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詞集>

李清照的詩詞《鷓鴣天·桂花》賞析

詩詞集 閱讀(2.73W)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的詩詞《鷓鴣天·桂花》賞析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賞析】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這兩句寫桂花的色與香,突出其獨特風韻。桂花的顏色淺淡,如銀桂之白,金桂之黃,丹桂之紅。桂花之黃是暗淡的黃,並不明豔耀眼,而紅亦是暗淡的。作者準確地抓住桂花顏色的特點,以“暗淡”、“輕黃”二詞,說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澤和濃豔嬌媚的顏色取悅於人。桂花之香十分濃郁,沁人心脾,它秉性溫雅柔和,有疏淡的情懷,雖多處於深山之中,卻能將濃郁的芳香飄向人間。這兩句實際上描寫的是桂花的外在美與內在美,它的外表美得低調深沉,它的內心美得嫺雅淑靜。因此,詞人非常欣賞桂花,贊之爲“花中第一流”。以下兩句寫的是詞人的審美觀,她認爲花的內在美尤爲重要。“何須淺碧深紅色”,那些以色取勝的羣花,在作者眼中是不能稱爲“一流”的,而沒有“淺碧”、“深紅”之色的桂花纔是“冠中秋”的。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幾句以梅、菊來襯托桂花之美。梅是作者的酷愛,菊亦是作者常常提及的花,但是在桂花面前,梅花會生妒意,菊花會羞愧難當,自嘆不如。桂花是足以摘得中秋第一之冠的。可是,就是這樣優秀的花兒,竟然不見於屈原的《離騷》。傳說屈原的《離騷》,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獨桂花不其列。詞人爲桂花打抱不平,毫不客氣地批評了這位先賢,說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給遺漏了,實乃一大遺恨。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爾不羣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擴展閱讀:李清照的人物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約卒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共同從事學術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滿。金兵入據中原後,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爲“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擴展閱讀:李清照的人物評價

李清照作爲中國古代文學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衆多愛國作家中爲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爲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實的角度認識李清照的愛國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以及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這對於在弘揚愛國主義,高舉愛國大旗,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時充分發揮婦女的社會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