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閱讀(2.27W)

寓言故事就是作者把想要說明的道理,通過虛構的故事來表達,讓學生從虛構的故事中受到啓發。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雞與蛇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篇一:打草驚蛇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爲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着狀紙,一邊發着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爲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裏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後來,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爲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當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行動,結果可能適得其反。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哪怕你從前沒有類似的經驗,你都不能失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多學一些東西,讓自己往全才的方向發展哦。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篇二:禿頂的小公雞

鶴收拾好東西,將許多料子和別的東西打成一大包。它對小公雞說:“請你幫我揹着!”小公雞嘀咕道:“我是你的朋友,又不是你的行李夫。”

鶴說:“要是你連這點事都不肯幫我做,那你就是一個壞朋友。”小公雞隻好將行李頂在頭上,動身上路它倆走了一陣,來到一棵大樹下。

小公雞將那一大包東西放了下來。它倆在樹下休息了一會兒,準備重新上路時,小公雞對鶴說:“我已背了好長一段路了,現在你自己該背一段路啦。”

鶴說:“我感到身體不舒服。在這情況下,要是你都不肯幫我背點東西的話,那你就是一個壞朋友。”小公雞隻好又頂着這一大包東西,繼續走了。

它們每天都是如此走着。終於,它們看到了巴巴國。小公雞揹着東西在前面走,鶴仍空着手在後面跟着。

到了城裏後,小公雞說:“現在這些東西全歸我了。”

“什麼?”鶴大吃一驚,“怎麼說這些東西是你的?”小公雞說:“我一直替你揹着這些東西。如果你連這點東西都不肯送給我的話,那你就是一個壞朋友。”

“我們找法官評理去。”鶴髮急了。

它們到了法官那裏,鶴搶着說:“就是這隻小公雞,它想拿走我的行李。”小公雞說:“有許多人與我們同路來的。它們都能證明:不是它,而是我一直揹着這包東西。”

法官將證人請來。這些人都說:“這包東西路上一直是小公雞揹着的。”

於是,法官判決:“這些東西全歸小公雞所有。”兩位朋友便回去了。

鶴對小公雞說:“讓我們去問問自己家鄉的國王,這包東西應該歸誰所有?”小公雞說:“我很樂意這麼做。”它們便往回趕路,回到家鄉後,它們便一起去我國王。

鶴說:“這是我的東西,可是小公雞卻硬要拿走。”小公雞說:“這不是它的東西,這是我的東西。因爲這些東西是我用頭一直頂到巴巴國,又從那兒頂着回來的。”

國王說:“你們各自將帽子脫下!”它們都脫下了帽子,小公雞的頭頂完全禿了,而鶴卻長着又長又美麗的冠毛。

國王說:“這裏誰都已看到是怎麼一回事了。要是天天頭上頂着東西,那鶴肯定不會長着這麼長而美麗的冠毛的;小公雞由於頂東西,頭髮全都磨光了。這包東西理當歸小公雞所有。”

小公雞謝過國王,拿着那包東西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一方面,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斷約束和反省自己的不足,進而改正,另一方面,要推己及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替他人着想。只有人人都有一顆推己及人的心,社會纔會更加和諧美好,這也正是當代中國所倡導的價值觀。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篇三:人心不足蛇吞象

從前有一個很窮的人救了一條蛇的命,蛇爲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於是就讓這個人提出要求,滿足他的願望。這個人一開始只要求簡單的衣食,蛇都滿足了他的願望,後來慢慢的貪慾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還不滿足,還要求做皇帝。蛇此時終於明瞭,人的貪心是永無止境的,於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傳說

後來有人把宰相的‘相’寫成了大象的‘象’從而演化出‘人心不足蛇吞象’。

接着有人把‘人心’直接改爲了貼切的‘貪心’也就有了‘貪心不足蛇吞象’。

這個成語故事教育人們要剋制慾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常樂。當然這句話用在事業和學業上是消極的,不對的,而在剋制私慾和貪心上,則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地方。

雞與蛇的寓言故事篇四:雞和貓

從前一個小村子裏,住着一隻美麗的公雞和能幹的貓。這隻公雞的頭上長着一頂紅紅的冠子和尖尖的嘴巴,還有鋒利的爪子和美麗的羽毛。貓的身上長着黑白相間的條紋。公雞的本領是爲人們報時打鳴,貓的本領是捕捉老鼠,爲人們除害。

有一天,公雞和貓相遇了,公雞仰首挺胸地對貓說:“我天天爲人們報時打鳴,我是全村最美麗的,你呢?”“我天天爲人們捉老鼠,哼!你有什麼了不起的?”貓插着腰說,它們倆都非常不服氣,於是決定公雞去幫貓捉老鼠,貓去幫公雞打鳴,看誰的本事大。

晚上,公雞來到了米倉。公雞在黑夜裏看不見東西跌跌撞撞的得鼻青臉腫。老鼠哈哈大笑,說:“哪有公雞來捉老鼠的呀?”老鼠一下子跳到了公雞頭上,一口咬了一下公雞頭上紅紅的冠,那美麗的紅冠差點兒就被咬掉了一半,公雞狼狽地逃走了。

早上,貓伸了個懶腰,這時它才記得要到屋頂上報鳴了。貓爬到了屋頂上,大叫:“喵、喵、喵。”叫了好久都沒有人起牀。它用力的大叫:“喵、喵、喵!”可還是沒有一個人被貓叫醒。貓叫得嗓子都啞了,它筋疲力盡地逃走了。

公雞和貓再次相遇了。公雞羞愧地說:“對不起,貓,我不應該嘲笑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貓說:“讓我們重新做回自己的工作吧!”公雞愉快的同意了。

最後,它們成爲了人類的好幫手。

每個人的特長都是不一樣的,原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本領,怎麼可以一起來比較呢!當角色互換以後,它們才明白各自的職責都是了不起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和物各有長短,不能以片面的眼光看待別人,要學會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做人要謙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