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_抗日戰爭感動人的小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2.66W)

抗日戰爭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期間發生了很多的感人的小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_抗日戰爭感動人的小故事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1:大刀軍血浴盧溝橋

29軍老兵吳江平記得,7月28日這天,剛拂曉,30架日軍飛機盤旋於南苑上空,彈坑累累,土柱沖天,硝煙瀰漫。這是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的總攻。再次提起盧溝橋和南苑空襲,吳江平睜大深陷的雙眼,情緒激動:“當年突圍的時候,他們都死了,就倒在我旁邊”。

1937年7月7日下午,永定河盧溝橋邊的一陣神祕槍聲,揭開了一顆侵略的野心。

從這天起,一個民族做出了最後關頭的選擇:抗爭,乃至犧牲。

一寸山河一寸血,駐守北平的29軍,揮舞大刀重奪鐵路橋,在盧溝橋區域與敵決戰,下定“願以此橋爲墳墓”的決心。同時,全國各界聲援不斷,對前線給予了各種支持。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榮維木看來,儘管盧溝橋事變後,29軍棄守盧溝橋,撤離宛平城,但這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是衡量戰役成敗的標誌。8年抗戰的特點就是敵強我弱,節節後退,以空間換時間,做持久抗戰的準備。

這場戰爭最可貴之處,是真正觸動了國民黨下定抗日的決心,國共雙方達成共識,全民抗日熱潮形成,局面從此大不一樣。此後國共合作、戰區劃分、八路軍改編等都一氣呵成,民族凝聚力形成。

盧溝橋事變,標誌着中國成爲東方首個站起來抗擊法西斯國家侵略而進行戰鬥的戰場,阻止了日軍的北進,牽制了其南進。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是獨自抗戰了4年,對整個反法西斯鬥爭來說都有一定的貢獻,也得到了盟國的肯定。

世界從來沒有離深淵如此之近。

70年前,噩夢醒來,勝利來臨。歷史終於可以平靜地書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戰勝邪惡的戰爭。

整個世界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不過是爲了維護最簡單的人類底座基石。

人類大廈不傾,人們才能免於恐懼。

觸摸歷史肌膚上的烙印,我們在70年後回望這場反法西斯的勝利。

我們重訪國內外27個戰場,在真實的空間裏去勾勒、還原當年那些着名戰役。我們也會跨過時間的距離,把歷史和現實熔爲一爐。你看到的,將是一個個帶有別樣視角的報道。

我們會尋找決定重大戰役勝負將領的後人,在他們身上,你將看到血脈如何傳承。他們攜帶着父輩甚至祖父輩的基因,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光榮與夢想在一個家族裏延續。

我們會尋找一些特殊角色。波瀾壯闊的戰爭中,他們只是一個個無名英雄,但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往往在某個契機下成爲戰爭的拐點。我們將記錄平凡人生命裏濃墨重彩的時刻。

正義的和平,人性的光輝,將貫穿整個專題,這是我們對二戰的詮釋。

雨是從7月初開始下起的。金振中的記憶裏,這一場連綿陰雨,未曾間斷。

7月6日下午14時,他獨自換上便服,扛着大鍬,踏過泥濘之地,至盧溝橋車站。

這是1937年的北平,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頻繁演習,與我29軍衝突不斷。

彼時29軍共有4個師駐守。負責守衛盧溝橋的是219團3營,營長金振中。

金振中回憶當時情景:遠遠看過去,前邊七八百公尺的地方,日軍的隊伍正不顧雨淋和泥濘演習,目標正是宛平城和盧溝橋。

戰爭一觸即發。

第二天,北平已是不堪忍受的酷熱,寒暑表上的水銀柱從大清早就直線上升。

時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的陸軍助理武官今井武夫的記憶裏,7月7日晚,盧溝橋附近第一陣來源不明的槍響過後,8日4時23分,日軍得到可以向29軍開槍的命令。

8年抗戰,從盧溝橋掀起了序幕。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2:老兵憶東陽關戰役

“我沒有想到,過了這麼多年,還能活着看到戰友。”11日上午,陳海纔在成都巴蜀抗戰研究會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成都,與另一名健在的47軍老兵鄭維邦見了面。回憶起當年熱血抗戰的往事,兩位老戰士無盡感慨。

經歷戰場的血雨考驗,經歷時光的無情流逝,兩名川軍戰士自己都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夠重新坐在一起。

11日,在成都新都,97歲的陳海才、96歲的鄭維邦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當年的年輕戰士如今早已滿面滄桑,頭髮花白。他們於1937年出川,駐守山西東陽關對抗日寇入侵。

儘管天公不作美,天還淅淅瀝瀝的下着陰雨,但仍然難掩兩位老兵的熱情與激動。一見面,兩位老人便緊緊地拉住了對方佈滿皺褶的手,像久違的親人很自然地就拉起了“家常”。

“在山西我不小心踩到地雷,右腳4個腳趾被炸斷了。”鄭維邦脫下鞋子,指着腳趾說。“我的傷口也不少,你看,在運城我的大腿根部被炸了個洞,下巴現在都有疤。”陳海才笑着說,當兵受點傷不算什麼,“疤痕就是我們的勳章!”

同樣步行趕到陝西、同樣坐火車進入山西奔赴黎城縣東陽關一線,兩位老人越說越激動。

陳海才1920xx年出生在儀隴,1934年便當兵入伍。由於當時生活拮据,他在生活比較豐裕的地主家找了一份活兒幹,每天幫地主背養孩子。後來聽說在招兵,幾經輾轉,他來到了成都,加入了李家鈺的部隊。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不久,李家鈺領着部隊參加抗日,與軍隊隨行的就有陳海才,當時他的年齡只有21歲。

“當時班裏一共有15人,死守東陽關三天,就剩下包括我在內不到3人。”陳海才說。

陳海才的部隊是爲了去解救太原,後來他們被安排駐紮在了東陽關。在東陽關,他們便與日本軍隊發生了正面交戰。原本想借助東陽關“V”字形的地理位置優勢,但沒有想到日軍部隊是直接從日本調動過來的精銳。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後勤補給都比川軍有優勢。“我們本來是打得贏他們的,但他們武器太好了。”陳海才說,日軍的一個炮彈下來,整個山頭的草都被燒光了,士兵的衣服褲子也都被燒爛了。最後,一個班15人,打完東陽關戰役就剩下了兩三人。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3:劉老莊戰鬥

64年前,在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時期之時,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新四軍的一個普通連隊,竟以全連82勇士全部戰死的悲壯,上演了戰爭史上極爲悲壯的一幕!"那是我們在蘇北拼得最慘的一次。"剛剛走完88年人生歷程的新四軍老戰士霍繼光,生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這樣無限感慨!這次戰鬥中的兩位指導員白思才和李雲鵬,一位是霍繼光的老領導,一位則是他的同班同學。

對於獨立支撐長江兩岸敵後抗日的新四軍而言,公元1943年,是生與死的一年。這一年,面對太平洋戰場每況愈下的戰局,日軍急於鞏固中國佔領區,集中兵力"掃蕩"長江兩岸的新四軍。

"不是敵死,就是我亡。"新四軍老戰士秦叔謹說,雖然是敵我,但如此激烈的衝突,自己以後再也沒有遇見過。

劉老莊連,一段讓人悲讓人嘆讓人驚讓人奇,同時又催人奮進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3師7旅19團4連全連戰死的消息傳來,正在新四軍蘇北黨校學習的陳茂輝,第一感覺是"不可思議"。

兩年前大胡莊戰鬥那悲壯的一幕還沒有從陳茂輝的記憶中消失--1941年4月26日,3師8旅24團2連被700餘名日僞軍包圍於蘇北淮安縣的大胡莊,全連僅有一名重傷員倖存,其餘82人全部壯烈犧牲。慘痛的戰鬥,竟然又一次發生!

"槍聲響起的時候,我們正在吃飯。"當年在19團3連當連長的霍繼光回憶,"我們在樹上的一個哨兵,被鬼子打了下來。""營長看對我說,'我們不要叫日本鬼子都吃掉了,能走一個是一個'。戰士們盛起飯,邊走邊吃邊戰鬥,4連留下掩護。"霍繼光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竟是他與老排長白思才、老同學李雲鵬最後的決別!

4連在炊事班隨部隊撤離後,僅有指戰員82人,而日軍有1000餘名,還有600多名僞軍。

懸殊的力量並沒嚇倒這支從陝北紅軍發展而來的英雄部隊,他們硬是用血肉之軀,拖住了20倍於己的敵人12個小時一波又一波的瘋狂進攻。"在蘇北這樣的平原水網地帶,4連惟一可用來打阻擊的工事就是交通溝。"霍繼光回憶,這種被當地羣衆稱爲"抗日溝"的交通溝,就是在地面上挖半人多深的溝道,人在裏面彎腰跑,地面上看不見。"4連是完全可以順利突圍的。"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胡炳雲生前回憶,但是爲了拖住敵人,爭取時間,讓領導機關和羣衆安全轉移,4連放棄了突圍,同敵人打了一次防禦戰。胡炳雲的回憶,是根據第82名烈士的口述。

戰鬥結束後,當地羣衆打掃戰場發現,還有一名戰士活着。但這名24歲的戰士傷勢太重了,講述完那場慘烈戰鬥後,第三天早晨,就永遠地安息了。20xx年前逝世的蘭州軍區原副司令胡炳雲回憶:"4連憑藉防禦的僅是一段不長的'抗日溝',哪裏經受得住雨點般的炮彈!但4連全體指戰員有一種比鋼鐵更堅硬的東西--革命的意志!工事摧毀了,立即又修復了;掩體坍塌了,馬上用揹包填上去;人負傷了,包紮起來,繼續戰鬥。任憑敵人炮彈再多,轟擊再猛,4連的陣地依舊穩如泰山,使敵人不能前進一步。"連續5次衝鋒之後,敵人被打怕了。

"於是,敵人改變戰術,集中所有的山炮、92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向4連陣地轟擊。"胡炳雲回憶,一時彈如雨下,煙塵滾滾,大地震動。晚霞褪去,夜幕降臨。

淮海區黨政機關轉移了,羣衆轉移了,兄弟部隊轉移了,而4連82勇士卻發出了生命最後的吶喊……

敵人留下的,是170多具屍體和300餘名傷兵。

小小劉老莊,成爲82勇士人生最後的舞臺!82烈士生命的最後細節,霍繼光是後來才知道的。

"敵人第一次衝鋒很快被打退了。"霍繼光說,敵師團長川島親自爬到劉老莊的一個屋頂上,組織第二次衝鋒。

100多門小鋼炮的密集炮火瞬間傾泄到4連陣地上,幾十個日本兵衝到了4連的前沿陣地前,戰士們端起刺刀,躍出戰壕,與敵展開了肉搏。十幾個年輕戰士付出了生命,日軍的又一次衝鋒被打退。

16歲就參加陝北紅軍的連長白思才也負傷了。

"敵人炮擊一開始,白思才同志就被炸傷了,一隻手失去了活動能力,立即昏迷過去。"胡炳雲生前回憶,當他甦醒過來後,馬上掙扎着爬起來,來往於交通壕內指揮戰鬥。其間,白思才又幾次被炮彈掀起的土塊埋住。有一次,炮彈落在他附近,煙塵土過去後,他發現身旁的一個戰士被炮彈炸斷了一條腿,便用僅有的一隻右手,扯開被單,將傷員的腿裹上。"這位戰士已經站不起來了,嗓子也啞了,但他用期望的眼光懇求白思才同志,兩手比劃着,請求讓他在彈坑裏瞭望敵人,堅持戰鬥。"胡炳雲回憶。白思才同志含淚擁抱了一下斷腿的傷員,迅速回到機槍陣地,又親自指揮重機槍手,準備給來犯的敵人以更大的殺傷。彈藥已經所剩不多了。

陣地前沿不是躺着幾十具敵人的屍體嗎?屍體上不是有槍和子彈嗎?指導員李雲鵬想出一個辦法。

尉慶忠首先站了出來,這位團部當過軍需幹事的一排長,驗收彈藥是他的老本行。

尉慶忠率隊全部取回了敵人屍體上的彈藥,卻在最後一次行動中被敵人擊中,再也沒有站起來。

"經過一天的戰鬥,全連只剩下不到一半人了。"胡炳雲回憶,沒有負傷的同志,眼睛也都被炮火的硝煙薰得紅腫起來,鼻子被硝煙嗆得鮮血直流。"飯未吃一口,水未喝一滴,喉嚨幹得冒火,連話聲都微弱得難以聽清,全靠打手勢助聽。"生命的最後時刻,連長白思才和指導員李雲鵬代表全連未入黨的戰士向營黨委提出申請--請批准他們火線入黨!

入黨申請書上,留有他們的血手印和簽字!

連部通信員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絕不給我們黨丟臉,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敵人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衝鋒--第五次衝鋒開始前夕,還活着的十幾個傷殘戰士,銷燬文件,拆散槍支,安上刺刀,準備與敵人展開最後一次肉搏!"在戰鬥結束很久,敵人方纔心驚肉跳地走近戰壕。"胡炳雲生前回憶,他們沒俘虜到我軍一個人,沒獲得一件完整的武器,唯一的收穫,就是運走了近200具死屍和300多名頭破血流、斷臂殘腿的傷兵。

日軍一撤走,淮陰縣張集區區長周文科和聯防大隊大隊長周文忠便帶人趕到了陣地。"最後收葬的有84具屍體,有兩個實在和鬼子兵分不開了。"戰鬥過後,霍繼光的3連又回到了劉老莊,收斂埋葬戰友們的遺體。"在清理遺體時,我們發現還有一個戰士活着。"霍繼光回憶,可是他的傷勢太重了,"胸前有3個槍眼。"

周文忠立即從一片血污中抱起這位戰士,找來一付擔架送往3師的野戰醫院。

這位戰士以頑強的毅力,硬是斷斷續續地向周文科等人敘述完了一天來的慘烈戰鬥。

也許,他堅持着生命只爲了傳唱這樣一段傳奇。第三天早晨,講完故事的第82位勇士,走完了他短暫的人生!

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起了一座10多高的紀念碑,永遠銘記那段不朽的傳奇故事。

蘇北行署主任李一氓親筆題寫輓聯--"由陝西,到蘇北,敵後英名傳八路;從拂曉,到黃昏,全連苦戰殉劉莊。"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說:"淮北全連82人全部殉國的劉老莊戰鬥……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範而勵來茲。"

淮陰人民日夜懷念這些英雄的子弟兵。不久,他們送來82名優秀子弟,組建了新的4連。新四軍七旅旅部隨即命名4連爲"劉老莊連"。很長一段時間,這個連隊一直保持着82人的特殊編制。

如今,位於伏牛山下豫西地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某團4連,就是着名的"劉老莊連"的傳人,這支英雄部隊已成爲駕馭我軍新型輪式步戰車的新型步兵連。至今,連隊還保持着每年從劉老莊徵兵的傳統。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4

1944年7月,遠征軍強渡怒江.收復了滇西的大片土地.開始著名的松山大反攻.日軍困獸猶鬥.憑藉居高臨下的地勢.堅固的明崗暗堡.發誓拼個魚死網破.十多天過去 ,雙方殺的天昏地暗,只見一隊隊的傷員擡下來,又見一支支的部隊拉上去,戰鬥進行的異常激烈.

7月27日清晨.堅守待命的116師36團2營1連接到緊急命令,要求這個連儘快抓緊時間吃飯,飯後火速奔赴火線,投入最後的生死決戰,隨着命令送過來,還有一批慰勞食品,豬肉,粉條,蘑菇,竹筍,高粱面......這個連隊是隨大部隊從東北一路後撤,一直退到大西南來的,官兵清一色都是東北人,這些具有東北風味的食品,無疑讓人一下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下炊事班可忙開了,當第一甑高粱窩窩頭剛剛出籠,一個小個子兵冒着被蒸氣燙傷的危險,搶先抓起一個窩窩頭,放在鼻尖聞個不停,深情的禰吸來自黑土地的氣息.....突然,"啪——————"一記響亮的耳光迎面甩開.打得小個子兵摔倒在地,窩窩頭卻仍穩穩的護在胸前.完好無損.這重重的一記耳光.只有連長才打得那麼脆,這麼狠,這麼無情!頓時,一大羣圍在甑子邊上的士兵不敢動了.一雙雙眼睛望着連長.目光中三分畏懼,七分憤怒.

連長姓劉,嘴巴特別大,一頓能吃一個燒雞,十幾個矛頭,弟兄們都叫他劉大嘴.眼看劉大嘴還想動手.火夫頭老崔.趕緊站出來說丘腦感:";連長.他還是個孩子......"這個小個子兵是部隊從東北潰退時收留的,當時他還是個滿臉稚氣的學生,餓的奄奄一息.是老崔救活了他.

劉大嘴還是狠狠的踢了小個子兵一腳.鷹一樣的眼神咄咄逼人.罵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他嗎的,還有沒有王法?"一個大個子兵忍無可忍.挺身而出.像是挑釁.又抓起一個窩窩頭:"弟兄們,馬上就要送命了,還怕個球!這生死決戰,肯定有去無回,死定了!好幾年沒聞到高粱面的香味了.先吃飽了再說,死了也不能當個餓死鬼!"這大哥子兵的話說的在理,士兵們一聽,紛紛動手,爭搶窩窩頭.

"放回去!"劉大嘴一聲怒喉.撥出了手槍.衆人嚇的連連後退.卻見他朝天放了一槍.大喝一聲:"全體**!"

**完畢,大夥兒都爲小個子兵捏了一把汗.明擺着.劉大嘴要處置他.不料劉大嘴沒有動手.確提出了一個讓人以爲的:"弟兄們,我想問問,你們誰想死?"下面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大夥兒面面相窺.都不知道連長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沒人回答,劉大嘴只好自問:"我知道,你們誰都不想死!老子也不想死!我老劉家,一家十幾口人,全讓小日本給殺了,就是剩下老頭子一個,老子要是死了,我老劉家就斷子絕孫了嗎?!"

臨戰之前怎麼說這些話?這不是動搖軍心嗎?大夥兒正在摸不着頭腦.確又見劉大嘴掏出一張預先開好的菜單,大嘴一張,扯亮嗓門,朗朗的唸了起來.菜單上除了高粱面窩窩頭外,全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菜:涼拌拉皮,蘑菇抄肉,小蔥半豆腐,豬肉燉粉條.京醬肉段......士兵們並不餓,但仍一個個豎直耳朵.聽的口水直流.唸完之後,劉大嘴把老崔叫了上來,將菜單交給他.鄭重其事的叮囑道:"拿出手藝,照單全做.少一樣,老子要你的腦袋!"

老崔領命而去,劉大嘴掃了一眼黑壓壓的人頭,狡計的一笑.聲如洪鐘:"弟兄們.你們都給我記着.一個都不許死,一個要活着回來,回來喝慶功酒.醉他奶奶個蛋!現在,點名!"

點完名,劉大嘴高舉着花名冊.臉上露出了悲壯的神色.一字一頓的說:除了炊事班.全連141名弟兄.都給老子聽清楚____你們家裏有老爹老孃,老婆孩子,他們都眼巴巴盼着你們,誰要是死了,就是不孝之子.烏龜王八蛋!老子就是跑到閻王殿也要把你***抓回來!"

接着,劉大嘴大手一揮.嘴巴里蹦出兩個字:"出發!"

連隊一走,炊事班立刻忙開了,老崔拿出最精湛的手藝,照單做菜,沒過多久,一頓豐盛的美餐做好了,他們一個個望眼欲穿,等啊等,從中午等到傍晚,前線終於傳來捷報:松山全線攻克.減滅全部日軍.老崔激動的大喊一聲:‘還等什麼?走啊!"說完,帶領伙伕們挑着飯菜,送往前線.

夕陽下的松山,瀰漫在濃濃的硝煙之中.血流成河.屍堆如山.慘不忍睹......炊事班一行人挑的挑,擡的擡,一路高喊着弟兄們的名字,轉惡劣好幾個山頭,也沒碰見一個弟兄.突然,一個伙伕失聲驚叫:"老崔,快來看,弟兄們都在這兒那!"老崔急忙走過去,腳步一顫.身子像掉到冰窟裏一樣發抖.淚水簌簌的流了下來:只見弟兄們東倒西歪.橫一條豎一條.一個個血肉模糊.和弟兄們躺在一起的,是成倍的日軍死屍.僵死的臉上還凝固着恐懼的表情.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兒經歷了一場殘酷的肉搏戰.再仔細一數.全連141名官兵.全部犧牲............

炊事班一個個哭成了淚人.老崔一抹淚水.叫道:"不能讓弟兄們當餓死鬼,就是喂,也得餵飽了送弟兄們上路!"說着他帶頭扶起一個士兵.擦乾淨嘴邊的血跡.小心翼翼,一勺一勺的往嘴裏餵食物.炊事班的那些兵.全照着老崔的樣子.扶起一個個犧牲的士兵.一邊往嘴裏喂送食物.一邊高聲報出菜名.硝煙之中.帶着哭腔的嗓門瑟瑟抖顫.此起彼伏.唱響了一道道菜名:"涼拌拉皮!蘑菇炒肉!小蔥半豆腐!豬肉燉粉條!京醬肉段!....................."

那些炊事兵們抹着淚水.看着眼前一幕幕感天動地的悲壯場景:那個小個子兵,嘴巴緊緊咬住一個鬼子的鰓棒.炊事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的嘴扳開.大個子兵被一刀砍段了脖子,屍首分家,腦袋滾到一旁,雙眼仍怒目圓睜.更慘的是劉大嘴.他被一枚手榴彈炸的血肉模糊.連嘴巴也找不到.......

老崔錘打着地,聲淚懼下:"連長啊,你***說話不算話,不算數!你說,一個都許死,少一個,跑到閻王殿也要抓回來!你怎麼自己先跑到閻王殿去了?"

這一頓富有東北口味的美餐,除了餵給弟兄們之外,其餘的全部潑灑在陣地上.....

第二天,下葬的時候,141名官兵面朝北方.人人手裏都緊緊的握着一個高粱窩窩頭.握的鐵緊鐵緊

抗日戰爭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期間發生了很多的感人的小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1:大刀軍血浴盧溝橋

29軍老兵吳江平記得,7月28日這天,剛拂曉,30架日軍飛機盤旋於南苑上空,彈坑累累,土柱沖天,硝煙瀰漫。這是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的總攻。再次提起盧溝橋和南苑空襲,吳江平睜大深陷的雙眼,情緒激動:“當年突圍的時候,他們都死了,就倒在我旁邊”。

1937年7月7日下午,永定河盧溝橋邊的一陣神祕槍聲,揭開了一顆侵略的野心。

從這天起,一個民族做出了最後關頭的選擇:抗爭,乃至犧牲。

一寸山河一寸血,駐守北平的29軍,揮舞大刀重奪鐵路橋,在盧溝橋區域與敵決戰,下定“願以此橋爲墳墓”的決心。同時,全國各界聲援不斷,對前線給予了各種支持。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榮維木看來,儘管盧溝橋事變後,29軍棄守盧溝橋,撤離宛平城,但這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是衡量戰役成敗的標誌。8年抗戰的特點就是敵強我弱,節節後退,以空間換時間,做持久抗戰的準備。

這場戰爭最可貴之處,是真正觸動了國民黨下定抗日的決心,國共雙方達成共識,全民抗日熱潮形成,局面從此大不一樣。此後國共合作、戰區劃分、八路軍改編等都一氣呵成,民族凝聚力形成。

盧溝橋事變,標誌着中國成爲東方首個站起來抗擊法西斯國家侵略而進行戰鬥的戰場,阻止了日軍的北進,牽制了其南進。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是獨自抗戰了4年,對整個反法西斯鬥爭來說都有一定的貢獻,也得到了盟國的肯定。

世界從來沒有離深淵如此之近。

70年前,噩夢醒來,勝利來臨。歷史終於可以平靜地書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戰勝邪惡的戰爭。

整個世界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不過是爲了維護最簡單的人類底座基石。

人類大廈不傾,人們才能免於恐懼。

觸摸歷史肌膚上的烙印,我們在70年後回望這場反法西斯的勝利。

我們重訪國內外27個戰場,在真實的空間裏去勾勒、還原當年那些着名戰役。我們也會跨過時間的距離,把歷史和現實熔爲一爐。你看到的,將是一個個帶有別樣視角的報道。

我們會尋找決定重大戰役勝負將領的後人,在他們身上,你將看到血脈如何傳承。他們攜帶着父輩甚至祖父輩的基因,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光榮與夢想在一個家族裏延續。

我們會尋找一些特殊角色。波瀾壯闊的戰爭中,他們只是一個個無名英雄,但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往往在某個契機下成爲戰爭的拐點。我們將記錄平凡人生命裏濃墨重彩的時刻。

正義的和平,人性的光輝,將貫穿整個專題,這是我們對二戰的詮釋。

雨是從7月初開始下起的。金振中的記憶裏,這一場連綿陰雨,未曾間斷。

7月6日下午14時,他獨自換上便服,扛着大鍬,踏過泥濘之地,至盧溝橋車站。

這是1937年的北平,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頻繁演習,與我29軍衝突不斷。

彼時29軍共有4個師駐守。負責守衛盧溝橋的是219團3營,營長金振中。

金振中回憶當時情景:遠遠看過去,前邊七八百公尺的地方,日軍的隊伍正不顧雨淋和泥濘演習,目標正是宛平城和盧溝橋。

戰爭一觸即發。

第二天,北平已是不堪忍受的酷熱,寒暑表上的水銀柱從大清早就直線上升。

時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的陸軍助理武官今井武夫的記憶裏,7月7日晚,盧溝橋附近第一陣來源不明的槍響過後,8日4時23分,日軍得到可以向29軍開槍的命令。

8年抗戰,從盧溝橋掀起了序幕。

抗日戰爭感人小故事2:老兵憶東陽關戰役

“我沒有想到,過了這麼多年,還能活着看到戰友。”11日上午,陳海纔在成都巴蜀抗戰研究會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成都,與另一名健在的47軍老兵鄭維邦見了面。回憶起當年熱血抗戰的往事,兩位老戰士無盡感慨。

經歷戰場的血雨考驗,經歷時光的無情流逝,兩名川軍戰士自己都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夠重新坐在一起。

11日,在成都新都,97歲的陳海才、96歲的鄭維邦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當年的年輕戰士如今早已滿面滄桑,頭髮花白。他們於1937年出川,駐守山西東陽關對抗日寇入侵。

儘管天公不作美,天還淅淅瀝瀝的下着陰雨,但仍然難掩兩位老兵的熱情與激動。一見面,兩位老人便緊緊地拉住了對方佈滿皺褶的手,像久違的親人很自然地就拉起了“家常”。

“在山西我不小心踩到地雷,右腳4個腳趾被炸斷了。”鄭維邦脫下鞋子,指着腳趾說。“我的傷口也不少,你看,在運城我的大腿根部被炸了個洞,下巴現在都有疤。”陳海才笑着說,當兵受點傷不算什麼,“疤痕就是我們的勳章!”

同樣步行趕到陝西、同樣坐火車進入山西奔赴黎城縣東陽關一線,兩位老人越說越激動。

陳海才1920xx年出生在儀隴,1934年便當兵入伍。由於當時生活拮据,他在生活比較豐裕的地主家找了一份活兒幹,每天幫地主背養孩子。後來聽說在招兵,幾經輾轉,他來到了成都,加入了李家鈺的部隊。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不久,李家鈺領着部隊參加抗日,與軍隊隨行的就有陳海才,當時他的年齡只有21歲。

“當時班裏一共有15人,死守東陽關三天,就剩下包括我在內不到3人。”陳海才說。

陳海才的部隊是爲了去解救太原,後來他們被安排駐紮在了東陽關。在東陽關,他們便與日本軍隊發生了正面交戰。原本想借助東陽關“V”字形的地理位置優勢,但沒有想到日軍部隊是直接從日本調動過來的精銳。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後勤補給都比川軍有優勢。“我們本來是打得贏他們的,但他們武器太好了。”陳海才說,日軍的一個炮彈下來,整個山頭的草都被燒光了,士兵的衣服褲子也都被燒爛了。最後,一個班15人,打完東陽關戰役就剩下了兩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