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晉朝著名人物

歷史故事 閱讀(2.8W)

很多歷史事件實際上就可以被定位爲故事,而這些 故事 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往往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興趣,並由此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的發展順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晉朝著名人物,希望能夠幫到你!

晉朝著名人物

晉朝著名人物篇一:桓溫北伐

陶侃平定了蘇峻的叛亂以後,東晉王朝暫時獲得了安定的局面。這時候,北邊卻亂了起來。

後趙國主石虎(石勒兒子)死了以後,內部發生大亂,後趙大將冉閔稱帝,建立了魏國,歷史上稱爲冉魏;鮮卑族貴族慕容皝(音huǎng)建立的前燕又滅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貴族苻健也乘機佔領了關中,建立了前秦。

後趙滅亡的時候,東晉的將軍桓溫向晉穆帝(東晉的第五個皇帝)上書,要求帶兵北伐。桓溫是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他在當荊州刺史的時候,曾經進兵蜀地,滅掉了成漢,給東晉王朝立了大功。

但是東晉王朝內部矛盾很大。晉穆帝表面上提升了桓溫的職位,實際上又猜忌他。桓溫要求北伐,晉穆帝沒有同意,卻另派了一個殷浩帶兵北伐。

殷浩是個只有虛名、沒有軍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陽,被羌族人打得大敗,死傷了一萬多人馬,連糧草武器也丟光了。

桓溫又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職辦罪。晉穆帝沒辦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職,同意桓溫帶兵北伐。

公元354年,桓溫統率晉軍四萬,從江陵出發,分兵三路,進攻長安。前秦國主苻健派兵五萬在嶢關抵抗,被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苻健只好帶了六千名老弱殘兵,逃回長安,挖了深溝堅守。

桓溫勝利進軍,到了灞上。長安附近的郡縣官員紛紛向晉軍投降。桓溫發出告示,要百姓安居樂業。百姓歡天喜地,都牽了牛,備了酒,到軍營慰勞。

自從西晉滅亡以後,北方百姓受盡混戰的痛苦。他們看到桓溫的晉軍,都高興地流着眼淚說:“想不到今天還能夠重新見到晉軍。”

桓溫駐兵灞上,想等關中麥子熟了的時候,派兵士搶收麥子,補充軍糧。可苻健也厲害,他料到桓溫的打算,就把沒有成熟的麥子全部割光,叫桓溫收不到一粒麥子。

桓溫的軍糧斷了,呆不下去,只好退兵回來。但是這次北伐畢竟打了一個大勝仗,晉穆帝把他提升爲征討大都督。

以後,桓溫又進行了兩次北伐。最後一次,進攻前燕,一直打到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後來,因爲被前燕切斷糧道,遭到失敗。

桓溫長期掌握東晉的軍事大權,野心越來越大。有一次,他自言自語地說:“男子漢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應當遺臭萬年。”

有個心腹官員知道他的野心,向他獻計,說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就先得學西漢霍光的辦法,把現在的皇帝廢了,自己另立一個皇帝。

那時候,晉穆帝已經死去。在位的皇帝是晉廢帝司馬奕(音yì)。桓溫帶兵到建康,把司馬奕廢了,另立一個司馬昱(音yù)當皇帝,這就是晉簡文帝。桓溫當了宰相,帶兵駐在姑孰(今安徽當塗)。

過了兩年,晉簡文帝病重,留下遺詔由太子司馬曜繼承皇位。這就是晉孝武帝。桓溫本來以爲簡文帝會把皇位讓給他,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失望,就帶兵進了建康。

桓溫到達建康那天,隨身帶的將士,都是全副盔甲,手裏拿着明晃晃的武器。朝廷官員到路邊去迎接時,看到這個情景,嚇得變了臉色。

桓溫請兩個最有名望的士族大臣王坦之、謝安到他官邸去會見,王、謝兩人早已聽說桓溫事前在客廳的背後埋伏一批武士,想殺掉他們。所以,王坦之到了相府,渾身出冷汗,連衣服都溼透了。

謝安卻十分鎮靜。進了廳堂坐定之後,他對桓溫說:“我聽說自古以來,講道義的大將,總是把兵馬放在邊境去防備外兵入侵。桓公爲什麼卻把兵士藏在壁後呢?”

桓溫聽了,也有點不好意思,說:“我也是不能不防備點兒。”說着,就命令左右把後面埋伏好的兵撤去。

桓溫看到建康的士族中反對他的勢力還不小,不敢輕易動手。不久,就病死了。

桓溫死後,謝安擔任了宰相,桓溫的弟弟桓衝擔任荊州刺史,兩人同心協力輔佐晉孝武帝,東晉王朝出現了團結的氣氛。

晉朝著名人物篇二:苻堅一意孤行

苻堅在王猛生前對王猛是言聽計從的,但是他卻沒有聽王猛臨死留下的忠告。

王猛認爲前秦的敵手是鮮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堅卻十分信任從前燕來投奔他的鮮卑貴族慕容垂和羌族貴族姚萇(音cháng)。王猛勸他不要進攻東晉,但苻堅卻把東晉當作唯一的敵人,非把它消滅不可。

王猛死後的第三年,苻堅就派他的兒子苻丕和慕容垂、姚萇等帶了十幾萬大軍,分兵幾路進攻東晉的襄陽。守襄陽的晉將朱序堅決抵抗。秦兵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把襄陽攻了下來。

苻丕把朱序俘虜了,送到長安。苻堅認爲朱序能夠爲晉國堅守襄陽,是個有氣節的忠臣,把他收在秦國做個官員。

苻堅接着又派兵十幾萬從襄陽向東進攻淮南。東晉守將謝石、謝玄率領水陸兩路進攻,把秦兵打得一敗塗地。

但是,苻堅不肯就此罷休。到了公元382年,他認爲準備成熟,就下決心大舉進攻東晉。

這一年十月,苻堅在皇宮裏的太極殿召集大臣商量。苻堅說:“我繼承王位到現在已快三十年。各地的勢力差不多都平定了。只有盤踞在東南的晉國,還不肯降服。現在,我們有九十七萬精兵。我打算親自帶領去討伐晉國,你們認爲怎麼樣?”

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大臣權輿說:“晉國雖然弱小,但是他們的國主還沒犯什麼大錯,手下還有像謝安、桓衝那樣的文武大臣,團結一致。咱們要大舉攻晉,恐怕不是時候。”

苻堅聽了權輿的話,拉長了臉很不高興。另一個武將石越說:“晉國有長江作爲天然屏障,再加上百姓都想抵抗,只怕我們不能夠取勝。”

苻堅更加生氣,他大聲說:“哼,長江天險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的軍隊那麼多,大家把手裏的馬鞭子投到長江裏,也可以把長江的水堵塞。他們還能拿什麼來做屏障。”

大夥兒議論了半天,沒有一個結果。苻堅不耐煩地說:

“你們都走吧。還是讓我自己來決斷。”

大臣們看見苻堅發火,只好一個個退出宮殿。最後,只有他弟弟苻融還留在殿上。

苻堅把苻融拉在他的身邊,說:“自古以來,決定國家大計的,總是靠一兩個人。今天,大家議論紛紛,沒有議出個結果來。這件事還是咱們兩人來決定吧。”

苻融心情沉重地回答說:“我看攻打晉國確有許多困難。再說,我軍連年打仗,兵士們也已經精疲力乏,不想再打。今天這些反對出兵的,都是陛下的忠臣。希望陛下采納他們的意見。”

苻堅沒料到苻融也會反對他,馬上沉下臉來,說:“連你也會說出這種喪氣的話來,真叫人失望。我有精兵百萬,兵器、糧草堆積如山,要打下晉國這樣殘餘敵人,哪有不勝的道理。”

苻融看見有苻堅這樣一意孤行,急得差不多要哭起來。他苦苦勸告苻堅說:“現在要打晉國,不但沒有必勝的希望,而且京城裏還有許許多多鮮卑人、羌人、羯人。陛下離開長安遠征,要是他們起來叛亂,後悔也來不及了。陛下難道忘記王猛臨終前講的一番話嗎!”

打那以後,還有不少大臣勸苻堅不要攻晉。苻堅一概不理睬。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進宮求見。苻堅要慕容垂談談他的看法。慕容垂說:“強國吃掉弱國,大國併吞小國,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這樣英明的君王,手下有雄師百萬,滿朝是良將謀士,要滅掉小小晉國,不在話下。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是,何必去徵求許多人的意見呢。”

苻堅聽了慕容垂的話,高興得眉開眼笑,說:“看來,能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啦!”說着,馬上吩咐左右拿五百匹綢緞賞給慕容垂。

經過慕容垂一慫恿,苻堅興奮得連晚上都睡不着覺。他的妃子張夫人聽到朝廷內外很多人不贊成出兵,也好言好語勸他。苻堅說:“打仗的事,你們女人家別管。”

苻堅最寵愛的小兒子苻銑,也勸苻堅說:“皇叔(指苻融)

是最忠於陛下的,陛下爲什麼不聽他的話?”

苻堅冷淡地說:“天下大事,孩子別亂插嘴。”

苻堅拒絕了大臣和親人的勸說,決心孤注一擲,進攻東晉。

他派苻融、慕容垂充當先鋒,又把姚萇封爲龍驤將軍,指揮益州、梁州的人馬,準備出兵攻晉。

慕容垂的兩個侄兒偷偷地跟慕容垂說:“皇上驕傲得過分了。看來,這次戰爭,倒是我們恢復燕國的好機會呢!”

晉朝著名人物篇三:謝安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

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着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裏,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爲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爲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爲“東山再起”。

堅強大起來以後,東晉的北面邊境經常遭到秦兵的騷擾。朝廷想找一個文武全才的將軍去防守邊境。謝安把自己的侄兒謝玄推薦給孝武帝。孝武帝把謝玄封爲將軍,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馬。

謝玄也是個軍事人才。他到了廣陵以後,就招兵買馬,擴大武裝。當時有一批從北方逃難到東晉來的人,紛紛應徵。他們中間有個彭城人叫劉牢之,從小練得一身武藝,打仗特別勇猛。謝玄派他擔任參軍,叫他帶領一支精銳的人馬。這支人馬經過謝玄和劉牢之的嚴格訓練,成爲百戰百勝的軍隊。由於這支軍隊經常駐紮在京口(今河蘇鎮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這一回,苻堅率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安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都督,謝玄擔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軍隊前往江北抗擊秦兵,又派將軍胡彬帶領水軍五千到壽陽(今安徽壽縣)去配合作戰。

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東晉大十倍,謝玄心裏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法。

哪兒知道謝安聽了像沒事一樣,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我已經有安排了。”

謝玄心裏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

謝玄回到家裏,心裏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託他向謝安探問一下。

謝安一見到張玄,也不跟他談什麼軍事,馬上邀請他到他山裏一座別墅去。到了那裏,還有許多名士先到了。張玄要想問,也沒有機會。

謝安請張玄陪他一起下圍棋,還跟張玄開玩笑,說要拿這座別墅做賭注,比一個輸贏。張玄是個好棋手。平常跟謝安下棋,他總是贏的。但是,這一天,張玄根本沒心思下棋,勉強應付,當然輸了。

下完了棋,謝安又請大夥兒一起賞玩山景,整整遊玩了一天,到天黑纔回家。

這天晚上,他把謝石、謝玄等將領,都召集到自己家裏,把每個人的任務一件件、一樁樁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謝安這樣鎮定自若也增強了信心,高高興興地回到軍營去了。

那時候,桓衝在荊州聽到形勢危急,專門撥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來保衛京城。謝安對派來的將士說:“我這兒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面的防守吧!”

將士回到荊州告訴桓衝,桓衝很擔心。他對將士說:“謝公的氣度確實叫人欽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閒自在:兵力那麼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人去指揮。我看我們準要遭難了。”

很多歷史事件實際上就可以被定位爲故事,而這些 故事 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往往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興趣,並由此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的發展順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晉朝著名人物,希望能夠幫到你!

晉朝著名人物篇一:桓溫北伐

陶侃平定了蘇峻的叛亂以後,東晉王朝暫時獲得了安定的局面。這時候,北邊卻亂了起來。

後趙國主石虎(石勒兒子)死了以後,內部發生大亂,後趙大將冉閔稱帝,建立了魏國,歷史上稱爲冉魏;鮮卑族貴族慕容皝(音huǎng)建立的前燕又滅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貴族苻健也乘機佔領了關中,建立了前秦。

後趙滅亡的時候,東晉的將軍桓溫向晉穆帝(東晉的第五個皇帝)上書,要求帶兵北伐。桓溫是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他在當荊州刺史的時候,曾經進兵蜀地,滅掉了成漢,給東晉王朝立了大功。

但是東晉王朝內部矛盾很大。晉穆帝表面上提升了桓溫的職位,實際上又猜忌他。桓溫要求北伐,晉穆帝沒有同意,卻另派了一個殷浩帶兵北伐。

殷浩是個只有虛名、沒有軍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陽,被羌族人打得大敗,死傷了一萬多人馬,連糧草武器也丟光了。

桓溫又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職辦罪。晉穆帝沒辦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職,同意桓溫帶兵北伐。

公元354年,桓溫統率晉軍四萬,從江陵出發,分兵三路,進攻長安。前秦國主苻健派兵五萬在嶢關抵抗,被晉軍打得落花流水。苻健只好帶了六千名老弱殘兵,逃回長安,挖了深溝堅守。

桓溫勝利進軍,到了灞上。長安附近的郡縣官員紛紛向晉軍投降。桓溫發出告示,要百姓安居樂業。百姓歡天喜地,都牽了牛,備了酒,到軍營慰勞。

自從西晉滅亡以後,北方百姓受盡混戰的痛苦。他們看到桓溫的晉軍,都高興地流着眼淚說:“想不到今天還能夠重新見到晉軍。”

桓溫駐兵灞上,想等關中麥子熟了的時候,派兵士搶收麥子,補充軍糧。可苻健也厲害,他料到桓溫的打算,就把沒有成熟的麥子全部割光,叫桓溫收不到一粒麥子。

桓溫的軍糧斷了,呆不下去,只好退兵回來。但是這次北伐畢竟打了一個大勝仗,晉穆帝把他提升爲征討大都督。

以後,桓溫又進行了兩次北伐。最後一次,進攻前燕,一直打到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後來,因爲被前燕切斷糧道,遭到失敗。

桓溫長期掌握東晉的軍事大權,野心越來越大。有一次,他自言自語地說:“男子漢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應當遺臭萬年。”

有個心腹官員知道他的野心,向他獻計,說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就先得學西漢霍光的辦法,把現在的皇帝廢了,自己另立一個皇帝。

那時候,晉穆帝已經死去。在位的皇帝是晉廢帝司馬奕(音yì)。桓溫帶兵到建康,把司馬奕廢了,另立一個司馬昱(音yù)當皇帝,這就是晉簡文帝。桓溫當了宰相,帶兵駐在姑孰(今安徽當塗)。

過了兩年,晉簡文帝病重,留下遺詔由太子司馬曜繼承皇位。這就是晉孝武帝。桓溫本來以爲簡文帝會把皇位讓給他,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失望,就帶兵進了建康。

桓溫到達建康那天,隨身帶的將士,都是全副盔甲,手裏拿着明晃晃的武器。朝廷官員到路邊去迎接時,看到這個情景,嚇得變了臉色。

桓溫請兩個最有名望的士族大臣王坦之、謝安到他官邸去會見,王、謝兩人早已聽說桓溫事前在客廳的背後埋伏一批武士,想殺掉他們。所以,王坦之到了相府,渾身出冷汗,連衣服都溼透了。

謝安卻十分鎮靜。進了廳堂坐定之後,他對桓溫說:“我聽說自古以來,講道義的大將,總是把兵馬放在邊境去防備外兵入侵。桓公爲什麼卻把兵士藏在壁後呢?”

桓溫聽了,也有點不好意思,說:“我也是不能不防備點兒。”說着,就命令左右把後面埋伏好的兵撤去。

桓溫看到建康的士族中反對他的勢力還不小,不敢輕易動手。不久,就病死了。

桓溫死後,謝安擔任了宰相,桓溫的弟弟桓衝擔任荊州刺史,兩人同心協力輔佐晉孝武帝,東晉王朝出現了團結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