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經典散文>

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閱讀

經典散文 閱讀(1.96W)

爲什麼要祭祖,就是要告誡今人:我們的一切來自祖上、來自逝去先人曾經的哺育、教養與恩惠,特別是要告誡年輕一代:感恩是爲人的本分,報答是做人的責任。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供大家閱讀欣賞。

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閱讀

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閱讀:深山祭祖

初秋時節,陽光明媚,遠近的山黛披着還未頹敗的深綠,離蕭條寂寥的傷感還有一段距離。來自城市的朋友懷着獵奇之心,說是有朋友相約去鄉鎮玩玩,我也跟着去了。苦李村,聽名字就有點澀澀的味道,但願不是地方太苦,而是苦李子太多而得名,我自我解嘲的想。

車子順着通往臨縣三穗方向的縣道行駛着,半小時不到,來到了苦李村村委會,朝一條小路轉進深山裏。大山與平地的寨子大不相同,同在一個村民組,但是房屋不可能修建在一起,而是零零星星散落在方圓幾公里之內的山腰或山腳下,就是人們常說的 “望山跑死馬”感覺。

進入大山裏,感覺上我們被連綿起伏的羣山包圍着,山村公路一邊緊靠着山,另一邊就是幾十甚至於幾百丈深淵,狹、窄、陡、險。稍微有點安慰的是,有濃密的雜草和鬱蔥的樹枝掩蓋着,坐在車子裏如果不仔細觀察是很難發現的。沿途茂林修竹,蒼翠婆娑,山鳥歡鳴。二十幾公里路逶迤、曲折,差不多兩個小時,纔到鎮遠縣舞陽鎮苦李村黃臘組。只見木樓錯落,炊煙繚繞 ,雞犬相聞,好一幅寧靜悠遠的田園風光圖!

對面的樹林及時傳了的陣陣鞭炮聲,一問,才知道原來這裏今天有廟會。這讓我想起一個信奉佛教的朋友曾經告訴我:“去燒香拜佛千萬不要提前預約,全憑一個字——緣。”這就是我們的緣嗎?我暗暗驚奇。熱情好客的主人小楊帶着我們順着濃密的煙霧,繞過幾株枝葉如蓋的參天古木,來到一棟小小的廟宇前。幾十個當地的村民,這裏一堆,那裏一團,不管是在神采飛揚的聊天,還是在和顏悅色的整理雜物,他們的表情充滿着平和,安詳。房屋旁邊是由石頭堆砌起來的神龕一樣的小廟,頂上搭着一塊紅色的布,給靜穆、幽僻的小廟平添一抹意蘊悠長的禪意。中間的牌位上彷彿寫有“飛天仙”幾個字,被煙火薰得油黑錚亮。我覺得奇怪,什麼意思啊?一個仙女廟嗎?便湊過去蹲下來趴在上面仔仔細細的看起來。這一看清楚,不由得給我嚇了一大跳,原來竟然是“飛山宮”三個大字,“飛山宮”這可是我們楊姓的祖廟啊!我曾經多次聽說過,也在家譜上看到過,卻是從未參加過祭祀活動。“飛山宮”三個大字的旁邊還有一排小一點的“光緒丁未年”的字樣。於是,腦海中翻騰着光緒的年譜,哦!原來是光緒三十三年,即1920xx年的廟。小廟的年輪雖然不算長,卻歷經了100多個春夏秋冬。

記憶猶如一潭平靜的湖水,瞬間被襲蕩、擊碎。兒時的我,最喜歡的坐在父親的腿上聽他講故事,這些故事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關於我們老祖宗楊再思,至今能夠讓我銘記於心的是父親說故事時,臉上洋溢着那種驕傲與自豪的神情。

楊再思的父親楊居本,是漢族人,在唐代唐宣宗大中年間(公元846-859年),從淮南丞直接升任金吾將軍,到敘州(現在的湖南省黔陽、會同縣、靖州縣等地)守衛邊防。鹹通元年(公元860年)六月初六,楊再思出生於敘州侗家聚居地。他從小聰明好學,酷愛刀劍,能文能武。喜歡交朋結友,學侗話,通風情,是親朋好友喜愛及用來炫耀的典範。青年時期,位於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屢次侵犯南詔(雲南大理)、播州(遵義)一帶。朝廷命令其父親楊居本去平定叛亂,再思跟着一起出徵,屢建奇功,後來經過江陵節度使的大力舉薦,朝廷任命楊再思爲敘州知事。

再思上任後,制定了安撫政策,建立了洞制制度,在洞設置長史進行統管,每個洞以姓氏最多的族長爲洞官,統率部族,這樣使得整個州內安寧、社會穩定,在洞制下發展農業,推行牛耕種植,改良作物品種,提倡循環生產,對種植棉花、紡織的額外進行獎勵,這樣使得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還開闢市場,與周邊的郡縣進行貿易,使得敘州更加繁榮昌盛。當地尊稱楊再思爲“五溪長史”。由於保衛敘州百姓的安寧,唐昭宗派遣御史到敘州進行封賞,楊再思爲龍虎大將軍,加威遠侯。

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20xx年),朱晃造反,建立樑朝政權,敘州周邊的郡縣都歸順了樑朝,只有楊再思嚴守敘州,發誓不肯投降樑國,也不依附楚國,居中自立,再思宣稱他只忠誠於唐王朝,仍然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號,行政上使用唐朝的規定和條款,把敘州改爲“誠州”,顯示忠誠於唐朝。軍民百姓擁戴楊再思爲“誠州刺史”。末帝李從珂爲其赤誠忠心感動,封爲銀青光祿大夫、誠州刺史、左僕射尚書,享受一萬二千戶的犒賞。

後晉時期,都勻酋長尹懷昌進犯誠州,再次被楊再思打敗,後重新在夾界邊佈署兵力嚴加防犯,保境安民,那時候楊再思已經84歲了。就把權位交給了兒子,並託付各洞首領進行輔佐,自已頤養天年。到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10月26日,楊再思在誠州溘然長逝,享年94歲,安葬在上裏平(今黎平縣)佳所長嶺崗。

楊再思逝世後,他的孩子們遵從了父親“戒嚴其境、相勢勤王、開疆拓邊、保障滇黔”的遺訓,與軍民共守疆土,生產、生活一片繁榮景象。宋朝建立後,楊氏兄弟看到唐弱,而宋深得民心,於975年向宋太祖交納土地,臣服於宋,宋太祖分別給衆弟兄予以封賞,世襲領地,再追封楊再思爲“英惠侯”,欽賜設立“英惠侯墓碑”,以彰顯他的政德。

楊再思生前對邊界戰事的豐富經驗,恩德惠及湖南、貴州,被歷代朝廷樹立爲教育邊州藩臣護國安邦開疆拓土的榜樣。有九次受到朝廷的追封、敕封、詔封爲王公侯爵。宋神宗於元豐六年(1083年),賜建楊再思廟於誠州飛山,名之爲飛山廟、令公廟,後來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相鄰的府、州、縣,以及民間的老百姓,還有再思的子孫相繼建立行廟超過100座,供奉楊再思神像。

崇寧二年(1120xx年),第六世孫繼位誠州刺史,到朝廷進獻貢品,朝廷認爲楊家在治理誠州100餘年來沒有邊患之憂,綏靖安和,賜改誠州爲靖州,一直沿用至今。南宋大詩人陸游到飛山廟遊玩時,被他的德行深爲感動,當即贈送一副對聯:澄清烽火煙,赤膽忠心昭日月,開闢王化路,宣仁布義壯山河。

現在貴州省錦屏縣及湖南省綏寧縣東山飛山廟和靖州飛山廟等,均被列爲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各地紳與民衆影響深遠。所以,凡是有叫飛山宮或飛山廟的都是紀念我的祖先楊再思而修建,其中,最早興建的靖州飛山廟,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3年)始建於飛山絕頂之上。而且,每一年他的生辰陰曆的六月初六和忌日陰曆十月二十六日,各地楊姓羣衆都要舉行大型廟會活動。

一陣陣嘈雜的嚷嚷聲由遠及近,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拖拖拉拉牽着一頭豬來到了廟門前,麻利的擡上了長方形的殺豬板凳。我不忍目睹,便來到屋子裏面,裏面常年被煙火燻蒸,光線很暗。此刻,繚繞的煙霧以及燃燒的燭光互相輝映,彷彿凝結出一縷縷聖潔的禪雲,在慢慢的散開。一個穿戴整齊男子正在一旁卜卦,他的神情深邃,莊嚴。旁邊的桌子上盤盤碟碟的擺着許多東西,仔細一看,有粑粑豆腐。悄聲請教旁邊的人才得知。他就是寨佬,整個廟會的主持人,每一年的祭祀這一天,寨子裏就會在寨佬的主持下,大家各負其責,當然,這個祭祀活動也由他擔當。

豬殺好以後,把煮熟了的肉端上來,需要“三頭”“九子”來作爲主要祭品。“三頭”即:豬頭、舌頭、髒頭;“九子”即:耳子、鼻子、蹄子、尾子、腸子、肝子、肚子、腰子、心子。當然還有一隻大公雞,再以齋粑豆腐、刀頭爲輔,稱“三粑倆豆腐”即:切成三塊粑,倆點豆腐,用碟子裝好,把酒倒好,擺好。一切就緒,由主持人開始卜卦,通常先在廟前許願,通常會許一個大保合同,(即一、中平順卦,二、陰卦,三、陽卦。)如果卦打得圓滿,說明合同生效,否則還要再重複一次卜卦的順序。卜卦的目的,爲的是祈求廟神,保佑全寨子的男女老少平平安安,保佑莊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我懷着無比崇敬而虔誠的心情,跪拜在這古木掩映下的廟前,不禁感慨萬千,心潮涌動。這就是我的祖先的廟宇,這就是我的祖先給他的後人留下來的祖業。相信此時此刻的我,臉上肯定洋溢着與父親一樣驕傲與自豪的表情!

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閱讀:清明祭祖行

一地新雨潤春泥,滿園桃紅襲碧綠。

新村新貌萬象新,移風易俗心難移。

趁着清明假期我準備回老家富平。一是延續一年一度的古老傳統鄉俗:回鄉祭祖,二是探望年事已高的雙親。每每回家心裏總是暖暖的,期望吃一頓母親做的熱騰騰可口的飯食,和父親聊一聊家長裏短。決定回家,心早就飛了起來。六點起牀,匆匆吃了些早點,就駕車奔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老家富平地處渭北平原的最北端的臺地。曾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王翦的出生地;明朝萬曆朝的太子太保孫丕揚、一代“諍臣”監察御史:楊爵也出生在這裏;近代出過清代鴻儒李因篤、抗英振威將軍張青雲等。自古民風淳樸,父輩勤懇務農,子弟崇文尚學;多俠義有識之士,少雞鳴狗盜之徒。當然,衆所周知這片美麗的土地也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勳同志的故鄉,他的故居和墓園就坐落在縣城的附近。

這裏自古就是八百里秦川“白菜芯”,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爲主,間作棉花、油菜、豆類、紅薯等;近二三十年來,主要集中發展蘋果、核桃、柿子、花椒等經濟作物;畜牧業以奶山羊爲主,兼有豬、雞養殖。傳統的民間特產有瓊鍋糖、柿餅、水晶餅等。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招商引資力度,許多的現代工業企業和時尚鄉村旅遊也蓬勃發展了起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分校也坐落於縣城北面,更爲這座農業大縣增加了許多人文氣息。

穿過車水馬龍擁擠不堪的城市,汽車飛馳在綠色滿目的田野間,其中夾雜着或紅或粉或白開滿花的果園和醒目金黃的油菜地,心情也不覺輕快了起來。

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不知不覺就到了我熟悉的村口。隱約聽見鏗鏘有力的鑼鼓聲,我遠遠就停下車,走進仔細看:這裏擠滿了村裏的老老少少,村裏年長的長輩們敲鑼打鼓,一羣穿了金黃、翠綠、大紅的姑娘媳婦在扭秧歌。我問旁邊的人才知道,村裏重新整修了村子裏的道路,綠化美化了環境,栽了路燈,建了村民健身廣場,今天是完工驗收的日子,正在村口立碑紀念呢!鄉親們掩飾不住心裏的高興和激動,自發敲起鑼鼓傢伙,扭起秧歌來慶祝這幸福的日子。

對於村子的路我年幼時記憶深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全村的道路都擴寬,鋪上了瀝青路面,道路兩邊建了花圃,種了綠植和花木,道邊還樹立了路燈,更新了排水系統。這些變化是我這幾年在一次次回家的時候眼看着發生的,加上原來的土坯房被一棟棟新建起來的平房和小洋樓代替,一個新農村的面貌逐漸揭下面紗露出整潔、美麗、素雅的容顏來。這是我熟悉的家鄉,父老鄉親還是那樣親切和淳樸,熟悉的臉龐見面總是掛着憨厚的笑容,開口一句暖暖的“啥時候回來的?”讓我都感覺到溫暖入心。然而,這也是我不熟悉的故鄉,這裏的一草一木在新時期,逐漸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童年記憶中的那個陳舊的故鄉,那個破敗不堪的老家逐漸模糊不清... ...

一進門,我就衝着廚房喊:“媽,我回來了!”頭髮花白的母親正在蒸汽濛濛的廚房裏忙活着,知道我們要回來,早早就準備了菜,正跟父親包餃子裏。那是我的最愛,人間美食!

記得母親經常說一個關於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的故事:我那時剛剛兩歲多,那時候還沒有爛社,剛好又趕上青黃不接的日子,二弟還不到一歲正在吃奶。我半夜餓的實在不行了,對父親說:“大,你找三多(當時的生產隊長)給我要點饃吃。”當然我成年後母親把這當做笑話來講,說的是自己兒子的可愛,其實包含了多少父母的辛酸和無奈啊!每每看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看孫少平們的吃穿用度,我就忍不住想起我那痛苦不堪的青少年時期,現在我們吃雜糧當做有營養的飲食之道,可是年輕的孩子們怎麼知道:正是這些東西陪伴我從幼年到青年的成長全過程;我穿着母親做的粗布衣衫和千層底布鞋從童年走過,而弟弟們穿着我穿過的舊衣服走過了他們的童年... ...

往事如煙,一切都是過去了,但是我們只有對比才能發現,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我們纔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用一句時髦的話說:且行且珍惜!

母親做的飯菜是可口的,最讓我留戀的。無論是涼拌小菜還是蒸餃、水餃、麪條,甚至是她老人家蒸的饅頭,我都覺得是那麼與衆不同,有一種說不出的香甜的味道,我想那就是“家”的味道。可惜父母年齡都大了,年輕時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身體不好,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有了,我們兄弟幾個都很想多回家看看,又怕回去多了,他們爲我們張羅飯食,更累。矛盾啊矛盾,唯有在心底默默祝福:願老人家長壽,讓兒女們多儘儘孝心。

午後下了一陣小雨,空氣越發清新。吃過香噴噴的蒸餃,我招呼了兄弟和晚輩,拿着母親前一天準備好的香紙長錢,給列祖列宗上墳去。地裏麥苗綠的讓人心醉,都快一尺高了,不難看出:兩個月後又是一片金燦燦的豐收景象。葉片上掛着晶瑩的雨滴,散發着混合了泥土味和青草味的香味。平坦坦像塊綠色的厚墊子,看在眼裏實在舒服,真想躺上去打個滾兒。遠處是村裏的合作化果園,就是村裏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建設果園,由村裏有能力的幾個年輕人承包經營,統一科學化、標準化管理,以達到規模化、商品化的目的,提升果品的競爭力。這是好事,農村的青壯年大多都進城務工,雖然現今已經農業機械化了,但是農村的留守老年人還是無法高效耕種自己家的幾畝地。這即解決了農業產業化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解決了國家工業化後農村勞動力缺乏的問題,據說現在村子裏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土地都流轉出去了。

新果園裏栽了大片的蘋果樹、櫻桃樹、梨樹。櫻桃和梨樹正在開花,白花花一大片;而蘋果園裏栽了一排排望不到邊的水泥杆,拉了鐵絲,固定樹形。蘋果樹剛栽了兩年,還是小樹,相信接下來幾年一定也是花繁葉茂,碩果累累。

來到爺爺、奶奶的墳前我點燃鞭炮、香紙,心裏說:爺爺、奶奶!你們看到了嗎?這世界與你們以前的世界是如此相同,又是如此不同!

有關祭祖的隨筆散文閱讀:清明祭祖的遐想

陽春三月,暖風和煦,桃紅柳綠,燕子翩飛,清明節至。新的祭祖和旅遊又有了新的理念和形式。久居城裏的我在三天的黃金週裏,拋開了城市的喧囂和浮躁,一腳踏進了大自然的懷抱,吮吸着新鮮的空氣,沐浴着和煦的春風,迎接着溫暖的陽光的撫摸......帶着全家穿越過一片片的花海,在花香的陪伴下,回到了家鄉,與鄉間的一家老少走進了蒼柏掩映下的祖墳,望着那斑駁的石碑和荒草叢生的墳塋,我們潸然淚下.......大家參差地跪在墳塋前,注目着燃燒的紙錢和那嫋嫋升空的香菸,那紙灰像一羣一羣黑蝴蝶從鮮紅色的火焰中繚繞升空,大伯欣慰地說:“祖先顯靈了,看他們多高興呀!”我們大家依附着,同樣欣慰的笑了。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在談論着這幾年家鄉的變化,墳前的那種肅穆蕩然無存,笑聲淹沒了一切......

祭祖後回家,久未相逢的親友,圍在一起吃飯。飯桌上,幾個上學的侄子突然問我清明節的來歷,我頓了頓,只見我兒子背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這時我眼前一亮:“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你們就明白了清明的來歷。”這時家裏的孩子們像一羣燕子似的都被吸引的“飛”了過來: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個人叫介子推,晉文公戰敗逃跑,介子推爲救晉文公,割了大腿上的肉,讓晉文公吃,晉文公成就霸業後,介子推卻不願做官,隱居綿山。晉文公爲了封賞對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燒山逼隱居的介子推露面,卻誤將介子推母子燒死。他臨死時留有血詩一首,其中就有"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等催人淚下的悲壯詩句。晉文公重耳讀罷介子推忠心耿耿的遺詩,傷心至極,後悔不迭,他決定把綿山追封給他,從此綿山改名爲"介山",並下令規定在每年一到介子推赴死的那一天(即清明前夕)都要焚火三日,不吃煙火食,"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因此下令以後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菸火,只許寒食。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從此清明前夕就有"寒食節"一說,而寒食活動一般要延續到清明日止。

當我的思緒在不斷翻飛之時,孩子們歡樂的散去了。他們做着遊戲,蕩着鞦韆,哼着小曲.....在我的視線裏,他們成了快樂天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宋代詞人晏殊有首《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臺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香徑裏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這首詩描寫清明時人們歡快的遊戲和眼前的孩子們的趣味盎然、充滿童真的景象何其相似!

在回家路上,我的思緒仍然在清明節祭祖的遐思中,清明節祭祖淵源雖然那麼遙遠,一首首精美的唐詩宋詞寄託着人們的哀思,展着東方文化的無窮魅力。清明節祭祖傳說儘管爭鳴不息,但不管怎麼說,它映射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豐富了民俗文化,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樂觀豁達,經受考驗,不斷強盛!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