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詞集>

歐陽修的詩詞《蝶戀花·越女採蓮秋水畔》賞析

詩詞集 閱讀(1.15W)

《蝶戀花•越女採蓮秋水畔》

歐陽修的詩詞《蝶戀花·越女採蓮秋水畔》賞析

宋•歐陽修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賞析】

江南適合採蓮,每至夏秋,少女們便乘小舟採摘蓮子,或嬉戲追逐,或輕歌互答。這首詞描寫的就是採蓮情景。採蓮少女衣着“窄袖輕羅”,還“暗露雙金釧”,不僅可見其綽約丰姿,而且富有一種含蓄蘊藉之美。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兩句分別刻畫採蓮女的外貌動作與心理活動。她的容顏映照在水面上,嬌美妍麗,可以跟水中的荷花影相爭豔。她摘取一朵藕花,如此一比,更覺人面似花。可是,蓮梗斷時,有很多藕絲,越扯越多,直至交織在一起。這纏綿不絕的藕絲喚起了她心中的情愫,真是“斬不斷,理還亂”。這兩句通過採蓮女子的一系列動作,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十分真實。“芳心只共絲爭亂”句刻畫的就是人物內心的矛盾,“芳心”是指姑娘的美好心靈,這裏偏指關於愛情的美好情懷,這情絲本來就難理清,誰知又有難以扯斷的藕絲來“雪上加霜”,她的心情就更加紛亂了。作者信手拈來,由人物的外表而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可見可感的藕絲之亂擬無形的情絲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寫“晚回舟”圖。天色已晚,風起浪涌,煙霧輕浮,姑娘不見了同來的夥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那歌聲愈去愈遠,餘音嫋嫋,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擴展閱讀:歐陽修的個人作品摘抄

歐陽修是北宋卓有成就的史學家。中國的二十四史,他一人名佔兩史(《新唐書》與宋祁合編),獨撰《新五代史》,這在史學領域極爲罕見。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他曾參與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編《集古錄》,有《歐陽文忠集》傳世。僅列舉代表作品如下:

文章——《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

詞作——《採桑子(羣芳過後西湖好)》《訴衷情(清晨簾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館梅殘》)《生查子(去年元夜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詩作——《戲答元珍》《題滁州醉翁亭》《憶滁州幽谷》《畫眉鳥》

擴展閱讀:歐陽修的人物評價

歐陽修對有真才實學的後生極盡讚美,竭力推薦,使一大批當時還默默無聞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名垂後世,堪稱千古伯樂。不但包括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巨匠,還包括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的出名與歐陽的學識、眼光和胸懷密不可分。他一生桃李滿天下,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都得到過他的激賞與推薦。“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攜而名揚天下。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歐陽修在傳統文化的重重束縛下掙扎着表現自我。他淡視名利,無欲則剛,其目的也是爲維護社會穩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圖新”。學術上對當時僵化風尚和陳舊價值觀進行抵制和反撥。在當時隨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環境中,歐陽修身居高位,仍堅守大節,保持人格尊嚴,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習慣勢力和庸俗無聊的生存狀態進行抵拒,對社會責任自覺地擔當。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勇於擔當的因子,來培育抵拒庸俗、無聊的抗體。這也是今天紀念歐陽修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