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李淵縱酒自晦的故事

傳說 閱讀(1.44W)

民間故事作爲語言中熟語的一部分,負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折射了精彩的人文世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李淵縱酒自晦》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李淵縱酒自晦的故事

《李淵縱酒自晦》

隋朝大業初年,隋煬帝由於橫徵暴斂、窮兵黷武而使得民不聊生,全國各地的老百姓怨聲載道,紛紛起義。首先是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全國各地的義軍便蜂擁而起。這時候,李淵奉命鎮守弘化鎮,併兼管關右各郡軍事。

李淵乃是名門之後,世襲唐國公,他和楊廣其實是姨表兄弟。李淵歷經地方和中央高官,向來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很多人也都誠心歸附於他,這就引起了楊廣對他的猜疑。

當時在民間流傳着“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謠,此時天下沸騰,海內騷然,聽到這樣的民謠,楊廣幵始擔心自己的江山要被姓李的取代。因爲這個民謠,他還下令砍光李樹以絕不祥之兆。有些小人便伺機誣告右驍衛大將軍李渾企圖謀反,說什麼民謠中的“李花開”指的可能就是李渾,結果楊廣就先發制人,不管事情真假就將李渾宗族的32人全部處死。

李淵也姓李,因此,楊廣也對其產生了懷疑。李淵這個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事張揚,但其實私下裏很有人緣,手下有衆多良將賢士。或許也正是由於這一點,引發了楊廣對他的猜忌。有一次,楊廣要召見李淵,李淵說自己生病了不能來,結果楊廣就勃然大怒。李淵當時有一個姓王的外甥在後宮辦事,楊廣就去問他的外甥:“你舅舅爲什麼不來?”他的外甥就回答說他生病了不能前來。楊廣又問道:“是不是會死呢?”後來,李淵聽說此事之後十分擔心,感到自己快要大難臨頭了,爲了掩飾自己,以便使楊廣放鬆對他的朁惕,李淵便整天縱酒作樂,假裝沉湎酒色、委靡不振的樣子。

後來,天下盜賊四起,兵部尚書樊子蓋不分青紅皁白地就燒燬r汾水以北的村莊,而當那些作亂的人前來自首投降的時候,楊廣就挖一個大坑把他們集體燒死在裏面。爲此,老百姓極爲憤怒,便成羣結隊地以偷盜搶劫爲生。整個社會動盪不安。

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被任命爲太原留守,同時,楊廣還任命王威、高君雅爲副留守。其實楊廣所任命的這兩個人的作用乃是在於監視李淵的一舉一動。此時,楊廣對於李淵巳經相當不信任了。在如此亂世,李淵擁有強大的實力而身爲皇帝的楊廣卻不得人心,要說李淵沒有一點兒反叛之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自己明白,如果要成功就一定要等待,等到時機成熟方可一舉成功。而自己手下的王威、高君雅和自己也是貌合神離,而他也知道楊廣派他們兩人來的用意。因此李淵乾脆就繼續實行韜晦之計,靜觀其變。

李淵雖然表面上極力不露聲色,但實際上他對所有勸他反隋的人都有好感,因此總是有人接連不斷地推動他起兵反隋。他的部將許世緒還鼓動李淵舉起義旗,利用當時民間正在流傳的李氏得天下的流言成就一番大業。當時,李淵雖然沒有直接表態,但是,從他和許世緒越來越親密的關係上,便可以看出這一點。李淵這個人十分寬厚,他對待投誠的人也都十分寬容,讓他們留在自己左右,聽說這件事之後,很多人便來到太原投奔於他,前前後後大概有幾萬人。李淵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因此他經常開倉濟民,來他這兒當兵的人也越來越多。

當時天下形勢混亂,很多人也都和他一樣蠢蠢欲動時他卻隱忍不發,並在暗中繼續積蓄力量。李淵在積極準備、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上可謂是處心積慮。在大業十一年(615),李淵鎮壓敬盤陀起義軍的時候僅僅誘降的起義軍就達數萬人,這些人全都加入到他的隊伍當中。隋朝大將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因反對徵遼而觸犯了隋朝的法律,被迫逃匿到太原,最後也都被李淵收留,這都爲他日後贏取大業奠定了一定的人力基礎。

唐高祖李淵簡介: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祖籍邢州堯山[1] ,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開皇中,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隋煬帝即位後,李淵又歷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爲殿內少監,又升衛尉少卿。

大業十一年(620xx年),李淵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20xx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義寧二年(620xx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武德九年(620xx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

上元元年(674年)農曆八月,改上尊號爲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曆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