:《榜樣》

二、作文結尾易犯的毛病:

1、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幾句,把無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

2、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着與內容無關的口喊,這種結尾大煞主題。

3、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瞭,卻遲遲不肯收尾,衝突了的主題。

三、小結:

作文要一氣呵成,結尾與前面正文一線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結尾與開頭一樣,是篇篇各異的,但也有其規律可循。上面的幾種結尾方式僅僅只是一些常用的結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結尾存在於平時紮實的訓練之中,存在於臨場發揮,存在於我們的“詩外之功”。

説課稿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

2、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4、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收集了解關於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師:昨天交給同學們一個任務,瞭解高爾基,同學們做好準備了嗎?

生:高爾基是蘇聯的大作家,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寫過《童年》、《我的大學》。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爸爸媽媽告訴我的。

師:實際上爸爸媽媽就是你們最好的——(生答,略)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是上網查到的。

師:上網查資料的確能找到很多的東西。

師:我們知道高爾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前蘇聯文學的創始人,還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寫的散文詩《海燕》特別好,老師非常喜歡。給大家朗誦一下。(師朗誦《海燕》的片斷)

師:這就是高爾基的.作品,喜歡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高爾基的文章《小攝影師》

師: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師板書課題)

師:大家讀完了嗎,讀好了嗎?知道這個故事寫了誰和誰之間的事?

生:是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事。(師板書)

師: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一個小男孩要為高爾基照相,把相片貼在牆報上的事。(師隨機板書)

師:這個故事喜歡讀嗎?(喜歡)那就繼續讀吧!注意讀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查一查字典;不懂的詞語反反覆覆讀幾遍;有不太明白的地方用筆作上記號。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好,那就大聲地讀吧!(生自由讀課文)

師:會讀嗎?課文裏有的生字都會讀嗎?請看生字

出示:格媚躬按膠輛

師:仔細地看一看它們有什麼特點?

生:它們都是形聲字。(指名生讀生字,正音,集體讀)

師:請同學們再來看看“躬”,看看字形,誰能理解它的意思?

生:它的意思是彎着腰,因為左邊是身,表示身體,右邊是“弓”表示彎着腰。

師:有些形聲字就能看字形理解字的意思。

(集體再讀其它生字:攝志桌社側)再出示生字:……

師:看它們又有什麼特點?

生:有的是平舌音,有的是翹舌音,(指名讀,齊讀)

再出示詞語:攝影,同志,突然,鞠躬,……(生齊讀)

再次出示生字:……

師:你們覺得哪些生字最難寫?

生:“鞠”,因為這個字左邊是革字旁,右邊是“菊”字去掉草字頭。

生:這個字左窄右寬。

師:大家寫字的時候,要五筆一畫地認真寫,只要多幾遍就能寫好字,同學們同意我的看法嗎?(師範寫)

師:你們看老師寫的時候認真嗎?你從哪裏看出來?你覺得老師寫得好不好?那每個同學拿起你的筆,寫兩個,給老師看看。(生寫字)

師:有幾個同學寫得非常漂亮。

師:有些同學坐得特別端正,字也寫得很好。有哪些同學感到比較滿意的,請舉手。有哪些同學感到不滿意的,請舉手。

生:我覺得自己不滿意。

師:對自己寫的字不夠滿意,説明你知道了這個字怎麼寫更好,如果對自己寫的字還不夠滿意的,平時再多練幾,就一定能寫好了。

師:同學們字詞都會讀了,但是如果把這些字放到句子中,能不能讀好啊!誰來讀。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正音)

師:大家一起讀,誰接着往下讀。(指名讀)

師:大家知道高爾基説話,我覺得不夠好,男孩站在他面前請求,你覺得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生:應該用答應的語氣。

師:説話應該比較親切,讓我們用親切的語氣來讀。誰接着往下讀。

(指名讀第五、六自然段)

師:你的聲音是非常好聽,樣子也很可愛,但是有一個詞讀得不好,你知道嗎?“很久很久”,應該怎麼讀?

指名再讀,齊讀。

師:“怎麼了”該怎麼讀?

生:剛才小男孩不是好好的嗎?現在哭了,感到很奇怪。

師:那就用奇怪的語氣來讀。齊讀。

師:高爾基見孩子跑出去時叫喊的時候,該怎麼讀?(師範讀)

師:這節課大家讀書讀得不錯,下節課我們繼續再讀,好不好?

多讀一讀,就能把書讀好。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三篇課文。本文講波蘭音樂家肖邦懷着亡國之恨流亡異國他鄉,在國外他不忘國恥,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在他彌留之際,他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

文章不是無情物。情能感人。本課以愛國之情為紅線貫穿全文,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讀準

“邦”“詠”“腔”“淵”“燭”“黎”等字;理解悲憤欲絕、與世長辭、彌留之際等詞;結合課文第4題理解疑難句子的意思。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用情感貫穿全文的寫作方法。3.情感目標:體會肖邦對祖國的熱愛,瞭解肖邦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運用自己的音樂進行不懈鬥爭的精神。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課文如何用愛國之情貫穿的呢?一是不得不離開祖國的悲憤之情;二是離別祖國的眷戀之情;三是日夜思念祖國的赤子之情。所以我把體會肖邦對祖國的熱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先從肖邦和祖國的命運入手,一下子切入肖邦與祖國這一主題範圍,然後具體描寫肖邦的老師和同學郊外送別肖邦的場面,把這個送別過程中涉及肖邦和祖國深情難捨的情節作了細緻入微的描寫。接着寫肖邦在國外的行動,也是選擇肖邦關心祖國命運的素材,直至寫肖邦彌留之際的遺言無不關乎對祖國的依戀。有始有終,一以貫之,正是在這一系列關於對祖國的態度的事情中,我們認識了肖邦音樂才華之外的另一面,體會到他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説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一篇講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採用了“讀——學——議”的教學模式,所謂“讀”就是自由讀,帶着自己的體會有感情的讀;“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並儘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

三、説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課文按照肖邦所處環境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部分,第1、2自然段講的事情發生在波蘭,而第3~第6自然段內容發生的地點則在異國他鄉。第一部分又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第一層是第1自然段,講波蘭被歐洲列強瓜分,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

第二層是第2自然段,寫肖邦的老師、同學在華沙城外送別肖邦。第二部分也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第一層是第3、4自然段,講肖邦日夜思念祖國,忘我地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第二層是第5、6自然段,寫肖邦在異國他鄉去世,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文章以肖邦愛國為感情線索,以肖邦和祖國的關係展開敍述。由此,我們可以用小標題的形式把握文章的思路——祖國淪陷--告別祖國--思念祖國--難捨祖國所以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略)

説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狐狸和烏鴉》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簡單,語言淺白易懂。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裏叼着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狸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前三段講狐狸和烏鴉是鄰居,烏鴉為孩子們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見了想吃烏鴉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講狐狸是怎樣用花言巧語騙到那片肉的經過,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明白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我認為:同學們在上課前就能讀懂課文,知道課文講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走了烏鴉嘴裏的肉。學生讀了兩遍課文後就能理解: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是因為它愛聽好話。可見,教學的重難點很容易被學生突破。既然學生自己能讀懂課文,於是我就以“發展與創新教育”的課題精神為指導,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和自演,探索在小課堂的教學中間如何拓展中課堂。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我參照教材的意見設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和朗讀狐狸對烏鴉三次説的話。

2.理解課文的寓意。明白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3.學會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

三、教學思路:

首先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課文和教師的範讀,初知課文大意,並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認讀生字,識記字形,抽讀詞卡。然後從整體入手,提出問題,以問促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接着部分深究,通過提問,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具體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最後迴歸整體,通過反覆朗讀,使學生明白課文所含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導”,重在抓住重點詞句段,以問促讀,以讀促説,以説助讀,以此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四、教具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狐狸和烏鴉的頭飾。

五、教法學法設計:

1、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我以此為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把小課堂、中課堂和大課堂三者有機整合,設計出“目標——暗示 ——實踐”的課本劇教學模式。做到讓學生在趣味課堂中自主地學習,在趣味課堂中合作交流,在趣味課堂中進行探究學習。這正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

2、注意以讀為主的訓練主線,培養和發展學生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閲讀教學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因此,以讀為主是本教學設計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堅持以“讀”為主線,在教學中採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並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默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

七、教學過程:

此課教學需要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自讀自悟課文內容;第二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創造性的自編自演課本劇。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題激趣。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然後再輔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講述故事(課文內容)。

聽完故事後,問:你聽懂了些什麼?有什麼問題想問嗎?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設計意圖:故事和直觀、形象的課件演示創設了輕鬆、愉悦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規律,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課伊始,趣已生。同時,從學生的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於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宗旨。)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喜歡的地方要帶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設計意圖: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閲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

2、瞭解初讀效果。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和指名讀、師生評讀、集體誦讀等多種形式瞭解自讀效果。(教學提示:這一環節中,主要在於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三)、研讀重點,探究感悟。

(教學提示:本環節,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狐狸説的三次話為線索,抓住狐狸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1、學生自由讀4至8自然段並劃出狐狸説的話。

2、指名一個學生當“狐狸”,把三句話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狐狸這樣説,能得到烏鴉口中的肉嗎?”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可以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學生在這一問題的驅動下,自然會去仔細琢磨狐狸説三句話時的不同心理,從而將學習活動變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3、研讀第一句話。

多媒體打出:“您好,親愛的烏鴉!”

⑴讀——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通過以下兩個問題幫助理解:

a.應該怎樣讀狐狸的話?找出書上的提示。

b.狐狸想了想,究竟想了些什麼?又為什麼要笑着説?

(教學提示一: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抓住狐狸的動作、神態來探究其心理;教學提示二:引導學生能讀出語味,讀出狐狸在問候時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語氣,讀出狐狸“饞得直流口水”的味道。)

⑵想——烏鴉有什麼反應?為什麼不做聲,它可能怎麼想?

4、研讀第二句話。

多媒體打出:“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

⑴讀——讓學生自己先小聲讀讀,看看怎樣讀效果比較好。

説課稿 篇10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圓明園毀滅》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7組第21課,是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毀滅的經過,字裏行間都飽含着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課正是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憑藉;在本組以“勿忘國恥”為專題的學習中起到引領作用。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所面對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此之前的學習讓他們已經具備了理解文章和體會榮辱的能力,通過這一篇文章的學習可以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體會圓明園的宏偉,同時也能樹立興我中華的意識,但是由於年代比較久遠,我們的生活環境與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藉助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體會當時我們所受的屈辱,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國小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與特點,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是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玲瓏剔透、蓬萊瑤台、建築宏偉、瑰寶、灰燼”等詞語。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反覆閲讀能夠背誦3、4自然段,體會圓明園的宏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能夠熱愛祖國,有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本課及學生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能夠體會圓明園建築的宏偉和昔日輝煌之景。教學難點是能夠通過學習本篇文章有熱愛祖國的意識,同時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説教法和學法

那麼依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理念,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閲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利用多媒體讓他們更好的體會當時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學方法:朗讀法、探究討論法、情境設置法。“那麼依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理念,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閲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質疑問難,在師生合作中讀懂課文,體會圓明園毀滅價值的不可估量。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結合時代背景、抓重點詞語、讀寫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適當輔以多媒體教具,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課文內容。”

六、説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六個環節,分別是導入、整體感知、深入體會、談感受、遷移拓展、作業小結,下面對我的六個環節進行簡單的概述。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我將引出一個話題“同學們有沒有去北京旅遊過呢”這樣的問題導入今天的新課,這樣的導入一方面可以瞭解大家是否有去過圓明園,見過如今圓明園的景象,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參與其中激發起大家學習的興趣,從而板書今天的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第二環節: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節我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解決生字詞的環節,我會讓大家在讀後先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鍛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同時為之後課文的梳理掃清文字障礙。然後讓學生結合全文,説一説文章中都講了有關圓明園的哪些?這個問題之所以在這裏提出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統領全文框架的問題,因為文章比較短,內容相對來説比較簡單,所以通過兩三個同學的回答就可以知道答案,我也會同時進行板書的書寫:組成、建築、收藏、侵略。

第三環節:再次朗讀,深入體會。葉聖陶説: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讀書,不待老師講。鑑於此,本環節中我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勵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首先,我會先讓同學們讀第一自然段,説一説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因為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同學們基本都可以找出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之所以在這裏會問這個問題,是為後文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發的感情奠定基礎。

其次,我會接着上面一個問題繼續問:“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連用兩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來突出圓明園的價值。對此,你有什麼想問的嗎?”這個問題算是一個比較開放性的問題,這麼問可以引起學生的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接下來,我會組織一個小組討論,讓大家閲讀2-4自然段,説一説最吸引大家的是哪裏,待會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獨立回答的意識,在這裏我會着重引導學生來體會以下重點詞句的含義:1.“眾星拱月” 2.體會“有…也有…有…也有”,3.“不僅有…還有…”的句子 4。體會“…不但…還…”,“上自…下至…”。這一部分的學習也是這一節課學習的重點,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可以讓大家更好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再次,我會按照課文課文的順序,來進行提問:“這麼宏偉,有這麼多瑰寶的大園子,他究竟遭受了什麼啊?”在大家的回答之後我會引導學生來體會“凡是、統統、任意”等詞。來昇華作者對於毀滅圓明園的遺憾和憤慨之情。

最後,我會問同學們“化為灰燼”在這裏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而感情?來用一個問題總結這篇文章主要抒發的情感。

第四環節:觀看影片、談感受。我會組織一個影片觀看的活動,讓大家能夠藉助多媒體走向150年前的歷史,結合當時的環境深刻體會當時侵略者的殘暴和祖國的軟弱。

第五環節:遷移拓展。文章的3-4自然段文筆優美,辭藻華麗,所以和大家一起來試着背誦。

第五環節:作業小結。根據新課標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查閲有關圓明園的歷史文獻,下一節課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作業可以激發血學生對歷史的瞭解,促進學科的綜合發展。

七、説板書設計

最後,説一説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猶如提純的金,琢成的玉,能夠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

我的板書以文章寫作的線索和作者所表達大感情來設計,提綱挈領、一目瞭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