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故事集>

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

故事集 閱讀(7.02K)

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

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

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1:非洲蜂與荊棘鳥

在非洲中部地區乾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種體形肥胖臃腫的巨蜂。

巨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粗而短。但是這種蜂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夠連續飛行250公里,飛行高度也是一般的蜂所不能及的。它們非常聰明,平時藏在岩石縫隙或者草叢裏,一旦有了食物立即振翅飛起。尤其是當它們發現這一地區氣候開始惡劣,將要面臨極度乾旱的時候,它們會成羣結隊地迅速逃離,向着水草豐美的地方飛行。

科學家們對於這種蜂充滿了疑惑。因爲根據生物學的理論,這種蜂體形肥胖臃腫而翅膀卻非常短小,在能夠飛行的物種當中,它是飛行條件最差的。如果按照飛行條件,它還不如雞和鴨鵝優越。尤其在蜂的大家族裏,它更是身體條件最差的。根據物理學的理論,它的飛行就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因爲根據流體力學,它的身體和翅膀的比例是根本不能夠起飛的!

按照科學家的理論,這種蜂不要說自己起飛,就是我們用力把它扔到天空去,它的翅膀也不可能產生承載肥胖身體的重力,它會立刻掉下來摔死。可是事實卻是恰恰相反的,它不僅不用藉助我們的力量,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飛行,而且是飛行隊伍裏最爲強健、最有耐力、飛行距離最長的物種之一。

科學家們從來也沒有遇到過對科學這樣殘酷的挑戰。因爲在這個小小的物種面前,所有關於科學的經典理論都不成立。哲學家們知道了這個故事之後,告訴嚴謹的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說,沒有什麼奇異的祕密,它們天資低劣,但是它們必須生存,只有學會長途飛行的本領,才能夠在氣候惡劣的非洲大草原生存。

在南半球有一種鳥,它的歌聲比世界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美好動聽,但是它只有找到一種荊棘樹,落在長滿荊棘的樹枝上,讓荊棘刺進自己的肉體,才能夠歌唱。從離開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了尋找荊棘樹的旅程,直到如願以償,找到那種長滿如針一樣鋒利荊棘的荊棘樹。這個時候,它就落下來,而且要選擇最鋒利、扎進肉體最長的荊棘。它的身體被鋒利的荊棘刺得血流如注,疼痛難忍,生命奄奄一息,它纔開始了讓所有會歌唱的鳥自慚形穢的歌唱。一向自比歌王的雲雀和夜鶯,在它的歌聲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荊棘鳥的血流盡了,一曲最美妙的歌聲也戛然而止。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着。所有聽到歌聲的人和鳥兒都在向荊棘鳥致最後的敬意,因爲大家都知道,最美好的東西,只有用深痛巨創才能換取。

面對這個故事,我一直都在沉思:荊棘鳥是知道的,它尋找荊棘樹,就意味着尋找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結束,就意味着承受連生命都承受不了的痛苦。但是,它還知道,只有承受經歷這個無比巨大的痛苦,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聲。

我在想,我願意做那個荊棘鳥嗎?我如果是那個荊棘鳥,我肯去尋找荊棘樹嗎?找到了荊棘樹,我肯落在最尖最長的荊棘樹上嗎?我不敢說,但是,我知道有人願意做荊棘鳥,而且像荊棘鳥一樣給我們留下最美好的歌聲。

非洲蜂和荊棘鳥,是大自然中兩種普通的物種,但它們卻給了我們無邊的智慧和啓示。

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2: 輕和重

據傳,寶泉寺的僧人在南涑河邊打了一口井。因爲井水含有很多礦物質,種地都不用上肥料,青菜長得又肥又大,好吃得很。僧人們在這裏吃齋唸佛,過着清閒的日子。

寺院附近有一個快要成精的葫蘆妖。葫蘆妖來到世上後,已經做了99件壞事,只要再做成一件壞事,就可以變成精。他悄悄找到了河裏的老烏龜,使壞說:“不能再讓僧人在井裏打水了,這樣下去會把河水弄乾的。到時候大家都沒法活!”

老烏龜聽信了葫蘆妖的話,心想,我不如把井給拆掉一半,這樣就不能存水了,僧人們也不能繼續在這裏打水了,河水也就保住了。老烏龜想到做到,立刻施展本領,把井拆掉了一半。水井馬上變成了半邊井,無法再從裏面打水。一邊的葫蘆妖可高興了,它馬上就要成精了,直誇老烏龜幹得好。寶泉寺方丈十分惱怒,卻拿葫蘆妖無可奈何。

着急間,來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揮動手中的拂塵,指着半邊井喊了一聲“起”,那口井雖然還是半邊井,但井水立刻神奇地涌了出來,又可以從裏面打水了。葫蘆妖知道遇上了神仙,非常害怕,轉身跳到了河裏。寶泉寺方丈想鎮住葫蘆妖,縱身跳上了葫蘆妖的身體。孰料葫蘆妖的浮力大得很,在水中挪移不定,方丈三番五次地上去,都被甩到了水中。

那位老太太也躍到了葫蘆妖的身體上,任憑葫蘆妖如何在水中翻滾,她始終保持優雅的姿勢,不落水。葫蘆妖折騰來折騰去,筋疲力盡,最終變成了一個葫蘆形狀的小島,再也無法禍害人間。

寶泉寺方丈甚是驚奇。這時,老太太現了原形,原來是觀音菩薩雲遊到此。她對方丈微微一笑說:“我送你兩個字。”

“第一個字是‘輕’。身無雜念,才能身心輕鬆,才能在奇形怪狀的葫蘆上面立住腳。”

“第二個字是‘重’。內心裝着老百姓的人,自身才有分量,才能壓得住妖氣,鎮得住邪惡。”

輕和重,是如此的辯證、如此的統一!寶泉寺方丈頓有所悟,遂依此理念治寺,終將寶泉寺打造成了古沂州四大名寺之一。

三分鐘哲理幽默小故事3:一盤燻肉識君子

胡雪巖早些時候聽到了一些關於左宗棠的負面傳聞,對左宗棠有成見。一次,胡雪巖因事拜訪左宗棠。吃飯的時候,胡雪巖發現左宗棠身爲朝廷一品大員,生活卻非常儉樸。

此時,飯桌上一道湖南的燻肉引起了胡雪巖的注意。胡雪巖吃了一塊後,發現肉略有變質,難以下嚥。精明的左宗棠發現了這一細節,對胡雪巖說:“這肉是我在湖南的夫人託人捎過來的,只因路上時間長了點,有點變味,因是夫人所送,所以捨不得丟。”

胡雪巖明白過來,以前就聽說左宗棠早年科舉不利,受人白眼,一窮如洗,幸得名門出身的夫人看中。左宗棠對妻子也是敬愛有加,從這盤變了質的燻肉就可以看出左宗棠是一個念恩情的人。

離開左宗棠的大營後,胡雪巖清點了二萬兩銀票,又立刻派人從洋人那裏購得一萬石糧食,準備一併捐給左宗棠做軍餉。身邊的人悄悄地跟胡雪巖說:“您爲什麼一定要捐這麼多錢糧給他呢?”胡雪巖胸有成竹地一笑,說:“此君子不交,我交何人?”後來,兩人消除誤會,成爲知己。

與人結交,看重品行。道聽途說的未必可信,親自觀察到的小細節才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