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 閱讀(1.89W)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古代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大全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一: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將領,他年輕的時候就武藝高強,很有心計,遠近聞名。當時大名士北海相孔融聽說了太史慈這個年輕人,對他非常欣賞,認定他是難得的奇才,很想與他結交,於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親,並向他的母親贈送了豐厚的禮物。這讓太史慈的母親非常感動。

當時還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風起雲涌,孔融爲防侵擾,出兵屯駐都昌這個地方,結果被黃巾軍管亥包圍,情勢十分危急。正好太史慈由遼東回家,母親便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說:“你和孔融並不認識,但是他在你走後,派人非常周到地照顧我的生活。今天他被敵軍圍困,你應該趕緊去救他啊!”

太史慈趕到都昌城下,趁夜間找機會進入城內,拜見孔融。孔融便派太史慈去找劉備搬救兵。太史慈來到平原,對劉備說:“我與孔融非親非故,但都是講道德仁義的人。今管亥暴亂,孔融被圍,危在旦夕。您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融讓我冒着生命危險突出重圍向您求救。”劉備聞言,恭敬地回答:“孔融知道這人世間有我劉備這個人嗎?太看得起我了。”劉備於是立即調遣精兵三千跟隨太史慈馳救都昌,黃巾軍聽說有救兵前來,便四散而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裏獲得最好的,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嗇,就越一無所有。現實就是這樣,只有那些樂於幫助他人的人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二:三個和尚

山上有座小廟,廟裏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唸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裏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

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裏,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擡水,兩個人只能擡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 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

後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裏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淨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裏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猖獗,打翻燭臺,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的,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評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社會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社會新風尚,與現實生活緊密。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三:孔融讓梨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爲,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啓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四:無妄之災

戰國時期,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將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獻給楚王,但終究不能生子。趙國人李園想把妹妹獻給楚王,但聽說楚王不能生育,擔心她日久在宮裏會失寵,便用黨詐的手段,誘使春申君收納其妹爲妾。

後來與春申君有了身孕,兄妹密商以後,李園之妹對春申君說:“楚王寵信您,超過了他的兄弟,如今您爲相二十多年,而楚王又無子,他死後,其兄弟繼位,他們各有所親、您怎能住久保持你的榮華富貴呢?而且,您掌權時間很長,在與楚王的兄弟們相處的過程中,失禮與得罪他們的地方很多,那時,恐怕就會大禍臨頭!還怎能保住相位和您的封地呢?”

這個女人恫嚇了春申君一陣子以後,接着神祕兮兮地說道:“現在妾已懷有身孕,如能憑着您跟楚王的親密關係,趁此時您將妾獻給楚王,妾託老天的福,將來若生下個男童,那就是您的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楚王,這樣,比起受別人管轄,時刻擔心會有不測的禍患,不是要強得多嗎?”

春申君認爲她說得很有道理,便藉機將這女子獻給了楚王,果然生下個男孩,被立爲太子,李園的妹妹立爲皇后,李園也因此受到楚王重用,手握大權。

考烈王患病。有個叫朱英的人,對春申君說:“世人有不測之福,又有無妄之禍(又有不測的災禍),如今您處在不測的世道中,服事不測的君王,那麼,你周圍哪能沒有不測之人呢?”

春申君問:“什麼叫不測之福?”

“您做楚相已經二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相國,實際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危,太子幼小,楚王一旦歸天,您輔佐幼小的君主,就像古時的周公一樣。或者,您自己當王,慶遠擁有楚國。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福。”

“什麼叫不測的災禍?”

“當前,李園雖然還沒有執政,但他是王舅;他不擔任領兵的將軍,但很久以來,他卻私下養了一批爲他舍死效忠的軍士。楚王一旦去世,李園必然搶先入宮,假託楚王的遺旨,執掌大權,任意專斷,軌殺您來滅口,這就是所說的不測之災。”

“什麼叫不測之人?”

“您現在就搶先任命我爲郎中(在宮內充侍衛的官名),待到楚王去世後,李園如果真的搶先進宮,我就幫您殺掉他,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人。”

春申君搖搖頭,說:“先生,算了罷,不要再說了。李園是一個懦弱的人,我待他又很好,他怎能幹出那種事來呢?”

朱英見春申君聽不進他的告誡,怕將來受到牽連,便逃走了。

17天后,考烈王病死,李園果然搶先進宮,埋伏下殺手,待春申來到時,刺殺了他,並割下他的頭扔到宮門外。然後命令殺掉了春申君的全家。李園妹妹跟春申君而懷孕生下的那個男孩,後來被立爲楚幽王。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五:物極必反

武曌[zhào]是唐高宗時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後,就臨朝聽政,不久,她廢了中宗,改立國號叫周,還自稱爲則天皇帝,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武則天。

當她臨朝聽政的時候,太子中宗已經長大了,可以處理國家的大事了,但是則天皇帝還是不肯放手。

在那個當時,許多的大臣都很不滿,紛紛上書勸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蘇安恆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勸諫則天皇帝。

奏疏上說:“太子現在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着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爲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

鸌[hù]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果。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古代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一: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將領,他年輕的時候就武藝高強,很有心計,遠近聞名。當時大名士北海相孔融聽說了太史慈這個年輕人,對他非常欣賞,認定他是難得的奇才,很想與他結交,於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親,並向他的母親贈送了豐厚的禮物。這讓太史慈的母親非常感動。

當時還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風起雲涌,孔融爲防侵擾,出兵屯駐都昌這個地方,結果被黃巾軍管亥包圍,情勢十分危急。正好太史慈由遼東回家,母親便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說:“你和孔融並不認識,但是他在你走後,派人非常周到地照顧我的生活。今天他被敵軍圍困,你應該趕緊去救他啊!”

太史慈趕到都昌城下,趁夜間找機會進入城內,拜見孔融。孔融便派太史慈去找劉備搬救兵。太史慈來到平原,對劉備說:“我與孔融非親非故,但都是講道德仁義的人。今管亥暴亂,孔融被圍,危在旦夕。您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融讓我冒着生命危險突出重圍向您求救。”劉備聞言,恭敬地回答:“孔融知道這人世間有我劉備這個人嗎?太看得起我了。”劉備於是立即調遣精兵三千跟隨太史慈馳救都昌,黃巾軍聽說有救兵前來,便四散而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裏獲得最好的,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嗇,就越一無所有。現實就是這樣,只有那些樂於幫助他人的人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二:三個和尚

山上有座小廟,廟裏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唸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裏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

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裏,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擡水,兩個人只能擡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 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

後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裏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淨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裏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猖獗,打翻燭臺,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的,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評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社會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社會新風尚,與現實生活緊密。

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篇三:孔融讓梨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爲,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啓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