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唐前詩詞>其他詩詞>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

其他詩詞 閱讀(4.41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

詩詞作者

屈原戰國

原文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有所思》是漢代時流傳的一首樂府詩,屬於《鐃歌十八曲》之一。這首詩用第一人稱,表現一位女子在遭到愛情波折前後的複雜的情感表現。

翻譯:

屈原被放逐以後,在沅江岸邊漫遊,在大澤邊上一邊行走一邊吟唱。臉色憔悴,身體枯瘦。漁父看見他,問道:“你不是三閭大夫嗎?爲何到了這種地步?”屈原說:“世上的人都混濁,唯獨我清白。衆人都喝醉了,唯獨我清醒,所以我被放逐了。”漁父說:“聖人不凝固停滯受外物的束縛,能夠隨從世俗不斷改變自己。世上的人都混濁,你爲什麼不攪亂泥沙揚起水波同流合污呢?衆人都喝醉了,你爲什麼不也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爛醉呢?爲什麼要思慮深遠,行爲高尚,讓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剛洗過頭髮的人,一定要撣去帽子上的塵土剛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塵。怎能讓自己潔白的身子,受到髒東西的玷污?我寧肯跳入湘水,葬身江魚的腹中。怎能讓高潔的品質,沾染上世俗的污垢呢?”漁父微微一笑,用槳敲擊着船舷而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混又濁,可以洗我的泥腳。”於是徑自離去,不再和屈原說話。

賞析:

《漁父》中的人物有兩個——屈原和漁父。全文采用對比的手法,主要通過問答體,表現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爲頭、腹、尾三個部分。文章以屈原開頭,以漁父結尾,中間四個自然段則是兩人的對答。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開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況。時間是在“既放”之後,即屈原因堅持愛國的政治主張遭到楚頃襄王的放逐之後;地點是在“江潭”、“澤畔”,從下文“寧赴湘流”四字看來,當是在地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間的某一江邊、澤畔;其時屈原的情況是正心事重重,一邊走一邊口中唸唸有詞。文中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畫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在這部分中,漁父上場,並開始了與屈原的問答。對漁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寫出他心中的兩個疑問。一問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閭大夫與?”屈原曾任楚國的三閭大夫(官名),顯然漁父認出了屈原,便用反問以認定身份。第二問纔是問話的重點所在:“何故至於斯?”落魄到這地步,當是漁父所沒有料想到的。由此一問,引出屈原的答話,並進而展開彼此間的思想交鋒。屈原說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即自己與衆不同,獨來獨往,不苟合,不妥協。由此引出漁父的進一步的議論。針對屈原的自是、自信,漁父提出,應該學習“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榜樣,並以三個反問句啓發屈原“淈泥揚波”、“哺糟歠釃”,走一條與世浮沉、遠害全身的自我保護的道路。他認爲屈原不必要“深思高舉”,從思想到行爲無不高標獨立,以致爲自己招來流放之禍。漁父是一位隱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實信徒。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老子》)莊子說:“虛而委蛇。”(《莊子·應帝王》,後世成語作“虛與委蛇”)漁父所取的人生哲學、處世態度,正是從老莊那裏繼承過來的。他所標舉的“聖人”,指的正是老、莊一類人物。儒家的大聖人則說:“道不同,不相爲謀。”(《論語·衛靈公》)堅持“蘇世獨立,橫而不流”(《九歌·橘頌》)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對於漁父的“忠告”當然是格格不入的。他義正辭嚴地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張。他以“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的兩個淺近、形象的比喻,說明自己潔身自好、決不同流合污的態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兩個反問句,表明了自己“寧赴湘流”,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離騷》中就曾旗幟鮮明地表示過:“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漁父》中的屈原,正是這樣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捨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司馬遷將《漁父》的文字作爲史料載入屈原的傳記中,當也是有見於所寫內容的真實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貫之的思想性格的。

全文的最後一部分,筆墨集中在漁父一人身上。聽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漁父“莞爾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滄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這部分對漁父的描寫十分傳神。屈原不聽他的忠告,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以隱者的超然姿態心平氣和地與屈原分道揚鑣。他唱的歌,後人稱之爲《漁父歌》(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第八十三卷將此歌作爲《漁父歌》的“古辭”收入),也《滄浪歌》或《孺子歌》。歌詞以“水清”與“水濁”比喻世道的清明與黑暗。所謂水清可以洗帽纓、水濁可以洗腳,大意仍然是上文“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意思,這是漁父和光同塵的處世哲學的一種較爲形象化的說法。

最後這一部分,不見於《史記》屈原本傳中。從全篇結構來說,這一部分卻是不可或缺的:它進一步渲染了漁父的形象;漁父無言而別、唱歌遠去的結尾,也使全文獲得了悠遠的情韻。不少研究者認爲《漁父》這篇作品是歌頌屈原的。但從全文的描寫、尤其是從這一結尾中,似乎很難看出作者有專門褒美屈原、貶抑漁父的意思。《漁父》的價值在於相當準確地寫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與此同時,還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後世衆多詩賦詞曲作品中吟嘯煙霞的漁釣隱者形象,從文學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們聯想到楚辭中的這篇《漁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對屈原與漁父的感情傾向孰輕孰重,倒不妨認爲他比較傾向於作爲隱者典型的漁父。

《漁父》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優美的散文。開頭寫屈原,結尾寫漁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傳神;中間採用對話體,多用比喻、反問,生動、形象而又富於哲理性。從文體的角度看,在楚辭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採用問答體,與後來的漢賦的寫法已比較接近。前人說漢賦“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在文體演變史上,《漁父》無疑是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的。

詞語註釋

1.既:已經,引申爲“(在)……之後”。

2.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

3.三閭(lǘ)大夫:楚國官職名,掌管教育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屈原曾任此職。

4.是以見放,是:這。以:因爲。見:被。

5.淈(gǔ):攪渾。《說文》:“淈,濁也。從水,屈聲。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

6.哺:吃。糟:酒糟。歠(chuò):飲。《說文》:“歠,飲也。” 醨(lí):薄酒《說文》:”醨,薄酒也。” 成語:哺糟歠醨

7.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爲。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爲(在行爲上)自命清高。舉,舉動。爲:句末語氣詞,表反問。《論語·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

8.沐:洗頭。《說文》:“沐,濯發也。”

9.浴:洗身,洗澡。《說文》:“浴,灑(xǐ)身也。”灑,古同“洗”。

10.察察:皎潔的樣子。

11.汶(mén)汶:污濁的樣子。

12.皓皓:潔白的或高潔的樣子。

13.莞爾:微笑的樣子。

14.鼓枻:搖擺着船槳。.鼓:拍打。枻(yì):船槳。

15.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內。或謂滄浪爲水清澈的樣子。"滄浪之水清兮"四句:這首《滄浪歌》,亦名《孺子歌》,又見於《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可能是流傳於江浙一帶的古歌謠。

16.濯:洗。

17.纓:系冠的帶子,以二組繫於冠,在頷下打結。

18.遂去,遂:於是。去:離開。

19.不復與言,復:再。

創作背景

《漁父》的寫作背景,按司馬遷本傳和東漢文學家王逸的說法,大約是在楚頃襄王執政時期,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擊,個人和楚國面臨着厄運的情況下,詩人心情憂憤苦悶,來到汨羅江畔,邊行邊吟而成的。 《漁父序》在末尾說:“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爲楚人因懷念屈原而收集整理屈原之詩詞互相傳贈。這說明《漁父》在秦漢以前已經廣爲流傳。

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名平,字原。楚懷王時任左徒、三閭大夫。對內主張舉賢授能,修明政治。對外主張聯齊抗秦。被讒,遭放逐。楚襄王時再遭讒毀,遷於江南多年,後見楚國政治腐敗,無力挽救,懷着深沉的憂憤,自沉於汨羅江。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作品。傳說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日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楚辭中的《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但近代有學者認爲而是屈原的學生宋玉或者戰國時期楚國的人記敘屈原事蹟的文字,並非屈原所作。主張各異,但說服力似還不充分。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在《屈原賦校注》《楚辭今繹講錄》《屈原賦今譯》諸書中反覆的論證,認爲是屈原作品。《漁父》與《卜居》可看做是姊妹篇,《卜居》偏重於對黑暗政治的揭露,《漁父》則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兩篇都是以問答的方式表現的。漁父是一位避世隱身、釣魚江濱的隱士,他勸屈原與世俗同流,不必獨醒高舉,而詩人則強調“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節操,這種精神與《離騷》中“雖體解吾猶未變”的精神是一致的。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

漁父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閒梳鶴髮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爲儲皇定是非。

翻譯

八月九月蘆花滿天飛,南溪老人垂釣回來。

秋天的山從隱約映入眼簾,野艇靠着欄杆隱約可見。

拿着魚竿尋找着小路,對着斜陽梳着白髮。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閒事,爲皇太子定奪是非正誤。

註釋

谿:同“溪”。

重釣:深水中釣魚。

檻:軒廊臨水的欄干。依依,隱約貌。

鶴髮:鶴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髮。

斜暉:同“斜輝”,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翻:反而。

四皓:秦末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裏季、夏黃公,隱於商山,年皆八十餘,時稱“商山四皓”。傳說漢高祖敦聘不至,呂氏用張良策,令太子卑詞安車,捐此四人與遊,因而使高祖認爲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圖。

儲皇:即儲君皇太子。

創作背景

張志和是中唐詩人,安史之亂後隱居山林,經常泛舟垂釣,不再理會政事。這首《漁父》就是寫他隱逸生活的代表作。

鑑賞

詩篇在兩岸漫天飛舞的蘆花中緩緩拉開帷幕,渲染出一派寧靜優美安詳的環境氛圍。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秋高氣爽,扁舟垂綸的的老漁父伴着夕陽的餘暉劃舟而歸,晚風悠悠,蘆花飄飄,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臨岸系舟,舉目遠望,翠色怡人,滿山的青草綠樹像洗染過一樣,散發着濃濃的綠意。白雲翩翩然點染在秋日的藍天上,映照着橫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幾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種委運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識。詩人取景不惑,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秋溪擺釣圖,字裏行間飄蕩着一種輕靈的氣息。作者採用由遠至近的審美視角,秋山、野艇的仰視之間流淌着“脆滴滴”“雲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徹着一種虛靜的宇宙意識。

“卻把漁竿尋小徑,閒梳鶴髮對斜暉”,景物的轉換深處是歸家路途的緩緩延伸,彎彎曲曲的小徑,踏着秋日的餘暉,手把釣竿的老漁父正在悠閒地攏梳着那滿頭稀疏的白髮,路在腳下徐徐延伸。老人臉上微微的笑意,那是洗盡塵滓,超然世外的滿足感,詩人運用繪畫的藝術手法,描繪出包孕性的瞬間。“閒梳鶴髮對斜暉”,完美地傳遞出老漁父自在悠閒的心理狀態。“小徑”頗有象徵意味,不妨看作是一條自然出世的桃源路。

前六句詩,閒靜清美,全然洗淨人間鉛華。此景此情,詩人禁不住深深感慨:“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爲儲皇定是非。”詩人認爲四皓未絕塵俗,舍卻隱居生活的安逸,捲入宮廷廢立的紛爭,不免多管閒事。此處議論,運用典故,順景延情,文理自然,意到筆隨,並將作者的人生觀鮮明的表達出來。李德裕稱張志和“隱而名彰,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其嚴光之比”(《玄真子漁歌記》)。

《漁父》的尾聯正是他人生觀最恰當的註解。“古來閒着,多隱於漁”(劉克莊《木蘭花慢·漁夫詞》),張志和從個體生命的體驗出發,塑造了林泉高致的“漁父”形象,並運用富有感受力的藝術心靈捕捉貼切的審美意識:蘆花、秋山、白雲、野艇、斜暉……無不流淌着詩人對高蹈超逸的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理想化,審美化的隱逸生活暗含着一種對自我人生價值的潛在肯定,以及對時代隱隱的不滿、失望之情。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落寞的中唐時代賦予了性好道學的張志和更多出世的生命情懷,促使他吟唱出了一曲曲美麗的“漁夫”之歌。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3

原文:

儂住東吳震澤州。

煙波日日釣魚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

譯文

我住在太湖邊上,在煙波裏每天划船釣魚。

青山像翠玉,美酒濃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註釋

儂(nóng):吳語經典特徵字,此處指我。東吳: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帶。震澤:即今太湖的別稱。

賞析:

這兩首詞是元皇慶二年(1313年)十二月,趙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題漁父圖》所作。

這首與上一首一樣,表達了詞人情願作浩淼煙波中的釣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情。趙孟頫家在太湖,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煙波的湖面上,天天駕着漁船來往,閒來看山,興至飲酒。山很翠,酒尤美,醉臥舟中,眼望羣山,愈發覺得古人范蠡的選擇沒錯,逍遙自在的江湖生活纔是志向所在。這首詞清淡優美,彷彿見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詩情畫意洋溢其間。詩中對山水的描繪是客觀風景的真實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愛與嚮往之情,表達了作者渴望遠離充滿危機的官場世界,以求得心靈的平和與寧靜的願望。全詞最後歸結爲“自由”二字,而這正是詞人最深切、最熱烈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