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情感散文>

生活在別處

情感散文 閱讀(1.41W)
生活在別處

曾有一句話這麼說,男人的脈管裏天生就流動着賭徒和流浪漢的血液。他們從來都向往着新的、未知的東西,嚮往着一種顛沛而滿足的感覺。
其實,不止是男人,都市繁華其表,林立的高樓、穿梭的車流困住了所有人嚮往遙遠和寬廣的腳和視線,束縛感和孤獨感時常襲擊他們,讓他們陷入某種煩躁與無奈的輪迴之中。一直喜歡米蘭·昆德拉的一個書名——“生活在別處”。人,擁有現實的生活和居所還遠遠不夠,還應有富於情趣的心靈生活和處在遠方的精神居所,這樣也纔會產生“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之感。我深信,我的精神“別處”一定是在美麗而寬廣的草原上。
2001年,緣於對自行車運動的熱愛,四個好友一起組建了“小鳥”自行車隊。當時未曾想過我們會走多遠,只是在週末、假日的閒暇時間,聚在一起,沿着一條路毫無目的的走下去,告別城市,去尋找一點短暫的平和。一個偶然的機會裏,猛兒(隊長)說到一句話:不管怎樣,男人在其一生當中,都應該去看一看大海和草原,在兩個最富雄性的地方完成一次謨拜。當時便激起我深藏已久的“草原情節”,且其他兩人也均有同感,在這種衝動的驅使下,我們開始了第一次遠行,開始了第一次的草原之行。

(路線:大同—豐鎮—察哈爾右翼前旗—集寧—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

由於是初次出行,走的比較倉促,準備也不充分,其間着實吃了不少苦頭。草原上的早晚溫差很大,而大夥兒攜帶的衣服卻很少,雖說晚上可以住進旅店,但早上出發和行近黃昏的時候,氣溫還是很低,只好將所帶的衣物短的套長的,全部裹在身上,看起來臃腫而滑稽;再就是所騎車子的車況太差,三輛普通的變速車加上一輛臨時充軍的“淑女車”,而在山西與內蒙古的交界處卻頗多山路,雖無高峻的大山,但上上下下一座連一座、低矮的小山包,也把人累的夠嗆。幸好一路的景色絕佳,讓人多少能忘記疲憊。公路兩側遠近的小山,沒有旅遊景點的誇飾,自自然然,而當時正值深秋,漫山的小樹和偃伏的灌木叢皆已變黃,爬上一個小山頭,四周一片黃色的海洋,秋風陣起,黃濤洶涌,蔚爲壯觀;俯衝而下,彷彿自己也成了一朵流動其中的浪花。行至草原深處時,地勢逐漸開闊,似乎又進入另一番天地,秋後的草原肅殺、蒼茫,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給人一種宏闊而悲涼的感覺,遠勝於心中曾幻想過的,一碧萬頃、綠色縱橫的草原。剛抵達二連浩特時,就覺得它有種區別於其它城市的氣質,秋日豔陽下,寬闊的街道、帶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築,別緻異常,像是天空這個巨大的蒙古包下,錯落有致的傢俱和內飾,讓人一見難忘;二連地處中蒙交界,是中國和蒙古的物資交流地,人員流動大而雜,但整個城市的治安、衛生卻非常好,而且像大多數蒙古人一樣,這裏的居民雖早已告別了在馬背上“逐水草而居”吉普賽式的生活,但蒙古人特有的熱情和豪爽卻在他們身上保留了下來,讓外地人沒有任何隔閡和陌生感。
從二連回來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沉浸於精神遊走之中,雖生活又合上了城市的節奏,日子依然平平常常,無聲無息,但在內心深處卻又一次次的牽腸於藍天下的那一方珍異之地,終於禁不住那裏的呼喚,促成了第二次草原之行。

(路線:大同—豐鎮—涼城--和林格爾—清水河—偏關)

基於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出行準備相當充分,隨車帶了帳篷、毯子、防潮墊和一些應急物品,四輛車中兩輛“捷安特”公路車和一輛“merid”山地車,行進的速度也就快多了,第二天下午便到達與和林格爾市一山之隔的一個小鎮,於是決定翻過山到和林格爾紮營。但我們顯然低估了這座叫“黑老夭”的大山。山如其名,奇峭而高陡,足足用了三個多小時才登上山頂。極頂四望,四周遠遠近近黑黝黝的山彷彿都臣服於腳下,八方大地盡收眼底,天地之間一片肅穆。當即用手機撥通女友家的電話,只說了一句“我覺得我現在能看見全世界”便再也說不出話來,當時心情的激動可想而知。不僅如此,草原的污染少,白天夜晚的天空都晴朗無比。站立山頂,夜空中的星星清晰耀眼,觸手可及,恰巧當時正趕上夏夜的流星雨,泛着冷冷清輝的星星,在眼前劃長空而過,灑刷而下,又一一消失在眼底,前仆後繼,持續近一個小時。那種情形讓人感覺已非處於人世,而在童話仙境,至今想起依然神往。只可惜離開和林格爾,我們在清水河到偏關途中遭遇了大雨,雨水沖壞了剛剛修建的公路土基,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人和車子都陷入深深的泥潭中,進退維難,苦苦掙扎一天,所行不足十幾裏,無奈之下,只好乘火車原路退回。雖有遺憾,但後來想開了,人生哪有完完美美的旅程,有此經歷也足以欣慰了。
兩次騎行草原,去的地方不同,但感受卻是一樣的。身處水泥構築的都市之中,遠離了自然,遠離了泥土,使人常生飄浮之感,空虛而無所適從。而在草原上,讓人感覺到的卻是一種平靜的迴歸,好象自己的前生便屬於那裏。騎行在延伸向遠方的公路上,看着夕陽下平緩的小山、成羣的牛羊、清澈而細小的河流,有時覺得自己在不斷融入它們,成爲一座緘默的山,一隻埋頭吃草的羊,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或者什麼也不是,無形的跟隨草原上吹過的風流浪、漂泊。
生活在別處。現實欄柵了人們的腳和視線,但卻不能阻擋愛自由的心;生活日復一日,在喧雜中、在擁擠中、在煩躁中,我們讓“生”寄於此,卻可以放“靈”去尋找自己的“別處”——精神的樂園。我堅信,我的“別處”在山高原闊的草原,所幸自己尚用身體和呼吸觸摸到了它。

曾有一句話這麼說,男人的脈管裏天生就流動着賭徒和流浪漢的血液。他們從來都向往着新的、未知的東西,嚮往着一種顛沛而滿足的感覺。
其實,不止是男人,都市繁華其表,林立的高樓、穿梭的車流困住了所有人嚮往遙遠和寬廣的腳和視線,束縛感和孤獨感時常襲擊他們,讓他們陷入某種煩躁與無奈的輪迴之中。一直喜歡米蘭·昆德拉的一個書名——“生活在別處”。人,擁有現實的生活和居所還遠遠不夠,還應有富於情趣的心靈生活和處在遠方的精神居所,這樣也纔會產生“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之感。我深信,我的精神“別處”一定是在美麗而寬廣的草原上。
2001年,緣於對自行車運動的熱愛,四個好友一起組建了“小鳥”自行車隊。當時未曾想過我們會走多遠,只是在週末、假日的閒暇時間,聚在一起,沿着一條路毫無目的的走下去,告別城市,去尋找一點短暫的平和。一個偶然的機會裏,猛兒(隊長)說到一句話:不管怎樣,男人在其一生當中,都應該去看一看大海和草原,在兩個最富雄性的地方完成一次謨拜。當時便激起我深藏已久的“草原情節”,且其他兩人也均有同感,在這種衝動的驅使下,我們開始了第一次遠行,開始了第一次的草原之行。

(路線:大同—豐鎮—察哈爾右翼前旗—集寧—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

由於是初次出行,走的比較倉促,準備也不充分,其間着實吃了不少苦頭。草原上的早晚溫差很大,而大夥兒攜帶的衣服卻很少,雖說晚上可以住進旅店,但早上出發和行近黃昏的時候,氣溫還是很低,只好將所帶的衣物短的套長的,全部裹在身上,看起來臃腫而滑稽;再就是所騎車子的車況太差,三輛普通的變速車加上一輛臨時充軍的“淑女車”,而在山西與內蒙古的交界處卻頗多山路,雖無高峻的大山,但上上下下一座連一座、低矮的小山包,也把人累的夠嗆。幸好一路的景色絕佳,讓人多少能忘記疲憊。公路兩側遠近的小山,沒有旅遊景點的誇飾,自自然然,而當時正值深秋,漫山的小樹和偃伏的灌木叢皆已變黃,爬上一個小山頭,四周一片黃色的海洋,秋風陣起,黃濤洶涌,蔚爲壯觀;俯衝而下,彷彿自己也成了一朵流動其中的浪花。行至草原深處時,地勢逐漸開闊,似乎又進入另一番天地,秋後的草原肅殺、蒼茫,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給人一種宏闊而悲涼的感覺,遠勝於心中曾幻想過的,一碧萬頃、綠色縱橫的草原。剛抵達二連浩特時,就覺得它有種區別於其它城市的氣質,秋日豔陽下,寬闊的街道、帶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築,別緻異常,像是天空這個巨大的蒙古包下,錯落有致的傢俱和內飾,讓人一見難忘;二連地處中蒙交界,是中國和蒙古的物資交流地,人員流動大而雜,但整個城市的治安、衛生卻非常好,而且像大多數蒙古人一樣,這裏的居民雖早已告別了在馬背上“逐水草而居”吉普賽式的生活,但蒙古人特有的熱情和豪爽卻在他們身上保留了下來,讓外地人沒有任何隔閡和陌生感。
從二連回來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沉浸於精神遊走之中,雖生活又合上了城市的節奏,日子依然平平常常,無聲無息,但在內心深處卻又一次次的牽腸於藍天下的那一方珍異之地,終於禁不住那裏的呼喚,促成了第二次草原之行。

(路線:大同—豐鎮—涼城--和林格爾—清水河—偏關)

基於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出行準備相當充分,隨車帶了帳篷、毯子、防潮墊和一些應急物品,四輛車中兩輛“捷安特”公路車和一輛“merid”山地車,行進的速度也就快多了,第二天下午便到達與和林格爾市一山之隔的一個小鎮,於是決定翻過山到和林格爾紮營。但我們顯然低估了這座叫“黑老夭”的大山。山如其名,奇峭而高陡,足足用了三個多小時才登上山頂。極頂四望,四周遠遠近近黑黝黝的山彷彿都臣服於腳下,八方大地盡收眼底,天地之間一片肅穆。當即用手機撥通女友家的電話,只說了一句“我覺得我現在能看見全世界”便再也說不出話來,當時心情的激動可想而知。不僅如此,草原的污染少,白天夜晚的天空都晴朗無比。站立山頂,夜空中的星星清晰耀眼,觸手可及,恰巧當時正趕上夏夜的流星雨,泛着冷冷清輝的星星,在眼前劃長空而過,灑刷而下,又一一消失在眼底,前仆後繼,持續近一個小時。那種情形讓人感覺已非處於人世,而在童話仙境,至今想起依然神往。只可惜離開和林格爾,我們在清水河到偏關途中遭遇了大雨,雨水沖壞了剛剛修建的公路土基,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人和車子都陷入深深的泥潭中,進退維難,苦苦掙扎一天,所行不足十幾裏,無奈之下,只好乘火車原路退回。雖有遺憾,但後來想開了,人生哪有完完美美的旅程,有此經歷也足以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