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故事集>

道德的小故事

故事集 閱讀(5.86K)

從道德小故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美好優良的人生道德品質,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道德的小故事。

道德的小故事

道德的小故事1:一時糊塗的清官

包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剛任開封府尹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有人犯了罪被官府緝拿歸案。按刑律,要受杖刑。那時的杖刑很重,竹杖又大又沉,几杖下去皮開肉綻,打成重傷是常有的事。犯人一聽害怕了,趕緊託人找到包拯手下的一個小吏,花錢求他改判輕點的刑罰。

小吏見有利可圖,便答應幫忙。他讓犯人不必慌張,並約定:“兩天後包拯審案時,我會來記錄你的罪狀,到時你就大聲喊冤,我自有辦法爲你減輕刑罰。”

犯人雖將信將疑,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等包拯隔日升堂審案時,犯人就按小吏的吩咐,拼命喊屈叫冤,爲自己辯解。還不等包拯開腔,小吏就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官老爺樣子,大聲呵斥:“大膽刁民!快快受了杖責,滾回牢房去吧。”

包拯剛正不阿,最見不得仗勢欺人的做派。這小吏竟然在他面前耍威風,定要狠狠教訓一番。於是,包拯當堂將小吏責罵一通,而那個犯人卻改判了刑罰,從輕發落了。

包拯的正義責罰,卻中了小吏的下懷。

優點如果被小人利用,也會成爲缺點,所以,越是平時有效的經驗,越要多份小心和謹慎。

道德的小故事2:太守巧斷家產案

北宋時,侍郎李若谷在幷州當太守。有一天,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跑來擊鼓鳴冤,說叔叔不認自己爲侄,想要佔有父母給自己留下來的家產。

這個男孩名字叫石娃,父母經商積攢了不少家產。兩個月前,父母帶石娃去幾百裏之外走親戚,離開家時,父親委託自己的弟弟幫忙照料家裏的生意。

可是,一家三口從親戚家返回的途中,父母竟染上風寒相繼去世,石娃一路費盡周折纔回到家中,正準備進去,叔叔走出來大喝:“哪裏來的野孩子?”他急忙說:“叔叔,我是石娃呀,這裏是我的家。”不料,叔叔非但不肯相認,反而繼續呵斥道:“胡說,我根本沒有你這樣的侄子,快滾!”說着,“砰”的一下關上門,任憑石娃怎麼叫,也不肯開門。

石娃沒有辦法,只好告狀。李太守聽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你再回去敲門,看到你的叔叔出來就揍他一頓!”石娃搖頭說不敢,李太守卻說:“你若想讓我審理此案,必須照我說的去做!”

石娃沒辦法,硬着頭皮回去,用力推開門,狠狠地踢了叔叔幾腳,然後轉身就跑。叔叔被氣壞了,也跑去找太守告狀,說侄子不懂尊卑之分,竟然動手打他。

李太守一聽,立刻怒喝道:“既然承認石娃是你的侄子,爲什麼還要霸佔他的家產,你該當何罪?”叔叔聽了,又後悔又慚愧,只好低頭認罪。

原本說不清道不明的家務事,就這樣被太守化解了。有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採取迂迴的辦法,往往更容易實現目的。

道德的小故事3:情義的底線

唐朝中後期,裴垍被提拔爲宰相。他的老友,在山西任縣令的高林聽說後,專程來道賀。裴垍很高興,設宴與高林飲酒敘舊。吃喝盡興後,裴垍說:“你要沒什麼要緊事,就在這裏多住些日子吧!”還拿出自己積攢的三百兩銀子送給他。

高林很感動,那之後,他住在裴府,吃吃喝喝。一天,高林醉醺醺地來找裴垍說:“你是朝廷的大紅人,不如把我調到京城來,弄個‘京府判司’噹噹?”裴垍爲難地搖搖頭說:“你是有才能,但這個職位不適合你。”

高林沒想到會碰釘子,整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他帶着一張空白的公務信箋來找裴垍:“我父母年邁、子女還小,可我那地方條件太艱苦,你就在這上面隨便寫幾個字,幫我在京城謀個差吧!”裴垍還是拒絕了。

高林不解地問:“你爲何願意款待我,卻不肯幫我這點小忙?”裴垍撕了那張公務信箋,說:“我在這上面寫字就代表朝廷,我怎能因與你有私交就亂來呢?三百兩銀子可以送,但一紙信箋卻不能隨便相贈。”

人不能不講情義,但切忌因情義而逾越界限。做到公私分明,這便是重情義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