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神話故事>

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

神話故事 閱讀(1.95W)

每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傳說,在豐富的侗族民間文學裏,至今流傳着衆多經典的神話傳說。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希望能夠幫到你!

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

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篇一:三打白骨精

話說唐三藏師徒正在趕路,路過一座山,師徒們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處,三藏道:“悟空,我這一日,肚中飢了,你去哪裏化些齋吃。”行者陪笑道:“師父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後不着店,有錢也沒買處,教往哪裏尋齋?”三藏心中不快,口裏罵道:“你這猴子,想你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石匣之內,口能言,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麼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頗殷勤,何嘗懶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齋我吃?我肚飢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麼得上雷音?”行者道:“師父休怪,少要言語。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違慢了你,便要念那話兒咒,你下馬穩坐,等我尋那裏有人家處化齋去。”

行者將身一縱,跳上雲端裏,睜眼觀看。可憐周圍那有人家,看多時,只見正南上有一座高山,那山向陽處,有一片鮮紅的點子,行者按下雲頭道:“師父,有吃的了。”那長老問甚東西。行者道:“這裏沒人家化飯,那南山有一片紅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幾個來你充飢。”於是,孫大聖飛上雲端向南山飛去。

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聖去時,驚動那怪,她在雲端裏,踏着陰風,看見三藏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前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見三藏左右有八戒、沙僧,故不敢靠身。於是那妖精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脣紅,左手提着一個青砂兒,右手提着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三藏看見遠處有一人影便命八戒前去看看。

那八戒見她生得俊俏,呆子就動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亂語。叫道:“女菩薩,往哪裏去?手裏提着是甚麼東西?”分明是個妖怪,他卻不能認得。那女子連聲答應道:“長老,我這青砂裏是香米飯,綠瓶裏是炒麪筋,特來此處無他故,因還誓願要齋僧。”八戒聞言,滿心歡喜,急抽身,就跑了個豬顛風,報與三藏,那女子好言矇騙,唐三藏仍然不願吃,而旁邊的豬八戒不容分說,一嘴把個罐子拱倒,就要動口。

只見那行者自南山頂上,摘了幾個桃子,一筋斗,點將回來,睜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鉢盂,掣鐵棒,當頭就打。唬得個三藏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將來打誰?”行者道:“師父,你面前這個女子,莫當作個好人,她是個妖精,要來騙你哩!”三藏道:“你這猴頭,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這女菩薩有此善心,將這飯要齋我等,你怎麼說她是個妖精?”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裏認得,她是要吃你的肉,我若來遲,你定入她套子,遭她毒手!”那唐僧哪裏肯信,只說是個好人。行者發起性來,掣鐵棒,望妖精劈臉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個“解屍法”,見行者棍子來時,她卻抖擻精神,預先走了,把一個假屍首打死在地下,唬得個長老戰戰兢兢,口中作念道:“這猴着然無禮!屢勸不從,無故傷人性命。”行者道:“師父莫怪,你且來看看這是甚東西。”衆人走前看時那裏是甚香米飯,卻是長蛆,也不是麪筋,卻是幾個青蛙、癩哈蟆,滿地亂跳,長老纔有三分兒信了。只是那豬八戒在旁邊硬是挑撥,三藏果然信那呆子攛唆,手中捻訣,口裏唸咒。行者就叫:“頭疼,頭疼!莫念,莫念!有話便說。”唐僧繼續念着緊箍咒,說什麼也不要孫悟空這個徒弟了,行者苦苦相求,三藏見行者哀告,卻也回心轉意道:“既如此說,且饒你這一次。以後不許作惡否則我繼續念緊箍咒!”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卻纔伏侍唐僧上馬,又將摘來桃子奉上,唐僧在馬上也吃了幾個,權且充飢。

卻說那妖精,脫命升空,原來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殺妖精,妖精出神去了。她在那雲端裏,咬ya切齒,暗自心想我饒不了你們,於是,那前山坡下,搖身一變,變作個老婦人,手拄着一根彎頭竹杖,一步一聲的哭着走來。八戒見了,大驚道:“師父!不好了!那媽媽兒來尋人了!”唐僧道:“尋甚人?”八戒道:“師兄打殺的,定是他女兒,這個定是他娘尋將來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說!那女子十八歲,這老婦有八十歲,怎麼六十多歲還生產?斷乎是個假的,等老孫去看來。”好行者,拽開步,走近前觀看,行者認得她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那怪見棍子起時,依然抖擻,又出化了元神,脫身兒去了,把個假屍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唐僧一見,更無二話,只是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唸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亞腰兒葫蘆,十分疼痛難忍,苦苦哀求,可是唐三藏不聽,行者道:“她是妖精。”唐僧道:“這個猴子胡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行者道:“師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應。”唐僧道:“你有什麼不相應處?”八戒又在旁邊添油加醋,可把孫猴子氣壞了。唐僧問他:“如何不去?”行者道:“師父果若不要我,把‘金箍兒’退下,交付與你,套在別人頭上,我就快活相應了,也是跟你一場,莫不成這些人意兒也沒有了?”唐僧大驚道:“悟空,我當時只是菩薩暗受一卷緊箍兒咒,卻沒有什麼鬆箍兒咒。”行者道:“若無鬆箍兒咒,你還帶我去走走罷。”長老又沒奈何道:“你且起來,我再饒你這一次,卻不可再行兇了。”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師父上馬,上路前進。

卻說那妖精,原來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殺她,那怪物在半空中,仍然不服氣,又怕他們走出自己的地盤,於是在山坡下搖身一變,變做一個老公公,還真是,唐僧在馬上見了,心中歡喜道:“阿彌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來,還唸經哩。”八戒道:“師父,你且莫要誇獎,那個是禍的根哩。”唐僧道:“怎麼是禍根?”八戒道:“行者打殺他的女兒,又打殺他的婆子,這個正是他老兒尋將來了。我們若撞在他的懷裏呵,師父,你便償命,該個死罪,把老豬爲從,問個充軍;沙僧喝令,問個擺站;那行者使個遁法走了,卻不苦了我們三個頂缸?”行者聽見道:“這個呆子,這等胡說,可不唬了師父?等老孫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邊,走上前,迎着怪物大叫道:“你瞞了諸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是個妖精!”那妖精唬得張口無言。行者掣出棒來,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顯得他倒弄個風兒,若要打他,又怕師父念那話兒咒語。”又思量道:“不打殺他,他一時間抄空兒把師父撈了去,卻不又費心勞力去救他?還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殺他,師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子。’憑着我巧言花語,嘴伶舌辯,哄他一鬨,好道也罷了。”

好大聖,念動咒語,叫當坊土地、本處山神道:“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他。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衆神聽令,誰敢不從,都在雲端裏照應。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

那唐僧在馬上,又唬得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邊又笑道:“好行者!發瘋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馬前,叫道:“師父,莫念,莫念!你且來看看她的模樣。”卻是一堆粉骷髏在那裏。唐僧大驚道:“悟空,這個人才死了,怎麼就化作一堆骷髏?”行者道:“她是個潛靈作怪的殭屍,在此迷人本性,被我打殺,他就現了本相。她那脊樑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聞說,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邊多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淚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隨復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於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話快說了罷!”唐僧道:“猴頭你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你回去罷!”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她實有心害你。我倒打死她,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呆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無人。”唐僧發怒道:“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淨,就不是人?”

那大聖見唐僧三番兩覆,不肯轉意回心,沒奈何纔去。他忍氣別了師父,縱筋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獨自個悽悽慘慘,忽聞得水聲聒耳。大聖在那半空裏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

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篇二:大鬧天宮

在花果山帶領羣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給他,但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

玉帝採納了太白金星的主張,誘騙猴王上天,封他爲弼馬溫,將他軟禁起來。猴王知道受騙後,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與天宮分庭抗禮。玉帝發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猴王,結果被猴王打得大敗而歸。玉帝又接受太白金星的獻策,假意封猴王爲“齊天大聖”,命他在天宮掌管蟠桃園。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想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衆仙果退,只見那猴王脫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纔跳下樹來,簪冠着服,喚衆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一日,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着七仙女各頂花籃,去蟠桃園摘桃建會。七衣仙女直至園門首,只見蟠桃園土地、力士同齊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裏把門。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設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歲不比往年了,玉帝點差齊天大聖在此督理,須是報大聖得知,方敢開園。”仙女道:“大聖何在?”土地道:“大聖在園內,因睏倦,自家在亭上睡哩。”可是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大聖,於是那仙女先入樹林之下摘桃,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只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向南枝上只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原來那大聖變成小人,正睡在此枝,被她驚醒。大聖即現本相,耳朵裏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齊跪下道:“大聖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來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開寶閣,做蟠桃盛會。適至此間,先見了本園土地等神,尋大聖不見,我等恐遲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聖,故先在此摘桃,萬望恕罪。”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猴王火冒三丈,縱朵祥雲,跳出園內,竟奔瑤池路上而去,正行時碰見赤腳大仙正要去赴宴,他把赤腳大仙騙到通明殿下,自己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只見那裏鋪設得齊齊整整,卻還未有仙來,這可把大聖高興壞了,忽聞得一陣酒香撲鼻,看見幾壇已造成了的玉液瓊漿,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衆人臉上,那夥人,手軟頭低,閉眉閤眼,丟了執事,都去盹睡。大聖卻拿了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走入長廊裏面,就着缸,挨着甕,放開量,痛飲一番。打得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漸漸酒意朦朧有了醉意,搖搖擺擺來到太上老君之處,那裏不見老君,四無人跡,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菜瓜果,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回至花果山界與衆猴擺開了神仙酒會。

卻說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聖的定身法術,一週天方能解脫,回奏王母,又有人來奏:“不知什麼人,攪亂了蟠桃大會,偷吃了玉液瓊漿,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王母聞言,即去見玉帝,備陳前事。又有太上老君來奏,有人偷吃了他的九轉金丹。少時,又有齊天府仙吏叩頭道:“孫大聖不守執事,自昨日出遊,至今未轉,更不知去向。”玉帝又添疑思,只見那赤腳大仙又上奏道:“大聖假傳旨意,自己上當受騙。”

玉帝聽了這些後暴怒,吩咐了天羅地網之兵,各各提鈴喝號,圍困了花果山。孫悟空打敗了四大天王,哪吒三太子等天兵天將,不料在交戰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將他送進煉丹爐,結果不但沒有燒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無比,於是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狼狽逃跑。

孩子們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篇三:孫猴子替二郎神值班

傳說孫猴子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之前,玉皇大帝就把看管蟠桃園的肥差給了他。蟠桃園裏四周有天兵天將守着,再加上他的威名遠揚,沒人敢到蟠桃園來作亂。他整天閒來無事,到處亂晃。有一天,他想起了跟自己一樣有七十二變的二郎神,他跟二郎神自從在花果山一戰之後,不打不相識,成了摯交好友,自從他們那一戰之後,他就忙着一連串的事情,也一直沒見到老朋友,不知道老朋友最近忙什麼呢。

一天,他閒逛,碰見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就向這倆兄弟打聽二郎神的情況。這兩兄弟都是熱心腸,兩人便幫齊天大聖查看,告訴他二郎神正在哪兒哪兒,孫悟空一聽,忙一個筋斗雲就來找二郎神了。

原來,二郎神正在某地的一座二郎神廟裏值班呢,這座楊二郎神廟,來往燃香求保佑的人不少,桌上貢品成堆,孫悟空一看,嗬,老朋友這兒不錯呀,整天沒事兒往這兒一坐,就有人燒香拜着,貢品供着,他就想在二郎神這兒住上幾天。

這一天,二郎神正和來閒逛的孫猴子閒聊,天神來到宣讀了玉帝的聖旨,召他上天議半天事。二郎神犯難了,眼下燒香的人這麼多,自己沒有分身法術,怎麼辦呢?孫猴子一聽,樂了,他正想幹幹二郎神的差事呢,就連忙說:“你趕緊去吧,去晚了玉帝該罰你了,我沒事,等你回來再走,這裏有什麼事我替你辦了,不能辦的事等你回來再說。”二郎神答應一聲走了。

沒過多大會,來了幾個莊稼人擺上供菜,點上香,跪下禱告說:“二郎神啊,地裏莊稼旱得快死了,求你老人家下場透犁雨,收成好了,給你唱三臺戲。”許完願,燒完香走了。孫猴子邊吃供果邊想:“這還不好辦。”剛要傳雷公、雷母去降雨,又一夥撐船載貨的人走進廟,擺上供果禱告說:“二郎神啊,俺這些船裝的都是糧,限期到京,請您老人家刮幾天南風,讓船行快些,別誤了期限,等俺們回來一定在京捎些好點心給你上供。”這夥人許過願走了。孫猴子想:“二郎在這還真受用,每天都有人送吃送喝。”孫猴子剛想傳風婆颳風,外面又來了兩夥人,擺上供果。這一夥人說:“二郎神啊,我們的黃姜剛收,求你老人家這兩天別下雨讓太陽毒毒的,把姜曬乾,等賣了錢,給你老人家披紅掛綵。”另一夥人說:“俺是果行的,滿樹都掛了果了,已經快熟了,求您老人家可別颳風,等果子收了,一定給您老人家再塑金身。”

孫猴子聽完,這下可愣住了,有的要下雨,有的不叫下;有的要颳風,有的不叫刮,到底怎麼辦纔好呢?真是難爲了一頭大疙瘩。正想不出辦法,剛巧二郎回來了,孫猴子把那些人求告的事都告訴了楊二郎。二郎神說:“這好辦!夜間下雨澆莊稼,白天搭起太陽曬姜,讓風從河路走,別上果子行。”孫猴子聽了,很是佩服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