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詞集>

張維屏描寫春天的詩詞《新雷》閱讀

詩詞集 閱讀(1.46W)

新雷

張維屏描寫春天的詩詞《新雷》閱讀

清代: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譯文

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

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只等春雷一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註釋

新雷:春天的第一個雷聲,象徵春天的蒞臨。古人認爲雷是動生萬物的

造物:指天。古人認爲天是創造萬物的

每於:常常在。

鑑賞

這首詩平順自然,沒有難詞拗句,比較容易領會。在藝術構思上,詩人卻匠心獨運,使詩歌的表達手段有了新意。

首先,詩人的移情手法,賦予自然界具有人的情感活動和思維能力。“造物無言卻有情”,作爲造物者的天,即自然界,本來並不具有人類的情感和思維。詩人筆下,自然界不但能思維,而且在不言不語之中,飽含着對人類的感情。這表現在害怕寒冷的人類,在最難熬的時刻,自然界會冬去春來,帶來溫暖。不僅如此,還刻意安排了萬紫千紅的百花,來愉悅人類、安慰人類。這一切,只等一聲春雷炸響之後,就出現了。自然四時運行,本來是自然界的規律,無情緒可言。詩人有意識地把人類的情緒活動外射到自然界中,使自然界具有與詩人共鳴的思想感情活動。因此,詩人筆下的自然,實際上是詩人思緒改造過了的自然。在這個自然畫面上,寄託了詩人對於一種新的社會環境,新的生活氣氛的追求和仰慕,也啓示了讀者對更新更高尚美好生活的渴望。

鑑賞二

其次,詩人在處理全詩情緒的轉換時,巧妙地利用最富於孕育性的時刻這一美學手段。詩人不寫新雷之後滿目歡愉的情形,而集中寫新雷炸響前夕,萬物俱備而萬物俱待這一關鍵時刻,使畫面更富懸念,更具戲劇色彩。因爲造物有情,寒盡春生,千紅萬紫的百花正含苞待放,自然界一時間彷彿處於靜止的等待之中。這是巨大變化前夕的平靜,是第一聲春雷炸響前的寂靜。所以,平靜、寂靜之中,蘊藏着即將爆發的鉅變。在人們的情緒上,只有這樣的時刻,最令人緊張,也最富於想象力。詩人抓住了第一聲春雷炸響前夕這個富於孕育性的時刻,更能表達他對春天的渴望,對新的生活環境的渴望。

因爲詩人巧妙運用了移情手法和富於孕育性的時刻,來描寫冬盡春來一時間情緒的波瀾,詩歌雖然短小,卻雋永清新,爲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