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哲理詩>

感悟哲理詩

哲理詩 閱讀(1.46W)

本文作者:孫柏泉
中國傳統詩歌發展到宋朝,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轉變:由唐詩的以意象取勝轉而喜歡談哲理。至於爲什麼會有這種轉變,本文不準備贅述,只想就其中常見的幾首,談一談它們與我們的學習的某些關聯,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領悟。
一、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字元晦,是我國南宋時代的大理學家,曾開設白鹿洞書院授學。本詩乃讀書時偶有感悟而發:半畝大小的一方池塘,清澈如鏡,天光雲影盡映其中,惹人喜愛。若問它爲什麼如此清澈,正是因爲源頭有活水不斷流來的緣故。
雖爲觀書有感,乍看來卻很難看出與讀書有何關係,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優美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見底的半畝方塘,但是怎樣才能讓文章稱得上優美呢?關鍵在於有沒有生活。我們無論寫什麼樣的文章,其素材、觀點、情感都是來源於生活的,是對生活的能動的反應。如果失去了生活這個“源頭活水”,文章就會幹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所以,寫起文章得心應手,文如泉涌的同學,必定是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馬馬乎乎、大大咧咧的人,我們只能稱之爲“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寫一些乾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無病呻吟的情感,談一些空洞造作的見解。這樣的文章,又有誰會喜歡呢!請關注生活吧,它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只有不斷從生活汲取養料,蒐集素材,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來。
二、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種事物來說,也是複雜變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比如看廬山,從遠、近、高、低等幾個角度去觀察,結論就“各不同”;那麼,爲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呢?是因爲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遠矚,總攬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認清事物的真相了。
學習也是一樣。首先,思考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當我們從某一個角度,用某一種方法而難以爲繼時,千萬不可鑽牛角尖兒,換個角度或方法,往往會受到奇效。所謂“窮則思變”,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在社會生活當中,尤其是在文學領域,我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結論),也往往因爲角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正如2000年大學聯考作文試題所言:“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仁者”可以見“仁”,“智者”亦可以見“智”,豈可一概而論呢?最後(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認識某一事物,分析某一問題,要能總攬全貌,把握整體。如果在看問題時只就問題而論問題,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你的理解很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比如我們常講,對字、詞、句的理解要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閱讀文章首先是整體閱讀,說的都是這個意思。爲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爲“當局者”失去了角度,更無所謂高度,“旁觀者”居於矛盾衝突之外,更客觀、更冷靜,更能把握全局。
在山中看山,就如同管中窺豹,永遠也不可能看到山的全貌。
三、登飛來峯 王安石
飛來峯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開。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本詩的重點在後兩句,說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浮雲遮望眼”,結合當時的現實,可以理解爲暗指那些阻撓變法革新的頑固分子。詩人登高抒懷,含蓄而又堅定的表現了自己高瞻遠矚,不畏艱險,銳意革新的遠大抱負。本詩“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荀子《勸學》中也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看來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還真有優勢。在學習中,如果你比別人站得高,當然也就會比別人看得遠,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絕不像爬上山頂,登上樓頂那樣容易。你的知識積澱要比別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別人好,你的頭腦要比別人靈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別人銳利,你看問題的角度才能比別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別人深刻。
登高望遠,實際上是在利用客觀條件爲我服務。所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學業上,你要想站得高,就必須善於學習,善於積累,善於總結。積成知識之山,蛟龍自能生焉。否則,所謂“登高”不過空談一句而已。
四、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感悟哲理詩

這是一首專門談論學習的哲理詩。前兩句詩說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不遺餘力,要活到老學到老,不可中途懈怠;後兩句旨在說明要了解一事物,光憑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親自參加實踐。
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各門學科知識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頻率翻倍地增長,每個人要想在較短時間內全部獲取它們,簡直不可想象,只能是儘可能的獲得。人生短暫,知識卻浩如煙海,確實應該把知識作爲一生的追求,隨時隨地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方能做一個博學之人。孔子曰:“朝聞到,夕死可矣。”
但是,僅僅滿足於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注重知識的實用性。社會需要的不是指揮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能夠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的建設人才。趙括自幼飽讀兵書戰策,不可謂不博學,結果又如何呢?作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年學生,一定要引以爲戒!
五、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一)元好問
窘步相仍死不前,
唱酬無復見前賢。
縱橫自有凌雲筆,
俯仰隨人意可憐。
這是一首論述詩歌創作的詩,對我們大家寫文章多有啓發。無論寫詩還是爲文,都要求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不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表現個人的特性的作家,永遠也寫不出流傳千古的佳作。
很多同學寫作文就有一種不好的趨向。他們盲目地模仿別人優秀作文的篇章結構、語言風格技巧甚至是思想感情,形成一種公式化的作文程式。這種文章,在大學聯考中也許會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但從本質上來說是不合爲文之道的。藝術的東西講究的就是一個“真”字,失去了“真”便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敢說真話,敢抒真情,勇於表現個性,纔是值得提倡的。
不僅寫文章,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循守舊,把陋習當作典範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多有存在。先賢聖哲怎麼說過、怎麼做過,我們便可以說、可以做,否則便是“大逆不道”,予以誅伐。這種弊端陋習而今可以休矣!古代的文化遺產,先賢聖哲的諄諄教誨不是不能學,關鍵是態度問題。我們要“揚棄”,我們要“拿來”,要去粗取精,去僞存真,找到自己需要的營養而加以利用。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對於別人的觀點、言論也不要鸚鵡學舌,跟在人家後面亦步亦趨。動輒“這是老師說的”,“XX就是這樣講的”,只能說明思想的貧乏。
總之,我們反對盲目模仿,反對沿襲陳規陋習,我們提倡表現個性和創新精神。“縱橫自有凌雲筆,俯仰隨人意可憐。”這句話應該成爲我們的座右銘。

本文作者:孫柏泉
中國傳統詩歌發展到宋朝,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轉變:由唐詩的以意象取勝轉而喜歡談哲理。至於爲什麼會有這種轉變,本文不準備贅述,只想就其中常見的幾首,談一談它們與我們的學習的某些關聯,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領悟。
一、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字元晦,是我國南宋時代的大理學家,曾開設白鹿洞書院授學。本詩乃讀書時偶有感悟而發:半畝大小的一方池塘,清澈如鏡,天光雲影盡映其中,惹人喜愛。若問它爲什麼如此清澈,正是因爲源頭有活水不斷流來的緣故。
雖爲觀書有感,乍看來卻很難看出與讀書有何關係,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優美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見底的半畝方塘,但是怎樣才能讓文章稱得上優美呢?關鍵在於有沒有生活。我們無論寫什麼樣的文章,其素材、觀點、情感都是來源於生活的,是對生活的能動的反應。如果失去了生活這個“源頭活水”,文章就會幹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所以,寫起文章得心應手,文如泉涌的同學,必定是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對生活比較敏感的人。馬馬乎乎、大大咧咧的人,我們只能稱之爲“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寫一些乾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無病呻吟的情感,談一些空洞造作的見解。這樣的文章,又有誰會喜歡呢!請關注生活吧,它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只有不斷從生活汲取養料,蒐集素材,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來。
二、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豐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種事物來說,也是複雜變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比如看廬山,從遠、近、高、低等幾個角度去觀察,結論就“各不同”;那麼,爲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呢?是因爲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遠矚,總攬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認清事物的真相了。
學習也是一樣。首先,思考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當我們從某一個角度,用某一種方法而難以爲繼時,千萬不可鑽牛角尖兒,換個角度或方法,往往會受到奇效。所謂“窮則思變”,就是這個道理。其次,在社會生活當中,尤其是在文學領域,我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結論),也往往因爲角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正如2000年大學聯考作文試題所言:“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仁者”可以見“仁”,“智者”亦可以見“智”,豈可一概而論呢?最後(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認識某一事物,分析某一問題,要能總攬全貌,把握整體。如果在看問題時只就問題而論問題,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你的理解很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比如我們常講,對字、詞、句的理解要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閱讀文章首先是整體閱讀,說的都是這個意思。爲什麼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爲“當局者”失去了角度,更無所謂高度,“旁觀者”居於矛盾衝突之外,更客觀、更冷靜,更能把握全局。
在山中看山,就如同管中窺豹,永遠也不可能看到山的全貌。
三、登飛來峯 王安石
飛來峯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開。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本詩的重點在後兩句,說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浮雲遮望眼”,結合當時的現實,可以理解爲暗指那些阻撓變法革新的頑固分子。詩人登高抒懷,含蓄而又堅定的表現了自己高瞻遠矚,不畏艱險,銳意革新的遠大抱負。本詩“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荀子《勸學》中也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看來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還真有優勢。在學習中,如果你比別人站得高,當然也就會比別人看得遠,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絕不像爬上山頂,登上樓頂那樣容易。你的知識積澱要比別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別人好,你的頭腦要比別人靈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別人銳利,你看問題的角度才能比別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別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