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夜晚的實驗》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反思 閲讀(1.63W)

《夜晚的實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科學家斯帕拉捷從蝙蝠飛行的啟示中發現了超聲波,並進而造福人類的故事。教學這類文章,我有些犯怵。第一遍讀這篇文章,真不知從何下手。怎樣讓學生從閲讀文本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的精神,又能適當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夜晚的實驗》教學反思範文

教材確實是要潛下心去讀的,當我一遍又一遍地尋找文本的切入點時,目光停留在課文的幾個問句上。全篇的五個問句,三個與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動有關,是斯帕拉捷好奇、奇怪、猜想時出現的問題。一句是設問句,解釋斯帕拉捷把蝙蝠眼睛蒙上的理由。還有一句是斯帕拉捷實驗成功後引起的人們進一步的思考。這幾句問句,與全文中心有着極大的關係,而且本課語文知識點——引號的用法中的兩個句子也都可涵蓋在內。“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我的教學思路圍繞着這五問形成了。

一、三問引入

可通過這樣的導言引入:課文中有哪些詞和句是描寫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動呢?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去讀一讀,用筆把這些詞句畫出來。這些詞句對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家善於思考,對常見現象敏感,好奇心強這些品質有極大的幫助。怎樣理解呢?一個字:讀。讓學生練讀這三個問句,在朗讀中體會,讀出好奇、讀出奇怪、讀出猜想,也就能順理成章地理解。然後再由第一個問題入手,讓學生去探究學習,探究斯帕拉捷做了幾次實驗,怎樣做的,結果如何?

二、設問練述

課後練習要求全文複述。對於本篇文章來説,實驗的過程是複述的重點;而第一次實驗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把指導複述的方法放在第一次實驗上,可以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在學生完成探究後,讓學生再細讀課文第二大段,看看哪一次實驗是濃墨重彩描寫的,自然是“蒙上眼睛”這一次。引出設問:為什麼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課文作出了詳盡的回答,這樣有問有答的句子就叫設問句。讓學生用上設問句把蒙上眼睛的原因、經過、結果練習複述。

在指導學生複述的過程中,讓學生得知,用上設問句的時候,就可以先説經過,結果,最後再説原因。這樣,學生不僅練習了變序複述,而且在練習中又掌握了新的寫作方法。

三、再問探意

斯帕拉捷的實驗獲得了成功,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進一步的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麼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抓住這一問,可對本句的引號用法作一探究,又可對超聲波以及超聲波帶來的意義作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