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兒童故事>

最感人的美德故事

兒童故事 閱讀(2.13W)

篇一

最感人的美德故事

司馬光一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朝廷。他地位顯赫,德高望重,他不僅德行極爲人們所推崇,他發乎真誠的友愛兄弟的情懷,更是流傳千古。

司馬光的哥哥司馬旦,字伯康,兄弟兩人的感情特別好。當司馬光退居在洛陽的時候,每次返鄉探親,總會探望兄長,他對哥哥既敬重又極爲關懷。當時伯康已八十歲了,而司馬光也年事不小,但侍奉兄長就如同侍奉父親一樣地盡心盡力。尤其老人家體質較弱,消化不佳,爲保康健常需少量多餐,故照顧頗爲費神。所以每當吃完飯不久,司馬溫公總會親切地問候哥哥:“您餓了嗎?要不要再吃點東西?”幾乎是時時刻刻地關注,就如同照顧嬰兒般地無微不至。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很大,老人最怕的是着涼。所以天氣稍稍轉涼,司馬光就常常輕撫着兄長的背,並關切地問道:“衣服會不會太薄?會不會冷?”日日噓寒問暖。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往往超過父母,所以應該彼此相互提攜照顧。

司馬溫公雖然身居顯貴,但照料兄長從不委由僕人代勞,鉅細靡遺,都非常操持,這種至情至親的手足之愛,與下人照顧是全然不同的。我們可以想象,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顧,那是何等感人的畫面!對於兄長伯康,溫公是恭敬到了極處,也愛護到了極處,所謂“友愛至極,無以復加”。《禮記》雲:“聽於無聲,視於無形。”難道不正是如此嗎?的確,天底下很少有人能擁有這般幸福的手足之情,畢竟人懂得珍惜的時候短,往往是在失去之後才知後悔,爲什麼過去不對他好一點呢?所以珍惜親情的可貴,是何其重要!

侍奉父母極其孝順的他,在母親去世之後,悲痛至極,三天三夜都滴水不進,哀痛逾恆,此中完全可以看到溫公的風範。

司馬溫公的兒子司馬康,也繼承父志,自幼就聰穎過人、勤奮好學,不僅學識淵博,更通曉經史,又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史學功底,參與了父親《資治通鑑》的編纂工作。司馬康爲人恭敬謹慎,不苟言笑。在路上,人們見到他溫文的舉止和脫俗的氣質,即使不認識他,也知道他一定是司馬光的兒子。因爲溫公曾在家訓裏說“留財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留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於冥冥當中積陰德,以爲子孫長久之計”。嚴謹的家風,薰陶了司馬康非凡的氣宇,他能如此優秀,都與父親的教誨息息相關。

司馬光在六十八歲逝世時,哲宗皇帝爲安排司馬光的葬禮,撥千兩銀子給司馬康,司馬康拒而不受,後來沒有辦法才收下,但在治喪期間,則一切從儉,遵從了司馬光生前的願望。朝廷根據他生前的品德和政績,贈他爲太師溫國公,用一品禮服裝殮,諡號“文正”。在過去“文正”二字是不輕易諡人的,因爲“諡之美者,極於文正”,司馬光得到這一最爲嘉美的諡號。百姓們聽到司馬光去世的消息,京城裏停止買賣,四方的人不僅紀念他,而且還將他的畫像供奉在家裏,每餐前,都默默地祝禱他。

司馬溫公照耀青史的偉大風範,啓發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人們從他不凡的品操中,體會到了真正的忠誠愛國與骨肉的至情,也見到了一位讀書人能“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兼善天下”的卓絕操守。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身體力行,追隨這種不朽的精神風範,世世代代綿延不絕、長盛不衰。

【註釋】①宋朝司馬光,字君實,人稱司馬溫公,他對待父母極其孝順,對待哥哥弟弟極其友愛,侍奉皇上極其忠心,對待朋友極其誠信,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賢明的宰相和知名的學者。他投 注了一生的心血所編纂的《資治通鑑》,記載了中國歷史中許多善惡成敗的經驗教訓,爲後世子孫留下了一部珍貴的政治殷鑑的寶典。

司馬光六歲時,就具有非同尋常的氣質。有一次他聽到《春秋左傳》的故事之後,非常的興奮,回到家裏就講給家人聽,對其中的道理都能很清楚地講述出來。從那以後他就手不釋卷、刻苦讀書,有時讀到入了神了,連吃飯睡覺都忘記了。在拜讀聖賢書的過程中,他不但種下了對歷史殷鑑的深刻印象,從而奠定了編纂《資治通鑑》深厚的史學基礎,而且也樹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所以,他一生不但在學問上博古通今,在品德上更是卓絕超邁。

有一天,他在書房裏正專心地埋頭讀書,窗外同齡的小朋友都在開心地玩耍。突然間傳來了一陣驚恐的呼叫聲,緊接着一羣孩子接二連三地都驚叫起來,後來聲音漸漸遠去,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陣陣哇哇大叫的哭喊聲。司馬光察覺到情形不對,趕緊合上書本走了出去,只見水缸裏撲騰着兩隻手,驚慌失措地掙扎着,孩子的頭不時地冒出水面。原來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爬到了水缸上面,一不小心就掉了進去。小朋友們被嚇壞了,一溜煙全都跑得無影無蹤。司馬光突然看到旁邊有一塊石頭,靈機一動,就把它用力地扛了起來,朝水缸狠狠地砸了過去。只見缸裏的水嘩嘩嘩地奔涌而出,水裏的孩子總算是得救了。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幾乎傳遍了京洛一帶。一時間,小小年紀的司馬光竟成爲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大家都對他智勇雙全的表現讚歎不已。

時光荏苒,轉眼間司馬光已經二十歲了,他不但品格超羣,而且書讀得非常的精博,就在這一年考中了進士。生性簡樸的他,一向不喜歡華麗,中了進士之後,要參加喜筵、覲見皇上,大家都穿上最華美的衣服,戴上大紅花,而唯有司馬光不願意戴花。同僚就跟他說,這是皇帝所賞賜的,不能不戴,他才勉強地插上一支,由此可見,他是何其的勤儉。尤其當他官居宰相時,也依然是粗茶淡飯,衣着簡單,生活簡樸,一生保持着勤儉清廉的風範。

早年,司馬光並沒有小孩,他的夫人很着急,就爲他尋覓了一個小妾,趁機送入書房,正氣凜然的司馬光明白夫人的意思,但卻連正眼都不瞧一眼。此妾很想試探他,順手取了一本書,柔柔地問他:“這是什麼書?”話語間還故作嫵媚之態。司馬光不爲所動,面容立刻變得更加嚴肅,他畢恭畢敬地站了起來,拱起手,非常鄭重地回答:“這是《尚書》。”結果本想大獻殷勤的妾,也知難而退。正由於接受了聖賢的教誨,剛正廉明的司馬光才能把持住做人的分寸,絲毫不爲所動。

司馬溫公一生不愛名利,行誼謹慎,從來不說虛妄不實的話。尤其他在晚年曾說過,他一生光明磊落,立身處世堂堂正正,從來沒有一件事是不可告人的。也就因爲他的磊落風範,這一段話成爲流傳千古的美德,也是後人對他最推崇的德行之一。當時王安石提出了新法,司馬光看出新政對百姓的危害很大,所以他不畏權貴的迫 害,極力地反對,得罪不少當權的政客,因此埋下了禍患,被降職外放,但他並未因此而畏懼權勢,完全不計個人得失,仍然深切關懷着百姓的疾苦。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就是他高潔的風範。當時,司馬光居住洛陽,想就此隱退,終老餘生,但是百姓卻希望他能繼續在朝廷任職。史書記載,他們在家中日夜禱告,甚至在路上號呼哭泣,苦苦哀求他不要離開。這樣的民心所向,哪裏是普通的才智德能所能感得的?這是非比尋常的德行與真誠愛民,才能得到民心如此的擁戴。到了哲宗的時候,司馬光重新被重用,成爲當時的宰相。

與司馬光卓絕高邁的品格一樣流傳久遠的,是他用了十九年的時間,以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編纂的《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這部史書,記載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舉凡和民生休慼、國家政務有關的事蹟,無論是善惡功過、是非成敗,凡是可用來告誡後人的歷史經驗,都節錄下來,以嚴謹的態度彙集整理成冊,期望能作爲往後的施政參考,藉此惕勵後人不要再重蹈歷史的覆轍。展讀這部《資治通鑑》,綿延不絕的歷史經驗,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感恩先賢的用心良苦。這是歷經多少心血才得以承傳,使我們能夠汲取這麼多先人寶貴的智能與經驗。《資治通鑑》的歷史經驗無非就是我們的借鑑之鏡。

勤政愛民的司馬溫公在晚年病重的時候,仍然拖着虛弱的身體,親自處理公務,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有一次他病情加劇,昏迷了過去,口中仍喃喃自語,仔細一聽,所說的全都是天下大事。

作爲一位賢臣良相,司馬溫公貶官之時豁達超然,而當他重新掌握大權時,則毅然承擔起拯治天下的重任,廣開言路,舉薦賢才,振興國家,《宋史》稱讚他建立的是扭轉乾坤的不朽功業。他勤政愛民的風範,得到了天下百姓對他的愛戴,他也以光耀千古的德澤,得到了一代代的華夏子孫,對他不盡的感恩和追念。

篇二

在我家樓裏住着一位張爺爺,他那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的傳統美德事件,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幾年前,我家從平房搬進了樓房。樓裏又髒又臭,小山似的垃圾堆就堆在樓門口,夏天的時候回引來許多的蚊蒼,自從張爺爺看到了以後小山似的垃圾堆不見了,而且他還利用業餘時間經常打掃樓道,還在樓門口對面的花壇裏種上了一些美麗的花朵,這樣不僅使小區增添了光彩,也美化了環境。像這樣的張爺爺爲人民服務的小事真是數不勝數。

記得,有一次,放暑假的時候,當我翻開作業本正要寫作業時,可我怎麼也找不到我那新買的自動筆,我翻遍了抽屜怎麼也找不到了。媽媽說:“你想一想,是不是剛纔收拾抽屜時,把筆和廢紙一起扔了,你趕快到一樓旁邊的垃圾堆看看。”於是我找了一根棍,急忙跑到一樓垃圾堆裏翻來翻去,正巧張爺爺看見了,問我:“你在找什麼?”我也沒回頭說:“筆。”於是張爺爺馬上把我手上的棍奪過來,翻了幾下,也沒找到,只見張爺爺在垃圾堆旁左翻右翻,也沒找到,我說:“張爺爺,別找了,不要了。”“彆着急,馬上就找到了。”垃圾堆裏很髒,我直往後退,可見張爺爺好像什麼也沒有看到似的,在那兒找了一會,終於幫我找到了,我對張爺爺說:“謝謝張爺爺!”張爺爺張着又黑又臭的手笑着說”“不用謝,快回去寫作業吧!”

張爺爺爲人民服務的小故事數不勝數,他那慈祥的面孔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傳統美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個城市裏有許多有着爲人民服務精神的人,他們就像煤一樣,燃燒了自己,無私的奉獻,心甘情願的把溫暖獻給人類。

我喜歡,敬佩張爺爺和那些像煤一樣的人。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張爺爺爲人民服務的精神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使我永生難忘。

篇三

宋仁宗嘉佑元年,張方平擔任三司使(北宋前期財政長官)。張方平性格豪邁剛正,“立朝無所附”,所以官聲一直很好。任“財政部長”前三年風平浪靜,但是在第四個年頭,張方平卻惹上事了。

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京城開封發生一起因房屋歸屬產生的糾紛案。當時京師有個叫劉保衡的富商開了一家酒場,但卻經營不善,欠下官府一百餘萬兩酒麴錢。主管國家財政的"三司使"張方平屢次派人督催劉保衡還債,劉保衡自然不敢與官府抗衡,不得不變賣家產以還債。劉保衡的房屋甚是豪華氣派,張方平在劉保衡拍賣家產時,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他的房屋。

這件事後不久,平地再起風雲,劉保衡的姑姑到開封府告狀,說劉保衡並非劉氏後代,而是抱養來繼承香火的,與劉家沒有血緣關係,他無權處置劉家的祖產。她要求張方平歸還屬於自己的這套豪宅。事情鬧到了開封府。公堂之上,姑姑真的拿出了抱養劉保衡的文契。開封府派人調查後,發現劉保衡姑姑所說的情況屬實。如此一來,當初購買劉保衡房屋的三司使張方平就成了風口浪尖的人物,嫌疑極大。包拯當時任御史中丞,他不徇私情,立即上書彈 劾張方平,指責他身爲三司使,卻乘人之危,賤買所管轄富民的住宅,寡廉鮮恥,實在駭人聽聞,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處之以高位。張方平因此被免去了"三司使"的職務。

一樁普通的民事糾紛,經大衆的口口相傳和諸多猜測,瞬間升級爲腐 敗事件,此時,御使介入調查。御使一介入,張方平十分被動。當時主持御史臺的是包拯,他查實後便上疏彈 劾張方平“張方平爲三司使,坐買豪民產,拯劾奏罷之……”。張方平也因此被定性爲假公濟私。隨後,張方平被降職爲陳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