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情感散文>

風箏與“風箏”

情感散文 閱讀(2.27W)
風箏與“風箏”

每當東風送暖,春回大地的時候,就會想到孩提時放風箏的情景。自從告別孩提時期,進而少年、青年、中年,瑣事纏身,精神緊迫,對於放風箏,早已是隔膜淡忘了,只是時常在郵票中看到《風箏》。一日在城市廣場休閒,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在放飛一隻山鷹風箏,風箏在高空中翔錦,好不自在,小男孩滿臉笑容好不愜意,陡然間勾起了我對風箏太多的記憶,又溝起了對風箏的情思。
人的思想有時就像那放飛的風箏一樣,在高空中有些飄忽不定,古人說:“心遊萬仞”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從兒時的往事可想到風箏的歷史和用途,以及風箏這種有趣的玩物在文學作品,在郵票圖案中的藝術存在,以及人們用它寄託的種種情思。
風箏,是人類智慧的產物,有人作過考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風箏,至五代時有人將風箏放出聲響,聲如箏鳴,故名風箏。可見風箏之得名,是因爲風箏上裝有鳴器,發聲如箏,悅耳動人的緣故,亦可見其製作之工是越來越巧了。從原理上講這古老的風箏,不就是今天飛機的祖先嗎?
風箏,也曾是戰爭的工具,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征戰,各欲稱雄。戰爭需要戰場上的拼殺,同時也需要運用各種偵察手段去了解和掌握敵情,這樣才能克敵制勝,於是,人們就利用風箏來偵察敵情。用風箏窺探敵情,在當時可真實是舉世無雙的戰爭創舉,我想如今那些性能優異的偵察機,不就是一種現代化的“風箏”嗎。
風箏不單是平常百姓的玩物、古代戰爭的工具,風箏還上過戲,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寫過一出名叫《風箏誤》的傳奇戲。大意是描寫詹家有二女,一醜陋,一美慧,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一名叫韓世勳的書生題詩的風箏落在了詹家,美慧的詹淑娟拾得風箏並和詩其上,經過多次戲劇誤會與衝突,兩人結於結成良緣,戲的立意雖不是很高,單說那風箏在這裏不就成了月下老人了麼。
古人放風箏,也不完全是遊戲而已,還有一個通過放風箏放掉“晦氣”的講究。比如《紅樓夢》第七十回,描寫的就是大觀園裏的那些紅男綠女正在作詞,忽見窗外竹梢上掛住了一個大蝴喋風箏,黛玉要丫頭送走時說道:“可是呢,知道誰放晦氣的,快掉出去罷,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晦氣”。於是,大觀園的作詞會改作了放風箏會,個個拿了風箏放晦氣。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名叫《風箏》的散文,在魯迅的筆下風箏是春的使者,是兒童喜愛的玩物。
風箏還可以是友誼的紐帶,中國和法國曾拍過一部兒童故事片,片名就叫《風箏》。現在,風箏還飛越海洋,飛向世界成爲友誼與和平的使者,參加國外舉行的風箏節。我國山東濰坊多年來每年舉辦風箏節,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均來山東或旅遊,或參賽,或經商,風箏不但帶動了旅遊業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正當我的思緒如風箏一樣飄在天空,這時彷彿有無數風箏在天空遨遊,有的如銀燕展翅,有的如彩蝶翻飛,有的如蜻蜒點水,有的如金魚擺尾,有的如長龍騰空。這些駕乘春風,衝凌九霄,飄飄然的春的使者是多麼逍遙與健美啊,風箏也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品。
《風箏》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郵票藝術品,首先,四枚漂亮的《風箏》郵票取名就有藝術感:“雛燕”、“瘦燕”、“半瘦燕”、“比翼燕”。燕子本身就是真正的春天的使者,兒時唱過的兒歌就有:“春天來了,燕子飛回來了”,風箏和春燕一起在春風中飛翔。
古時有人以風箏爲題寫劇本,今天的舞臺上同樣有以風箏爲題材的小品。有一個小品:一個臺灣回大陸的女子,爲了完成其爺爺的願望,到大陸找尋風箏郵票,劇情簡單,但反映了炎黃子孫對風箏文化的認同,反映了郵票作爲媒介的藝術性。
現在風箏成了藝術品,每到春天時節,城鄉大大小小的商鋪都有風箏出售,那些小孩子們在父母的陪同下,買風箏,放風箏,好不歡樂,不過少了動手製作風箏的樂趣。

※本文作者:黃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