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唐前詩詞>三曹詩詞>

曹操的經典詩詞名句大全

三曹詩詞 閱讀(1.98W)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曹操的經典詩詞名句大全

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5.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8.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9.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曹操《短歌行》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曹操《觀滄海》

11.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短歌行》

12.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13.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曹操《苦寒行》

14.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曹操《陌上桑

15.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曹操《薤露行》

擴展閱讀:文學成就

曹操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當今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爲主的,一類是遊仙詩。

與時事有某種關聯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薤露行》《蒿里行》二詩,作於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進謀誅宦官事敗,董卓入洛陽作亂;後一篇寫關東各州郡興兵討卓,又各懷野心,互相殺伐,在內容上緊相承接。詩篇以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地寫出了這一段歷史過程,因此被譽爲“漢末實錄,真詩史也”。《苦寒行》作於建安十一年,詩篇描寫冬日太行山區的酷寒、荒蕪、險峻,形象生動,同時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感受。《步出夏門行》作於建安十二年徵三郡烏桓時。該詩包括“豔”(前奏)及四解。“豔”着重寫了詩人出征時的複雜心情。一解“觀滄海”,寫進軍途經碣石時的觀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寫歸途中見聞;四解“龜雖壽”,寫取得了這場重要戰役勝利後的思想活動。以表述理想爲主的詩歌有《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前兩篇寫政治理想。他設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採、恩威並用的賢君良臣政治。這在漢末社會大破壞的現實背景下,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短歌行》的主題是求賢,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詩句,抒發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以冀成其大業心情。

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爲其特色。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共同基調,不過在曹操的詩中,它表現得最爲典型,最爲突出。在詩歌體裁上,曹操的樂府詩並不照搬漢樂府成規,而是有所發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漢樂府中都是輓歌,他卻運用舊題抒寫了全新的內容。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

擴展閱讀:曹操的人物生平

曹操祖父曹騰,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自幼機警,既長,喜結交名士。20歲時,受州郡舉薦,以“孝廉”爲“郎”,授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造五色棒懸於尉廨門上,有犯禁者,不論地位高低,皆棒殺之。後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後遷頓丘令,徵拜議郎。靈帝光和7年(184),改任騎都尉,隨皇甫嵩鎮壓穎州黃巾軍,遷爲濟南相。中平6年(189),曹操與袁紹討伐董卓兵敗。後鎮壓黃巾軍,隊伍日益壯大,於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都許縣,封爲大將軍、武平侯。從此,曹操大權在握,號令四方,滅呂布、破袁紹,徵烏桓,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先聲奪人的優勢,而興修水利,推行"屯田制",爲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物質基礎。曹操堅持"薦賢任能,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多方延攬人才。在軍事上曹操"自作兵書十餘萬言",整理註釋《孫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戰中度過的,指揮作戰"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若神"。從39歲至53歲的14年間,他經歷50餘戰,先後消滅了楊奉、韓暹、袁紹、袁術、陶謙、呂布,收降了張繡,征服了烏桓,統一了北方。赤壁兵敗之後,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戰合肥,逐馬超,據關中,平定河西、隴右諸地,鞏固了北方統一。在文學上,曹操倡導文學新風,創作了許多優秀詩歌和散文,對建安文學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