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睡前故事>

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

睡前故事 閱讀(2.35W)

講故事是最簡單易操作的親子活動,幾乎每個寶寶的童年都聽過睡前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

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

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1:杜鵑鳥的故事

在寒冷的北方,住着一家人。家裏有媽媽和四個孩子。媽媽很愛孩子,每天爲他們燒飯·洗衣服·捉魚······實在是太辛苦了,可是,孩子們卻從來不幫助媽媽做一點事,整天只知道在雪地裏玩。

一天媽媽又去爲孩子們捉魚,她捉完幾條魚後,已經累的氣喘吁吁,接着她又急急忙忙回家去爲孩子們做飯,她想着孩子們正在長身體,不能餓着他們,而且要有營養。於是媽媽顧不得休息,做好飯叫孩子們回家,孩子們似乎玩的意猶未盡,嘴裏還抱怨媽媽叫的太早了。他們一邊吃飯一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媽媽爲孩子們操勞着,但孩子們一點兒也不心疼媽媽。終於有一天,媽媽生病了,躺在牀上起不來了,孩子們卻沒人理會她,還是繼續出去玩。媽媽口渴了想喝水,但是家裏已經沒有水了,她費力地走到門前,靠在門邊,叫着孩子們,但是沒人理她,媽媽真生氣呀!本來蒼白的臉變得更加蒼白,虛弱的身體似乎馬上就要倒下去,她使勁地叫着孩子們,孩子們好像沒有聽見媽媽的話,叫喊着,打鬧着。媽媽傷心的回到了牀上。等到太陽快下山了,孩子們纔回到家。他們進門一看,立刻驚呆了。媽媽的身上長出了羽毛,變成了杜鵑鳥,拍打着翅膀向屋外飛去。孩子們慌了,緊跟着追了出去,可是杜鵑鳥已經飛得很遠了,它叫着:“咕咕咕,你們不給媽媽打水,媽媽只好自己找水喝了。”

孩子們不分晝夜地追趕着媽媽,他們的腳被冰雪凍裂了,一路上滴下了鮮紅的血,在白茫茫的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血跡。可是他們的媽媽再也不回來了。

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2: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小壁虎正在牆上爬着玩。一條大青蛇爬過來咬住他的尾巴不放。小壁虎用力一掙,尾巴斷了,他趕忙逃走。

沒有尾巴多難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條尾巴。正巧大花貓來了,小壁虎要借他的尾巴。

“不借,不借,”大花貓說,“我在牆頭走,讓尾巴這樣豎着,能使身體保持平穩,不會摔下去。就像雜技演員走鋼絲時,手裏拿着一把傘一樣。我的尾巴可有用吶!”

啄木鳥在給老樹治病,小壁虎向他借尾巴。

“不借,不借,”啄木鳥說,“我給樹治病,得用這尾巴撐住身子,好像坐在椅子上,這樣纔不累呢。”

小松鼠在樹上採松果,小壁虎向他借尾巴。

“不借,不借,”小松鼠說,“我在樹叢裏跳來跳去,張開這蓬鬆鬆的尾巴,好像帶着降落傘,行動才安全吶!”

老黃牛在樹下歇涼,小壁虎向他借尾巴。

“不借,不借!”老黃牛說,“我要用尾巴當鞭子,趕跑討厭的牛蠅,牛蠅叮住我可癢癢啦。”

松鼠媽媽帶領幾個娃娃,在樹枝上玩着。小壁虎向她借尾巴。松鼠媽媽說:“你看,我的孩子掛在我的尾巴上,像盪鞦韆似的,玩得多快活,我怎能把尾巴借給你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裏很難過,松鼠媽媽說:“別難過,回去請媽媽想個辦法吧!”

小壁虎回到家,把丟尾巴的事講給媽媽聽,還說:“誰也不肯把尾巴借給我。”壁虎媽媽笑着說:“好孩子,不要傷心,過些日子,尾巴還會長出來的。我們這條尾巴纔好呢!誰要欺侮我們,按住我們的尾巴,我們用力一掙,掙斷尾巴,就可跑掉。過些時候,還能長出一條新的來。”

小壁虎這才高興起來:“嗯!好媽媽,誰要借我的尾巴,我就送給他,一點兒也不小氣。”

壁虎媽媽聽了小壁虎的話,情不自禁地笑了。

四歲寶寶睡前故事精選3:聖誕老人的故事

一位專門爲好孩子在聖誕節前夜送上禮物的神祕人物。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祕人會駕乘由12只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裏,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牀頭的襪子裏,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祕人的樣子,但是人們通常裝扮成頭戴紅色聖誕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因爲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爲"聖誕老人"。1985年和1994年分別有一部同名電影《聖誕老人》公映。聖誕老人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通常父母們會對他們的子女解釋他們在聖誕節收到的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聖誕老人以一位神祕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聖尼古拉。尼古拉是一位生活在4世紀小亞細亞的好心主教,荷蘭人在聖尼古拉斯節(12月6日)便會模仿他送禮物。

每年聖誕節,聖誕老人騎在馴鹿上,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隨着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着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聖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

在許多國家裏,聖誕節前夕,孩子們會準備好空的容器,以便聖誕老人可以裝進一些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國, 孩子們聖誕夜會在壁爐上懸掛聖誕襪,因爲聖誕老人說過要在聖誕前夜從煙囪下來把禮物放到襪子裏。在其他國家,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夜(或聖尼古拉斯節前夕的12月5日)送禮物。在德國,傳說他扮成聖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鞋裏。他乘雙輪馬車四處漫遊,觀察人們的行爲,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採用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爲一個全民的節日。聖誕老人已經成爲聖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徵和傳統。他趕着馴鹿,拉着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每年接近聖誕節,總會有(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給聖誕老人,內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聖誕禮物之類,而在某些國家的郵局,爲了免讓他們失望,更會有專人回覆這些信件

聖誕老人此一神祕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聖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紀生活在小亞細亞的好心主教,荷蘭人在聖尼古拉斯節(12月6日)便會模仿他送禮物。 經典的快樂聖誕老人頭像在北美洲,荷蘭和英國殖民者把這一傳統融入聖誕節日的慶祝裏,荷蘭語的聖尼古拉(Sinterklaas)傳進英語成爲Santa Claus也就相應的成爲聖誕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國人的傳統中,聖誕老人總是快活的在聖誕前夜乘着馴鹿拉的雪橇到來,他從煙囪爬進屋內,留下給孩子們的禮物,並吃掉孩子們爲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裏,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爲。

法國與聖誕老人類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聖誕老人幾乎完全一樣,其紅白相間的衣服曾經使可口可樂公司獲得靈感,在1930年代畫出了傳遍世界的聖誕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聖誕老人身旁跟隨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稱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傢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裏的侏儒製作了節日禮物,有時聖誕老人與聖誕夫人是夫妻。聖誕季期間,在北美和英國的很多超市裏,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禮物的聖誕老人出現。

在冰島的傳說中,聖誕老人並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聖誕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慈祥溫柔。

在許多國家裏,聖誕節前夕,孩子們會準備好空的容器,以便聖誕老人可以裝進一些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國, 孩子們聖誕夜會在壁爐上懸掛聖誕襪,因爲聖誕老人說過要在聖誕前夜從煙囪下來把禮物放到襪子裏。在其他國家,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夜(或聖尼古拉斯節前夕的12月5日)送禮。

對於聖誕老人在北極的情形的描繪,巧妙地反映了人們對工業的印象。二十世紀早期,聖誕老人有些形象是他親自以手工製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裏的工匠一樣。後來,印象變成聖誕老人手下有許多小精靈製造玩具,但玩具依舊是各個精靈以傳統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紀末,西方大衆充分接受了大量機器生產的現實。現代對於聖誕老人的住處的描繪,反映了這點:人們幽默地講說他的住處乃是高度機器化的生產設施,配備了最先進的製造業科技,由精靈還有經理一般的聖誕老婆婆管理。有很多電視廣告將這場景經營成公司喜劇,將精靈描繪爲心懷不滿的員工,搞笑和作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