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推薦】水滸傳讀後感11篇

歷史故事 閱讀(1.0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水滸傳讀後感11篇

水滸傳讀後感1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北宋末年,來自各路江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聚義水泊梁山,最後報效朝廷,爲國捐軀。譜寫出無數英雄義士悲壯感人、蕩氣迴腸的血淚事蹟。

這本書讓我對“英雄”有了新的認知,“古來忠烈士,多出貧賤門。”英雄不一定是要出自豪門,也可是“義”字當先,具有仁義寬厚的胸襟,諸如魯智深、武松等爲兄弟兩肋插刀的男兒硬漢;“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導的膽量是英雄的標誌”英雄也不一定是武藝高強,膽量過人的壯漢,也可以是像恩威並重、足智多謀的吳用、像心懷天下,爲蒼生謀取利益的宋江、盧俊義等壯志英雄。

所謂“亂世出英雄”,正因《水滸傳》中英雄們的仁善之舉拯救了民不聊生、紛亂時期下的勞苦平民,他們纔會受人欽佩敬仰。這讓我不由得想到曾經的非典、如今的新冠病毒,這些可怕的瘟疫來襲之際,我們緊閉門窗,足不出戶,自我防衛在小家中。但那些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警務人員,社區物流人員卻毫不猶豫地衝鋒一線,堅守崗位。他們在非常時期,毅然選擇捨棄小家,爲全民大衆勇敢地與病毒抗爭。在這場無硝煙的阻擊戰中,他們用無畏的逆行勇氣,英勇奮鬥的戰士精神,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書寫着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讓人們記住了屬於這個時代真正的“平民英雄”。

不同的英雄出自不同的時代,但相同的是這些英雄們都擁有着一顆可歌可泣的大愛之心,致敬這些記憶中的時代英雄們。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講了大宋朝時期,朝廷腐敗,高俅、蔡京等惡霸欺壓百姓,一百多個好漢被迫逼上梁山,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爲民除害的故事。他們的做法令我非常贊同。但有些人認爲梁山好漢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就來一條一條地排除掉吧。

有人說,找黃文炳報仇時,到他家時,把黃文炳殺了就行了,爲什麼要殺他全家呢?因爲黃文炳的家人多,如果一個一個地查的話,那會拖延時間,把官兵引來,不如一把火燒了。有人說,“黑旋風”李逵穿得不整齊,沒有禮貌,我都不喜歡他。李逵穿得不整齊,沒有禮貌是因爲他不懂規矩,你要是問他什麼是規矩,他就會說不懂。有人說,宋江攻打祝家莊,這是騷擾百姓,不算英雄好漢。錯,攻打祝家莊的目的是救“鼓上蚤”時遷,而且祝朝奉也不是什麼好人,再說攻下祝家莊後,莊裏的老百姓都願意上梁山,所以沒有騷擾百姓。還有人說,武松打虎是不保護動物的行爲,不應該算做得對。錯,武松那個年代老虎還多得很,而且這些老虎經常出來害人,不是現在這樣,所以他是在爲民除害。

梁山好漢沒有什麼做得不對,他們的故事我重複聽到也是津津有味。

水滸傳讀後感3

今天,我看完了《水滸傳》最後一頁,我不禁掩卷沉思:水滸裏的英雄值得我們學習!

《水滸傳》是施耐庵的著作,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了梁山泊吸引了108位英雄豪傑,他們親如手足,講義氣,反對腐敗朝廷。最後衆好漢受到朝廷招安,南征北戰,梁山好漢轟轟烈烈一場,終歸沉寂。不過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精神卻被後人世代相傳。其中有許多豪傑膾炙人口的故事,讓我懂得許多道理,最讓我深刻的是黑旋風斗浪裏白條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李逵與張順發生爭執,於是二人打起架來。後經宋江勸解,二人和好如兄弟一般。

有一天,我和同學吵架了。經過別人勸解,還是沒有和好。我躺在牀上,悶悶不樂地看着水滸傳。當我看到黑旋風斗浪裏白條這一章,立刻呆住了。李逵與張順發大打出手,可是最後同樣不失和氣,成爲了兄弟。可是我呢?和同學因爲雞毛小事而斤斤計較,我應該向他道歉!第二天,我主動和那位同學道了歉,他也向我說對不起。我們又高高興興地一起玩了!

《水滸傳》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講義氣,要助人爲樂。它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幫助我指點迷津。

水滸傳讀後感4

《水滸傳》講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忠、義二字在我腦海裏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資料。《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能夠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義,能夠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能夠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

讀完《水滸傳》,那蕩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真是讓我心馳神往,回味無窮呀!

水滸傳讀後感5

讀了《水滸傳》已經七年過去了,當時的感覺現在還能說出來,就是一種痛快的感覺,是指前半部,人物:魯智深,這個人疾惡如仇,自身又武藝高強,打死鎮關西之前是提轄,後來他打死人,他的生活就是跟着感覺走了,就是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感覺,當時連續很多天晚上讀這本書,感覺生活中的那些煩心的瑣事在心裏的份量都減輕了。

當然書中的故事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基本上沒有可比性,比如說:書中的人物基本上沒有家庭生活,有數的幾個,比如說宋江、楊雄,都是老婆出軌,而宋與楊也由此成了殺人犯,亡命江湖,所以說書中的人物雖然看起來活得瀟灑,實際上是以背叛整個社會體系作爲代價的。

前半部讀起來很過癮的,給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怎麼說呢?還是叫人勇敢,像魯達那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那個時代總體還是鼓勵這種行爲和精神的,像魯達、武松、楊志,都是殺了人,最後魯達亡命天涯,根本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而武松與楊志雖然被判了刑,最後都沒有丟掉性命,尤其是楊志,甚至在服刑時還受到重用。

水滸傳讀後感6

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讀完了《水滸傳》這本名著,《水滸傳》讀後感(殷舒琦)。頓時,我不得不讚揚施耐庵的寫作手法!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裏,閉門著述,與拜他爲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所以,他寫出來的作文栩栩如生。《水滸傳》這本書裏講了108爲英雄好漢,例如:林沖,武松,魯智深,柴進,史進,宋江。。。。。。《水滸傳》這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書裏的故事繁多,這學期,我們才學了《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看這本書,果然,十分好看,讀後感《《水滸傳》讀後感(殷舒琦)》。本書通過描寫各個英雄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綠林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謙恭仁義的宋江,粗中有細的魯達,勇猛率性的武松,魯莽粗大的李逵等衆多英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書中,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外號,魯智深的外號是“花和尚”,既有趣又生動。張都監十分可惡,欺騙武松,用了一個計想陷害武松,說他是賊,把他抓了起來,武松一氣之下,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這些故事栩栩如生,沁人心脾。讓我身臨其境。傲慢無禮,自以爲是,跋扈囂張的洪教頭最終被足智多謀的林沖“吃”了一棒;黑旋風—李逵喪母,殺了吃他母親的四隻老虎;這些精彩的故事,把我“吸”了進去,再也出不來了!《水滸傳》的精彩內容,等這你去發現!

水滸傳讀後感7

暑假裏,我讀完了中國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本書既悲壯豪邁,又發人省醒。

這本書描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將從被逼上水泊梁山再到起義軍發展全盛,然後被招安,之後又爲官府南征北戰,最終卻被奸臣童貫、蔡京等人所害的故事。

這部小說令我蕩氣迴腸,這些梁山好漢個個勇猛無比,可最終卻被奸臣所害。我想,這些奸臣着實可恨,他們只明白討好宋徽宗,還要陷害梁山好漢。但這些奸臣卻沒有得到報應,我只能說,那個時代的皇帝太昏庸了!

這類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就拿明朝中葉的大忠臣于謙來說。于謙任官時,明朝皇帝明英宗給蒙古的一支——瓦勒族擒了去。于謙十分英勇,率領軍隊和瓦勒浴血奮戰了很久。總算把瓦勒趕走,將明英宗救出。誰知明英宗回來後,因爲于謙在其間又立了個明代宗,再加上宦官的挑撥,明英宗竟殺了于謙。

透過這些事,我覺得在古代尤其是奸臣當道、君主昏庸的年代,那些大忠臣往往都會被陷害而亡。從戰國的商鞅到宋代的岳飛,再到明代的于謙,無一不是被奸臣害死的!

水滸傳讀後感8

初讀水滸傳,覺得裏面的故事有點荒唐。好漢林沖被奸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爲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爲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爲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爲何要這樣落筆。我在疑惑之餘,被裏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

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正是朝廷腐敗、徽宗昏庸、小人當道,纔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纔有人打着“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纔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爲王,與朝廷作對。

不過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個奸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所以,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水滸傳讀後感9

前些天,我讀了《水滸傳》,水泊梁山那替天行道的大旗,那一百零八將栩栩如生的性格長久的留在我的腦海裏,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林沖,最可憐的就是宋江。

林沖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忍;二是狠。高衙內欺辱他的妻子,他忍了;誘他進白虎堂,判他去充軍,他忍了;解差用開水燙他,甚至要殺他,他忍了;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看守草料場,他忍了。他忍,是因爲他對朝廷還存有幻想。當到了“風雪山神廟”時,幻想破滅了,他忍無可忍了,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六個人。投奔梁山,王倫不肯收留,他忍了,寄人籬下,當晁蓋上山時,他又忍無可忍了,殺了王倫,體現了一個“狠”字。

在說宋江,他從來就是腳踩兩隻船,對朝廷充滿幻想,總以“給兄弟們一個好的出路”給自己留條後路,於是,聚義廳變成忠義堂,人人得而誅之奸臣高俅倒成了座上客,導致林沖氣的吐血,他接受招安的日子,也是林沖吐血身亡的日子。接着,他又征討同樣是起義軍的方臘,結果兄弟們是死的死、亡的亡。最後朝廷對他還是不放心,賜他自盡,他臨死還帶上李逵。可謂可憐、可悲,令人心生厭惡。因此,我喜歡豪爽、仗義、百折不回的武松、魯達,以及對朝廷徹底死心的林沖。討厭和宋江一路貨色的吳用,盧俊義。

總之,我喜歡着本書,那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人將伴我同行,這就是我讀《水滸傳》後的一點感受!

水滸傳讀後感10

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最有名的乃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由於小時候剛開始牙牙學語,見許多人都在看什麼《水滸傳》,於是便走馬觀花地看了起來,許多情節只是一晃而過,而今,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閱讀能力也漸漸地增強了,於是我便捧了本水滸傳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乃是施耐庵寫的一本名著,裏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將參加梁山伯之間的燒殺搶掠、勾心鬥角以及好漢們的英勇機智,把所有的人物外貌以及形象都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出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啊!

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李逵,他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上梁山後,李逵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此時其老母已瞎,翻越越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他對宋江情分最重,對他的話言聽計從,可是當知道宋江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時卻絕不輕饒,要和他大動干戈,後來卻發現是一場誤會!

我以後也要做一個孝敬母親、重兄弟情義的人!

我愛看水滸傳!

水滸傳讀後感11

這一章是說“病關索”楊雄與“拼命三郎”石秀的故事。引出這個故事的人是戴宗,而戴宗的出現是他奉命來尋找久不歸梁山的公孫勝。

公孫勝不回梁山的原因只有公孫勝知道。

戴宗奉命尋找公孫勝,最終是沒有找到,但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這樣,在途中,戴宗被一個人認了出來,這人是“錦豹子”楊林。楊林是個綠林中人,在江湖上亂,結識了公孫勝,公孫勝便給他指了一條活路,講了許多梁山故事,要他投靠梁山。今日碰到戴宗,便認了出來,楊林就這樣隨了心願。

通過楊林,戴宗又認識了飲馬川的三個匪首,“鐵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鄧飛和“玉幡竿”孟康。戴宗又失時機的爲梁山做了廣告,爲這三人入夥梁山做了鋪墊。這是第二件。

戴宗、楊林離開飲馬川,到薊州城去找公孫勝,沒有找着公孫勝,卻見到了一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病關索”楊雄是薊州兩院押獄,是戴宗的同行,所不同的是他還是個行刑的劊子手。楊雄剛行完刑,得了許多彩頭,遇着當地一霸“踢殺羊”張保,正帶着一夥人攔住他,要劫財物。

這時,一個賣柴的大漢,打跑了張保這夥人,爲楊雄解了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