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網絡散文>

鄉下過年

網絡散文 閱讀(1.52W)
鄉下過年

過年應該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了。我每年都回鄉下老家去過年。
眼看時間已到了臘月二十八,年邊無期,於是匆匆帶着妻,擠上汽車。一路顛簸了了個多鐘頭,總算趕在了午飯前到家。
和父母姐妹們一起吃過午飯,便要爲過年做點準備。每到年前年後的這些日子,是鄉下人最爲清閒的時候,大家忙碌了三百多天,都希望這年過得喜氣一些。
稍作休息,我就搬出小桌,放在院子中間。父親就將買來的紅紙對摺好,然後裁開,我就揮毫寫對聯,妻就把好的對聯放在地上一邊,讓陽光照幹。父親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安靜些,不再抱怨我的筆鋒不好,上下聯寫得不對稱等等。
那些對聯有從書上抄下來的,也有我和父親自己編的,總之,是不管對仗是否工整,平仄是否協調的,只爲能給家裏增添一點不同平常時節的感覺。父親說,自己寫的對聯比買回的對聯有趣得多。
母親就和我的姐妹們、妻也坐於一旁,扯些家常裏短的事,我偶爾搭上幾句,也算一樂。也有鄰居攜兒帶女的過來玩耍,那熱鬧氣氛自與平日大不相同。
因鄉下人家門戶較多,每門一幅對聯,有時候窗戶上也要貼對聯,所以我這一寫就是七八幅。有鄰居見了,就送來紙張,順便讓我也幫着寫了。
寫完對聯,還要爲祖宗準備紙錢,趕在除夕夜那個傍晚給他們“捎”去。對此鄉下是有講究,不是胡亂燒些火紙就可以的,得像寄信那樣,要弄個封面,還要在上面寫字,稱爲“袱包”。父親是家裏最熟悉和重視這事兒的,他對我們說:格式不能寫錯了,不然那些老人們是收不到的,就要過一個貧苦之年,我們這些晚輩,心何以堪。父親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但我知道父親是個孝順的人,他明知這是迷信的,但還是要以此對祖上懷念一番,那樣他才心安。
等到這些事做完,天色也晚快起來。我收拾好,放在櫃子上,就出來和他們閒聊,悠閒地抽着煙,享受着這無憂無慮、清閒自在的時刻。父親卻坐不住,總是忙這忙那的,見地上掉有黃葉,就去彎身拾起,又拿着掃帚去輕掃院裏的泥塵。
次日一早,母親和姐姐就起了牀,將早飯做好,又殺雞宰魚,許下美好祝願,希望來年大吉大利。
我就和父親去將那些對聯一一貼好,又在正屋門上貼了門神,於門前掛上兩隻大紅燈籠。然後又貼窗花,貼年畫,倒貼“福”字,紛忙不已。看着陳舊的房屋在鮮紅色的映襯下,登時顯得新穎多了,又平添了幾分喜氣。
上午的時間是我和父親最爲空閒的,而母親她們則在廚房的油煙裏忙得不亦樂乎。空氣裏飄蕩着一絲濃郁的香味——整個村裏介是如此,饞得那些狗們口水直流。過年了,真是人也歡喜,狗也高興。
中午的時候,還要呈上熟食以祭祀天地祖宗,一家人都畢恭畢敬地跪在那裏作揖叩首,母親嘴裏還輕輕地祈禱着。禮畢,我就拿着鞭炮去放,噼裏啪啦地響聲不斷——村裏家家戶戶都點燃了鞭炮。
接着,大家歡聚一堂,準備吃午餐。姐妹們紛紛將菜擺上,滿滿地擺一桌,盛菜是用雪亮的金屬盤碟,筷子是用天然竹精緻而成的,上面刻着很好看的花紋。我撬開一瓶乾紅葡萄酒,給大家滿滿斟上,二姐說:這是團圓酒,都得喝的。
於是,一家人先幹了一杯。我又給他們一一夾菜,大家一起分享着這份團聚的甜蜜與愉悅。
父親和母親都是高血壓,因此不能喝酒,我們便讓他們兩位老人家以茶代酒,敬了他們一回。我又和兩個姐姐、妻,互敬互飲,大家說着玩笑的話兒,講些幼年時的趣事,甚是歡暢而痛快。
我想起早些年的時候,祖母尚在世,大姐也未出嫁,每到過年,我們一家六口,也是這麼的過,也是這樣的快樂和幸福。如今祖母去世經年,大姐的婚姻猶如天邊的流星,搖搖欲墜,而父母健康欠佳,二姐和我又工作在外,她更是遠離家鄉,一年尚能回家團聚一次。我心裏難免有些感傷,又不便流露,逢此佳節,喜悅之情自是要多一些。
母親夾了一根雞腿,望了望大姐、二姐,又望了望我和妻,最後還是把目光停在了父親身上。母親說:“這手背手心都是肉啊,你們爸辛苦了一輩子,這雞腿還得給他。”我們都認爲理所當然的,父親推辭不過,只好接納。
母親又給大姐夾菜。大姐現在一直住在父母家,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又命運多舛,已然十分消瘦,面容憔悴。大姐卻是我們姐弟三人中最關心父母的,她沒多說話,接過來後,又遞到了母親的碗裏。
我又想起家裏的一切遭遇,心中難過,二姐見我神色黯然,忙舉起杯,笑着說:“小弟年紀比我輕,學識卻勝過我,如今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責任重大啊,二姐再敬你和弟妹一杯。”我和妻舉起酒杯,說了些勉勵的話,然後一飲而盡。
於是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喝罷團圓之酒,就到院子裏圍坐一團曬太陽,真是其樂融融。
其間大姐端出熱水來,我們就逐一去洗頭洗腳。民間習俗,總會在除夕夜前清洗頭腳,意爲除掉污穢與厄運。人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裏交好運、發大財,因此都要洗一洗。這種民俗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時間稍微縱即逝,很快就到了黃昏時分,家家戶戶都忙着去祖墳燒紙。父親帶了昨日裏準備的“袱包”,又拿了祭品,領着我們幾個晚輩,到祖母的墳前焚化冥紙。
祖母的墳墓上長滿了野草,比別的草顯然青翠得多。我們於墓前點上香蠟,供上祭品,燒紙,又放起了鞭炮。老老小小下跪鞠躬,叩頭作揖,傾訴懷念之情。若果有天堂,那麼祖上在天有知,見後世昌盛,也當欣慰了。
除夕之夜,我們一家人吃着母親和姐姐們親自包的水餃,那滋味分外地覺得香。工作後,我便獨立生活,自己又不會做飯做菜,長時間地在外邊吃館子,雖能填飽肚子,卻是怎麼也吃不香。而在回家的日子裏,我便可以吃得舒舒服服的。鄉下的條件自是比不上城裏,但清潔衛生卻讓人甚是放心。母親是個做菜的好手,總是能讓一家人吃上可口的飯菜。
吃過年飯之後,父親和母親就去打開箱子,給我們發“壓歲錢”。小的時候,發“壓歲錢”總是過年時最熱鬧的節目,小朋友們聚在一起就要攀比誰拿的壓歲錢最多。我們姐弟三人,一領壓歲錢就是二十多年。年年如此,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成了習慣。父親說:“雖然你們都長大了,也能自己掙錢了,但在我們做父母的眼裏,卻依然是小孩,我們照樣要給你們壓歲。”於是父親將嶄新的票子一一遞到我們手裏。這是心意,我們都習慣性地接下了。只是,如今拿在手裏,卻感覺沉甸甸的,心裏更多的是感激。

我們做晚輩的也會藉着這個機會,向父母聊表寸心。父母推辭不過,只好收下。母親說:“就當是我們替你們保管着吧,以後需要用的時候,我們再還給你們。”
我和姐姐去點亮各屋的燈,又往神燈(點在神龕裏供神的青油燈)裏添些青油,撥一撥燈心,它們將在這一夜裏通宵不熄,是爲“守歲”。而守歲之夜,因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也往往整夜不眠,“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蘇軾·《守歲》)。
每到這個時候,就有左鄰右舍前來相互祝賀,實則是要與父親打牌玩耍。他們都是那樣的意興昂然,又毫無睏倦之意,每每都要玩至天明,方纔各自散去。
等他們開始圍着玩幾圈,我們姐弟幾人就到院子裏去放煙花。五彩繽紛,絢麗奪目,雖不及城裏之豪華壯觀,卻也煞是好看。此時天空中已然被五顏六色、變幻無窮、色彩紛呈的圖案點綴着——各家各戶也都燃放起來,交相輝映,令人眼花繚亂。姐姐歡呼起來,像小孩子似的跳躍着。
又聽得爆竹嗶嗶叭叭之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火光縱橫,小兒們亦在煙霧之中高聲歡呼過年。這時候我就會想起一首詩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但此時的爆竹聲中舊歲還未“除”,真正鳴炮(鞭炮)辭舊迎新卻是在這除夕之夜的十二點時分,人們總是披衣而出,引燃爆竹,宣佈新年到來。母親、姐姐們和妻此刻已經入睡,我就拿一大串的鞭炮到院口去,一雙眼睛緊瞅着表,當時針正好指向12的時候,便劃燃一根火柴,虛捂着耳,接着又聽到一陣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傳來——似乎那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已然到得了我的“客船”。
整個村子裏響聲一片,經久不絕。母親從睡夢中驚醒,便穿上衣,給正在“忙碌”着的父親他們煮湯圓,然後又要去看那些燈盞中是否還有足夠的青油。我漸漸感到睏倦,便上牀歇息去。
新年的第一天,人們總是要穿上新衣服——幾乎從頭到腳都是嶄新的,以示“新春新氣象”。我們一家人也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或去登山赴廟會,或邀來鄉友打牌娛樂,或走家串戶擺閒話。這一天雖活動不多,但最爲熱鬧,時間也很容易地就從指尖眼下溜過。
八年級,人們又打扮得整整齊齊,大都要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我好不容易盼來了春節,正是一家人團聚的好時光,卻因假期短暫,便也不去走親戚,也不去訪朋友,就在家裏陪着父母親人。更何況如今拜年的方式更多,我就給他們一一地發短信,深切問候,真誠祝福。
在家裏玩了幾天,我和妻又要辭別父母、姐姐,甚是依依不捨。離開老家那天,遠在元宵節之前——這年還沒有過完,但我們的新年卻過完了,我的幸福時刻留在了那裏。


美好和幸福的時光總是那樣的短暫。(作者自評)

過年應該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了。我每年都回鄉下老家去過年。
眼看時間已到了臘月二十八,年邊無期,於是匆匆帶着妻,擠上汽車。一路顛簸了了個多鐘頭,總算趕在了午飯前到家。
和父母姐妹們一起吃過午飯,便要爲過年做點準備。每到年前年後的這些日子,是鄉下人最爲清閒的時候,大家忙碌了三百多天,都希望這年過得喜氣一些。
稍作休息,我就搬出小桌,放在院子中間。父親就將買來的紅紙對摺好,然後裁開,我就揮毫寫對聯,妻就把好的對聯放在地上一邊,讓陽光照幹。父親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安靜些,不再抱怨我的筆鋒不好,上下聯寫得不對稱等等。
那些對聯有從書上抄下來的,也有我和父親自己編的,總之,是不管對仗是否工整,平仄是否協調的,只爲能給家裏增添一點不同平常時節的感覺。父親說,自己寫的對聯比買回的對聯有趣得多。
母親就和我的姐妹們、妻也坐於一旁,扯些家常裏短的事,我偶爾搭上幾句,也算一樂。也有鄰居攜兒帶女的過來玩耍,那熱鬧氣氛自與平日大不相同。
因鄉下人家門戶較多,每門一幅對聯,有時候窗戶上也要貼對聯,所以我這一寫就是七八幅。有鄰居見了,就送來紙張,順便讓我也幫着寫了。
寫完對聯,還要爲祖宗準備紙錢,趕在除夕夜那個傍晚給他們“捎”去。對此鄉下是有講究,不是胡亂燒些火紙就可以的,得像寄信那樣,要弄個封面,還要在上面寫字,稱爲“袱包”。父親是家裏最熟悉和重視這事兒的,他對我們說:格式不能寫錯了,不然那些老人們是收不到的,就要過一個貧苦之年,我們這些晚輩,心何以堪。父親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但我知道父親是個孝順的人,他明知這是迷信的,但還是要以此對祖上懷念一番,那樣他才心安。
等到這些事做完,天色也晚快起來。我收拾好,放在櫃子上,就出來和他們閒聊,悠閒地抽着煙,享受着這無憂無慮、清閒自在的時刻。父親卻坐不住,總是忙這忙那的,見地上掉有黃葉,就去彎身拾起,又拿着掃帚去輕掃院裏的泥塵。
次日一早,母親和姐姐就起了牀,將早飯做好,又殺雞宰魚,許下美好祝願,希望來年大吉大利。
我就和父親去將那些對聯一一貼好,又在正屋門上貼了門神,於門前掛上兩隻大紅燈籠。然後又貼窗花,貼年畫,倒貼“福”字,紛忙不已。看着陳舊的房屋在鮮紅色的映襯下,登時顯得新穎多了,又平添了幾分喜氣。
上午的時間是我和父親最爲空閒的,而母親她們則在廚房的油煙裏忙得不亦樂乎。空氣裏飄蕩着一絲濃郁的香味——整個村裏介是如此,饞得那些狗們口水直流。過年了,真是人也歡喜,狗也高興。
中午的時候,還要呈上熟食以祭祀天地祖宗,一家人都畢恭畢敬地跪在那裏作揖叩首,母親嘴裏還輕輕地祈禱着。禮畢,我就拿着鞭炮去放,噼裏啪啦地響聲不斷——村裏家家戶戶都點燃了鞭炮。
接着,大家歡聚一堂,準備吃午餐。姐妹們紛紛將菜擺上,滿滿地擺一桌,盛菜是用雪亮的金屬盤碟,筷子是用天然竹精緻而成的,上面刻着很好看的花紋。我撬開一瓶乾紅葡萄酒,給大家滿滿斟上,二姐說:這是團圓酒,都得喝的。
於是,一家人先幹了一杯。我又給他們一一夾菜,大家一起分享着這份團聚的甜蜜與愉悅。
父親和母親都是高血壓,因此不能喝酒,我們便讓他們兩位老人家以茶代酒,敬了他們一回。我又和兩個姐姐、妻,互敬互飲,大家說着玩笑的話兒,講些幼年時的趣事,甚是歡暢而痛快。
我想起早些年的時候,祖母尚在世,大姐也未出嫁,每到過年,我們一家六口,也是這麼的過,也是這樣的快樂和幸福。如今祖母去世經年,大姐的婚姻猶如天邊的流星,搖搖欲墜,而父母健康欠佳,二姐和我又工作在外,她更是遠離家鄉,一年尚能回家團聚一次。我心裏難免有些感傷,又不便流露,逢此佳節,喜悅之情自是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