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散文欣賞>

美麗或者震驚

散文欣賞 閱讀(1.01W)
美麗或者震驚


1
我的一位老師,年近花甲,髮絲凌亂,面色憔悴,一雙破皮鞋顯然有一月不打鞋油了。在常人眼裏,他的樣子確實有點酷。他擁有一張“純書生”式的臉面,清而不寒,熱而不炙。我上學時,他教我語文;我畢業後,和他一同教書,只是我教的是數學;但還可以看得出,他是喜歡我的。常常,我們相對枯坐,無言以對。但若聽他談論古詩,談到激動處,他那張文靜的臉上便有了幾道紅暈掠過。由於是激動,額上的汗也難免涔涔然。
他每每碰到我,不是問我飯吃了沒有,而是開門見山,一陣感慨:
“啊呀!昨夜又讀到了一首好詩,絕妙的好詩,真個是妙!”
“怎麼個妙法呢?”我問。
“詩我忘了,凡正我說不來。總之,細細地讀,就覺得真個是妙,妙,妙,妙啊妙!”
“妙”,真是個直抒胸臆的好詞。妙到極處,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也。老師向來有了感慨,總是緣心而發,不拐彎抹角,我總是靜靜地站在那首古詩的門外爲他激動着。一首好詩,會激盪人的心靈,讓人生出如夢如幻、天地澄明的感動。好詩那神性的光照,給人以崇高、永恆、博大的饋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沒有一份從容淡定的參禪心態,是難以識透好詩之妙的。這是一個初冬的早晨,但我仍可以看到他的臉上,有幾縷散亂但卻極標緻的紅暈——沒有被歲月滌盡的幾縷紅暈。在一切都顯得廉價的今天,那幾縷紅暈更顯得無比昂貴和生動。我想到了“美麗”一詞的含義,想到了虛靜、恬淡、隱逸的月下白菊,還想到了一位德國詩人的詩句:
朝霧初升,落葉飄零
讓我們把美酒滿斟
果然,在一個細雪飄飛的黃昏,老師請我在他家小院的葡萄藤下吃酒。白雪在慢慢地飄飛,杯子裏斟滿了酒;藤下師徒二人,少言寡語,形容古怪;其情其景,酷似一首古詩:“兩人對酌梨花下,一杯一杯復一杯。”只是冬天的黃昏,沒有梨花飛揚,我們把細細飄揚的白雪錯愛成美麗的梨花了。這時,美酒燒紅了他的臉龐,我又一次想到了“美麗”這個詞兒來了。我不禁憤然,爲什麼有人一定要把“美麗”一詞用給女人和花朵呢?師母顛着一雙小腳,不停地忙着給我們添茶續酒,且見縫插針地說起老師年輕時的趣事,我們復又笑語連連。這種妙曼景緻,美好得讓我眩暈。
又一日去看他,只見他怒氣沖天,暴跳如雷。見我進來,他便仄在那張破椅子裏,一言不發,極像個愛傷的將軍。那張清而不寒熱而不炙的臉面,徹底地變了形。
他甩給了我一張報紙。
我拿來一看,是一家名望很高的報紙。四版頭條是一塊巴掌大小的悼念某文學大師的文章,而四分之三的版面是廣告。悼文的旁邊,一條“專治陽物短小”的廣告悍然入目。
我一言不發,悄然退出。
那行擘窠大字,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
2
《打破的水壺》是一幅世界著名油畫,法國格瑞茲的代表作,曾一度爲路易十四的情婦拉·巴里公爵夫人收藏。這幅油畫在畫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褒貶不一。但多年來,這幅畫以豐富的寓意,吸引無數人細細地品味。
這幅畫的圖片,現在就在我的眼前,它刊載在我訂閱的一本雜誌上,於是,我有了足夠的時間欣賞它了。
清冷色調的畫面上,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右胳膊上挎着一隻破損的水壺——暗示失去了童貞,一條紗巾漫不經心地搭在胸前,紊亂的上衣袒露肩膀,胸前佩着一朵柔弱的鮮花;兩隻美麗無邪的大眼睛,茫然地漠視着人間,臉上呈現出一絲無比哀怨卻又充滿恐懼的神色。
讀着這幅畫,我的心被一陣陣的寒冷敲擊着。
多麼精緻的水壺。
它曾盛滿人世間溫情的水,也曾盛滿塵間和煦的陽光。世界應該美滿圓潤,一如這精緻的水壺。但是,現在,它卻被打碎了。少女清純的眸子,已經變得渾濁。可以想像,她內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疼。那張稚氣的臉面,曾經盪漾着剛從殼裏孵出的新鮮的夢。可現在,她的心碎裂於一瞬,一如胸前那朵嬌豔欲滴卻柔弱不堪的花朵,猝然遭遇了蹂躪而零落了一地。她那纖弱的身子弱不禁風,在強大的暴力面前,顯得多麼無力,蒙垢的心靈佈滿了陰影。精神的慌恐與恍惚,生命的蓬勃與枯萎,使少女沉溺於不堪卒忍之中。
我分明聽到那精緻的水壺裂於一瞬,聲音滄古,之後,便是靜穆的空白。
我分明聽到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吶喊,聲音蒼遠,遠不可聞,卻彷彿又近在耳邊震盪。由遠而近的吶喊,我的心也被撕碎了,疼痛難忍。
我只好合上潮溼的雙目,我已經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暴虐。
我們譴責什麼呢?生活盛載着陽光,也藏匿着醜惡。其實,更可怕的往往不是自然的肆虐,而是我們人類自身的暴孽。紛紛攘攘的人世間,罪惡的鞭子,一直抽打着正義的心。
《聖經》“以塞亞書”: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裏除掉你們的惡行;要阻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給寡婦辯屈……

人,道德上的墮落和淪喪,其實也是一種死亡。
有一天,我讀到了餘傑的《火與冰》,其中有一句話,讓我的心無比震驚,可以說震驚到了極點——
施暴的人也許還在我們身邊,而我們亦有可能成爲施暴的人。
2006年1月17日


1
我的一位老師,年近花甲,髮絲凌亂,面色憔悴,一雙破皮鞋顯然有一月不打鞋油了。在常人眼裏,他的樣子確實有點酷。他擁有一張“純書生”式的臉面,清而不寒,熱而不炙。我上學時,他教我語文;我畢業後,和他一同教書,只是我教的是數學;但還可以看得出,他是喜歡我的。常常,我們相對枯坐,無言以對。但若聽他談論古詩,談到激動處,他那張文靜的臉上便有了幾道紅暈掠過。由於是激動,額上的汗也難免涔涔然。
他每每碰到我,不是問我飯吃了沒有,而是開門見山,一陣感慨:
“啊呀!昨夜又讀到了一首好詩,絕妙的好詩,真個是妙!”
“怎麼個妙法呢?”我問。
“詩我忘了,凡正我說不來。總之,細細地讀,就覺得真個是妙,妙,妙,妙啊妙!”
“妙”,真是個直抒胸臆的好詞。妙到極處,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也。老師向來有了感慨,總是緣心而發,不拐彎抹角,我總是靜靜地站在那首古詩的門外爲他激動着。一首好詩,會激盪人的心靈,讓人生出如夢如幻、天地澄明的感動。好詩那神性的光照,給人以崇高、永恆、博大的饋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沒有一份從容淡定的參禪心態,是難以識透好詩之妙的。這是一個初冬的早晨,但我仍可以看到他的臉上,有幾縷散亂但卻極標緻的紅暈——沒有被歲月滌盡的幾縷紅暈。在一切都顯得廉價的今天,那幾縷紅暈更顯得無比昂貴和生動。我想到了“美麗”一詞的含義,想到了虛靜、恬淡、隱逸的月下白菊,還想到了一位德國詩人的詩句:
朝霧初升,落葉飄零
讓我們把美酒滿斟
果然,在一個細雪飄飛的黃昏,老師請我在他家小院的葡萄藤下吃酒。白雪在慢慢地飄飛,杯子裏斟滿了酒;藤下師徒二人,少言寡語,形容古怪;其情其景,酷似一首古詩:“兩人對酌梨花下,一杯一杯復一杯。”只是冬天的黃昏,沒有梨花飛揚,我們把細細飄揚的白雪錯愛成美麗的梨花了。這時,美酒燒紅了他的臉龐,我又一次想到了“美麗”這個詞兒來了。我不禁憤然,爲什麼有人一定要把“美麗”一詞用給女人和花朵呢?師母顛着一雙小腳,不停地忙着給我們添茶續酒,且見縫插針地說起老師年輕時的趣事,我們復又笑語連連。這種妙曼景緻,美好得讓我眩暈。
又一日去看他,只見他怒氣沖天,暴跳如雷。見我進來,他便仄在那張破椅子裏,一言不發,極像個愛傷的將軍。那張清而不寒熱而不炙的臉面,徹底地變了形。
他甩給了我一張報紙。
我拿來一看,是一家名望很高的報紙。四版頭條是一塊巴掌大小的悼念某文學大師的文章,而四分之三的版面是廣告。悼文的旁邊,一條“專治陽物短小”的廣告悍然入目。
我一言不發,悄然退出。
那行擘窠大字,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
2
《打破的水壺》是一幅世界著名油畫,法國格瑞茲的代表作,曾一度爲路易十四的情婦拉·巴里公爵夫人收藏。這幅油畫在畫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褒貶不一。但多年來,這幅畫以豐富的寓意,吸引無數人細細地品味。
這幅畫的圖片,現在就在我的眼前,它刊載在我訂閱的一本雜誌上,於是,我有了足夠的時間欣賞它了。
清冷色調的畫面上,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右胳膊上挎着一隻破損的水壺——暗示失去了童貞,一條紗巾漫不經心地搭在胸前,紊亂的上衣袒露肩膀,胸前佩着一朵柔弱的鮮花;兩隻美麗無邪的大眼睛,茫然地漠視着人間,臉上呈現出一絲無比哀怨卻又充滿恐懼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