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日月潭的美麗神話傳說故事

傳說 閱讀(5.22K)

我國臺灣省,有個聞名遐邇、風光迷人的日月潭,不知道你們了不瞭解日月潭。關於日月潭是有一個傳說故事的你知道嗎?下面小編要介紹一個有關於日月潭的傳說故事,一起看看吧。

日月潭的美麗神話傳說故事

日月潭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大清溪邊住着一對年輕夫妻,丈夫叫大尖哥,妻子叫水社姐。夫妻倆靠捕魚爲生,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一天中午,當夫妻倆正在河裏捕魚時,忽然,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大地開始不停地晃動,四周隨即籠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不一會兒,四周安靜下來,夫妻倆這才發現,天上的太陽不見了。

到了晚上,夫妻倆藉着月光在河裏捕魚。這次,他們又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周圍的一切開始不停地搖晃,這一搖啊,天上的月亮也不見了。

從此,太陽和月亮再也沒有出現過,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大地都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世間萬物全都失去了生機。

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定把太陽和月亮找回來。於是,夫妻倆舉着火把,帶上乾糧,便出發了。他們翻山越嶺,走了很久很久,終於,在一個深潭邊,看見太陽和月亮正在潭裏一上一下地來回翻滾。

這時,正好有一位砍柴的老人經過,大尖哥問他:“老大爺,太陽和月亮爲什麼會掉進深潭裏呢?”老人嘆了口氣,說:“哎,這都是因爲潭裏有兩條貪玩的惡龍,它們把太陽和月亮吞進了肚子裏,瞧!太陽和月亮正被它們一吞一吐地耍着玩呢。”

水社姐問老人:“您知道怎麼接近惡龍嗎?”老人指着潭邊的洞口說:“這兒能夠通到惡龍住的地方,年輕人,惡龍法力無邊,快離開吧。”夫妻倆堅定地說:“不!我們一定要奪回太陽和月亮。”“你們要保重啊!”說完,老人便離開了。

妻倆來到洞口,側身鑽了進去,他們發現越往裏鑽,洞越寬敞,不一會兒,他們竟能站起來走了。他們走啊走,突然發現前面有火光,走近一看,原來有一位白髮老婆婆正在竈邊煮飯。

老婆婆見到他們很驚訝,問道:“年輕人,你們從哪兒來?”夫妻倆向她說明了來因,老婆婆聽完,淚流滿面地抓着兩人的手說:“我就是被惡龍抓來的,你們可一定要制服它們啊!聽說阿里山腳下埋着金斧頭和金剪刀,只要挖出來就能制服惡龍。”

接着,老婆婆遞給他們兩把鋤頭:“你們拿去吧,這是惡龍的鋤頭,用來挖土很利索。你們挖到金剪刀和金斧頭後,把它們扔到潭裏,到時,惡龍便能被制服。”夫妻倆謝過老婆婆後,便扛着鋤頭,出發了。

夫妻倆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來到了阿里山腳下。夫妻倆拿着鋤頭,奮力地在地上挖啊挖,不久,地上被他們挖出了一個大洞。忽然,從洞裏傳來“轟”的一聲巨響,金剪刀和金斧頭出現在了洞底。

夫妻倆高興極了,拿着金剪刀和金斧頭來到了深潭邊,他們照着老婆婆的話,把金剪刀和金斧頭扔進了潭裏。

突然,水裏濺起巨大的浪花,兩條惡龍衝出了水面,只見它們的喉嚨上各有一道又大又深的口子,鮮血不停地從裏面冒出來。惡龍痛苦地掙扎了一會兒,便“轟”的一聲倒在了潭底,太陽和月亮則從它們的口裏滾落了出來。

兩條惡龍終於被殺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依然浮在水面,並沒有升上天,到底怎樣才能把它們送回去呢?水社姐想了想,說:“我們去問問老婆婆吧。”

於是,他們沿着洞口往裏走,找到了正在煮飯的老婆婆。水社姐拉着老婆婆的手,說:“老婆婆,惡龍已經死了,可怎樣才能把太陽和月亮送回天上去呢?”老婆婆笑着說:“只要你們吃下龍的眼珠,就能力大無比,到時便能把太陽和月亮拋上天。”

夫妻倆聽後,十分高興,他們攙扶着老婆婆,走出了深洞。站在潭邊,大尖哥對老婆婆說:“我們這就去把惡龍的眼珠挖出來。”說完,夫妻倆跳進深潭,把惡龍的眼珠挖出來,一人吞下了一顆,瞬間,兩人變得巨大無比,簡直和山一樣高。

大尖哥從潭裏捧起太陽,用力一拋,太陽“蹭”地一下升上了天空。頓時,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遠處傳來了人們歡樂的歌聲。

當太陽漸漸西沉時,水社姐從潭裏捧起月亮,用力一拋,月亮也“蹭”地一下升上了天空。這時,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月光,樹林裏傳來了鳥兒們歡快的叫聲。

見太陽和月亮都已升上天空,老婆婆對夫妻倆說:“孩子們,快回家吧!”水社姐搖了搖頭:“老婆婆,我們要永遠守在這裏,保護太陽和月亮。”話音剛落,夫妻倆就變成了兩座雄偉的高山。

從此,爲了紀念這對年輕的夫妻,人們把深潭命名爲“日月潭”,把潭邊的兩座大山分別命名爲“大尖山”和“水社山”。

日月潭簡介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羣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羣峯倒映湖中,優美如畫。每當夕陽西下,新月東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雅寧靜,富有詩情畫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光華島),以此島爲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的歷史發展

日月潭原爲全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全仰賴雨水供應。潭中有拉魯島(舊名珠嶼島、光華島),島東北側形圓如日,島西南側狹長微彎如月,故名“日月潭”。

1920xx年7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門牌潭發電所”,但由於資金的不足,拖到1920xx年才大興土木。1934年6月完工,並改稱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其相關工程包括在武界建壩攔截濁水溪上游溪水,開鑿人工引水隧道至日月潭以供給水源,而發電後的水則被引導注入濁水溪支流水裏溪,從此日月潭變成濁水溪水系的一環。

爲了運送電廠興建所需要的材料,集集線鐵路因此孕育而生。完工後的日月潭的水位上升,湖面面積也從原來的4.55平方公里擴張至7.73平方公里,當時稱爲“珠子山”的拉魯島面積也隨之縮小。

1944年發電廠遭飛機轟炸損壞,發電停頓。1946年臺灣電力公司成立,隨後修復電廠恢復供電,1948年10月改名爲大觀發電廠。1970年,日月潭定爲風景區,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進行重建工作,並設計新的服務計劃,20xx年1月,設立日月潭國家級風景區,其範圍除日月潭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裏蛇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