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神話故事>

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

神話故事 閱讀(1.67W)

中國神話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它的神奇、瑰麗,反映出無窮的藝術魅力。在課外你有沒有收集過一些神話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

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篇一

明末,有位清貧之士,學識淵博,且擅長琴棋書畫,只因看破“紅塵”,拒官避世,削髮爲僧,隱居於太白山白雲寺,法號“釋易壽”。

山寺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院內廣植牡丹花草。易壽在寺院中除日勤於佛事外,關暇之時,幾乎都用來研墨作畫。他尤善畫牡丹,所作之畫,細膩筆真,宛若天成。凡觀者,無不拍手叫絕。

易壽作畫的名聲很快傳遍方圓百里,求畫者絡繹不絕。

一年春日,穀雨前後,牡丹爭相競開,引得八方善男信女前來朝山拜佛觀花,以圖富貴,吉祥,安康。

這日午後,易壽正在院中對着牡丹作畫,忽聽院前人聲嘈雜,擡頭望去,遠處有幾個莊丁打扮的人,簇擁一位寶貴之相的“胖子”,在大搖大擺向這邊走來。走到近處,方看清胖子是當地有名惡霸“王大癩”,此人一向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王大癩”走到易壽跟前,見其一手好畫,垂涎三尺,急待得到,便唆使莊丁上前索取。易壽何等人格,豈能與“王大癩”爲伍,當下拒絕。“王大癩”惱羞成怒,硬逼其交畫一幅。易壽毫不示弱,將其撕爛,將毛筆投入硯臺中,憤然而去。“王大癩”只見圍觀的人們羣情激憤,無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

誰知,從那硯臺內濺出的筆墨,正好落在附近幾棵牡丹的花瓣上,又順着花瓣流到花瓣基部,凝結成塊塊紫斑。

以後,每年花開時節,人們到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花上的紫斑,由此稱其爲“紫斑牡丹”。

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篇二

相傳,明代洪武年間,曹州東北十五里趙樓村,有片雜草叢生、荊棘遍地的荒土崗。到處長滿不成材的桑樹癟子,人們便稱爲“桑籬園”。園子西邊住個靠打柴爲生的小夥子,名叫趙義。他父母早喪,又聚不起妻,二十歲了,還是單身一人。

這天傍晚,他進城賣柴買米回來,煮好了香噴噴的小米飯,正要飽餐一頓,忽然響起敲門聲:“請大哥、大嫂行行好,給點吃的吧……”趙義開門一看,原來是個手拄捌棍的要飯老婆婆。只見她一頭白髮,身瘦如柴,北風一刮,渾身打顫,很是可憐。趙義忙把她攙進屋裏,安坐在鍋底門前,又往外掏了掏火,讓她取暖。然後盛了滿滿一碗米飯,雙手送到老婆婆面前:“老人家,請用飯。”那老婆撩起衣襟,展展眼淚說:“小哥,這使不得。俺在這莊上趕了幾個門,家家都斷了頓,您給俺一口剩飯就行了……”趙義乾嚥兩口吐沫,壓壓咕咕叫的餓腸說:“俺吃……過了。”那老婆婆才接過碗來,只見低頭,沒見擡頭,“哧溜溜。”一碗米飯進了肚。她一連喝了三碗,纔來了精神,千恩萬謝,告辭而去。

這裏,趙義添了些水,抓了兩把乾地瓜葉,摻於鍋中,又升起火來。

趙義喝完地瓜葉粥,想到莊上許多人家都斷了頓,再也睡不下去了,便到桑籬園砍柴。誰知天黑認不準路,也不知走了多遠,還沒找到砍柴的地方。他轉到一片墳地,忽然看見前面霞光萬道,煙霧繚繞。走近一看,原是一座花園,紫葳葳的牡丹花,白生生的芍藥花,紅豔豔的月季花,粉兜兜的玉蘭花,紅噴噴的風仙花……五光十色,火焰新鮮。趙義只想砍柴,無心觀花。正要回去,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趙義擡頭一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已經站在面前,好象面熟,卻又記起在哪裏見過。只聽老婆婆說:“小哥,你還往哪裏去?這麼多的好花不看,不是冷了栽花人的心嗎?”趙義急着砍柴,只得說明原因。老婆婆十分同情,說:“天色不早了,你就是回去,到天亮也砍不了多少柴。我送你些牡丹花去賣錢吧。”趙義見老婆婆甚是誠懇,便接過花兒,道謝而歸。

趙義一路又砍些柴,直到天亮,也沒顧得睡一覺,便擔着柴,拿着花,去趕曹州早集。隆冬季節,一束鮮豔的牡丹,驚動了曹州城。官府、商人、本地財主,都爭着買。一刻工夫,花和柴都賣完了。趙義買了一石米,又揣着剩下的三吊錢,高高興興回到家,把米分給了鄉親。趙義想:米分了,可這錢是老婆婆的,應該還給她。這天晚上,他按照昨天的路線,找到那個百花園。老婆婆見趙義如此誠實,十分高興,說:“你們村上窮人那麼多,怎麼照顧得了?既然牡丹值錢,我就送你一棵吧。”趙義也推辭,便揀一棵最好的牡丹,連根帶土,抱回家來,栽於門前。

趙義栽好牡丹,回屋做飯。一開門,他驚呆了:看見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端坐在牀上。那姑娘看趙義憨態可掬,便微笑着說:“不要驚奇。小女姓魏,名花,母親見你爲人忠誠,把我許配給你了。”

“這……這話從何說起?”趙義有些莫名其妙,“再說,也沒有訂親之物呀!”那女子掩脣笑道:“你不是已經拿了牡丹嗎?”

趙義年頭栽在門外的牡丹,不禁雙驚又喜,他回過頭來慚愧地說:“我一人還愁揭不開鍋呢,怎能再連累你……”。

那姑娘十分通情達理,她向趙義飄飄一拜:“既成夫妻,何提連累。我這裏還帶來牡丹花種一包,就撒在桑籬園內,不愁來看沒好日子過。可有一條,此事萬萬不能對別人講!”他們種下牡丹,成了夫妻。

果然,第二年穀雨時節,桑籬園內開滿牡丹。村上的人們喜氣洋洋,去園內採花賣錢,買米買鹽。再也不擔心捱餓了。這一帶方圓兒十里的人都說:“趙義的心腸好,感動了神仙,降下這牡丹園。”可誰也不知是趙義媳婦帶來的。

課外收集的神話故事篇三

承德避暑山莊的正前門,有一座神奇的紅照壁。據說,人們在壁前跺跺腳,然後將耳朵貼在牆上,就能聽見牆壁裏有“嘰嘰嘰”的叫聲。早晚清靜的時候,這叫聲就更真切,相距十步也可聽清。紅照壁裏怎麼會有雞叫聲音呢?當地人說這是雞冠山的金雞在裏面叫。

雞冠山,在避暑山莊東南20公里處,遠望整個山嶺好像金雞的身體,山頂之上,五根粗大的紅色巖柱,一字排開,參差而立,構成了雞冠的雄姿。

說起雞冠山,它有一個神奇的傳說:200多年前,雞冠山下住着一個老漢,每天晚上他都聽見後山上有“嘰嘰嘰”的雞叫聲,可是一到白天卻怎麼也看不見有雞出現。老漢感到非常奇怪,一天晚上,明亮的月光下,他順着雞叫的聲音摸索着向前尋去,突然在一個小山洞前,發現了黃燦燦的老母雞,領着一羣金黃的小雞在歡快地尋找食物。老漢看到這羣可愛的雞,十分高興。他也不去驚動它們,每天把省下來的小米,撒小山洞前,供雞食用。天長日久,這羣雞就和老漢成了朋友。一天,來了一個客人,住在老漢家裏。正在這時,朝廷下達命令,要老百姓到熱河給皇帝修建行宮,老漢臨走前,便把餵雞的事委託給客人,並囑咐客人不要驚動它們。誰知這個客人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當他給雞送米的時候,發現這羣雞不是普通的雞,而是一羣金雞。他看到有利可圖時,貪心發作,把老漢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一天晚上,他偷偷地躲在山洞旁邊,正當母雞領着小雞出洞尋找食物時,他猛地撲向老母雞。小雞一驚都趕快跑回洞內,只有母雞來不及回洞,就一口氣跑到了熱河行宮的麗正門前的紅照壁,老漢正在砌壘照壁,忽然看見母雞驚皇飛來,知道它一定遇到了不幸的事,就立即把老母雞保護起來。從此,金雞就在紅照壁內“嘰嘰嘰”地叫着,與老漢砌牆、雕磚,打石的聲音相呼應。現在,許多國內外的遊客到避暑山莊遊覽時,總想聽聽紅壁照中的金雞叫聲。像北京天壇迴音壁一樣,它給這座離宮增添了神祕的色彩。

至於雞冠山的那個石洞,人們稱它爲“金雞窩”。在雞冠山南側和東北側的山谷中,各有一根60多米高的淡紅色石柱,人們說那是雞腿。巨大的身軀,鮮紅的雞冠,兩條堅實筆直的雞腿,金雞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每當明月高照,雞冠山的影子便會清晰地映在山下20裏外的山莊田野之上,從而構成一幅“雞冠掛月三千丈”的雄偉壯麗的畫面,給人以美妙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