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閱讀(1.79W)

你瞭解的成語寓言故事有哪些?兒童在小的時候都很喜歡聽故事,特別是有寓意的寓言故事對孩子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兒童成語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篇一:引狼入室

從前有個牧羊人在山谷裏放羊。

他看見遠遠地有隻狼跟着,就時刻提防着。

幾個月過去了,狼只是遠遠地跟着,並沒有靠近羊羣,更沒有傷害一隻羊。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鬆了戒心。

後來,牧羊人覺得狼跟在羊羣后面有好處,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了。

再後來,他索性把狼當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羣。

牧羊人見狼把羊管得很好,心裏想,人們都說狼最壞,我看不見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進城去,就把羊羣託狼看管,狼答應了。

狼估計牧羊人已經進城了,就衝着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

它的嚎叫聲引來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羣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瞭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僞善欺騙了。

成語“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內部。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篇二: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魏國的太子被送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做人質,跟隨着一起去的人員中包括了魏國的著名大臣龐恭。

在臨行前,龐恭對魏王說:

“要是現在有個人跑人說,熱鬧的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當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時有兩個人跑來,熱鬧的街上有一隻大老虎,您相信嗎?”龐恭又問。

“還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那麼要是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街上有隻老虎時,您會相信嗎?”龐恭接着問

魏王想了一會兒回答:“我會相信。”

於是龐恭就勸誡魏王:

“街上明明是不會出現老虎的,可是隻要有許多人這麼說,就有可能以訛傳訛地以爲真有老虎了。而邯鄲比街上還要遠許多,再加上評議我的人又不止三個,所以將來要是有人毀謗微臣時,還希望大王您明察。可是,龐恭走後,毀謗他的人太多了,最後魏王就不再重用他了。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篇三:虎懼駮馬

有一次齊桓公騎馬出遊,來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見遠處有一隻老虎擋道。齊桓公正打算繞道 前行時,不想那隻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動也不敢動。於是,齊桓公一行得以從老虎身邊飛馳而過,打獵滿載而歸。

齊桓公回宮後,便問管仲:“今天我騎馬外出,老虎見了我竟嚇得不敢往前走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騎的是一匹毛色駁雜的高頭大馬,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陽奔跑吧?”

齊桓公趕緊點頭:“正是這般情景。”

管仲於是分析說:“這種馬飛馳起來很像一種叫做‘駮’(bo)的猛獸,而駮是專以虎豹爲食的。那隻老虎以爲您騎的是駮,它又怎麼能不害怕呢?”

這則寓言說明,老虎被像駮之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於是將自己給嚇住了。聰明的人類則應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使自己的認識一步步地接近於客觀的實際。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篇四:虎項金鈴

明朝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城的西面,有一座清涼山,山勢十分險峻。

清涼山上,有一座清涼寺。寺裏有好幾百名和尚。香火十分興旺,寺內的方丈叫法眼禪師,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識人。

當時,寺內有位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就是不肯好好唸經,和尚們都看不起他。

但法眼禪師卻認爲法燈和尚很有靈氣,對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後,和大家一起隨便聊天。

他問大家:“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繫着一隻金鈴,你們說誰能解得開?”

和尚們聽了這個問題,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相互觀望。

沉默了好一會,一個人也回答不出。

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禪師便問他:

“法燈,你說說看,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繫着一隻金鈴,誰能解得開?”

法燈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這個問題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繫上去的,誰就一定能解下來!”

法眼禪師聽了,面帶微笑,說:“對!你回答得不錯!”

然後他對和尚們說:“法燈是很有才氣的,你們可不能小看他呀!”

後來,從這則故事還引申出“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樣一句成語。

兒童成語寓言故事篇五:驚弓之鳥

古時候,魏國有一個有名的神射手叫更羸。

這天,他和魏王在花園裏面遊玩,突然一擡頭,看見不遠處有一羣大雁正飛過來。

更羸對魏王說道:“大王,你相信嗎?我只要把弓弦拉響,就可以使天上的大雁跌落下來。”

魏王將信將疑地說:“胡說!我不相信!難道你的射箭的技術已經高超到了這樣的地步了麼?”

更羸若無其事地說:“你不相信嗎?那我表演給你看!”

正說着,那羣大雁飛近了,更羸從背上拿起自己的硬弓,擺好射箭的姿勢,將弓拉滿。當雁羣剛好飛過頭頂的時候,更羸突然猛扣弓弦,只聽“崢”的一聲凌厲的聲音,一隻大雁在空中猶如中箭一般,果然應聲跌落下來。

魏王驚奇極了,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是真實的。

他十分驚詫地說:“你的射箭的技術真的已經高超到了這樣的地步了麼?”

更羸笑着說:“大王,你真的以爲這隻大雁是我射下來的嗎?其實,並不是我的箭術高超,而是這隻大雁過去受過傷,現在又聽到我的弓弦一響,被驚嚇得掉了下來。”

魏王聽他越說越玄,滿臉狐疑地問道:“雁在天上飛,你怎麼知道它有隱傷呢?”

更羸回答說:“這羣大雁從東方飛來的時候,我就看到了這隻大雁孤零零地落在後面。它飛得很慢很慢,叫聲十分悲哀。

根據我的經驗,飛得慢,是因爲它體內有傷;叫聲悲,是因爲趕不上隊伍。這隻大雁創傷未痊癒所以驚魂不定,一聽到弓弦響,就振翅高飛,它一用力,導致舊傷迸裂,於是就從空中跌落下來了。”

現在,人們常常把受過某種驚嚇而心有餘悸的人形容爲“驚弓之鳥”,並用這一成語來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