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優秀散文 閱讀(1.32W)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曾經想過很多詞句來形容李世民與長孫氏的愛情,李易安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邶風?擊鼓》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秦淮海的“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陸放翁的“山盟雖在,錦書難託”……但最終還是選中了柳七《蝶戀花》的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其實在衆多詩詞人中,我並不怎麼欣賞柳七。他一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道出了他的軟弱。固執並且片面地認爲,這個男人只會爲了個人的別緒“正恁凝愁”。在嘆息他的絕世才華之餘,我不由得嗤之以鼻。但偏偏,我獨愛他的這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愛人之間的那微妙的、欲說還休的、“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一般的忠貞、癡迷、執著、哀愁在這短短十四字中,竟都寫盡了。

易中天在品三國的時候曾經說過,“歷史有沒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真相?難。”拂去沉積了千年的煙雲,夫妻早已化爲了九嵕山上的某一塊不爲人知的磐石,或是變成了史書中那生硬冰冷的文字符號。我無從知道,夫妻之間到底存在着怎樣的或平淡無奇或感天動地的真情,只能從那也許只“會毒害人且不可信”的史書中尋求。
因爲長孫無忌與李世民爲布衣之交,我想象着,十來歲的少男少女,過着“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的快活日子。在那桃花芬芳如荼的春季,一個吟“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一個誦“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桃花樹下互訴衷情……或是在萬物復甦的上巳,在溱水洧水的清流邊,少男少女聽着渙渙水聲,互贈芍藥……
想象終歸是想象,《新唐書》中,只有這寥寥幾筆:“晟兄熾,爲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而《舊唐書》中的記載則更加可憐:“年十三,嬪於太宗。”長孫氏原本姓拓跋,因爲宗室擔任過族長,所以就改姓長孫。祖父長孫兕曾任北周左將軍,父親長孫晟,也爲隋朝右驍衛將軍。李世民的家族,是關隴貴族的集團之一。他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後因佐周代魏有功,成爲著名的八國柱之一,位極榮貴,死後追封唐國公。祖父李昞襲唐公,曾任北周安州總管,國柱大將軍。父親李淵年幼襲唐公,且是文帝獨孤皇后的姨侄。隋時,李淵歷任譙、隴、岐等州刺史,滎陽、樓煩等郡太守,以及殿內少監、衛尉少卿等職。可以說,長孫氏與李世民的婚媾關係,是門當戶對的。大約在大業九年(我懷疑這個年份,因爲竇氏也是在這一年亡故的,而她的亡故應該是在李世民與長孫氏成婚以前,所以李世民不應該是在亡母同一年娶親),彷彿隱約聽着《桃夭》的長孫,登上了花轎,進行了一場“之子于歸,百兩成之”的婚禮。開始了他們二十三年的那“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式的婚姻。這樣的婚姻,也許本來就脫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性質,但正是這帶有封建氣息的婚姻,悄然開啓了一個四百年亂世之後的新時空。
英雄美人,一個尚武,一個愛文,恰恰符合了傳統夫妻一個剛健、一個溫柔的樣板。二人婚後的生活,應是帶着點滴青澀的幸福的。然而這種幸福並沒有持續太久——甚至對於一個渴望安寧生活的女人來說,太短暫,也太易逝了。大業十一、十二年,也就是夫妻婚後兩、三年,李世民先後入伍,解雁門之圍、鎮壓甄翟兒起義軍,嶄露頭角。尤其是隨父在鎮壓甄翟兒起義軍時,“太宗以輕騎突圍而進,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於萬衆之中。適會步兵至,高祖與太宗又奮擊,大破之。”(《舊唐書?太宗本紀》),初次展露了他年少勇武,善於騎射且所向披靡。中國古代並不乏有徵夫怨婦的離愁別緒,從“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願言思伯,使我心痗!”、“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再到“于嗟闊兮,不我活兮!”……從強烈思念,到肝腸寸斷,再到悲絕厭世,無不抒寫着怨婦對征夫的苦苦思念。丈夫在戰場生死未卜,做妻子的卻只能在家中苦等,她不僅要承受“雖則如毀,父母孔邇”的家庭壓力,還要隨時準備接受丈夫戰死沙場的噩耗。當這個極富冒險精神的丈夫在戰場上品嚐着身先士卒的樂趣時,多少個難眠之夜,清冷的月光無言映照在長孫氏姣好而略顯疲憊的面龐上。面對着同當年喜房裏一樣跳動的蠟兒,這個只有十五、六歲的長孫氏,默默地嘗受着這個剛剛開始的、“爲伊消得人憔悴”的生活。當這一切都落在長孫氏的肩上時,她不過還是個花季的女子。也許在這個時候,經歷了幼年被逐出家門、童年寄人籬下、好不容易纔有了自己溫暖的家的長孫氏,開始慢慢脫離開少女的情懷,逐漸成長爲堅強的婦人。
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國號爲唐,定都長安。
李淵稱帝后,李世民成爲秦王,而此時的長孫氏從衆多妻妾中脫穎而出成爲了秦王妃,開始了她向後冠邁進的第一步。“脫穎而出”這個詞用得不好,但我是要證明,那時已經在李世民身邊的煬帝之女——某些固執者所謂李世民心中的摯愛,沒有成爲王府裏地位最高的女人。在他們婚後的大約五六年後,也就是武德二年,長孫氏生長子於承乾殿,因而命名。幼年的承乾因爲聰明很得李世民的喜愛,所以在武德九年十月,封爲太子。大唐初定,根基未穩。李世民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的征程。武德元年六月擊薛舉,武德三年四月平劉武周,武德四年滅王世充、竇建德,武德五年定劉黑闥第一次起兵。前後總計四十六個月,李世民親自出征戰場的達二十七個月,戰役之間修整只有十九個月。也就在李世民盡情揮灑着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時,長孫氏爲他誕下了兩個兒子。年輕的長孫氏,不僅是兩個幼子的母親,還是秦王在外征戰時的一家之主。一個妻妾成羣的大家庭,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子,三個兄弟之間的猜嫌……年輕的長孫氏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她有條不紊地打理着家庭,悉心呵護着愛子,盡力彌補着夫君所做不到的縫隙,繼續着她那“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日子。
夫君平定了天下,長孫氏卻並沒有重新開始那安寧的生活。自從武德五年隱太子建成平定了劉黑闥第二次起兵後,建成與世民之間的矛盾漸漸達到了白熱化,從相互暗告逐步上升到了刀兵相見、水火不容。這時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的長孫氏深知夫君與太子之間的爭鬥,她於是“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舊唐書?后妃傳》),盡力幫助丈夫。據《資治通鑑》記載“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扶之還西宮。”也許長孫氏沒有想到太子竟然會如此明目張膽地加害自己的夫君,但我猜想,長孫氏飄長的裙帶上那瓶足以說明一切的鴆毒,就是在那時候繫上的吧。這一系,十年,把長孫氏與李世民纏在了一起。長孫氏就是這樣“終不悔”,就是這樣與丈夫攜手度過難關。也許,忠貞不悔的婚姻,就是一種攜手共度一生的勇氣。我們在新舊《唐書》中都能看到相似的記載:“及帝授甲宮中,後親慰勉,士皆感奮。”(《新唐書?后妃傳》)一場奪嫡之爭,李世民把柔弱的長孫氏帶在了身邊,那便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勇氣。

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世民登基爲帝,是爲太宗皇帝。十三日後,長孫氏被封爲皇后。沒有仔細研讀過歷史,只是我曾經聽說,李世民登基以後,曾想要封楊妃爲後。其實說到煬帝女,她從前的身份與長孫氏相仿,在這方面所以足可以與爭後位。之後,在編劇們超強的想象力和顛覆歷史地勇氣下,終於構造出一個讓李世民幾乎可以爲之拋棄江山絕色弟媳。然而,十二載相依相伴、相知相許的情分,對於李世民這樣一個重感情的人來說,不是一個絕色美人或是多麼尊貴的身份可以相提並論的。在此無意詆譭楊妃在小米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只是對於衆多編劇不約而同的一些“八卦”情結比較無奈。




沒有讀過太多的書,閱歷很淺,總覺得不能說得入木三分,大家來點評以下八(作者自評)

當一身龍袍的李世民握起加冕爲後的長孫氏的手,站在羣臣面前時,那個在十二年前就被悄然開啓的時空,由此轉入了正軌。不錯的,一個新的時空,在那一瞬間變得尤爲清晰,那是李世民的威嚴與長孫氏的和藹交融構成的一個新的時空。
有人把四百年亂世比作嚴冬,把以長孫氏爲母的朝代比作暖春,把賈南風的醜陋比作一個開端,把長孫氏的美好比作一個終結。我很信奉這個比喻。也就很固執地認爲,《春遊曲》必是在貞觀元年的春天作成的。我曾這樣想象“你看見了如西子笑靨一般豔麗的桃花,你輕撫瞭如飛燕一般身姿窈窕的柳枝,你玩戲了飛舞着的蝶兒,你聆聽了嬌鶯自在的啼聲。豔麗的春色,毫不遮去你的美麗,你即使是一身素衣,也是那開在盛世的牡丹,一如那個天地鍾愛的女兒”,那必是一個從容而美麗的婦人,以她的母性,感化了一個嚴冬。
不錯的,暖春,我喜歡這個比喻。長孫氏用她的溫順、聰慧、寬容、固執與忠貞,勾勒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我願意把長孫氏比作薄薄的春意,她遊走於大地之間,她的氣息就在這經過嚴冬的封襲的大地上漸漸蔓延開來。在初春的風景下,她悄然走過,留下了這樣一幕幕倩影: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
“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爲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爲宰執。”……
“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爲聖朝累乎!”……
“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
在文字隱約模糊之間,我彷彿可以看見那個沐着春天般溫暖的母親。坤厚載物,沒有高天的遙遠與生疏,有的只是大地的親近與溫暖,她就像包容一切的地母,用她獨有的慈愛,庇護着李世民和他身邊的一切。
我想不能獨獨說,“貞觀之治”是長孫氏一個人的功勞。可是,在中國人傳統的嚴父慈母的心理模式下,長孫氏獨有的溫柔寬容恰好平衡了李世民的剛毅威嚴。
我無從知道皇后的病是怎麼成的,只是對一個情節記憶猶新“從幸九成宮,方屬疾,會柴紹等急變聞,帝甲而起,後輿疾以從,宮司諫止,後曰:‘上震驚,吾可自安?’”誰說帝后沒有愛情?一句“上震驚,吾可自安?”觸痛了太宗的心,也喚起了我們的點點哀思。彷彿又能看見,飄長的衣帶上緊緊繫着的鴆毒,不錯的,“終不悔”。這便是真正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了吧。

伴着夏的來臨,春天便揮一揮她的衣袖,默然走向一個終點。“十年六月己卯,崩於立政殿,時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舊唐書?后妃傳》)
只有聲聲婉諫依舊縈繞在李世民的耳畔“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祕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非有大故,願勿棄之。又妾之本宗,幸緣姻戚,既非德舉,易履危機,其保全永久,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爲幸矣。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爲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舊唐書?后妃傳》)至死不渝,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一個女人無言地承擔起了天下的責任,她用母親春風般的愛,包容了世間的一切。帝與後,除了簡單的愛情,更多了一份天下的責任。可是,到最後,她也許累了,褪去冷冰冰的禮儀,“則是不忘妾也”。二十三年,當神話中的精衛填平了一片海,她撒手去了。二十三年,當融融春意漾遍了他的理想國,她走到了一個終點。我並不願意把長孫的死寫得無比悲涼,我天真地寧願相信,長孫的故去,有幾分海子的溫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長孫氏的一生都圍繞着李世民,她把自己的溫柔、寬容、聰慧、忠貞全都給了他,正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她走了,只留給太宗一本《女則》和無限的哀思。“及崩,宮司以聞,帝爲之慟,示近臣曰:‘後此書可用垂後,我豈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新唐書?后妃傳》)我固執地認爲,李世民在爲自己懷念愛妻找一個藉口,一個不必讓吹毛求疵的魏徵挑出什麼毛病的緣故。“內失良佐”一個君王懷念愛妻則需要這樣冷冰冰的藉口,就跟《資治通鑑》中長孫氏說出“不能當呂后之地耳”一樣,幾十年的夫妻情深,在帝王家卻要用政治與皇權來詮釋,難道真是史官們臆加的麼?李世民在皇宮中建起高高的層觀,是想體會“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嗎?正值壯年的李世民,失去了與他攜手穿越歲月的傷痕的愛妻,體會着“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一般的哀愁。玉谿生《落花》裏的那句,“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
我有時候會想到死的意義。死到底是什麼?難道只單單是一個終點?昔者莊周鼓盆而歌,看破死生,可是死了的人,她還活着嗎?髑髏深深地皺着眉頭,“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爲人間之勞乎!”死,對於少年維特來說,是一個快活的歸宿;對於文天祥、趙一曼來說,是一種激昂的氣節;對於茶花女瑪格麗特來說,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解脫;對於瀟湘妃子來說,是一個美麗的結局;對於葛朗臺來說,是一種終結性的懲罰……那麼死,對於長孫氏來說,又是什麼?也許,是一個終結,也是一個開始。她可能沒有曹孟德的豪邁,但長孫氏終究結束了自己那“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一生。當李世民站在層觀上,最後一次回眸愛妻的陵墓時,她就在九嵕山林裏掩口輕笑,她把心魂留給了她最鍾愛的大唐。那是一個起點,是長孫氏走向永生的一個起點。很喜歡某位作者的那句話,“長孫去了,李世民去了,都沒關係。大唐永在,在人心。這就是永恆。”不錯的,永恆,長孫氏把靈魂浸潤到了那個年代,她的終結,開啓了一個盛世之門,而她也和大唐一起,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
我所看到的史書中沒有記載多少關於長孫氏故去後,李世民的反應。我猜想,他應是哭得很厲害。當房玄齡告知李世民太子請求大赦的想法被長孫氏拒絕之後,“太宗及侍臣莫不噓唏”。當長孫氏辭世的那一刻,他應是怎樣悲哀?曾經看過一首比利時人的詩《情歌》:我知道你將死去/死時依然美麗/例如,微笑/將漾在嘴角/或有一朵花在髮梢/而其後的日子裏/窗臺上/塵土因該會很厚/天氣很是宜人/美麗而蔚藍/我會隨處走走/腦子裏不明不白/頭/縮在肩膀之間/聽到一聲安慰/竟是我/從未想到的人/剩下的歲月/一切/一如既往。李世民遙望召陵,大概能感受到納蘭性德的那種“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也許,李世民就是這種心境,最終也是一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長孫氏的故去,似乎巧合般地給“貞觀之治”畫了一個並不模糊的界限,英明一世的李世民最終收回了遙望愛妻的眼光,他沒能逃過魏徵口中“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的命運。但是我終究還是慶幸——雖然貞觀後期不如前期。因爲,之後,是大唐盛世。
不知道,沉睡九嵕山那不爲人知的地宮的夫妻,是不是“剩下的歲月/一切/一如既往”?



沒有讀過太多的書,閱歷很淺,總覺得不能說得入木三分,大家來點評以下八(作者自評)

曾經想過很多詞句來形容李世民與長孫氏的愛情,李易安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邶風?擊鼓》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秦淮海的“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陸放翁的“山盟雖在,錦書難託”……但最終還是選中了柳七《蝶戀花》的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其實在衆多詩詞人中,我並不怎麼欣賞柳七。他一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道出了他的軟弱。固執並且片面地認爲,這個男人只會爲了個人的別緒“正恁凝愁”。在嘆息他的絕世才華之餘,我不由得嗤之以鼻。但偏偏,我獨愛他的這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愛人之間的那微妙的、欲說還休的、“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一般的忠貞、癡迷、執著、哀愁在這短短十四字中,竟都寫盡了。

易中天在品三國的時候曾經說過,“歷史有沒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真相?難。”拂去沉積了千年的煙雲,夫妻早已化爲了九嵕山上的某一塊不爲人知的磐石,或是變成了史書中那生硬冰冷的文字符號。我無從知道,夫妻之間到底存在着怎樣的或平淡無奇或感天動地的真情,只能從那也許只“會毒害人且不可信”的史書中尋求。
因爲長孫無忌與李世民爲布衣之交,我想象着,十來歲的少男少女,過着“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的快活日子。在那桃花芬芳如荼的春季,一個吟“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一個誦“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桃花樹下互訴衷情……或是在萬物復甦的上巳,在溱水洧水的清流邊,少男少女聽着渙渙水聲,互贈芍藥……
想象終歸是想象,《新唐書》中,只有這寥寥幾筆:“晟兄熾,爲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而《舊唐書》中的記載則更加可憐:“年十三,嬪於太宗。”長孫氏原本姓拓跋,因爲宗室擔任過族長,所以就改姓長孫。祖父長孫兕曾任北周左將軍,父親長孫晟,也爲隋朝右驍衛將軍。李世民的家族,是關隴貴族的集團之一。他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後因佐周代魏有功,成爲著名的八國柱之一,位極榮貴,死後追封唐國公。祖父李昞襲唐公,曾任北周安州總管,國柱大將軍。父親李淵年幼襲唐公,且是文帝獨孤皇后的姨侄。隋時,李淵歷任譙、隴、岐等州刺史,滎陽、樓煩等郡太守,以及殿內少監、衛尉少卿等職。可以說,長孫氏與李世民的婚媾關係,是門當戶對的。大約在大業九年(我懷疑這個年份,因爲竇氏也是在這一年亡故的,而她的亡故應該是在李世民與長孫氏成婚以前,所以李世民不應該是在亡母同一年娶親),彷彿隱約聽着《桃夭》的長孫,登上了花轎,進行了一場“之子于歸,百兩成之”的婚禮。開始了他們二十三年的那“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式的婚姻。這樣的婚姻,也許本來就脫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性質,但正是這帶有封建氣息的婚姻,悄然開啓了一個四百年亂世之後的新時空。
英雄美人,一個尚武,一個愛文,恰恰符合了傳統夫妻一個剛健、一個溫柔的樣板。二人婚後的生活,應是帶着點滴青澀的幸福的。然而這種幸福並沒有持續太久——甚至對於一個渴望安寧生活的女人來說,太短暫,也太易逝了。大業十一、十二年,也就是夫妻婚後兩、三年,李世民先後入伍,解雁門之圍、鎮壓甄翟兒起義軍,嶄露頭角。尤其是隨父在鎮壓甄翟兒起義軍時,“太宗以輕騎突圍而進,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於萬衆之中。適會步兵至,高祖與太宗又奮擊,大破之。”(《舊唐書?太宗本紀》),初次展露了他年少勇武,善於騎射且所向披靡。中國古代並不乏有徵夫怨婦的離愁別緒,從“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願言思伯,使我心痗!”、“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再到“于嗟闊兮,不我活兮!”……從強烈思念,到肝腸寸斷,再到悲絕厭世,無不抒寫着怨婦對征夫的苦苦思念。丈夫在戰場生死未卜,做妻子的卻只能在家中苦等,她不僅要承受“雖則如毀,父母孔邇”的家庭壓力,還要隨時準備接受丈夫戰死沙場的噩耗。當這個極富冒險精神的丈夫在戰場上品嚐着身先士卒的樂趣時,多少個難眠之夜,清冷的月光無言映照在長孫氏姣好而略顯疲憊的面龐上。面對着同當年喜房裏一樣跳動的蠟兒,這個只有十五、六歲的長孫氏,默默地嘗受着這個剛剛開始的、“爲伊消得人憔悴”的生活。當這一切都落在長孫氏的肩上時,她不過還是個花季的女子。也許在這個時候,經歷了幼年被逐出家門、童年寄人籬下、好不容易纔有了自己溫暖的家的長孫氏,開始慢慢脫離開少女的情懷,逐漸成長爲堅強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