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網絡散文>

孟母何在

網絡散文 閱讀(1.07W)
孟母何在

說起孟母,覺得這個女子着實不簡單。沒與此人打過交道,但從她的先進事蹟來看,倒是有些象我鄉下八姨的作派。我八姨一輩子生了七個孩子,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她沒有三遷四遷的,家庭環境不好啊,吃上飯都成困難,遷個家我費勁費錢啊,太奢侈了。也沒有斷機教子,她哪來機可斷啊,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田間地頭忙活,哪象孟母那麼細皮嫩肉(天天坐在家裏織布,風不吹雨不打的跟如今的白領一樣坐在辦公室裏)的,再說她也沒上過學,更不會檢查兒子們是否背熟了課文完成了作業,她只會默默地爲他們縫補衣裳做大鍋飯。可就是她,硬是把她的七個子女一個個送進了高等學府深造啊!可惜,她沒有孟母的機遇好,政府沒有對她的典型事蹟進行挖掘和宣傳,所以她至今還是一普通村姑。
  孟子三歲時父親去世,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鄒縣城北的馬鞍山下(今名鳧村,現屬曲阜市),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經常學着埋墳頭,哭喪,有時搶人家的供果吃。孟母認爲住在這裏不利於教養孩子,就把家搬到了鄒縣城西廟戶營。新居與市場爲鄰,市場上,行商客賈,拍賣喧嘯,還有江湖騙子瞞哄欺人。孟子受環境的影響,又去模仿商人的樣子,有時學着騙人。孟母認爲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也不利,又把家遷到學宮之旁。鄰居的孩子都去上學。孟子嚷着也要去,孟母答應了孟子的請求。開始孟子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揹着母親不去讀書。母親聽說後非常生氣。一天,孟母正在織布,看到兒子逃學回來,拿起刀子當着孟子的面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並說:我織布供你讀書很不容易,這織布機上的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就無法織成。學問也是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你學習和我織布是一樣的道理,經常逃學怎麼能成爲有用之才呢?經過孟母斷機以教,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啓發,從此他旦夕勤學,終於成爲我國曆史上的儒學大師。
  我在想,要是孟子這孩子沒出息,孟母教子不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三遷啊,一個孤寡女子,能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子東搬西遷的,足見其狼心。她無疑是個有心計的女子,爲了孩子,她可以犧牲一切。據說,她得以每次順利搬遷,都得益於一個幕後幫助她的男人。寡婦門前是非多嘛,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在泡茶;每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男人,在泡她。這個故事咱就不講了,維護勞模的形象嘛,不利於她光輝形象的話咱就不多說了。再說了,孟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那時孟母纔多大年紀啊,古時候女子結婚早啊,十五六歲便完婚,你說一二十歲的女子,你叫她怎麼活啊?!
  孟母三遷如今也屢見不鮮啊!爲了孩子上學,多少母親不住別墅住出租屋,爲了孩子有出息,這個補習那個培優的,較孟母有過而不及啊,不足爲怪的。
  關於孟母,還有一則“買肉啖子”的故事,說的是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對孟子施以誠實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鄰居家磨刀霍霍,正準備殺豬。孟子見了很好奇,就跑去問母親:“鄰居在幹什麼?”“在殺豬。”“殺豬幹什麼?”孟母聽了,笑了笑,隨口說到:“是給你吃啊。”剛說完這句話,孟母就後悔了,心想鄰居不是爲了孩子殺的豬,我卻欺騙了他。這不是在教他說謊嗎?爲了彌補這個過失,孟母真的買來了鄰居的豬肉給孟子吃了。說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誠實不欺的品德,有些牽強。明明是她自己信口雌黃胡說一通,欺騙了孩子,你就應該爲自己的言行買單,何來教育?就象現在,好多的父母不自重,在外面玩婚外情,最後導致離婚,讓孩子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卻偏怪孩子不爭器,不學好什麼的,其實是自己不檢點而造成的後果。
  孩子是自己的親,老婆是別人的好啊!孟母其實就是一平凡的母親,普天下的母親都是這麼愛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無論這位母親是博士還是白丁,她們的愛都是一致的,因爲她們都有一顆慈愛的心。她們都是自負的,都認爲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完美的,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最漂亮的。
  孟母何在?天下母親都是。可孟子,卻只有一個。
※本文作者:春風又綠古琴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