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哲理散文>

哲理性散文閱讀指導

哲理散文 閱讀(6.26K)

哲理散文因其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成爲當下大學聯考現代文檢測中最受青睞的文體;下面是有哲理性散文閱讀指導,歡迎參閱。

哲理性散文閱讀指導

哲理性散文閱讀指導:

哲理散文因其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成爲當下大學聯考現代文檢測中最受青睞的文體。那麼,如何閱讀哲理散文呢?針對這種情況,介紹以下四種應對策略。

一、觀其形與撮其神

散文最大的特點,即形散神聚。透過看似散漫的材料,發掘包蘊其中的哲理是最重要的,而這又離不開整體閱讀、理清文脈。顯示文脈的往往是中心句、過渡句、起句、結句等,將這些句子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加深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味其顯與探其隱

哲理散文的思想內容深邃,語言上含蓄蘊藉,語義結構具有隱喻意味,主旨潛藏文中,比較隱晦曲折。除極少數開放性問題外,問題的答案總是或顯或隱地存在於原文中。考生要善於利用文中的重要詞句組織答案。一般來說,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和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裏就能“摳”出答案來。當然找出的詞語和句子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需經過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

三、感其情與悟其理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過程中有情感參與,理解的結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乾巴巴的議論,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滿了審美情感液汁的思想。從哲理散文的字裏行間去讀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義。這就是哲理散文藝術美之所在。

而感情則是以哲思爲基礎的,感情的濃度與哲思的深度成正比,哲思越深刻,感情越熾烈;就是藝術形象,也必須以哲思爲核心。一篇散文,如果沒有深刻的思想,閃光的哲理,哪怕感情再“強”,形象再“美”,也開不出活鮮鮮的詩意之花。所以,思想哲理是構成散文詩意美的根本。

四、入其內與出其外

會考散文題的命制越來越呈現出一定的綜合性、概括性。文中一般不會有現成的原句可以作爲答案,答題的信息都分散在作品的有關段落。

例文:

於縫隙之中窺天堂

一枝一葉中尚能窺世界,何患一縫一隙中不可視天堂?

可曾見過湖邊垂柳在日曬之下,落得水面點點光斑,就如暗香浮動,添得水面無限生機。

可曾望過空中白雲朵朵,卻不是形狀地整齊排列,令天空趣味良多,讓寂寞之人浮想連翩。

可曾……

點點光斑,投下的是枝與枝之間的縫隙,朵朵白雲,是縫隙帶給它們的姿態萬千。

縫隙的存在,給人的美感,讓人於想像中生髮歡快,於歡快中抒發情感!

而人與人之間,不也是如此?唯有留得一點縫隙,留有一絲餘地,方能使交往日漸頻繁,感情日益深厚,友誼更加長久。

人與人之間交往,免不了會有一些矛盾衝突,還有尷尬,退一步海闊天空,留一點縫隙給自己和朋友,不去深究誰是誰非,而是一笑而過,放寬眼界去看等,不計較利弊得失,這樣,兩人之間便不會埋下不和的種子,從而使友誼加深,使真情永駐,使溫馨長存。這縫隙便讓人窺探到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高境界,這與那些各不相讓,毫無縫隙可留的名存實亡的友誼相比,就如天堂與地獄般不可逾越。

同樣,在向朋友坦言自己的喜怒哀樂時,也得有個度,留下一絲縫隙,讓朋友爲自己分憂固然可以,可憂愁一多,不僅使自己鬱鬱寡歡,也使朋友難以用笑容見日,這樣的友情,定不長久。倘若你能將喜憂參半地分享給你的朋友,讓他(她)與你共歡樂,解憂愁,這樣豈不更好?君子之交淡若水,真心以待絕非事事相告,留一點縫隙給他人,也留一點縫隙給自己,讓友誼細水長流!

天堂與地獄間,僅一人間相隔,是上,還是下,憑一縫隙足以斷定,河流中,萬滴欲歸向大海的水滴奮力流走,而中間巨大相隔,僅露縫隙一二,懂得這點的水滴會以石縫中偷偷跑掉,留下的,是一羣茫然的孩子,不懂得留縫隙的人,不懂得穿過縫隙的水珠,再如上不懂得疏密有致的木匠,永遠都不會被帶上環遊走於天堂,窺不見世界萬物。

於涉中看偉大,於細微中視龐然,於縫隙中窺世界,於縫隙中得天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留人縫隙,豁然開朗;留下一點點自由的空間,留下一絲絲細小的縫隙,給自己,也爲他人。於是,隨處可見,天使在飛翔,天堂的大門四處開敞!

慢慢走,也許更詩意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時的心情。”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廣告語。每當想起這句話時,我總會想起廣告中那個人在火車上向窗外眺望的樣子。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一次所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必須參加的旅行。也許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也許我們曾在這旅途中迷惘徘徊,甚至也許我們無法控制場旅行在何時開始、又在何時結束。但是我們終究還是無法逃避這場旅行。

太多的人,只顧着奔向目的地而匆匆地走,無暇去看這途中的桃紅柳綠;太多的人只顧追名逐利而匆匆地走,不屑去看這途中的朝陽東昇日落大江;太多的人,只着眼於下一站將在何處而匆匆地走,漠然地錯過了一處處詩情畫意。因此,有太多的人到達了這場旅途的終點只能空悲切、空遺憾。

那,我們爲什麼不該把結果看淡些,把腳步放慢些呢?

慢慢走,我們能看到更多的風景。早晨朦朧而微溼的晨霧,樹尖上高歌的鳥兒,小草上附着的露珠,花朵甦醒在清新的陽光中。這些不都是美麗嗎?中午的豔陽高照,陣陣蟬鳴迴盪,整齊的白楊樹們在風中搖曳,也許還有田邊的青蛙在歌唱。這些不都是畫意嗎?慢慢走,你還會在傍晚的時侯看到一片一片緋紅的晚霞,會看見隔江的小村落有炊煙裊裊升起,會看見倦鳥成羣地飛會樹林。這些不都是詩情嗎?還有那夜晚,也有明月別枝,星垂平野。這些風景,那些匆匆地走的人怕是不曾見過的吧。

慢慢走,用一種淡雅閒適的心境度過我們的人生。用我們的眼睛去收集所有的美麗,用所有的美麗來豐富我們的記憶。這樣慢慢走,慢慢地、愉快地、平和地去看人生路上所有值得我們用心珍藏的風景,把它們作爲我們到達人生旅途終點時的記憶,用這些記憶來雕刻我們生命的年輪。

匆匆地走的人也許會擁有更多的物質上的財富,更多同伴,更多爲他們夾道歡呼的人。但慢慢地走的人一定會擁有更多詩意的回憶,更多精神上的財富。匆匆地走的人也許會比慢慢地走的人去過更多的地方,但慢慢地走的人一定會比匆匆地走的人擁有更多風景。

與其匆忙地在人生路上行走,不如把腳步放慢些,把視線放寬些。過程如此美好,何必那麼在乎那好的、壞的所謂的結果呢?且行且欣賞,且看且珍惜。慢慢走,也許更詩意!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