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心情散文>

掙扎在恨與夢的縫隙

心情散文 閱讀(3.27K)
掙扎在恨與夢的縫隙

歲月不會陪你哭泣,所以任何一次的美麗的新生,都是恨的涅磐。
在學着淡然的同時,不忘時時撩撥一下追夢的心絃,就夠了。
——所有的人,都是他所經歷的事情留給世上的說明。
看書原來是很能影響人的心境的,尤其在你靜下心來,拋棄一切的壓力和雜念之後。讀完《長恨歌》,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頭一回地覺得生和死是如此般親近,煩惱憂鬱是一串串斷了線的念珠,無奈地垂在你的路上,不起眼的很。在這親近與無奈裏,讓人覺得總有些薄薄的哀傷。這哀傷就被裹得厚厚實實地,站在王安憶的字裏行間,鋪散在平凡普通的油鹽醬醋裏,沉澱在叫人眷顧的似是而非的意識流裏,充盈在悽苦繁雜的瑣碎怨念裏……
“憂鬱是傷感的姊妹,”悲恨是憂傷的產兒。在這裏,何止是悲恨,更有怨恨,悔恨,憤恨……非一個“恨”字了得。王安憶的確是位細膩平和的現實主義者。或許是出於性格的緣故,《長恨歌》哀宛的樸素給了我很深的思考和觸動。叫我不得不很快陷入莫名其怪的心緒裏去。先是惆悵,大概多半是四十年代王綺瑤式的;再是感慨,六十年代程先生式的;最後是頓悟:原來所有的感觸都源於一處,就是我對人生,對生活,有了新的起色。爲人在世,碌碌也好,孜孜也罷,都不過是在短短几十年裏如同黑髮淡去的光澤,轉瞬即逝,迅疾得叫人害怕。
歲月自然是不屑陪你哭泣,也不必過分憐惜失去的韶華。在學着淡然的同時,不忘時時撩撥一下追夢的心絃,就夠了。
那麼,我也就想,人生原來就是一場夢與恨的糾葛。夢與恨交織頻切,生命就越發完整和充實。不論做的夢好壞與否,恨總是有的。猛醒便是恨,恨過了不禁又是夢。我們總時時在做夢:“上海小姐”明麗的夢,蔣麗莉對於程先生浪漫的夢,愛麗絲公寓華麗的夢,薇薇羅曼而狂熱的夢,薩莎現實的不羈的夢,老克臘懷舊又略顯荒誕的夢,還有嚴太太、長腳之流在炎涼世態裏庸懶的低俗的夢……這些夢並不等同於理想——至少可以說不完全等同——既是夢,就須在生活中因爲困苦掙扎而留下印痕,又是時代車輪碾過的標記,更是所有人性的印證與追求。也許這夢大都太過蒼涼和乏味,因爲這畢竟就是真實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愛恨糾葛,沒有太多的恩愁快意,沒有一點點的玄機四伏,更不是險象環生的一場輪迴。
夢是人人都有的,我們都甘願着或被迫着做形形色色的夢。正是這樣,我們有了恨。能徹徹底底夢一回,恨一場,是何等幸福的事。但這或者只是我個人的淺顯參悟而已。只不過恨來得突然,來得絕對,它給人更多的是痛苦,或是安慰,甚至於動力。如果要在淡而無奇的日子裏找出一件不平常而能掀起波瀾的東西來,恐怕非“恨”莫屬。那是精神的一種生長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它在無邊的荒原上流浪。
擁有夢是追求和嚮往,而擁有恨則是一種不自覺。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新生,都是“恨”的涅磐。
沒有人不在各自的夢與恨裏尋覓,感嘆。驀地,發現渺小的人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就覺出是否自己心胸又增加了尺度?於是也就感到一絲的慰藉。
這便是《長恨歌》於其普通人生,百面世態中叫人有所頓悟而讓我感激它的原因。
儘管沒有激烈的情感衝突,沒有詩畫般的意境,也沒有過多的人生哲理。然而這偏偏就如同一支安靜的梔子花,遠了是平淡無奇的野菊,近了,才嗅得清幽淡雅的芬芳,回味無窮。王安憶把“人”這個字看得透透的,從她的文字裏,流露出的是不緊不慢的思考。那的確值得去挖掘、體味。認真思索,原來還有那麼多自己從未看透的。就是這樣,也許真有點像悲劇大師叔華本說的:生命的本質就是苦惱……人生是“事先就知道肥皂泡總是要破滅的,但仍然要把它吹得更大更久遠”的一種無奈。
讀完《長恨歌》,我對另一句話卻有了更深的認識: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細細品嚐,也許這裏面,就有你的百味人生。
※本文作者:彼岸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