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4個

成語故事 閱讀(3.18W)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 守株待兔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4個

宋國有個農民正在耕田。田邊有棵大樹樁,一隻兔子飛奔過來,不小心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這個農民從此便放下農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再也沒有得到兔子,而他的這種行爲卻被當作笑話在宋國傳開了。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 病入膏肓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病情極爲嚴重,到了無藥可治的程度,並引申形容某種情勢或問題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作者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源於《左傳 成公十年》.

晉景公生了重病,經過許多醫生醫治,都不見好轉.後來,他聽說秦國有個名醫的醫術非常高明,於是便派人日夜兼程去請.在醫生還沒有到來之前,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兩個小孩子站在他身邊說話.一個說:"你知道嗎 秦國要來個名醫,恐怕要傷害我們."另一個滿不在乎地說:"你怕什麼!我們居肓之上,膏之下,他是沒法對付咱們的."不久,名醫到達晉國,立刻給晉景公診病,醫生對晉景公說:"你的病非常危險,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下,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也無濟無事."晉景公想起自己做過的夢,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罷,讓人送給醫生一份厚禮,讓他回秦國去了.

後來,人們用"病入膏肓"形容人的病情極爲嚴重,到了無藥可治的程度,並引申形容某種情勢或問題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 利令智昏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攻打韓國.不幾天就攻佔了韓國的野王,斷絕了上黨的交通.這樣一來,上黨城孤立無援,眼看就要失守,上黨守將馮亭看到野王已經失守,認爲上黨也會保不住的,與其讓秦國佔了上黨,還不如親手把它轉交給趙國,韓國就可以和趙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的侵略.

當馮亭派人把上黨的地圖帶給趙孝成王時,趙王左右爲難,他不知該怎麼辦,於是召集大們商議,其中有一個叫趙豹的大臣勸趙王不要接受,因爲無端地接受別人送來的東西,就會引起禍患,韓國之所以把上黨獻給趙國,目的是想讓秦國把矛頭指向趙國.可是趙王並不同意他的意見,於是又和平原君趙勝商議,平原君認爲即使發兵百萬,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現在卻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黨的土地,決不能坐失良機.

趙王聽了平原君的話,非常高興,於是派平原君到上黨去接受土地,封馮亭爲華陽君.可是沒有多久,趙國就大禍降臨,秦國看到即將到手的土地卻被趙國佔領了,轉而來攻打趙國,趙國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應戰,結果打了敗仗,秦國在長平之虎中消滅趙國士卒40多萬.

司馬遷在評價這件事時,認爲平原君是一個行爲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卻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這個東西,能夠使聰明人衝昏頭腦,喪失理智,平原君貪圖馮亭的利誘,以致趙國在長平損失了40多萬人,幾乎連趙國的都城邯鄲也快失去了.後來,人們用"利令智昏"來形容因貪利而失去了理智

成語故事及主人公 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臣名叫莊辛。他見朝中有幾個大臣整天圍在楚襄王身邊,與楚襄王一起縱情淫樂,就對楚襄王說:您那些心愛的臣子,奢侈浪費,如果不果斷地處置他們,必然要遭殃!襄王聽了,不以爲然地說: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謠。莊辛說:如果大王您繼續寵信這些奸臣,那麼楚國很快就要滅亡了!

由於楚襄王不聽勸告,莊辛便離開楚國到趙國去了。後來楚國果然遭到了秦國的進攻。由於楚國內部空虛,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國土。楚王被迫逃到城陽(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時他纔想起莊辛的話,連忙派人去把莊辛請來。莊辛回到楚國之後,襄王內疚地對他說:現在事情已經弄成這個樣子,你看怎麼辦纔好呢?莊辛回答說:羊跑了纔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原文是:‘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我聽說從前商湯王、周武王只有方圓百里的國土,但是卻建成了強大的國家;夏桀王、商紂王雖佔有整個天下,卻最終亡了國。大王您要牢牢記住這個教訓:重用奸臣,一定會導致災難的!

楚襄王聽了莊辛的這番話後,覺得很對,於是馬上封他爲陽陵君,不久就收復了大片的土地。

成語亡羊補牢由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縮略而來,比喻出了差錯或者遭遇失敗之後,要吸取教訓,及時補救,還不算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