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2.12W)

縱觀歷史傳承,每一歷史事蹟無一不是通過歷史故事源遠流長,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

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

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1:黃香溫席

在中國的古書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牀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裏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着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裏,小黃香心裏很不安。爲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竄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裏乘涼,儘管每人都不停地搖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裏。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着,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裏還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幹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裏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以後,黃香爲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着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牀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扇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衆望,爲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2:郯子扮鹿求鹿乳

我國古代的名人,大都是有名有姓的。可是下面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雖說是春秋時代的名人,但是他的名字卻沒有人知道,歷來只是尊稱他爲郯子。

據古書記載.郯子出生在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膝下只有他這一個獨養兒子。一般來說,人們總是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十分溺愛。可是,郯子的父母卻不是這樣。他們從小就對郯子進行嚴格的管教.無論是穿衣吃飯、坐臥玩耍,還是讀書寫字、待人接物,時時刻刻都注意培養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一切惡習。

在嚴父慈母的關懷教育下,郯子一天天地長大了,從一個稚嫩的小童,變成了一個棒小夥子。父母親年事已高,地裏的活兒已經幹不動下,郯於開始挑起了贍養老人的生活重擔。他白天下地幹活兒.晚上陪着父母拉家常,等父母睡下之後,還要讀書學習。一年到頭,幾乎天天如此。生活雖然很艱辛,郯子卻覺得非常充實,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可是,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郯子26歲的那一年.他的父母同時染上了一種奇怪的眼疾.先是癢,後來又疼,最終竟然都雙目失明瞭。郯子到處求醫問藥,整天在外奔波,也不知道試了多少種偏方奇藥,數年過去了,父母親的眼睛依然見不到絲毫的光明。每當看到廁所旁邊小山似的那一堆藥渣,堅強的郯子總是忍不住要躲進自己的小屋裏,偷偷地掉淚。30來歲的漢子,頭上過早地生出了幾莖白髮。

藥渣越堆越大,屋裏的罈罈罐罐也愈積愈多,父母的眼疾卻絲毫沒有起色。儘管如此,郯子絲毫也沒有動搖讓父母雙目復明的信心,仍然到處打聽探問。偶爾聽到人家說起某個地方有某個醫生善於醫治眼病,他必定上前詳細詢問姓名地址,然後回家安排好父母幾天的飲食,背上幾塊乾糧和幾雙草鞋就上路了。幾年下來,方圓幾百裏以內的山山水水,到處都留下了郯於跋涉的足跡。至於拿着藥鋤翻山越嶺、甚至冒着生命危險攀崖墜淵採集草藥的事,就不必細說了。周圍上百個村莊的人們,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

由於契而不捨的努力,加上衆位鄉親的無私幫助.郯子終於又獲得了一個良方。贈送此方的是一位世家名醫。

這位名醫親口對郯子說,這個方於治療眼疾有神奇的效果.只是從他祖父到他本人,已經傳了三代,始終沒有人成功地使用過,原因是這個藥方中的藥引子萬分難求。當郯子問他究竟是哪種藥物時.醫生在處方的最後寫下丁三個字:野鹿乳。接着,醫生又給郯子解釋了野鹿乳難求的原因.醫生說,野鹿乳能滋潤真陰、濟助元田.有強筋骨、通血脈,消除陰翳的功能.對治療眼疾以及其它相關的病症有奇效。只是.要治癒失明已久的病人,必須取野鹿的鮮乳服用才能達到效果,因爲母鹿一且遭到捕獲,由於受到驚嚇,鹿乳的藥用價值就大大降低了。可是.草原上的野鹿都是成羣結隊地出來飲水覓食,每個鹿羣中都有好幾個年輕力壯的公鹿負責警戒保衛,只要聽到一點異常的動靜,整隊野鹿頃刻間就會跑得無影無蹤。在這種情況下,要接近鹿羣已是十分困難,再想擠取鹿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郯子接過處方,謝過了醫生,轉身向家中走去。一路上,他把醫生的話反反覆覆地琢磨了好幾遍。這天晚上.郯子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他一次次地設想出獲取鹿乳的方法,

又--次次地將其推翻,腦子裏都快成了一鍋粥了,仍然不得要領。這時,天已經矇矇亮了,他聽到了父母起牀的聲音,連忙打起精神,燒火煮粥,侍候兩位老人吃早飯。飯後,郯子覺得有點昏昏沉沉的,就用冷水洗了把臉,走出了房門。他緩步來到田埂上,深探地吸下幾口清新的空氣,頓時,徹夜不眠帶來的疲倦一掃而光。

回家的路上,郯子看見村裏的一羣孩子在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那個扮成老鷹的小男孩手裏握了幾根野雞的翎毛.上下舞動着雙臂來模仿老鷹的翅膀,嘴裏不停地喊着:"抓小雞啦,抓小鳴啦!"那些充當小雞的孩子們四散奔逃,有幾個年幼一些的,一邊跑還一邊發出尖叫。郯子呆呆地看着。看着看着,他漸漸地露出了笑容,然後撒腿就住家裏跑去,邊跑邊嚷:"我有辦法啦,我有辦法啦!"

因爲父母常年就醫服藥,家裏的積蓄早已蕩然無存了。現在.郯子需要一筆錢來購買一些東西,他只好咬牙忍痛變賣了一部分家產,其中最珍貴的是他經常閱讀的幾百篇古書。車。湊足了錢之後,郯子先到獵人那裏買了一張剛剛處理好的野鹿皮,皮上還連着鹿頭,做工十分精緻,鹿頭栩栩如生。然後,郯子又去買了-只又大又結實的銀瓶。買完這兩樣東西,剛剛湊起來的那筆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郯子用剩下的錢爲父母預備好了口糧,然後背上一袋乾糧和幾雙草鞋,腰裏掛着銀瓶,肩上扛着鹿皮,辭別了年邁的爹孃, 辭別了前來送行的鄉親們,冒着濛濛細雨上路了。

一路之上,郯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不久就來到了野鹿出沒的草原上。爲了躲避猛獸,郯子只能在樹上過夜,幾天下來,累得腰痠背痛,令人欣喜的是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鹿羣。郯子試着接近它們,但是,一連好幾次都被野鹿發現了。最後這一次,他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發出任何響聲.野鹿們卻鬼使神差般地逃走了。開始他還有點莫名其妙,後來才慢慢地弄清楚了,野鹿們幾次逃逸,並不是真的看到了他,而是聞到了他身上的氣味。

發現了這個祕密以後,郯子不再到樹上睡覺了.專找鹿羣停留過的地方過夜,有時甚至躺在野鹿的糞堆裏呼呼大睡。這樣做當然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猛獸的攻擊,可是他已顧不上去想這些了,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儘快混入鹿羣。慢慢地,郯子的身上開始散發出--股濃烈的臊臭味,非常刺鼻。他很高興.覺得自己離成功不遠了。

也不知在草原上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就在乾糧快要吃完的時候,郯子驚喜地發現鹿羣裏有了剛剛出生的小鹿。他激動地對自己說,時候到了。爲了一舉成功,郯子小心翼翼地躲在灌木叢中,從逆風的方向朝着鹿羣移動,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野鹿們仍然安然地吃着草,沒有絲毫緊張的樣子。郯子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就把鹿皮披在身上,把鹿頭套在腦袋上,憑着感覺屏着呼吸朝着鹿羣爬去。野鹿發現了他,可能覺得有些奇怪,但並不驚慌,有-只小鹿甚至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在他的身上蹭來蹭去,母鹿也跟在小鹿的後面慢慢地走了過來。郯子暗自慶幸,趁着小鹿吃奶的時候,摘下腰間的銀瓶,摸索着找到了母鹿的奶頭,用以前在一位牧羊人那裏學會的手法熟練地擠取鹿乳。母鹿有點不安,卻沒有跑開,靜靜地站在那兒,直到郯子把銀瓶擠滿了。

儘管鹿乳已經到手.郯子仍然不願驚動鹿羣.他悄悄地回到灌木叢中,掀掉身上的鹿皮,塞緊銀瓶的蓋子,然後換上了最後一雙新草鞋.朝着來時的方向,撒腿就跑。他馬不停蹄地跑了整整一個上午,快要跑出草原的時候,忽然迷了路,不由得焦急萬分。幸好有一位獵人從這裏經過,郯子急忙上前問路。這位好心的獵人不僅給他指出了正確的方位,而且還告訴了他一條近路。郯子按照獵人所指的方向大步如飛地往前趕.果然節省了不少時間,第二天傍晚就趕回家中。

一進家門,郯子立即取出臨行前準備好的草藥放到火上煎熬,然後才一頭撲到爹孃的身上,激動地說:"我回來了!"說完,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父母用顫抖的雙手撫摸着他,一個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藥熬好了。郯子服侍着兩位老人喝了藥,然後從懷裏取出銀瓶.把帶着自己體溫的鹿乳給父母餵了下去。三天以後,已經失明瞭十幾年的父母果真奇蹟般地恢復了視力。他們拉着郯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上下打量着他,哽咽着說不出話來。最後.還是父親先開了口,他說:"孩子,我和你娘雖然能看見了,你卻變得老多了。這都是我們拖累得你呀!"郯子趕緊對父母安慰道:"爹,娘,你們千萬別這樣說。只要你們活得好好的,無論吃多少苦,兒子心裏也高興!"這時,鄉親們也都來了,一齊向兩位老人表示祝賀,同時,對郯子的一片孝心表示敬佩。

從此,郯子的賢名不脛而走。人們慕名而來,紛紛拜郯子爲師,學知識,學做人。有的人爲了求學的方便,乾脆就在這裏住了下來。孔予也曾經來此住過一段時間,接受郯子的教誨。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鄉由鄉村變成了城鎮.又由城變成了邦國,就稱作郯國。當地的人們都一致推舉郯子做了郯國的第一任國君。

五、庾道愍萬里尋母

庾道愍是南朝時候的人。在他還不會走路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剩下孤苦伶仃的母子二人相依爲命。偏偏禍不單行,道愍剛兩歲,他的家鄉暴發了一場洪水,無情的波濤捲走了他的母親。從此,年幼的道愍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好心的鄰居們輪流把他接到家中,今天你給一碗飯,明天我送一件衣,好不容易纔把道愍養大。道愍慢慢地懂事了,他看到別的孩子都有父有母,心裏很羨慕,就向叔叔嬸嬸們打聽自己的父母。鄰居們覺得道愍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就好心地對他說:"你爹早就死了,你娘也在若干年以前被大水沖走了,恐怕也早巳不在人世了。" 道愍聽了心裏很難過,但是他還存有一線希望:母親很有可能在某個地方教人救了起來,現在仍然恬着。

這個想法,常常使道愍激動得睡不着覺。他從早到晚在外面跑,逢人就打聽母親的下落,也不管人家認不認得他。沒事的時候,就呆呆地站在村口的大樹下,眼巴巴地望着大路,盼望着母親能夠突然出現在 5

他的面前。鄉親們覺得他變得有些瘋瘋癲癲的,但是都可憐他的身世,沒有人笑話他。

老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有一天,一位年年往南方販布的鄰居跑來告訴道愍,說他曾經在交州(在今越南的河內)的一個集市上見到過一位婦女,長得像道愍的母親。只是當時集市上相當擁擠,他還沒顧上搭話,就再也看不到那位婦女的身影了,道愍聽了這一消息,心裏忽然產生了一種異樣的感覺,幾乎立刻就有了肯定的答案:那位出現在集市上的婦女一定就是自己的母親。他暗暗地下定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到交州去尋找母親!

25歲的時候,鄉親們推舉道愍到官府中任職。別人都希望在家鄉的附近找個差事,道愍卻表示願意到外地去做官,並主動要求到廣州綏寧府(今廣東增城)擔任副將。當時,兩廣一帶還是所謂的"南方荒蠻之區",一聽有人願意到那裏去任職,官府當然高興,立刻就答應了道愍的請求。

道愍 滿懷希望地踏上了南下的旅途。可是,等他到了綏寧以後,他才知道從綏寧到交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兩年以後,道愍放棄了升職的機會,辭去了官職,帶着所有的積蓄,繼續往南行進。

經過長途跋涉,越過了于山萬水,道愍終於到達了交州,並很快地找到了鄰人所說的那處集市。他四處打聽,幾乎問遍了集市上所有的店鋪,始終沒有人爲他提供確切的消息。後來,道愍就到集市附近的幾個村子裏打聽。打聽來打聽去,一年過去了,道愍卻一點收穫也沒有。急得他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嘴上起了好幾個大泡。他就像瘋了一樣,看見人就問"你見過我母親嗎?你見過我母親嗎?……"甚至一碰到四五十歲的婦女就湊近了端詳人家的臉,爲此他捱了好幾次打。儘管如此,道愍也從未喪失信心。始終尋覓母親的蹤跡。

一天,道愍正在趕路,忽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躲進一個山洞避雨。他剛進山洞.就看到遠處有-位老婦人揹着一大捆柴禾艱難地朝山洞走來。道愍急忙跑出去,把她扶進了山 洞,並幫她卸下背上的柴禾。就在這時,道愍忽然感覺到他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認識這位老婦人,兒時的記憶就像被點着了的火把一樣在他的腦海中燃燒起來,越燒越亮。他再也憋不住了,突然問道:"老媽媽,你是不是庾道愍的母親?',老婦人一聽,像是吃了一驚,她急切地說:"年輕人,我好像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遍"道憋連忙又問了-遍。這時,老婦的臉上露出了又驚又喜的神情,她注視着這個面色黎黑、風塵僕僕的年輕人,使勁點子點頭說:"我正是庾道愍母親.你是……?" 道愍一聽,"撲通"-聲跪倒在地,一邊流淚一邊說:"娘啊,我就是道愍啊!我總算把娘找到了!說完,母子二人抱頭痛哭。

過了一段時間,母子二人停住了哭聲。這時,外面的雨也停了。母親把道愍帶到自己所住的草棚裏,向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原來,母親落水以後,並沒有獲救.而是自己抓住了一顆大樹,在洪水中漂了一天一夜,才設法爬到了岸上。上岸以後自己也搞不清東南西北,就一直朝着乾燥的地方走。想着等洪水退去之後再設法回家。沒有料到,上岸後不久就碰到了一夥趁火打劫的強盜,他們把道愍的母親和另外幾個年輕婦女綁架到了交州,準備把她們賣到妓院裏,牟取不義之財。道愍的母親悄悄地磨斷了手上的繩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逃了出來,一直逃到現在住的地方。她先是靠乞討度日,後來就自己動手開了一塊荒地,向村民們借了些種子,靠種莊稼來養活自己。開始的時候,她非常思念失落在家鄉的孩子,總想回去找他。後來聽說,交州與鄢陵相距近萬里,根本走不回去,也就慢慢地死了心,準備就老死在這裏。兒子的突然出現,使她高興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生怕自己又實在白日做夢。

道愍聽完了母親的述說,真是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他終於找到了失散巳久的母親,難過的是那場可惡的洪水讓母子二人都吃了那麼多的苦。不久以後,懷着滿腔的喜悅,道愍陪同母親一起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

關於孝心的歷史故事3:舜用愛心感家人

舜是我國上古時代的君主,以賢明能幹、公正無私著稱。他不但邦國之事處理得有條不紊,而且在自己的家裏也能夠尊重父母、愛護兄弟.使一家人親密無間、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舜能有一個和樂美滿的大家庭,那可真是來之不易。據說舜從小就很聰明,也很善良,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可是,舜只有十幾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患病去世了。舜的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這就是舜的繼母。繼母剛嫁過來的時候,對舜雖然說不上疼愛也客客氣氣,相安無事。後來,繼母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象。自從有了象,繼母性格中刁鑽刻薄的一面逐漸暴露了出來。她對待親生的兒子.那可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揣在懷裏怕壓了.溺愛得不得了;對待舜卻是另一副臉孔,整天橫眉豎目的,恨不得把舜一腳踢出家門,只是由於舜的父親的原因,才暫時隱忍不發。舜的父親也只是在妻子亡故後不久的一段日子裏對大兒子還略加呵護,等到次子出世以後,就任憑新婦處置,再也不聞不問了。舜在家裏,什麼髒活累活都是他幹,吃的是殘湯剩飯,穿的是破衣爛衫.睡的是牛欄柴房。即使這樣,繼母還是整天橫挑鼻子豎挑眼,稍稍有點不如意.輕則惡罵,重則毒打。

最後,逼得舜忍無可忍,決計棄家出走。就在這時,舜的父親得了眼病,醫治無效,竟然成了盲人。舜看到父親失明之後,不但不能照顧繼母和幼弟,就連自己的生活也幾乎不能自理了。在這種情況下,舜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照料父親,爲此受點委曲也算不了什麼。從此,他一個人幹倆人的活,白天在山下的農田裏辛勤耕作,晚上回家再忙活家裏的一攤子事,每日起早貪晚,任勞任怨,把裏裏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街坊鄰里見了,都誇他聰明能幹,是位賢士。

當時的國君堯聽說了舜的事蹟.認爲他孝敬父親、容讓繼母、愛護幼弟,一定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個可堪造就的人才,就決定對他進行重點培養,以便將來把君位禪讓給他。

一晃幾年過去了,舜轉眼間已經20歲了,到了加冠之年,從此以後,他就可以加入成年人的行列了。這一年秋收過後,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舜,並讓女兒帶給他一份不大不小的產業。舜明白堯的意思是讓他自己成家立業,同時他也知道.如果他從父親的家庭中脫離出來,那兩老一小的生活必定會陷入絕境。想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留在父親家裏,直到把年少的弟弟象培養成人。舜的妻子很賢惠,她不僅同意舜的安排,而且立即付諸行動.她還替舜寫信向堯解釋。堯儘管心疼女兒,卻十分讚賞小兩口這種尊敬老人、愛護家庭的做法.自然不來干涉。舜的繼母卻不領情,她看到舜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新娶的妻子既美麗又能幹,再看看親生的兒子象,除了長得人高馬大、白白胖胖之外,簡直一無所長,越比心裏越不是滋味.酸水壞水一齊往外冒。於是就出了一條殺害舜的毒計。老頭兒開頭還有點猶豫,經不住妻子的再三威逼勸誘,只好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父親就打發象去叫舜修理老穀倉的倉頂。舜覺得有些奇怪,因爲他和妻子剛剛爲父母蓋了一座新穀倉.老穀倉早就廢棄不用了,還修它幹嗎?可是象卻在一旁不停地催促他,還說父親要他今天必須修好,父親有別的用場。舜看看象臉上詭譎的表情,忽然明白了,頓時,心裏充滿了苦澀。他支走了象,說自己隨後就到。象剛-離開,舜立刻讓妻子找出一套厚厚的夾衣,在水裏浸溼以後穿在身上,外面再罩上一件乾衣服,然後拿着工具來到老穀倉下。象已經放好了梯子。舜爬上倉頂.開始清理黴爛的稻草。突然.穀倉裏燃起火來,火舌很快就舔着了倉頂。舜急忙回頭住下看,早已沒了象的蹤影,梯子也不見了。舜的懷疑被證實了.想到父母幼弟居然真的痛下毒手,他感到又氣憤又難過。這時,他的衣服開始冒白氣,身上燙得火辣辣地疼,他使勁抽出一根長長的檁條;將一頭慢慢地放到地上,另一頭架在倉頂上,然後沿着檁條飛快地滑到了地面上。與此同時,老穀倉"轟隆"一聲倒塌了,呼呼的火苗直衝半空。再說象藏好梯子,偷偷地放了一把火,然後與父母在暗處觀察。他們看到,舜雖然被熊熊的大火包圍了,卻揮身冒着自氣,把火舌擋在了外面,他的身影又恰恰在穀倉坍塌之前神祕地消失了。就在他們面面相覷、驚疑不定的時候,舜從從容容地來到了他們的面前,平靜地說:"爹、娘,穀倉燒燬了,都怪孩兒無能。"他的父親、繼母驚得張口結舌呆,若木雞。

就這樣過了半年,繼母又按捺不住了。她總覺得,舜的名望、地位、家產,甚至他的妻子,都應該屬於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如果不想方設法完成這一心願,就是死了也難以瞑目。慢慢地,又有一條毒辣的念頭在她的腦子裏產生了。

有一天,象又來了,叫舜帶上水簍和撅頭去淘井。舜說:"不久前我不是剛剛淘過嗎?"象說;"爹覺得這幾天水裏的泥沙特別多,他叫你再去淘一淘。"舜一聽就知道象在撒謊,因爲今天清晨,他剛剛爲父母挑了滿滿一缸水,水質清洌,根本沒有什麼泥沙。

舜隱隱覺得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陰謀,他不動聲色地說;"那好吧,明天一早咱們去淘淘看。"到了半夜,舜與妻子悄悄來到井邊,妻子把着轆轤,舜握緊井繩,慢慢地垂了下去,一邊下垂,一邊在井壁上挖了兩排腳坑。快到水面的時候,舜停止了下垂,就在井壁上往橫斜裏挖了一個很大的洞,剛好能藏進一個人去。挖出來的土就由妻子吊到地面上.再運到遠處。一切都佈置好了,兩人才放心大膽地回家去睡覺。

不覺已是旭日東昇,看來天氣不錯。舜吃完早飯.剛要出門,正好碰上象來叫他,倆人便一塊兒來到井臺旁。象一再地說,自己身子大重,下井的時候,恐怕舜拽不住,看來舜只好自己下井了。舜也不說什麼,三下兩下就到了井底.一貓腰鑽進了小洞。幾乎就在同一時刻,一塊巨石從井口砸下來,擦着舜的後背落入井水中,發出了一聲巨大的轟響。緊接着第二塊、第三塊……,足足扔了有十五六塊大石頭。

這時.只聽象在上面喊道:"哥,你在下面嗎?你怎麼樣啦?"舜一聲不吭。過了好久,象又把剛纔的話喊了一遍,井下仍然毫無動靜。象噔噔噔地小跑着回家報喜去了。舜也趕緊順着腳窩攀上井臺,快步回到家裏。舜剛剛換好衣服,就聽見象在院子裏氣喘吁吁地說:"不好了,嫂嫂!我哥掉到井裏淹死了!"舜妻不急不火地說:''你可真會胡說,你哥這不是好好的嗎?"說完往身後一指,只見舜倒揹着雙手.威嚴地走出了房間。象就像突然捱了一悶棍,"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過了半響,他才從地上爬起來.木呆呆地回了家。

經過這兩件事,舜滿心以爲,父親、繼母和弟弟能夠從中感悟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吸取教訓,重新做人。不料,得到的是更多的仇恨和傷害。但舜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顧父親和繼母,愛護不爭氣的弟弟。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舜帶領村民們整天忙於春耕。

象卻糾集了幾個郎當少年,背上弓到後山上打獵取樂。舜總是利用吃晚飯的時間對他進行耐心地教導,勸他不要結交那些壞朋友,應該積極參加春耕勞動。象只是撇撇嘴,壓根兒聽不進去。春耕到了最忙的時候。 -天晚上,舜又想在吃飯的時候勸勸象,可是象沒有回家吃飯。到了掌燈的時候,象還沒有回來。

父親和繼母都有點坐不住了,連聲催促舜出去找一找。舜也很爲象擔心,因爲眼下正是猛獸出沒的季節。舜多叫了幾個村民,舉着火把上了後山。剛到半山就聽見有人聲音嘶啞地喊叫:"救命呀!快來救救我啊!"正是象的聲音。舜拔腿就往那邊跑,順着喊聲,他很快就來到一棵樹下,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只見象已爬到了樹梢上,雙手死命地抓住樹杈,不停地發出恐懼的叫喊。

一隻碩大的野熊.人一樣地站在樹下,用兩隻前掌沒命地拍打、搖撼着樹幹。碗口粗細的樹幹劇烈地抖動着,象的雙手已經被震得快不聽使喚了。在這緊要關頭,舜已來不及仔細考慮營救方法,他飛快地從背上摘下長弓,搭好一隻利劍."嗖"的-聲射中了熊的後背。

突然的劇痛使野獸更加暴跳如雷,它一下子轉過身來.第二隻硬箭又射中它的前胸。它好像渾然不覺,怒吼着撲向了舜。舜住旁邊一閃,巨大的熊掌擦着了他的左臂,一塊巴掌大的布片帶着血絲飛向空中.鑽心的疼痛使舜再也握不住弓了。他剛一定神,野熊已經撲到了眼前。舜巳無處可逃,只好咬緊牙關.閃電般拔出腰裏的短劍,用盡全身的力量刺進了熊的心窩。野熊像一座肉山一樣倒了下來.重重地壓在了舜的身上。

熊死了,象得救了,舜卻受了重傷,躺在牀上昏迷不醒。妻子爲舜輕輕地擦去身上的血跡,她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滾落下來。象跪在大哥的牀前,捶胸大哭,眼淚鼻梯,抹了一臉。繼母也悄悄地來了,頭也不敢擡,不聲不響地蹲在了象的後面,不知是因爲感激還是因爲慚愧,居然也眼淚汪汪的。舜的父親跌跌撞擅地衝進屋子,老淚縱橫地說:"兒啊,你在哪兒啊?爹對不住你呀!爹老糊塗了,錯怪了我兒!"說着說着就泣不成聲了。

半年以後,舜逐漸恢復了健康。他驚喜地發現,父親和繼母不但對自己和妻於親親熱熱的,就是對左鄰右舍,也總是和和氣氣的。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也由厭惡變成了敬重。象更是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但徹底疏遠了從前的那些狐朋狗友,而且發憤學習,一心向善,在舜的精心輔導下,終於有所成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賢士。舜繼承君位之後,就把象封到名叫有庳的地方,做了那裏的最高長官。

舜所處的上古時代,雖然說距離現在非常非常的遙遠,但是這種尊老愛幼的美德,卻被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一代代地繼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