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熱】朝花夕拾讀後感

讀後感 閲讀(5.24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1

清晨的鮮花在陽光的點綴下悄然聲息地綻放着它絢麗無比的美,待到夕陽時分去摘取,花亦那花,但卻失去晨時的豔麗與芬芳。夕陽便賦予它一種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的力量。這説的不正是魯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嗎?魯迅先生在晚年的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時,想必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他的童年並沒有那麼的絢麗,同時也沒有那麼乏味。

“偉大神力”的長媽媽,充滿奇思妙想的繪圖的書,活潑而詼諧的`無常,無窮趣味的百草園以及“一副媚態”的貓……處處都體現出魯迅先生以兒童天真的眼光把這一切描繪得趣味盎然,生動活潑。這也是為什麼我至今還是這麼喜歡魯迅先生的這本書的原因。

初讀《朝花夕拾》時,你不覺得它像一本名著一樣深奧莫測,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與你閒聊家常,這就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雖然沒有特別優美的詩句,但卻直擊了我的心靈。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表達自己對童年的理解。就好像魯迅就坐在我旁邊,向我訴説他的童年。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因為我羨慕在百草園中的無憂無慮的兒時生活,在三味書屋中私塾先生的嚴厲讓我突然回到了在國小的時光。我的老師也和私塾先生一般嚴厲,每當讀到這我就不禁打了個寒顫,但同時我也知道老師是為我好,私塾先生是為了魯迅先生好。但在書中我能感受到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私塾教育給予極其不滿的態度。“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是,真的有用嗎?

隨着時間的推移,童年也漸漸遠去,只留下了朦朧的記憶。可能我到了魯迅先生寫下這部散文集的年紀,已經忘了童年了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2

“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一次幻燈片事件,使他毅然決定棄醫從文,重拾兒時的記憶,講述求學之路。

他,是魯迅,這本聞名的書,是《朝花夕拾》。

與別的文章不同,《朝花夕拾》沒有太多的修飾與誇張,讀作者的書,就像面對面説話一樣,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想,只是在字裏行間難免有幾個耐人尋味的字眼,藏着別樣的含義。

在《狗·貓·鼠》這篇散文中,魯迅先生描寫了他清算貓的罪行,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魯迅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

文中還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手法”,即對社會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尖鋭而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讓魯迅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日本留學的老師藤野先生――個子黑瘦,八字須,帶着眼鏡。

他對學生的關懷無微不至,幫魯迅先生修訂講義,教學嚴謹,誨人不倦,一絲不苟,不允許有一點差錯。

在作者的眼裏和心裏,藤野先生是偉大崇高的,在今後的道路上激勵着作者前進。

是的.,回頭望去,我們的成長道路中也有一位或幾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師,他(她)或許教你做人的道理,或許使你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在我們心裏,他(她)一樣偉大。

從每篇作品中,我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這種精神不會泯滅,它隱藏在黑夜裏,卻發射出温暖的光,照在我們這些閲讀者的心裏。

我最佩服的是魯迅先生對於文學的熱愛,這種精神讓我體會到了文學的魅力。

魯迅對舊社會的厭惡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讓我感受到在黑暗中並不是只有黑暗,仍然有一絲光亮在暗暗地照着,而魯迅先生就像這一絲光亮,他用對文學的熱愛來照亮社會的黑暗。

朝花夕拾讀後感3

喜歡追光的人,充滿朝氣與蓬勃,在迷茫中給人光明的希望,魯迅便是其一。魯迅的童年生活奇趣繁多,少年時憤然棄醫從文,揮筆鑄文章,以期喚醒精神上蒙病之人。而《朝花夕拾》是最能詮釋魯迅心路歷程的作品,我尤為喜愛。

《朝花夕拾》,此書原名為《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十篇回憶性散文。前七篇主要寫了魯迅的紹興家庭與私塾生活,後三篇敍述了魯迅遷居南京、留學日本、回國從文這一過程的所見所聞與感悟。當然,本書不只是回憶往事那樣簡單,此書還飽含着魯迅對親友師長的懷念、揭露社會的.醜惡現狀、愛國憂國的情懷……內容豐富,情感真摯。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篇章莫過於《藤野先生》了。平易近人、樸素偉大的藤野教授,魯迅心裏是十分敬佩他。還有魯迅棄醫從文轉折點的事件——幻燈片事件。此事為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與同學看日俄戰爭的影片,其中有一位中國人給俄 國人當偵探,而被日本軍捕獲。正要槍斃時,在場的一些中國人與日本人,除了魯迅,都拍手叫好。此時,魯迅的心一陣刺痛,中國人的病其實不在身體而是在精神上,於是棄醫從文。

看到此,讓人焦慮萬分。身為一名中國人,怎麼能為自己同族的人被殺而感到快樂呢?真為以前飽受欺辱的中國而感到悲傷。曾經的中國,是那樣的腐朽不堪,有戰爭,有封建舊俗,都壓迫着苦不堪言的人民。於是中國人也自暴自棄,麻木不仁。魯迅用文字,就似鋒利的刀刃,直擊人們的靈魂;就似一盞濁夜的明燈,告訴新青年們光明的所在。我敬佩魯迅,敬佩他那“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超然境界。

手中的樹葉被風吹亂,我的思緒也翻轉不止,回想現今,中國已迅速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人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再看《朝花夕拾》,不禁為之感動。轉過頭來,望向前方,心裏想着魯迅的名言——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向着光明奔跑,永不止歇!

朝花夕拾讀後感4

夕陽西下,倦鳥還巢。一氣呵成地讀完這本書仍意猶未盡,如飲盡香茗後的清香久久在舌尖徜徉。陽光透過枝枝丫丫的樹梢款款地將投影打在我的臉上,讀後的思緒仍揮之不散。這是魯迅的獨特罷,在年老之後所寫的回憶文章仍能窺探我的內心,不能不為之一動!

晨花初綻,沐着五彩繽紛的日光婀娜多姿地搖曳,待到夕陽西下時分去拾取零落的花蕊。失了份妍麗與美豔,卻增了份披着霞光的風韻。這是怎樣的心情呢?魯迅先生説:“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消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

翻開書的扉頁,讓我隨着這其中細緻的描寫和温馨的回憶,真摯的感情和理性的批判去淺嘗綴在字裏行間的記憶,懷想,留戀!字裏行間的親善温暖,如晨鐘暮鼓時的守望,寧靜而致遠,安詳而永恆......

手捧《朝花夕拾》,感受着魯迅先生對過往的温馨回憶,對那些人、那些事的深情懷念:兒時留下深刻印象的長媽媽,異國他鄉給予真誠關懷的藤野先生,人生坎坷、結局令人扼腕的範愛農,曾經無限神往的“百草園”……

不禁被魯迅先生撲面而來的清新雋永氣息所感染,這便是魯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吧。魯迅,巴金曾説:“他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偉大。近二三十年來他正義的呼聲響徹了中國的暗夜,在荊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舉着思想的火炬,領導無數年輕人向着遠遠的`一絲亮光前進。”誠然,我曾驚歎過魯迅是“民族魂”,是以筆代戈的戰士,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民公僕。他的思想光輝也閃現在他的文字當中,有着對舊社會的種種抨擊。偽善的衍太太,醫德敗壞的庸醫,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孤獨終老的長媽媽,絕望投湖的範愛農,也是黑暗腐朽的舊社會造成了他們的不幸。

朝花夕拾讀後感5

在假期中我閲讀了朝花夕拾前五章,我雖然只讀了這本書的一小部分,但卻感觸頗深。

顧名思義,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開的花兒,傍晚的時候把它們收集起來,其實就是魯迅對兒時一些故事的記憶。《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我所讀的前五篇寫於北京。

這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在這章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魯迅對阿長情感的變化,由“憎惡”到“敬意”以及最後敬意淡薄,消失之後又發生“新的敬意”。在這過程中我體會到大文豪的功底,他並沒有加入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很多的比喻。但在每句中都能體現出樸實無華的美麗,這使我想起了我的`親人。

文中的阿長雖然沒有過教育,卻總是用自己的方式教育“訊哥” 。從這裏能看出阿長是個負責任有愛心的保姆。她還總鼓勵魯迅讀書,看到魯迅十分想讀山海經,就自費買

了一本送給魯迅。她的做法激起了魯迅閲讀的興趣,才使魯迅對《爾雅音圖》、《毛詩品物圖考》、《點石齋叢畫》等等有了興趣,可以説她像壽先生一樣也是大文豪的老師。

讀了朝花夕拾我有很大的感觸,朝花夕拾讓我明白了人生百味,也讓我懂得珍惜自己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6

寒假作業佈置寫讀後感,於是我就開始閲讀一張寫着密密麻麻的書名的報紙。找了許久,我找到了一個題目較新奇的書——《朝花夕拾》魯迅。

回到家,從書架裏拿出從未看過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對着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敍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朝花夕拾讀後感7

初讀《朝花夕拾》不覺得這像一本名著,反而覺得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閒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常”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

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裏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着頭腦,只是覺得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含意,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説起《狗、貓、鼠》和《阿長與〈山海經〉》可是我在這半本書最感興趣的文章了。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説了一遍,説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的.,也是因為它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我最愛的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的話,就能和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太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其實有隻“隱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的那一段時,感覺真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禍強加在了貓的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山海經》》開始,如今我已不記恨她了。在《阿長與《山海經》》中的她,雖然多嘴,禮節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講述的就是魯迅兒時的經歷.

《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五猖會》回顧了兒時一次看廟會的經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快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藤野,並記述了作者棄醫從文的經過......等一些故事,而主人公魯迅也從青澀懵懂的.少年逐漸變得成熟起來.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篇文章要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文中,充分描繪出百草園這個荒原充滿着無限的樂趣,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這裏無疑不是一座兒童的樂園,無一不充滿生氣,無一不充滿快樂,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但到了魯迅先生該上學的時候,他不得不和充滿着快樂的百草園説再見,到三味書屋學習.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工作。魯迅先生和同窗們經常到屋後的園裏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遠遠不及在百草園裏自由、快活。

就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寫,我們的童年並非只有開心,都是順心如意的.但那也豐富了我們的一生,留下許多回憶.

朝花夕拾讀後感9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童年,人皆有之。或幸福。或悲慘。可惜,我們不曾珍惜過它,長大了,領悟了,卻已晚了——童年,漸行漸遠。

曾經,魯迅先生的童年,遇到過真誠善良的阿長,擁有一個嚴厲的父親,更經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趣味到乏味的生活。其中,他在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許多同學應該也和他一樣對學習感到厭煩吧。而之前,魯迅先生是多麼自由自在:有植物,有動物相伴。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碧綠的菜畦……構成了一座小村莊——百草園。它很小,但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不用過於浮誇的語言,魯迅先生便能演奏一支綠色的自然圓舞曲。而隨着音樂響起的,還有我的回憶:活動課,我們尋找傳説中的'幸運草;美術課,我們放着自制的風箏;班會課,當了回小小推銷員……那時的我們,無憂無慮,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學習緊緊地束縛着。當然,也曾有過不悦、煩惱,但我們看得很輕,風一吹,就過去了,只是被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紗,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快樂的。

長大後的魯迅先生,不再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會害怕“美女蛇”,不會拔何首烏,更不會和閏土一起去瓜田刺猹了。他長大了……去日本留學了……遇到了敬愛的藤野先生,後來卻棄醫從文了……

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往往是美好的回憶;現在,卻常是成堆的煩惱;未來,未知。

很多人都説過,活在當下。是這樣的,時間無法倒流,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未來的卻還未來,唯有珍惜現在,過好每一天,才是最好的選擇。若每個人都永遠活在過去,活在回憶,那一天將比一天更糟糕。過去的一年,我正是這樣,總是想着國小那段美好的時光,導致這一年的心情都很糟糕。

從現在起,牢記:活在當下!不要憂鬱了,不要永遠緊握清晨的一縷陽光不放手。日出,日落,每天都會發生,明天,還有更加燦爛的陽光!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眨眼間一個月過去了。雖然讀了《朝花夕拾》有一個月了。但是我決定,我要把我個人認為比較精彩的段落分享給大家。在這些段落裏,是我認為比較有人生意義的。

不肯用靈丹點在舌頭上,又不想出“冤愆”來,自然單吃了100多天的敗鼓皮,玩有什麼用呢?仍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牀上喘氣了還請一回陳蓮河先生。這回是特撥,大洋十元。他仍然泰然的開了一張方,但已停止使用敗鼓皮丸,藥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藥煎好了。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出來…… 我從這一段話中,作者寫出了陳聯合是一個庸醫,故意學習騙人錢的無恥,更加是諷刺庸醫的.無能和醜惡。 下一段:這些話“我”聽去似乎很異樣,便有不到那裏去了,但有時又真想去打開大廚,仔細的尋一尋。此後不到一個月。就聽到了一種流言,説“我”已經偷了家裏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裏。留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來,但那時太年輕。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彷彿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從這一段話中,我明白了,衍太太是一個心裏壞,還讓“我”偷媽媽的首飾來製造謠言…… 我個人認為這本《朝花夕拾》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書,值得我們看。作者魯迅寫這一本書不但記錄了魯迅童年的樂趣和一些人間壞事。

真不愧是我們中國大作家——魯迅寫的一本書,而且裏面的詞彙量也非常的多,比如當你身邊遇到什麼不好的事情可以用一些句子或者詞句來諷刺那些不好的事物……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有時候就應當為了過去寫寫褪色了的回憶。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不僅讓他重温了那段歲月。也讓我們這羣晚輩瞭解到那個陳舊的年代。

作品的前幾章就是追憶那段喜鼠恨貓的往事。童年時期的他也許就已經有愛小護短的良好品質吧。其實這也恰恰反應了他對敵人的恨鐵不成鋼。仇貓啊。原因甚多。東野奎吾的《惡意》中也流露出了對貓的憤怒。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地他對貓的惡意也消失了。

他於是從“老鼠成親”的趣味中掙脱了出來。他認為也許能從書中得到別的有趣的事情。《山海經》中的“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二十四孝圖》中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

有時候讀着《朝花夕拾》。我就隱隱感覺自己在那年代裏顛沛流離地活過一回。陳舊的思想觀。腐敗的封建社會。沒有一種小孩子應該有的快樂。那時候。不被認可的應該有很多吧。他們也許都像魯迅那樣借筆消愁。他們雖説是寫給那些渾渾噩噩的人看的。實質是為了安撫自己。對魯迅我有着那樣的一份敬意。他的一字一句我都感覺他是經歷完千千萬萬的磨難後。用簡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

他做事明瞭。不扭捏。對人和藹。一個有着正確的思想觀的中國人。沒有誰能像他一樣説得那麼豪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説。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他的一些話切切實實地反應了一個很真實的中國。而他是站在中國文學史上看得很高很遠的人。對他。只能仰慕。被他薰陶。那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讀過許多人的作品。而我偏偏就喜歡魯迅寫作的風格——高雅地諷刺着。他一點一滴的想法都藉着筆流入每一段文字中。匯聚到產生共鳴的那羣人的心裏。

為這樣來之不易的往事感慨。更為站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高人敬仰!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寫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個人一旦與寫作結了緣,就會與書籍為伍,就能經常聞到墨香和書香,就能與文字打交道,成為一個與文字為伍的人,這是寫作者的光榮和自豪。現實中不少人並沒有讀幾年書,有的人就是喜歡上了寫作,有的成了作家,成了

題記:七年級新生在作文上存在諸多的問題:內容空洞, 言之無物;結構簡單, 平鋪直敍;語言貧乏, 缺乏真情;主題膚淺, 立意不深。為此要不停地訓練找出問題所在,激發學生興趣,貼近生活,因材施教!

我在暑假裏讀了一本書是《朝花夕拾》,是魯訊寫的,原名又叫《舊事重提》。它收入了魯訊青年時期的十幾篇散文,魯訊在這篇散文集裏表達了對童年時期留戀,以及對青年時期所遇到故人的懷念,這些給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在這部散文集裏,當我讀到《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到魯訊在百草園裏玩耍,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棋,我覺得魯訊的百草園可真美呀,既有健康的蔬菜,還有酸甜可口的水果,不但如此還有黃蜂,叫天子,蟋蟀竽各種昆蟲和鳥類,魯訊的百草園就像百寶袋兒,什麼昆蟲和鳥類統統都有,這簡直就是一個大自然的遊樂園。

我對魯訊的百草園,既羨慕,又渴望。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水泥建築的樓房裏,只有去奶奶家時才能看到碧綠的菜園,所以説魯訊的童年在百草園度過得無憂無慮,是非常快樂的。

當我讀到三味書屋時,讀到魯訊中午還要習字,聽先生講課,背書,當我讀到這裏時不禁感歎:原來魯訊小的時候也要練字啊,這讓我覺得新鮮,很驚奇,心想:大文學家魯訊小時候也要寫字,也要背課文。原來大文學家都是這樣煉成的啊!

在生活中,每當我在學習堅持解怡時,我就想:大文學家都那麼努力,我還有什麼理由可以懈怠?想完我又鼓起精神開始努力學習。

我讀完《朝花夕拾》這本書,我覺得這裏有讓我細細品味的地方,我喜歡童年時的魯訊因為他淘氣,頑皮,這不正是我們兒時的真時實寫照嗎?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這是一本魯迅回憶童年往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早上的花晚上來撿,就是成年時回憶往事。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本回憶散文集,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魯迅曾説,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是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一共有十篇。其中的前五篇完成於北京,後五篇完成於廈門。這十篇作品包括:對貓的厭惡及憎恨的《狗。貓。鼠》;懷念保姆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社會文化制度的《二十四孝圖》;揭示了中國封建制度下的家長對兒童所造成的陰影的《五猖會》;描寫中國古代迷信傳説的鬼的《無常》;揭示兒童應在有趣味的環境中生活,而非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故弄玄虛、勒索錢財後害人的《父親的病》;描寫學堂的“烏煙瘴氣”和種種弊端的《瑣記》;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歧視的高尚品格情操的《藤野先生》和描寫同鄉的一個貧困潦倒一生的好友《範愛農》。

在這十篇文章中,我覺得比較好的是《狗。貓。鼠》。這篇文章裏,作者魯迅算清了貓的罪行:一、它對自己所抓捕來的`獵物總要盡情地玩弄夠了才來結束其生命;二、它雖與獅虎同族,卻天生擺出一副嬌媚的神態;三、它總愛應和着別人,讓人覺得很煩;四、它吃了“我”的一隻小隱鼠(後來又吃了一隻小兔子)。

這一篇文章以“貓”這個形象,尖鋭地諷刺了現實生活中同貓相似的人。

本文“在對往事深情回憶時,作者不忘現實社會,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顯示了魯迅豐富而真實的內心世界”,《狗、貓、鼠》中既有作者對童年時與小隱鼠的美好回憶,又有對民間故事的美好向往,還有對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像“貓”一樣的偽君子的憎惡。

《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了起來,充分展示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及不滿。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魯迅先生的《花夕拾">朝花夕拾》有一個脱俗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猶如一朵美麗多彩的花在清晨的陽光點綴下悄然無息的綻放自己,待到夕陽時分在去摘取,花亦那花,卻失去了晨時的豔麗與芬芳,但讓人浮想聯翩,同時味無窮。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對一個人物用了很多描寫,在不華麗的文字中體現了對這個人的愛,她就是阿長。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有這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愛嘮叨,她愛“切切察察”,愚昧迷信,但更多的是樸實善良,她踩死了魯迅心愛的小隱鼠讓魯迅對她非常的憎惡,但她尋購贈送魯迅渴求已久的'《山海經》,又讓魯迅對她心生敬意與感激。

在書中還有一個人比較有代表特點,他就是魯迅日本的同鄉,範愛農。他是一位覺醒但無法在當時黑暗社會立足的知識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滿社會而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看到革命的不徹底又備受打擊,最後懷揣着痛苦與悲涼與這個社會妥協,在與友人遊湖時投湖自殺。從這兩個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迫害,但在《朝花夕拾》中也有美好的回憶。

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愛感受到那份字裏行間散發出的天真爛漫、童真無邪,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突然間,我好像看見了幼年的魯迅跑進百草園,與他的昆蟲們為伴,又採摘野果,好像又看見了壽鏡吾老先生在專一的讀書,孩子們卻在各幹各的事,而魯迅同學正在畫畫。在這本《朝花夕拾》中我們感受到了美好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也許這就是魯迅成為名家的原因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暑假期間,我讀了魯迅的文章《朝花夕拾》,似乎我又回到了童年。

我簡單介紹一下魯迅,魯迅(1881—1936),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魯迅一生寫了大量的文章,如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孔已己》《藥》《阿Q正傳》等,並撰寫了大量的雜文和散文,批判舊思想,舊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全書共十篇文章,前七篇記述了魯迅兒時在故鄉的生活片段,也讓我們瞭解少年時的魯迅,後三篇是描寫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和日本求學的一段經歷,描寫了一些另人難忘的人和事,反映了社會鬥爭痕跡。語言清新樸實,而且親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讀 着讀着,我們彷彿看見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讀着讀着,彷彿聽見保姆阿長在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一切的感受都是那麼天真浪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歡《朝花夕拾》,也許是因為作者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在看世界吧!

魯迅在文章中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夠自由自由在的生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這正是兒時所持有的,曾幾何時,我已離童年很遠了,進入了青春期。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學習中,學習的壓力,父母的嘮叨,生活似乎沒有了樂趣,但是,當自己靜下心來的時候,就會回憶起童年的快樂生活:與夥伴們光着腳丫在雨水中嬉戲,和小朋友們在操場上玩老鷹捉小雞,假日裏和父母在公園裏放風箏······

童年生活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些散瑣記憶,到不如去讀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去體會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為了自由去放飛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