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閱讀(1.74W)

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詼諧性和倫理性,蘊藏着十分豐富的知識和道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

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

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1: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mi,舊讀ni)衡的著名文學家。他博學多才,善於論辨,寫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當自傲,好與人爭鬥。當時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賞他,認爲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特地寫了薦表,把他推薦給漢獻帝。

在薦表中,孔融盛讚禰衡有驚人的才學和記憶力,只見過一次,就能背誦,只聽到一次就能記住。像禰衡這樣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漢獻帝什麼都要聽命於獨攬朝廷大權的曹操,便把薦表交給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決定召見禰衡,但禰衡瞧不起曹操,自稱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後來總算去了,但在言語之間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裏冒火,便讓禰衡當鼓吏,在自己大宴賓客的時候讓他擊鼓,藉以當衆侮辱。不料,禰衡竟利用當這個差的機會,擊一陣鼓罵一陣曹操。結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殺了禰衡,但又怕留下害賢的壞名聲,便派他去荊州勸說劉表來降,實際上是企圖借劉表之手殺他。

不料,劉表仰慕禰衡之名已久,把他奉爲上賓,並把他當作高級顧問,每次議事或發佈文告,都要徵求他的意見,他不表態便不作決定。但是,禰衡在劉表那裏的時間也不長。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對待劉表,使劉表無法忍受。於是,劉表將他派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裏去當書記。

黃祖知道禰衡的文名很高,讓他起草文稿。不論是什麼文稿,禰衡總是一揮而成,而且總是寫得非常得體,符合黃祖的要求。爲此,黃祖很看重他。

黃祖的長子黃射(yi)也是當官的。他對禰衡的文才同樣非常欣賞,常常邀禰衡遊山玩水。一次,兩人蔘觀了東漢文字家蔡邕(yong)寫的一塊碑文,都覺得文筆很好,書法也很漂亮,深爲讚美。

回家後,黃射懊悔當時沒有把碑文抄下來,以便細細回味。禰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後,說:“不妨事,我雖然只看了一遍,但還能記住。且讓我寫出來。”

禰衡說罷,竟憑記憶把碑文全部默寫了出來。事後,黃射派人去核對,竟然一字不差。衆人知道,都誇禰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黃射歡宴賓客,有人在宴會上獻給他一隻鸚鵡。黃射非常喜愛,當場請禰衡作一篇關於鸚鵡的賦。禰衡略一思忖,便舉筆疾書,不一會兒把賦寫畢。這就是他的代表作《鸚鵡賦》。

儘管禰衡才學很高,記憶力驚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現沒有絲毫收斂。一天,黃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遜。黃祖數說了他幾句,他竟當衆大罵黃祖。黃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將他拉上岸去處死。當時禰衡才二十五歲。

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2:不堪回首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周圍還有好幾個政權。爲了完成統一大業,他先後攻滅了南平、後蜀、南漢等國,接着又把攻擊的目標對準南唐。

這時統治南唐的是李煜(yu),世稱李後主。他在政治、軍事上昏庸無能,但在文學藝術方面很有才能,詩詞、音樂、書畫等無所不能。他從小在深宮裏長大,過着奢侈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寫宮廷生活的情景。李煜的妻子周後娥皇,容貌出衆,擅長書畫歌舞,但不幸早逝。後來,李煜又與娥皇的妹妹小周後相愛,在花前月下飲酒作樂,而把國家大事置之腦後。

宋朝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李煜迷戀於歌舞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安逸,並不作抵禦的準備,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裏作戰勝利或者有什麼喜慶活動,他就趕緊命人向宋朝進貢財寶。後來,又主動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國號,作爲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趙匡胤兩次派使者通知他到開封朝見。李煜怕趙匡胤殺他,稱病不去。於是趙匡胤以此爲藉口,派十萬大軍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軍抵達長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爲宋軍無法渡過長江,整天在宮內和一班和尚道士講經說法。

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見城外都是宋軍的旗幟,才急忙去召援軍,但爲時已晚。捱到這年冬天,宋軍消滅了南唐最後一支援軍,終於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開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紗帽,戰戰兢兢地接受趙匡胤的召見。趙匡胤沒有殺他,侮辱性地封他爲違命侯,把他安置在城裏。他名義上是侯,實際上過着囚犯一樣難堪的生活。

李煜是個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後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鬱不堪。不久趙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世稱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違命侯的封號,封他爲隴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爲猜忌。一次,李煜懊悔當時不該殺了兩個忠臣,太宗得知後非常惱怒。

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爲《虞美人》的詞。詞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其中的意思是,過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顧,回顧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

這首詞傳到太宗那裏,太宗對他至今還在戀念故國非常忌恨。後來,又有一些懷戀故國的詞作傳到太宗那裏,於是太宗派人將他毒死。

二年級學生講成語故事3:不拘一格

龔自珍是我國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1792年,他出生於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從小就喜愛讀書,特別愛學寫詩。14歲時,他就能寫詩,18歲時會填詞,20歲就成了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寫的詩,想象力很豐富,語言也瑰麗多姿,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在詩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敗,主張改革,支持禁菸派,反對侵略,反對妥協,充滿着愛國熱情。他是個愛國主義者。

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xx年左右的官。由於他不滿官場中的腐敗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擠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毅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

一天,龔自珍路過鎮江,只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打聽,原來當地在賽神。人們擡着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這裏,一位道士馬上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爲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揮而就寫下了《九州生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中九州是整個中國的代稱。詩的大意說,中國要有生氣,要憑藉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現在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於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