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情感散文>

懷念甘谷大像山永明寺本和老人

情感散文 閱讀(4.71K)
懷念甘谷大像山永明寺本和老人

大像山永明寺的本和老人,至今已經西逝十個春秋了。老人生前之音容笑貌,依然存在於我的八識田中,每當回憶起來,內心深處總有一絲難以撫平的思念。有人說,時間會沖淡一切記憶;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老人的思念更甚。
與老人的初次相識,正是我在縣城讀中學的時候,那時我年僅十七歲,還頗有少年風貌。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回想老人生前之一切,還猶若在昨日。其實,我是先認識本逢和尚的——即我的師公,他們是師兄弟,又同居於文昌宮,因爲當時永明寺還在營建中。既然認識逢老,那認識和老是自然。
我是一個比較靦腆、性格內向的人,一般場合不善於跟人交際。每當週日去像山登高望遠,在山道上經常會遇到一位行步極其穩健的老和尚,面容慈祥和藹而又神情肅穆莊重;衣着樸素破舊而又滌洗得甚爲乾淨;舉止威儀令人見而生敬,勞作身影倍覺專務實修。我每次碰到老人,只是恭恭敬敬地合個掌以示敬意,匆匆而過,因機緣不熟,始終沒能說上一句話。
一次,在文昌宮謁見逢老,正巧和老也在場,經逢老的一語點破,便與老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亦成了忘年之交。從是以後,與老人的交往比較頻繁,交談也比較多,無話不說,無事不談。他給我講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與曲折,我向他說校園裏發生的傳奇故事與幽默笑話。往往會談上一個下午,直到夕陽落山時分,我才起身告辭,他便開始晚課。
在如後多次的交談中,我才知道他是而立之年出家,知命之年受戒,其道念之堅,向佛之心切,誠可感人淚下,實堪爲後人之榜樣。老人十二歲時便歸依佛門,家中專設佛堂,早晚堅持唸佛,未曾間斷。雖早蒙出家之念,但因父母之不許一直未能如願。弱冠後,父母爲其強行娶親成婚。可老人堅決不與其妻同牀而居,新婚之夜則偷跑出家門,借宿於一遠房老嫗家。夫妻分牀共度了整整十個春秋,父母在百般無奈之下,才許其出家。
徵得父母許可後,老人隻身投奔於城隍廟出家,禮隴上高僧敬玄和尚爲師。可因老人目不識丁,學習早晚功課甚難,敬玄和尚爲勘驗其根機與道念,則未立即答應老人出家之願,只令其易俗服,以行同沙彌之身份暫居廟中。
老人出家之心誠篤,經得起考驗,又肯吃苦耐勞,便以俗服留居廟中。白日躬耕南畝之田,夜間請教經文於同參。老人的早晚課誦倒背如流,讀得諳熟。我曾經問他:“您既不認識字,那麼難唸的《楞嚴咒》是怎麼學會的?”
老人說:“都是在空閒的時候,請教別人一個字一個字地教認的,但主要還是在跟隨大衆作早晚功課時聽會的。”
真實佩服老人的記憶力,竟然能聽會那麼長的經咒,真是不可思議。正因爲老人的《楞嚴咒》是聽來的,所以少別人半句,這便傳爲佳話。
老人在城隍廟住了十多年,一直未得敬玄和尚的剃度。文革前期,隍廟僧人全遷至大像山而住,老人亦隨之而去。文革期間,敬玄和尚誣陷入獄,逢老陪同獄中。其餘僧人大部分勒令還俗,只留二三位老僧看山護林。可是,本和老人那時尚且年輕,寧可受盡百般批鬥,卻不願回家。毅然決然地住在五里鋪牛棚裏,白天跟隨生產隊勞作,夜間依舊上山守護佛殿。
老人當時的誓死不還俗之作爲,深深打動了遠在徽縣監獄的敬玄和尚的心扉。敬玄和尚在獄中舍報之前,便付囑逢老說:“我虧待了本和,他一絲不苟地爲寺院耕種了數十年田地,可沒用寺院一個銅板,你就把我僅存的這一毛錢,也是永明寺全部家產代我交給他吧!看來永明寺的家業還要他操持,等你出獄後就替我爲他剃度。”
所以,直到上世紀70年代,在逢老出獄後,纔在敬玄和尚遺像前,由逢老代刀爲老人舉行剃度儀式。那時老人已是知命之年的人了,以形同沙彌之身隱居了整整二十餘年。直到宗教政策落實後,在覺來法師的帶路下才去五臺山受了比丘具足戒。
歷經艱苦歲月的磨難與熬煎,飽經風霜,可依舊沒有動搖老人的初衷之志,終於贏得了滿身灰塵,兩行熱淚,披上了如來三事袈裟,成爲一位真正的合格比丘僧。從此,荷擔如來家業,傳燈續焰,輔弼逢老重興永明道場,甘願淡泊,不求名聞利養,做自己的本分事。其功德偉業,可歌可泣。
回想老人之生前,老人熱愛勞動,春日耕耘于田間,夏日忙碌於麥場。即便是上山下山亦不空走,手裏或背上總會攜帶些東西。鄉人見他,便稱他爲“勞動爺爺”。自己的衣服從煩勞徒弟洗補,皆是親手滌洗、縫補,住房亦是親躬灑掃。
老人懷菩薩之慈悲心腸,時常以供果廣結人緣、法緣,善巧方便,引導行人歸依佛門,深植善根。與人相見,和顏悅色,談吐自如,平易近人,可敬可愛。
老人又善於教導後學,對頑固難化者先以威懾折服之,再以慈悲攝受之。
老人又注重節儉,從未見他穿過一件好樣的衣衫。
老人之種種高德懿行,一時難以述盡。今日懷念老人,就是爲了繼承和發揚老人的精神與美德,以匡正我之種種不正見解與行爲。故不煩累贅,記如上之言,以表聊耳。更祈老人能含笑於常寂光中,乘願再來。

大像山永明寺的本和老人,至今已經西逝十個春秋了。老人生前之音容笑貌,依然存在於我的八識田中,每當回憶起來,內心深處總有一絲難以撫平的思念。有人說,時間會沖淡一切記憶;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老人的思念更甚。
與老人的初次相識,正是我在縣城讀中學的時候,那時我年僅十七歲,還頗有少年風貌。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回想老人生前之一切,還猶若在昨日。其實,我是先認識本逢和尚的——即我的師公,他們是師兄弟,又同居於文昌宮,因爲當時永明寺還在營建中。既然認識逢老,那認識和老是自然。
我是一個比較靦腆、性格內向的人,一般場合不善於跟人交際。每當週日去像山登高望遠,在山道上經常會遇到一位行步極其穩健的老和尚,面容慈祥和藹而又神情肅穆莊重;衣着樸素破舊而又滌洗得甚爲乾淨;舉止威儀令人見而生敬,勞作身影倍覺專務實修。我每次碰到老人,只是恭恭敬敬地合個掌以示敬意,匆匆而過,因機緣不熟,始終沒能說上一句話。
一次,在文昌宮謁見逢老,正巧和老也在場,經逢老的一語點破,便與老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亦成了忘年之交。從是以後,與老人的交往比較頻繁,交談也比較多,無話不說,無事不談。他給我講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與曲折,我向他說校園裏發生的傳奇故事與幽默笑話。往往會談上一個下午,直到夕陽落山時分,我才起身告辭,他便開始晚課。
在如後多次的交談中,我才知道他是而立之年出家,知命之年受戒,其道念之堅,向佛之心切,誠可感人淚下,實堪爲後人之榜樣。老人十二歲時便歸依佛門,家中專設佛堂,早晚堅持唸佛,未曾間斷。雖早蒙出家之念,但因父母之不許一直未能如願。弱冠後,父母爲其強行娶親成婚。可老人堅決不與其妻同牀而居,新婚之夜則偷跑出家門,借宿於一遠房老嫗家。夫妻分牀共度了整整十個春秋,父母在百般無奈之下,才許其出家。
徵得父母許可後,老人隻身投奔於城隍廟出家,禮隴上高僧敬玄和尚爲師。可因老人目不識丁,學習早晚功課甚難,敬玄和尚爲勘驗其根機與道念,則未立即答應老人出家之願,只令其易俗服,以行同沙彌之身份暫居廟中。
老人出家之心誠篤,經得起考驗,又肯吃苦耐勞,便以俗服留居廟中。白日躬耕南畝之田,夜間請教經文於同參。老人的早晚課誦倒背如流,讀得諳熟。我曾經問他:“您既不認識字,那麼難唸的《楞嚴咒》是怎麼學會的?”
老人說:“都是在空閒的時候,請教別人一個字一個字地教認的,但主要還是在跟隨大衆作早晚功課時聽會的。”
真實佩服老人的記憶力,竟然能聽會那麼長的經咒,真是不可思議。正因爲老人的《楞嚴咒》是聽來的,所以少別人半句,這便傳爲佳話。
老人在城隍廟住了十多年,一直未得敬玄和尚的剃度。文革前期,隍廟僧人全遷至大像山而住,老人亦隨之而去。文革期間,敬玄和尚誣陷入獄,逢老陪同獄中。其餘僧人大部分勒令還俗,只留二三位老僧看山護林。可是,本和老人那時尚且年輕,寧可受盡百般批鬥,卻不願回家。毅然決然地住在五里鋪牛棚裏,白天跟隨生產隊勞作,夜間依舊上山守護佛殿。
老人當時的誓死不還俗之作爲,深深打動了遠在徽縣監獄的敬玄和尚的心扉。敬玄和尚在獄中舍報之前,便付囑逢老說:“我虧待了本和,他一絲不苟地爲寺院耕種了數十年田地,可沒用寺院一個銅板,你就把我僅存的這一毛錢,也是永明寺全部家產代我交給他吧!看來永明寺的家業還要他操持,等你出獄後就替我爲他剃度。”
所以,直到上世紀70年代,在逢老出獄後,纔在敬玄和尚遺像前,由逢老代刀爲老人舉行剃度儀式。那時老人已是知命之年的人了,以形同沙彌之身隱居了整整二十餘年。直到宗教政策落實後,在覺來法師的帶路下才去五臺山受了比丘具足戒。
歷經艱苦歲月的磨難與熬煎,飽經風霜,可依舊沒有動搖老人的初衷之志,終於贏得了滿身灰塵,兩行熱淚,披上了如來三事袈裟,成爲一位真正的合格比丘僧。從此,荷擔如來家業,傳燈續焰,輔弼逢老重興永明道場,甘願淡泊,不求名聞利養,做自己的本分事。其功德偉業,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