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遲到的相遇

優秀散文 閱讀(5.33K)
遲到的相遇

遲到的相遇
1
我是在自己發表詩作太順的時候收手的,時間正好進入新的世紀。那之前受賈平凹投稿(剛完成的)不過夜觀念的影響,發了很多草稿。我當時對編輯的水平產生懷疑,難道他們見我名字熟就隨便登嗎?冷靜一想,也不能怪他們。大凡每種報刊都有自己的固定作者,這是信任的結果。那麼,我只好檢討自己了:是不是寫得太過容易了。大約那麼三五年,沒有什麼不可入詩,發表得也瘋狂,國內百餘種報刊都上過,連中國作協主辦的《詩刊》一年中也竟然有5期發我的作品。這在我看來太不正常了,或者說完全失去了挑戰性,於是決定緊急剎車,改變風格。
轉型之作是兩首小詩:《懸念》和《一棵樹》。我自認爲還算成功,畢竟不具名別人認不出是我的作品了。我喜歡不斷否定自我的超越感,在我的理解中,成功就是這種持續的脫胎換骨的體驗,儘管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無法做到的。但官方報刊不好發,因爲《懸念》裏出現了本•拉丹。我把這兩首詩給我弟弟,他將其發在他們的同仁民刊《行吟詩人》上,獨具慧眼的《詩選刊》立即予以轉載。自此,當大多數人還在那裏感覺良好地抒情時,我已逐漸淡化抒情,慢慢引入敘述了,這使我更好地掌握了詩的內在節奏。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感覺詩似乎只是在零碎地傳達我靈魂的聲音,而我的經歷使我精神的幅員更遼闊,我需要用小說來承載我的思考。我突然明白,我寫詩僅僅是爲寫小說做了諸如語言上的準備。我清楚自己要寫什麼,但要藉助怎樣的故事與人物來表現,一片茫然。離開貴州前,我在普定寫下了最後一組十四行詩,原定14首,結果只完成了7首。我知道從此之後,我將開始新的文學之旅了。我不會再匆草下筆了,我需要讀書,與大師相遇,得到我想要的。
這時候,同樣在普定生活過的向老師,因爲兒子在波士頓工作,他拿到了綠卡,在美國生活了好幾年。他偶然讀到了我的作品,回國時輾轉找到我,反覆敘說着他的人生經歷與見聞。離開貴州時,我在貴州大學他女兒那裏住了幾天,與他談及我們的合作計劃。誰知我到了上海,在身體的全面檢查中查出病疾,只好去廣東一個叫清新的地方療養。向老師拋下回美國的打算,跟着到了廣州,住他在仲愷大學教書的孩子家,說便於及時溝通。老先生八十多了,我很過意不去,答應合作卻不見動手。直到2006年聖誕,我返回上海,才正式開始合作百萬言的長篇小說。
我的寫作時間極有限。單位上我是負責編輯那一塊兒,每月4本期刊3種網刊,還有跟出版社合作的書籍,文字量驚人,不親自過目是絕對不可能的。剩下的時間大多在讀書。在貴州那麼一個閉塞的內陸省呆時間長了,讓我變得不學無術;到了上海,才覺得自己還活在上一個世紀。很多年來沒好好讀書,“營養”嚴重缺乏,全憑小時候那些名著硬撐着怎麼行呢?但我又是不能累的,吃吡拉西坦、丙戊酸鈉、肌苷片等,1次10來片就夠我受的了,身體是本錢,不得不悠着點兒。20多萬字過去,偏偏寫作的障礙來了:小說涉及的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世紀,通過講述的方式夾不夾雜“此在”的描寫?如何使敘述不滯澀?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擺在眼前。
這時候,就停下來讀村上春樹和餘華的小說。讀餘華的第一部小說是他的長篇《在細雨中吶喊》。他的大名是一個作者所知道的常識,但此前從沒讀過他的小說,《在細雨中吶喊》來到我的視野是我從廣東回上海時,收到一本獲獎證書和一本書,說我在浙江的一個兒童文學大賽中獲獎。我的獲獎作品是一首小詩,八行,題目叫《吹泡泡》——
綠風這個長髮女孩
鼓着腮一個勁兒地吹
一嘟嚕一嘟嚕的泡泡
就從枝頭冒出來了

堅持時間短的泡泡
是花朵
堅持時間長的泡泡
是果實
我覺得這首詩獲了等級獎有點意外。但爲什麼要寄餘華的書而不是其他作家的書,又偏偏是餘華的《在細雨中吶喊》而不是他另外的作品?管它,拿起來翻翻,誰知這一翻不打緊,居然一口氣讀完了這部作品。這在以前的閱讀中,除了國小五年級讀《基督山伯爵》外,就再也沒有這麼順暢地讀過一部長篇小說了。原來,這是一部有關少年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的小說。正如該小說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時,法國文化部長所說的,在有力的敘述中,現實與幻想、離奇與平凡交融;富有戲劇性的敘述手法將情節像音樂作品一樣展示出來。我被震驚了,除了他揭示人性的深刻和童年生活的入微外,我驚歎於敘述的流暢。緊接着,我把村上春樹的《天黑以後》暫放一邊,又一口氣讀了餘華的《活着》。因爲福貴的壓抑與超然,無奈與隱忍,厄運與承受,尤其最後親人悉數死去,留下福貴一個人,這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的茫茫人海中也只能是孤零零一個人時,我的心收緊了:天哪,當代作家誰還能像餘華這樣將中國底層人刻畫到如此精微的程度!人們都以爲活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但福貴沒有抗爭、進攻,他選擇的是忍受,從這個意義上說,活着原來是一種靜止的狀態。——這就是現實,文學中的現實深刻揭示了現實中的荒誕。餘華在《活着》裏模糊了悲、喜劇楚漢分明的界線,包括他娓娓敘說背後嚴峻思考的滯重,恰好與無常人生背後的豁達敞亮相生,這正是我尋找已久的。我就想,自己正寫長篇小說,又沒經驗,他作品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鑑。
精神遲到的邂逅,使我產生了進一步的假想:能與餘華面對面交流,豈不受益更多?要說這世界上的有些事兒就是離奇。我知道上海市作協搞了“城市文學講壇”系列,打電話問餘華何時來,作協的人說尚未具體安排,敲定了再通知我。終於,餘華被安排在4月20日主講,是週五。上午,我把辦公室事情安排好,準備早一點去作協,因爲我在莘莊,也就是郁達夫在《回鄉記》裏所寫的火車停站,離市作協很遠,地鐵也要十幾站路。誰知上海科技出版社與我們合作出書,要忙着籤合同,彩圖樣例出來了,文字稿還沒定。直到12點,我才提了相機,匆匆忙忙跑回宿舍帶了筆記本、《在細雨中吶喊》和我準備送餘華的詩集,戴上耳麥,高高興興疾步趕往5號輕軌轉2號線。天太熱,前幾天還十幾度,氣溫陡然升至27℃。我心中默默祈禱,但願今天不要遲到,千萬別像上回畢飛宇來,我因事耽擱,留下遺憾;同時我又滿懷信心,因爲我頭晚作了一個夢,夢見一大片蘆葦,奇怪的是蘆葦瘋長在旱坡上,而且蘆葦發出一簇簇紅的光焰,十分耀眼。我堅信這是一個好夢。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株會思想的蘆葦”,一位評論家還以此爲題寫過我評論呢。

我到陝西南路站下,地鐵裏熱得我滿頭大汗,出地面也輕鬆不到哪裏。一看時間,才下午1點,還有個把小時,走走吧,也許比坐公交車感覺好些;就沿陝西南路往北,一直到看見《收穫》、《萌芽》等一大堆牌子的鉅鹿路675號大門口。我摘下耳麥,正要問一位身型魁壯的老先生,突然,餘華由另兩位市作協的先生陪着從我左側進門來。我在書中、網上、電視裏見“他”多了。我趕緊跟上去打招呼:“餘老師好!”餘華回首看我,一邊點頭應答,大概同時也在搜尋記憶。他們向靠近鉅鹿路外牆一側的二樓去了,我隨即跟上。大概作協的人以爲我跟餘華熟吧,也就沒過問。他們給餘華用白瓷杯泡了茶,請他給已擺上長桌的《兄弟》上、下部簽名。餘華揭開杯蓋,還沒來得及喝,爽性應允。他接過大頭筆,一本一本籤起來。剛開始,他還問作協的人,聽說易中天星期一來上海售書籤掉10支筆?作協有人回答是,餘華笑了。這是我自見他起第一次發現他笑。他的表情不是很豐富,甚至於有點主刀醫生的那種嚴肅。但他說話隨便,平易近人,一出聲就像鄰居大哥,值得信賴。我知道這種人最厚道、本色。在他埋首於一大摞書籤名時,我從他前方、左側拍了照。我欣賞這種氛圍,清淨而不寂寥,脫離市囂,灑脫揮毫,時間在書的扉頁上沙沙遊走。籤畢,他在手機上寫什麼,我沒看清牌子,像sonyericsson一類的,手寫文本輸入。我說:“餘老師,在你衆多的作品中,我偏愛《在細雨中吶喊》。”遞上書,他從工作人員手中又拿回筆給我籤。我說:“我給你帶了本我的書。”他說:“謝謝!”我又問:“可以和你合影嗎?”“當然!”這時,剛好有電話,他說,“你等一下,我接個電話。”他左手拿着我的書,右手持手機,走出辦公室外。我趁機把相機交給旁邊一個較年輕的男士,讓他幫忙拍一下。我教男士怎麼調焦時,餘華回來了。他把我的書放在簽過名的《兄弟》面前,我們站定,他極富耐心地等待四個鏡頭拍完。而這個時候,聽衆也就是作家和記者們都在作協禮堂等候。



2
餘華說:“平時就讀讀小說寫寫小說。我的感受是一個好的作者首先是個好的讀者。一個寫作者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他23歲開始寫作,當時讀了雜誌上的小說覺得並不怎樣。是傑克•倫敦給他學生的一封信中說寧肯讀但丁的一行詩而不浪費時間去讀一千本雜誌觸發了他閱讀精品。小時候讀書,他以爲全世界只有一個詩人和一個小說家,因爲課本里的詩全是毛主席的,小說全是魯迅的,因此對魯迅的作品產生了厭惡。上世紀80年代,一個導演朋友問他能否改編魯迅的小說,他就買了《魯迅小說全集》來讀。重溫使他深爲震撼,“魯迅有着鋒利的思維,他能以火箭般的速度抵達表達的彼岸”。他以孔乙己最後一次的出現爲例,分析了魯迅不作過多渲染,只寫人的狀態,說如此細微才稱得上是有責任的小說家。他又以趙太爺爲例,說明魯迅如何寫一個人與時代的關係。以前中國社會是通過人與人、家庭與家庭來聯繫的,人在社會中沒有地位。趙太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否則他就不會通過辮子的盤起、放下來保護自己了。“所以魯迅非常容易被研究。”他說,“這對我來說是有很大沖擊的。”但是讀文學期刊呢?在文學期刊日漸式微的當今,餘華並不憂慮,“生活始終帶着我們向前,閱讀趣味的改變是正常不過的。”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文學的不景氣就是因爲文學期刊太多,“在某期刊上發表作品象徵着寫作者的成功,這種觀念給年輕作者製造了虛假的幻象。西方作家在走上文學道路開始就沒有任何保護傘,此後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很鬆散,不像中國由各文學期刊‘搭建’了文壇。”他指出,“讀經典作品很重要,文學期刊上的作品很少在歷史上留存。”
我感嘆於餘華讀書的發現。他讀但丁,能從“箭中了目標,離了弦”這個詩句裏,讀出語言中的速度。將因果關係換了一個位置,先寫箭中了目標,後寫箭離了弦。仔細一想,這樣的速度也是我們經常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但他發現了“問題是現實的邏輯常常制止我們的感受能力,但丁打破了原有的邏輯關係後,讓我們感到有時候文學中的現實會比生活中的現實更加真實”。他能在兩個博爾赫斯在漫長旅途中的客棧相遇,當年老的博爾赫斯說話時,年輕一些的博爾赫斯想是經常在錄音帶上聽到的那種聲音的描寫中,發現錄音帶這一敘述的關鍵,正是這樣的道具使看起來離奇古怪的故事有了現實的依據。他總是在經典作品中感受到偉大作家所具有的卓越的洞察力。他說,“人們總是喜歡強調想象對於文學的重要,其實洞察也是同樣的重要,當想象飛翔的時候,是洞察在把握着它的方向。可以這麼說,沒有洞察幫助掌握其分寸的想象,往往是胡思亂想。只有當想象和洞察完美地結合起來時,纔會有文學中的現實。”
“寫作我沒法告訴你。”餘華說,“每個作家都是不一樣的。我是從來不向人推薦書的,一個作家與某部作品相遇是一種緣分。”他表示,人的一生中,總有些奇怪的經歷。開始的時候想方設法弄來名人名言,其實大部分都沒用;但有些確實在你身上產生作用。《懷疑主義》、海明威《喪鐘爲誰而鳴》扉頁上的那首詩的同情與悲憫、易卜生說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等都對他產生過影響。寫作起來,他認爲一個敘述者與生活的人是分開的,“一個作家首先要虛構自己,然後才能寫作。”“寫作的過程是一個作家在不斷給自己設置障礙及克服障礙的過程。”他舉例說,他二十六、七歲時認爲心理描寫難,於是找來福克納的一篇小說,寫到了殺人後,沒有心理描寫;又讀《罪與罰》、《紅與黑》,一句一句讀下來,只寫了狀態、舉止。他這才頓悟:“心理描寫是知識分子虛構出來的。我的經驗是,讓心臟停止跳動,只用眼睛觀察。”而小說的節奏,餘華多年來在音樂中感受。他說幾乎所有的交響樂到高潮時就在輕柔中結束。他覺得有些作家雖能把作品推向高潮,但結束不好。他特別喜歡bartok,一名把交響樂融入民歌的作曲家。bartok把現代格調同傳統的節奏和風格融爲一體,其《管絃樂協奏曲》將不協和絃和不協和音融爲一體。餘華認爲,一個作家也一樣,寫作時是完全自由的,不受限制,在現實作品中摻合荒誕,在荒誕作品裏出現現實。我對此深有同感。所以在他精彩演講完畢,我還請他結合他的作品加以分析。他回答得特別詳細,尤其他知道我獨愛《在細雨中吶喊》,就結合這部作品談得更爲具體,包括如何對意象的選擇,切中肯綮。

從餘華的寫作經歷看,再結合他的文本,我獲得了不少啓示,特別是閱讀。這很像我爲了趕時間去聽演講不坐公交車而坐地鐵一樣:你精讀經典,經典就會爲你贏得很多時間。可是我們很多小作者(不指年齡)之所以難成大氣候,就是因爲他們本能地與經典保持距離,容易受到小地方有限圈子的影響,而不是靈魂獨立,敬仰大師。他們因了急於求得有限圈子認同的功利心,而過早地扼殺了自己。很多人怕跳出圈子之後的孤獨,他們害怕失落,害怕得不到承認,可他們也許不知道,恰恰是孤獨最容易成就一個人。——當然我不是指人際上的,而是精神層面的。而伴隨這種孤獨感,在與經典的一次次相遇中,你最終會發現有那麼一部作品,早已在你必經的路口等你,彷彿前世的約定。這需要緣分,就像你跟什麼人戀愛、結婚一樣。再者,因爲無知,初學寫作時總愛挑別人的毛病,遮掩自己的短處;寫作時間長了,知道拿顯微鏡看別人的優點,用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了。難怪餘華說:“常常評說他人的不是,自己就很難做好。他人的缺點是他自己的,只有他的優點你可以汲取。”寫作之於每個人,儘管不可能是常青樹,也不管你怎麼長,正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寫蘋果樹“沒有一棵能離開它們紮根的地方”一樣,我們要懂得一次偶然的花開來自必然的長時間準備。因爲我們都逃不脫時間這惟一公證的度量衡的檢驗。我說過,一個極樸素的道理就是:堅持時間短的,是花朵;堅持時間長的,是果實。

附言:餘華先生,我在送你的書上留了我的blog網址,如果你有時間讀到這篇文章,我想告訴你,我絕不會把跟你的合影放到blog裏去譁衆取寵,那是淺薄之人的所爲,因爲,我喜歡心靈的合影。同時,我會關注你的blog的;希望你儘量減少社會活動,期盼你的新長篇早日面世!


遲到的相遇
1
我是在自己發表詩作太順的時候收手的,時間正好進入新的世紀。那之前受賈平凹投稿(剛完成的)不過夜觀念的影響,發了很多草稿。我當時對編輯的水平產生懷疑,難道他們見我名字熟就隨便登嗎?冷靜一想,也不能怪他們。大凡每種報刊都有自己的固定作者,這是信任的結果。那麼,我只好檢討自己了:是不是寫得太過容易了。大約那麼三五年,沒有什麼不可入詩,發表得也瘋狂,國內百餘種報刊都上過,連中國作協主辦的《詩刊》一年中也竟然有5期發我的作品。這在我看來太不正常了,或者說完全失去了挑戰性,於是決定緊急剎車,改變風格。
轉型之作是兩首小詩:《懸念》和《一棵樹》。我自認爲還算成功,畢竟不具名別人認不出是我的作品了。我喜歡不斷否定自我的超越感,在我的理解中,成功就是這種持續的脫胎換骨的體驗,儘管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無法做到的。但官方報刊不好發,因爲《懸念》裏出現了本•拉丹。我把這兩首詩給我弟弟,他將其發在他們的同仁民刊《行吟詩人》上,獨具慧眼的《詩選刊》立即予以轉載。自此,當大多數人還在那裏感覺良好地抒情時,我已逐漸淡化抒情,慢慢引入敘述了,這使我更好地掌握了詩的內在節奏。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感覺詩似乎只是在零碎地傳達我靈魂的聲音,而我的經歷使我精神的幅員更遼闊,我需要用小說來承載我的思考。我突然明白,我寫詩僅僅是爲寫小說做了諸如語言上的準備。我清楚自己要寫什麼,但要藉助怎樣的故事與人物來表現,一片茫然。離開貴州前,我在普定寫下了最後一組十四行詩,原定14首,結果只完成了7首。我知道從此之後,我將開始新的文學之旅了。我不會再匆草下筆了,我需要讀書,與大師相遇,得到我想要的。
這時候,同樣在普定生活過的向老師,因爲兒子在波士頓工作,他拿到了綠卡,在美國生活了好幾年。他偶然讀到了我的作品,回國時輾轉找到我,反覆敘說着他的人生經歷與見聞。離開貴州時,我在貴州大學他女兒那裏住了幾天,與他談及我們的合作計劃。誰知我到了上海,在身體的全面檢查中查出病疾,只好去廣東一個叫清新的地方療養。向老師拋下回美國的打算,跟着到了廣州,住他在仲愷大學教書的孩子家,說便於及時溝通。老先生八十多了,我很過意不去,答應合作卻不見動手。直到2006年聖誕,我返回上海,才正式開始合作百萬言的長篇小說。
我的寫作時間極有限。單位上我是負責編輯那一塊兒,每月4本期刊3種網刊,還有跟出版社合作的書籍,文字量驚人,不親自過目是絕對不可能的。剩下的時間大多在讀書。在貴州那麼一個閉塞的內陸省呆時間長了,讓我變得不學無術;到了上海,才覺得自己還活在上一個世紀。很多年來沒好好讀書,“營養”嚴重缺乏,全憑小時候那些名著硬撐着怎麼行呢?但我又是不能累的,吃吡拉西坦、丙戊酸鈉、肌苷片等,1次10來片就夠我受的了,身體是本錢,不得不悠着點兒。20多萬字過去,偏偏寫作的障礙來了:小說涉及的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世紀,通過講述的方式夾不夾雜“此在”的描寫?如何使敘述不滯澀?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擺在眼前。
這時候,就停下來讀村上春樹和餘華的小說。讀餘華的第一部小說是他的長篇《在細雨中吶喊》。他的大名是一個作者所知道的常識,但此前從沒讀過他的小說,《在細雨中吶喊》來到我的視野是我從廣東回上海時,收到一本獲獎證書和一本書,說我在浙江的一個兒童文學大賽中獲獎。我的獲獎作品是一首小詩,八行,題目叫《吹泡泡》——
綠風這個長髮女孩
鼓着腮一個勁兒地吹
一嘟嚕一嘟嚕的泡泡
就從枝頭冒出來了

堅持時間短的泡泡
是花朵
堅持時間長的泡泡
是果實
我覺得這首詩獲了等級獎有點意外。但爲什麼要寄餘華的書而不是其他作家的書,又偏偏是餘華的《在細雨中吶喊》而不是他另外的作品?管它,拿起來翻翻,誰知這一翻不打緊,居然一口氣讀完了這部作品。這在以前的閱讀中,除了國小五年級讀《基督山伯爵》外,就再也沒有這麼順暢地讀過一部長篇小說了。原來,這是一部有關少年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的小說。正如該小說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時,法國文化部長所說的,在有力的敘述中,現實與幻想、離奇與平凡交融;富有戲劇性的敘述手法將情節像音樂作品一樣展示出來。我被震驚了,除了他揭示人性的深刻和童年生活的入微外,我驚歎於敘述的流暢。緊接着,我把村上春樹的《天黑以後》暫放一邊,又一口氣讀了餘華的《活着》。因爲福貴的壓抑與超然,無奈與隱忍,厄運與承受,尤其最後親人悉數死去,留下福貴一個人,這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的茫茫人海中也只能是孤零零一個人時,我的心收緊了:天哪,當代作家誰還能像餘華這樣將中國底層人刻畫到如此精微的程度!人們都以爲活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但福貴沒有抗爭、進攻,他選擇的是忍受,從這個意義上說,活着原來是一種靜止的狀態。——這就是現實,文學中的現實深刻揭示了現實中的荒誕。餘華在《活着》裏模糊了悲、喜劇楚漢分明的界線,包括他娓娓敘說背後嚴峻思考的滯重,恰好與無常人生背後的豁達敞亮相生,這正是我尋找已久的。我就想,自己正寫長篇小說,又沒經驗,他作品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