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美文章>

美文賞析作文

優美文章 閱讀(2.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文賞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文賞析作文

美文賞析作文1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裏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許多神祕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裏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着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着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裏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着夢的`船,航行在草原裏,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裏。

——張曉風《秋天 秋天》

賞析: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神祕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祕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面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美的梧桐樹。作者想象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美文賞析作文2

“潤物何須細無聲”是個“反其意而爲之”的有力度命題,這篇文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潤物”與“有聲”。這個“潤物”帶有培養、扶植、教誨、匡正、祛邪等多種內涵;而“有聲”則體現爲方法上的大張旗鼓,雷厲風行等。本文作者立論的主旨不是寫一件事要聲形顯著,而重在論說當代中國人應具備什麼樣的性格,什麼樣的處事方法。這當然無可厚非,因爲一個統一的命題在作文競賽中不可能做千篇一律的文章。

文理通順,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論說有據,從一篇入圍並獲獎的作文來看,還是成功的。評析者要與作者商榷的是,文章闡發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與文題的關係。

作者一開頭就認爲,大自然細無聲的喜雨難以用到人類社會,這就有失偏頗,須知許多行之有效的做人的思想工作,許多潛移默化的轉化工作,都帶有“潤物細無聲”的特點,相反,簡單的大擂大轟的形式主義的工作方法則常常是事倍功半。

本文最大的失誤是把“細無聲”硬貼在人的性格上,認爲內斂、謙恭、沉默寡言就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弱點,只能導致“擦肩而過的成功”與“聞風而來的失敗”,只有“顯才”才符合時代的要求,才能導致人們事業的成功,應該承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靠張揚,靠顯露取得成功的(特別是企業家),但生活中也不乏靠埋頭苦幹,靠深藏不露取得成功的,把兩種個性對立起來,褒此貶彼,這就有違辯證法,也不符合人的性格多樣性的實際,以及人們追求成功形式多樣性的實際。

還應該說明的是,當代多的不是謙虛、內斂的美德,而是浮躁的情緒,是欺世盜名的惡習,你看市面上滿天飛的'假證製造廣告,考場上的“槍手”,靠自我包裝顯示能力與自信的庸才,無不說明我們需要沉靜的、紮實的、耐得寂寞的求實精神。文中寫到國外孩子稱讚中國孩子“數學棒”,其實這個“棒”就是冷靜鑽研的結果,中國的許多人到國外往往能取得宰業的成功,也因爲中國人不尚虛誇而求實。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作者所要倡導的是勇敢而不是膽怯(從文章的結尾可以看出),勇敢的確是一種美德,自信與顯才也無可非議,但作者在大段大段的舉例與

美文賞析作文3

古代衆多詩人在仕途不順時總會感到寂寥與無趣。但在被貶官之餘,不同的人內心所思考的事也不同。

柳宗元、范仲淹、歐陽修這三位詩人在被貶官之後創作了一篇篇傑作,同時在這些文章中也體現出了他們三人不同的人生觀。

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便充分體現出作者被貶官後精神上的`寂寞。作者被貶官後,爲排解出自己內心的不滿,便跋山涉水來到小石潭。作者在去往小石潭時,內心平靜,“百二十步”便體現出作者的無聊。當作者突然在一片竹林後聽到了富有生機的流水聲時,心情十分欣慰,作者細心地觀察這小石潭,在官場不被人重用後,大自然卻依然給予他這美妙的禮物。作者心裏一下子舒暢許多。作者坐在小石潭上,又感受到了小石潭的清幽,又帶給作者幾分憂傷,“不可知其源”則是作者通過文字表達出自己的心境。作者在小石潭遊玩後,將自己的不滿寄託于山水,讓自己壓抑、憤懣的內心變得漸漸舒暢。

比起柳宗元,范仲淹的心胸則相對開闊。文章先寫了作者的朋友滕子京被貶謫至嶽州做太守,而滕子京即使在被貶官後也依然認真處理政事,“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便是讚美了滕子京的政績。在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則表現了作者的寬廣的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是體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政治思想與胸襟不得不令人敬佩,不爲身邊小事所多慮,一心爲國,即使被貶也依然如此。

與范仲淹相同,歐陽修也被貶官,但不同的是,歐陽修以“與民同樂”爲政治思想,使人民生活安居樂業。作者將情感寄託于山水與酒,用大量文字描寫了山水之樂與人之樂,充分展現出作者以使人民安樂爲政治核心來治理,“滁人遊也”便側面襯托出太守的功績,使人民安定富足,感受山水之樂。

柳宗元、歐陽修與范仲淹在思想上各有不同,但更令人敬佩的應是歐陽修與范仲淹,他們即使被貶,也依然認真處理政事,尤其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的思想境界,更是讓每一個人都十分崇敬,歐陽修也一心致力於使百姓富足,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