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

讀後感 閲讀(5.19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包容的智慧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1

讀罷佛教高僧星雲大師與鳳凰衞視總裁劉長樂合着的【包容的智慧】,掩卷遐思,反躬自省,環顧眾生,感觸頗多。

在兩位智者深一入一淺一出的輕鬆交流中,讓我們心胸開闊、眼界明亮、收穫更多。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裏看見的是月,嗅到的是花,悟出的則是境。

讀了這本書,不禁佩服劉長樂先生,到底是傳媒大家,鳳凰領軍,竟然引出了星雲大師這麼多智慧的語錄,而且對答如流,妙趣橫生。兩位大師的對話,在平易處交流人生的閲歷,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意趣盎然,言近旨遠,讓我們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於暗香浮警處關照了明月。

星雲大師和長樂先生的對話,猶如温暖的春風習習撲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在兩位大師、大家的對話中,妙語慧言,俯拾即是,我們在欣賞文字美語言美的同時,更感受到智慧的甘霖,如飲醍醐,如夢方醒。他們以佛教為主要話題,以包容為主題,談人生,談社會,談事業,談處世——談論的話題很多,但萬題不離其宗:置身誘一惑和困惑眾多的社會,面對不定和多舛的人生,接觸各類凡夫大儒,我們應該以包容之心處之待之,以心內的恆定從容應對變幻莫測的外界。

我以為,【包容的智慧】對我們啟發最大、教育最深的是,我們如何保持自我?面對外界巨大的誘一惑,要做到不為所動不為所惑,就必須有自己內心的秉持,就必須點亮自己的心燈。而這正是我們的致命心靈和精神軟肋,我們總是看外界的多,看內心的少。佛家強調要修性律己,平等對待眾生,要剋制自己的欲一望,與萬物和諧相處。我們為什麼會浮躁呢?一是名利心太重;二是缺少不變的心燈。名利心太重,就很難走出世俗的怪圈;缺少不變的心燈,就飄浮不定、容易迷失自我。

人是羣體動物,學會包容,大家才能和諧相處,社會才能穩步向前發展。中國詞語意味無窮,包容不僅意味着平和、寬容,也經常有另外一些意思:眼開眼閉,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還講究忍讓、苟且、退守,即所謂的“妥協”。有時妥協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妥協是一種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讓一分山高水長,退一步海闊天空。真正的制勝之道,不在於屈人之兵,而在於化敵為友。眼開眼閉,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這些格言警句都是提醒人們相處的'和諧,矛盾的化解都需要包容。

寬恕無法改變過去,卻能夠改變未來。人生的舞台並不大,容不得一直往前直衝。對於立場、意見不一樣的人,我們該心生歡喜。高明的管理是不管理,最高的管理,是自己管理自己。做人做事靠一個“實”字,“實”看似憨,結果證明最聰明。

管理者要有虛懷若谷的容人之量,既能容人之短,也能容人之長。古人云:“大度集羣朋”,一個人氣度寬宏,與人相處能求同存異,並儘量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才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一團一隊更加和諧。星雲大師還説:最好的管理者應該是對人尊重、愛護,凡事以身作則,並且勇於承擔過錯,包容他人的不足,用感動代替謀略,這樣更能令人信服,贏得尊重。

在社會和人生的大舞台,芸芸眾生周而復始地書寫着幾乎相同的腳本。 人生不過百年,卻常有百年之慮千年之思;日不過三餐夜不過一牀,卻常常物慾無度;明知浮華轉眼即逝,卻如飛蛾般捨命追逐;表面的平靜和淡泊,卻難抑制心中的躁動。

人生中不如意事時常八九,正像星雲大師説的:心胸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我們應該多感恩,少抱怨,珍惜與品味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此,才會工作得更愉快,生活得更精彩。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2

書中講述了心胸狹窄的人,心中容不下一粒沙子;心胸寬廣的人心中可以包容全世界。心靈就像一朵花兒,你用寬容澆灌它,它將開得無比燦爛!擁有寬容,就擁有了快樂。讀這本書,讓我感悟,讓我明白了包容是一種完美的生活智慧,寬容後的感恩是一種理想的處事哲學。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在逆境面前,是選擇逆來順受,使自己一步步地沉淪下去;還是想突破牢籠,成就末來?如果選擇了後者,想要掙脱逆境的牢籠,有兩把鑰匙,一把名叫包容,一把名叫感恩。人世中有很多種智慧,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殊不知,一旦擁有了這兩種智慧,就等於讓人生得到質的提升。很多人都向往和羨慕大海的寬闊胸懷,希望能將自己的種種不快和悲傷置於海中,讓其隨着海浪漂走。其實,在人們的心底也有一片大海,專屬於自己的大海,那就是包容。擁有它就意味着擁有了海一般寬闊的胸襟,再大的困難和挫折,在這片海面前,也都顯得微乎其微,心靈也會因此而感到平靜與淡定。而感恩則像冬天火爐裏熊熊燃燒的火焰,我們如果向爐內添加了炭,温暖了別人,也就温暖了自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的人,即使身處逆境,感恩的力量也會為他增添温暖。擁有一份感恩的心,即使身處寒冬,我們的身邊也會長滿繽紛的花朵。

書中用一個個的小故事,教導我們如何懂得包容、懂得感恩,接納他人、悦納自己,寬以待人、從容轉身,寸有所長、清濁並容,心寬一尺、路寬一丈。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感恩生活、從容處世;感恩友情、珍惜知己;感恩愛情、攜手人生;感恩親情、相互温暖;感恩師長、知恩圖報的道理。書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敍述的:“人們可以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同事的種種恩惠,將一切視之為理所當然,視之為純粹的人情交換關係,這是許多員工之間矛盾緊張的原因之一”。事實也確實如此,很多時候,人們會説,別人對你好,是因為想更多地去利用你,其實這無可厚非,世上任何事都是有因果的。別人對你好、幫助你,當然不會無緣無故,很多情況下是你有值得別人對你好、值得別人幫助你的地方,而這又有什麼不好呢,因為你自己也變得更強,能夠做更多的事,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我們不能為了計較短暫的得失而消極地看待、對待事情,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書中提出的另一個觀點是善於傾聽,人們常説“和氣致祥”,即認為和氣相處能帶來吉祥。如果你能適時地做一個傾聽者,包容別人在表現這些慾望時可能對你產生的侵害,理性地對待一些不中聽的話,那麼一定會獲益匪淺。人們都喜歡傾聽者,有同情心的傾聽者和親密的.朋友一樣重要,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團體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並且讓人們感覺他們相當可靠、值得信賴。傾聽者會在考慮自己的需要時,先考慮他人的需要,並且會支持和幫助他人。傾聽者樂於分享他人深層次的感受。人們傾向於向傾聽者打開心扉,是因為人們渴望被關懷,而且真誠的傾聽者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生活中,朋友、同事之間有些不盡仁義傷害的地方,只有採取豁達包容的態度,才能有助於矛盾的化解,有時候包容和諒解可以產生奇蹟,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指出你的缺點和錯誤,要坦然接受,微笑面對。人生中都會碰到有意無意傷害的時候,感情無法控制時,緊閉嘴巴,管住大腦,控制情緒,控制衝動,調整心態,是一種高貴的行為。我們要學會包容,懂得感恩。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3

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世界都是由人組成,並由人支配,人是智慧的載體。

一個家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大到一個家族,兄弟姐妹,叔叔伯伯等等,也經常會有一些摩擦,這些摩擦怎樣解決--《包容的智慧》這本書給了我們禪示。愛是家庭的基礎,要互有包容人之心,求同存異。當產生摩擦時,要學會妥協,因為"退步原來是向前",當然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不會讓摩擦升級,而是要用般若的修為在心中化與無形。

一個民族,泱泱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由黃河流域文化,長江流域文化所形成的漢民族不斷壯大,元朝時蒙古人是來弘揚蒙古文化的,清朝的滿族是來弘揚滿族文化的,時到今時,在各文化背景的人們交往中,中華56個民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民族的'地域的風情文化依舊欣欣向榮,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什麼讓56個民族走到了一起,是"容",能容就要夠大,有容乃大--博眾所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和諧"的彼岸。

國家,世界都是經過了"容",才有我們所看到的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文化起衝突的時候,國與國就是戰爭,戰爭也是"容"的過程,要實現長久的統一,首先是文化的統一,秦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阿育王曾説:軍隊的武力,不能獲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勝利。所以説,武夫不能治國,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把國家治理得越來越糟,還是要走向民主,民選。趕走他信的泰國政變將軍頌提,把持政府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多,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事實證明,國家還是要交給文人來管理,來治理,才能走向共治民主和諧!那麼實現和諧的過程就是包"容"的過程。

一個團體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基本活動結構,公司是團體,社團也是團體,我們南方都市報也是團體。在我們的媒體單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問題的角度,那麼如何建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課題。

《包容的智慧》一書不無給了我們很多好的觀點和建議,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四句詞講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態,欲求卻無,無慾偶然卻嗅到了春天就要來了。是不是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 一切都在"發生",我們沒看見的不代表他沒有變化,沒有生長,"發生"是一種超凡的心態,決不是消極的道家思想,正是我們對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該做的我們都做了,該努力的我們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們都有了對策和辦法,所以就順其自然吧,因為一切都在"發生"。

打造和諧的團隊,就要理解星雲大師的禪意: "廢物都可以利用",何況世上沒有廢物。"在衝突中學習","忍是智慧,忍是擔當",

只要我們清楚: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要往何處去。識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團隊,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夠打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

包容的智慧讀後感4

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世界都是由人組成,並由人支配,人是智慧的載體。

家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家族的兄弟姐妹,叔伯等等,也經常會有一些摩擦,這些摩擦怎樣解決——《包容的智慧》這本書給了我們禪示。愛是家庭的基礎,要互有包容人之心,求同存異。當產生摩擦時,要學會妥協,因為“退步原來是向前”,當然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不會讓摩擦升級,而是要用般若的修為在心中化與無形。

泱泱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由黃河流域文化,長江流域文化所形成的漢民族不斷包容異族,不斷髮展壯大,元朝蒙古人是來中原弘揚蒙古文化的,清朝滿族是來中原弘揚滿州文化的,具往已,時到今時,在各文化背景的人們交往中,中華是一個聚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民族的地域的風情文化都得到了弘揚,並多姿多彩,依舊欣欣向榮。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獨特的民風民俗,這就是有豐富民族文化的大中華。是什麼讓56個民族聚到了一起,是“容”,是“互容”,能容就要夠大,有容乃大——博眾所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和諧”的彼岸。

國家,世界都是經過了“容”,才有我們所看到的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文化起衝突的`時候,國與國就是戰爭,戰爭也是“容”的過程,要實現長久的統一,首先是文化的統一,秦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阿育王曾説:軍隊的武力,不能獲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勝利。所以説,武夫不能治國,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將軍,把國家治理得不敢恭維,現在還是要走向民主,民選。趕走他信的泰國政變將軍頌提,把持政府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多,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事實證明,國家還是要交給文人來管理,來治理,才能走向共治民主和諧!那麼實現和諧的過程就是包“容”的過程。

團體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基本活動結構,公司是團體,社團也是團體,我們單位也是團體,小到我們的部門也是團體。在我們的媒體單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問題的角度,那麼如何建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課題。

《包容的智慧》一書不無給了我們很多好的觀點和建議,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四句詞講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態,欲求卻無,無慾偶然卻嗅到了春天就要來了。是不是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一切都在“發生”,我們沒看見的不代表他沒有變化,沒有生長,“發生”是一種超凡的心態,決不是消極的道家思想,正是我們對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該做的我們都做了,該努力的我們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們都有了對策和辦法,所以就順其自然吧,因為一切都在“發生”。

打造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就要理解星雲大師的禪意:“廢物都可以利用”,何況世上沒有廢物。“在衝突中學習”,“忍是智慧,忍是擔當”,只要我們清楚: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要往何處去。識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團隊,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夠打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