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吃重陽糕的傳說

傳說 閱讀(2.52W)

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吃重陽糕的傳說,歡迎閱讀!

吃重陽糕的傳說

吃重陽糕的傳說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南齊書》卷九上說,劉裕纂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后,便規定每年九月九日爲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傳說,後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於陝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裏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纔打發報子,姶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爲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糕簡介

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糕”等。爲重陽節的傳統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爲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慄、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 (今河南開封)、臨安 (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爲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淵鑑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臺卿 《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