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唐詩三百首>

讀唐詩爲鏡照汗青有感

唐詩三百首 閱讀(7.36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唐詩爲鏡照汗青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唐詩爲鏡照汗青有感

要說真正的唐詩啓蒙,我敢說是在四年前,第一次接觸《唐詩爲鏡照汗青》時。之前的歲月,拜應試教育所賜,唐詩的建築美韻律美意境美之類通通沒有體會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們只是一個個可恨、難記的標籤,他們只代表着遙遠年代那冷冰冰的隱澀難懂的文字。

首先,談談我的收穫。

第一,《唐詩爲鏡照汗青》爲我打開了一扇門,通過這扇門我走上了一條對唐詩和歷史狂熱愛戀的不歸路。理解了歷史背景下杜甫爲何那麼憂傷,王勃爲何那麼鬱郁不得志,白居易爲何那麼平易淺顯。

第二,學會了對詩詞的鑑賞。在作者的帶領下,初次體驗到了唐詩的藝術之美,那些華麗、憂傷、情深、無奈、悲憤,都一次一次刻入了我的心裏。

第三,豐富了我的價值觀,讓我看到在歷史的長河下,人類不止一種成功學。例如賀知章與李白,不一樣的性格造就不一樣的人生。李白的孤傲或許在官場吃了虧,導致仕途無望、生活清貧;而賀知章的豁達圓通造就了他官運亨通,能夠少有的善始善終。但是,百千年後,人們記住更多的是詩仙李白而不是政治家賀知章。

其次,說說作者的寫作手法。

可以說這是一種創新的寫作方式,開發散性歷史傳記的先河。作者通過一個詩人,對他的生平背景可以深挖好幾代,對他名作的每一句詩可以深挖出所有典故以及該典故的.背景故事,甚至發散到背景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的故事。

例如,在描寫李白爲楊貴妃寫《清平調》時,竟是從"貴妃羞花"這一典故的來源開始說,再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大美人的其他三個也一爐燴了,再寫被派去尋李白的李龜年與岐王、杜甫之間的音律故事,最後才轉入正題《清平調》三首如何美妙,從而引得玄宗與貴妃大喜而有了後世梅蘭芳"貴妃醉酒"的經典曲目,而後又敘述因《清平調其二》中將趙飛燕比貴妃被記恨他的太監高力士上眼藥而仕途終結的故事。

作者通過這種或事件或作品的關聯,將全唐所有的詩人都捋了一遍。讀完我不得不重新認識這個神奇的朝代,不僅文官大臣是詩人,皇帝女皇也是詩人,不僅造反的是詩人,平叛的也是詩人,不僅和尚是詩人,道姑也是詩人。

最後,說說作者的寫作態度。

作者引用和描寫的歷史故事90%以上都有史書參考來源,僅有小部分爲了增加可讀性進行聯想。我們讀到的既是真材實料的史實資料,(不會像看現今那些粗製濫造的宮廷劇,"一騎(qi)紅塵妃子笑"這樣可笑的臺詞頻出,劇情完全不管史實而隨意發揮創作,臣子不是臣子,妃子不是妃子。)又不會隱澀難懂。在他幽默風趣的再述之後,史書的枯燥乏味盡去,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個有情有愛、有忠有奸的二貨青年們。

例如,作者的筆下,李白竟是這樣爭強好勝的二貨青年形象,他與假想敵崔顥之間的隔空比拼因《黃鶴樓》起,至《長幹行》收手,期間激發出那麼多驚鴻詩篇。他與賀知章素不相識卻能金龜換酒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例如,我最愛的詩人李商隱情路竟是如此的曲折,他那麼多的千古情句: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竟是跟道姑宋華陽之間不可說的愛情所出。那首華美至死的《錦瑟》竟是一首悼亡詩,他跟妻子之間的無悔婚姻,讀到《夜雨寄北》那憂而不怨的情意時,真是心痠疼痛。

我想如果我在中學時代能擁有一本這樣的書籍,那會是多麼的幸運,可以想象語文和歷史的興趣會得到怎樣的提高,可能人生軌跡都不一樣了。但是經歷了世事沉浮之後的相遇,使我與作者更能夠心靈相通,每每當他對歷史與時事引發一些思考、感慨或評論時,我都能夠會心一笑。這或許就是閱讀一本書能走進作者心裏所獲得的那種交流的愉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