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有關寫小客輪的經典散文:難忘小客輪

優秀散文 閱讀(2.09W)

本站:《難忘小客輪》是一篇描寫小客輪的散文,全文按時代變遷的順序寫了小客輪的出生、成長和落幕,每個“節奏”都寫出了人物的感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吧!

有關寫小客輪的經典散文:難忘小客輪

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河道密如蛛網,大河上百舸爭流你追我趕好不熱鬧,小河中搖櫓聲吱呀、吱呀地從早到晚響個不停。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水運佔據着大半江山,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景象。

那時候公路稀疏,基本上通到各縣城及沿路少量鄉鎮。古鎮新塍的居民和大多數鄉鎮的居民一樣,出門旅行幾乎全靠內河小客輪。

這種小客輪顏色都塗成軍綠色,分上下二層。底層縱向鋪着四條長木板,能坐七、八十人,高度二米不到一點。上層高度只有一米稍多一點。只能半爬半躬着上去席地而坐。全身乾淨的衣褲象抹布一樣揩拭着地板,好在船員每天航行結束就會擦的乾乾淨淨,先爬上去的人衣褲暫時還是乾淨的,稍後到的人只能小心翼翼地躲避着 前人留下的泥足印,再後到的人就躲無可躲了,只能用衣褲揩着前人留下的泥足印向裏半爬着,就這樣一環扣一環直到坐滿爲止。下船了誰也躲不開泥足印,一趟船坐下來整個人就弄的灰不溜秋的。因此愛乾淨的女士是很少坐在上層的。

坐在小客輪的上層髒是髒了一點,可好處也是不少的。上面視野開闊是因爲沒有窗戶,二邊是欄杆因此非常通透,兩岸景色盡收眼底。夏曰河面涼風徐徐吹來,那真叫一個爽,船速越快涼風就越強勁。全然沒有底層悶熱昏暗的感覺,也沒有煙霧繚繞的妨害。春秋時節的清風夾帶着兩岸田野裏飄來的淡淡油菜花香和稻花香,大自然的氣息使乘客陶醉其中。到了冬天爲了抵禦凜冽的寒風,儘管二邊拉起了厚重的布簾,冷風仍一個勁地嗖嗖往艙裏灌。先前的浪漫情調就消失了,還不如低層舒適了。這小客輪比起現在的客車速度是很慢的,新塍鎮到我工作的烏鎮短短二十公里不到,要行駛二個小時。不過和貨輪,掛槳機船及手搖船相比其速度也可稱得上獨佔鰲頭。一路上還有各種景色可觀看,有輪船犁開平靜的水面而形成的兩條呈八字形的白浪,如同兩條一線潮緊緊地相隨小客輪左右,不時有魚高高躍起,見到白鷺俯衝下來,魚兒便沉到水下無影無蹤了。白鷺無奈地繼續跟着螺旋槳的浪花,等待下一次機會。在不知不覺中客輪在二聲汽笛聲中靠上了碼頭,航程也結束了。

詩情畫意的旅行坐的次數多了也會膩的。首先是不方便,兩鎮分屬兩個縣,來往旅客較少,所以每天僅有一班船,再則價格也有點承受不起。七十年代初在工廠拿學徒工資的我,每月只有十六元錢,一個來回坐船要花八毛錢,比一天工資還高,荷包實在有點傷不起,那象現在一天工資坐公交可以打好幾十個來回。於是每到週六只要天氣適宜就結伴邁開雙腿從烏鎮步行到新塍。用時約三小時和坐船也差不多,坐船還要走大半個鎮加上候船時間和步行大至旗鼓相當,重要的是省下了錢,出發時間上也比較自由。日長時可在家吃過早夜飯再走,冬天日短就早點出發,只是下雨天這輪船錢是無論如何也省不下的。那時農村都是泥路一下雨黏土會把鞋子粘住,有時候一腳朝前跨去,鞋子還深深地陷在後面的爛泥裏,僅穿襪子的腳重重地踏在爛泥裏,一時間弄的手足無措,狼狽不堪。因此下雨天連老農民也不敢走遠路,要麼就搖船出去辦事。此時此刻又想到了那小客輪,這小客輪雖然簡陋,船票也不便宜,但它畢竟不懼風霜雨雪,能安全地把旅客送到目的地。

從那以後凡下雨我就乘坐小客輪。雨天航行的客輪別有一番風景浮現在眼簾。客輪在濛濛縹緲的江南煙雨中緩緩地行駛着,兩岸楊柳、桑園齊刷刷地向後移動,船老大的汽笛聲也比晴天勤快而響亮許多。水天一色加上隱約可見的農房輪廓彷彿是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行走的船和坐在船裏的旅客就成了這幅畫中的點睛之筆。路走得多了,難得坐一回船,欣賞着兩岸景色也是十分愜意的享受。

就這樣晴天走路雨天坐船,周而復始時間一晃幾年過去了。修建鄉鎮公路的事仍杳無音信,倒是嘉航分公司打造了幾艘“鵲“字號的鋼質客輪。有“喜鵲號”、“雲鵲號”、“金鵲號”等。外觀一改過去統一的軍綠色,塗上了色彩靚麗的顏色,噸位也比木質客輪大。走進客艙白色的保麗板吊頂配上明亮氣派的吸頂燈,顯得非常寬敞,給人以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深紅色的地板光鑑可人,給人以穩重和踏實感。座位也顛覆了以前四條長木板的傳統,改成了火車座,加大了舷窗使艙內更加敞亮,通風良好。整個乘坐環境煥然一新。上層低矮的艙室用來存放小商販的行李,旅客再也不用半爬半躬着往裏鑽了。在一段時間裏能乘坐到新式鋼質客輪,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上得岸來還會小小地炫耀一番。

文革結束後小商販也多了,水上客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在鵲字號客輪帶領下,經濟效益與日俱增,水上客運也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不但工資獎金比工廠高,還有副業可賺錢。船員們在船上賣起了茶水、糖果和瓜子,中午還有面條和蓋澆飯。給飢腸轆轆的乘客雪中送炭,也爲了乘客消磨時間提供方便。同時船員們也小賺一把,到了月末便分配着自已的勞動報酬。不過這一切已與我關係不大了。那時農村已築起了一米多寬的沙石路,我也買了一輛自行車,從新塍到烏鎮騎自行車不到一個半小時,下雨也不會陷在爛泥裏了。除了下雪冰凍天偶爾還會坐船,平時基本上騎車兩地跑了。

又過了幾年到了八十年代初,各地修公路的熱潮終於如火如荼地展開了,以縣城爲中心的放射狀公路已初俱雛形,新塍到嘉興,烏鎮到桐鄉都通了班車。儘管是砂石路面,車輛顛簸的厲害且車尾滾滾揚塵追着汽車跑,但速度完全是客輪不能比肩的,慢悠悠的客船隻能望車興嘆!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下,人們爲追求速度對坐客車趨之若騖,即使車廂裏塞的滿滿的象沙丁魚罐頭也要往車廂裏躋。好在公路建設僅形成縣城爲中心的放射狀,鎮與鎮之間大都還沒通公路,客船還可以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只是生意已大不如前了。

隨着公路建設的不斷髮展,放射狀的公路變成了網格狀,水上客運業日見式微,大部份班線均巳停開,人員都轉移到貨運公司去了。到了九十年代初偌大的烏鎮客運碼頭只剩下一班開往新塍嘉興的客輪,生意猶如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孤獨而艱難地維持着運行的班輪,到了九四年五月終於撐不下去了。上旬的一天早上離發班還有十來分鐘,全體船員佇立在船頭,船長向船員們宣讀着嘉航分公司的命令。其大致意思是,今天開往終點站嘉興碼頭是最後一趟固定航次,到嘉興後做好船舶清潔和設備保養,三天後到公司報到。真不愧爲半軍事化的企業,臨到最後航次船員們仍站姿筆挺,不慌不亂!講話結束後船長在一本嶄新的航行日誌上紀錄着,隨後拉響了一長聲汽笛,低沉的汽笛聲加上陰沉沉的天氣,那汽笛聲彷彿在如訴如泣,聽了不免幾分惆悵涌上心頭。

船緩緩地離開碼頭,客艙內久違的熱鬧景象在那天又重現了。原來絕大部份乘客都是小客輪的愛好者,是忠實的擁躉。幾天前停航的消息傳出來,他們特意趕來乘坐體驗最後的小客輪的味道。最後航次上的船員今天格外熱情,一位船員走進客艙鄭重地向乘客宣佈:“爲回饋各位老乘客的厚愛,本航次茶水、瓜子、糖果和點心全部免費,請各位老乘客盡情享用”。在熱烈的掌聲中二位船員擡出了全部食品,幾位熱心的乘客幫着一起分發,接下來船員們又爲乘客們每人奉上一杯香茗。大家邊吃邊談訴說着小客輪的好處。這個說坐船平穩沒有急剎車,那個說安全幾十年坐下來從沒有事故,還有的說這客輪方便做小賣買,一擔貨船上一放就可以到客艙裏喝茶聊天了。更多的在嘆惜“停了可惜,停了可惜”!可是企業是以經濟效益爲中心的,停航也是迫不得已而爲之。嘟……嘟……二長聲汽笛拉響,新塍輪船碼頭到了,可沒有人下船,從新塍碼頭又上來不少乘客,都是趕來作最後的體驗之旅的。原本買票到新塍上岸的部份旅客在船上補了票繼續隨船駛向嘉興。我也跟隨大家補了票,作最後的體驗之旅,到嘉興後再坐汽車回新塍老家。

固定班輪全面停航後,幾艘較氣派的鋼質輪船,開了幾年的旅遊包船,終究在速度上敵不過車輪子,到了二千年左右,內河裏再也難覓小客輪的身影。

二十多年過去了,原先客船停靠的許多站點如思古橋、石匯頭、蔭家橋和九里匯等等,那一連串熟悉的地名,已成爲美好的記憶。小客輪行駛的河道及兩岸環境也舊貌換新顏,兩岸綠道上樹木鬱鬱蔥蔥,水中浮島上的花草爭奇鬥豔。水面上除偶爾躍起幾尾魚兒泛起一陣漣漪外,中小河道已成了“靜靜的頓河”,細細看來這幅靜態的美麗畫卷好象缺了點什麼,就缺了一艘色彩鮮豔,造型大方的客輪。船上坐滿了享受假日慢生活的遊客,緩緩地行駛在碧波盪漾的河道里。那麼動態和靜態的有機結合,這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將更趨完美!

朱加俊

公衆號:南湖文學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