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描寫類詩句>描寫橋的詩句>

關於橋的詩句—《張靜婉採蓮曲》

描寫橋的詩句 閱讀(1.1W)

《張靜婉採蓮曲》原文

關於橋的詩句—《張靜婉採蓮曲》

蘭膏墜發紅玉春,

燕釵拖頸拋盤雲。

城西楊柳向橋晚,

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

珂馬璫璫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

剪斷鮫綃破春碧。

抱月飄煙一尺腰,

麝臍龍髓憐嬌嬈。

秋羅拂水碎光動,

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交交塘水滿,

綠萍如粟蓮莖短。

一夜西風送雨來,

粉痕零落愁紅淺。

船頭折藕絲暗牽,

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易缺,

十五十六清光圓。

《張靜婉採蓮曲》鑑賞

此詩正文共二十句,可分爲五個絕句。第一絕,一開頭就用了一個頭部的特寫,介紹了張靜婉的麗質。美與才,在詩人的筆下往往是共通的。她頭上是盤雲墜髻的髮型,綰以白玉的釵子,紅潤如玉般的臉龐,而且盪漾着滿含春風似的笑意,使人看了也不禁要如坐春風樣的周身烊軟起來。這首先是對張婉靜的肯定。次聯寫她的家。城西小溪邊,門前有一樹楊柳。並非深宅大院,而是一個平常的百姓人家。這一絕主要是交待張靜婉。

接下來用了兩絕來寫張靜婉如何進入豪門和她在豪門中的生活。第三聯寫這一天,“麒麟公子朝天客”,自然是很有權勢和地位的人,騎着盛裝的馬,遊春時經過她家的門前。他看到了張靜婉,並終於把她弄到了手。從後面的“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紅零落愁紅淺”來看,用的是一種暴力的手段。第四聯寫如何改扮着張靜婉:給她裁一身如春碧色的如鮫綃的輕舞衣,讓她學會掌上舞。第三絕進一步的寫她的腰肢,寫她的體香,寫她的舞姿,寫她的嬌態。

第四絕的第七聯非常之妙,這是一個過渡段,恰如電影語言的“淡出”:它承上絕末“秋羅拂水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而來,於是“秋羅拂水”,“露重花多”,遂幻化爲此聯“水滿塘”,“蓮莖短”了。水中還有成雙成對的鴛鴦在嬉戲着。這時讀者彷彿可以看到張靜婉漁家姑娘的打扮,正在快樂地和他在藕花叢中勞動着:也許是採蓮,也許是捕魚。從舞場一下過渡到了她的過去,似虛實實,倒敘出她悲慘的命運由來,也正是寫補出她性格不屈的依據。緊接着“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紅零落愁紅淺”,忽然之間,雨打花殘,他們的美滿生活破壞了,他倆也生生地被拆散了。正是這驚心動魄的一刻,融入到她此時的舞中,她不能不泫然欲泣,於是最後一絕遂寫出了她的心聲:

“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月團圓。”

這裏的“藕”即“配偶”,“絲”即“思念”,“蓮子”即“憐子”。這前兩句是說:雖然可以用強迫的手段把她和配偶拆散了,但心中暗暗想念的卻還是他;藕(偶)的根和蓮子(對於他的思念)卻是連在一起,永遠也分不開的。雖然“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月團圓。”這裏是說:我的“郎”即是憐子之“子”,比起這麒麟公子來說,卻有如天上的明月,雖然把我們拆散了,月“缺”了,不能團圓,但到了十五十六的那一天,我們還是會團圓的!這個結尾一反陳樑常態,偏偏寫出了她的不願意,並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千春誰與樂,唯有妾隨君”、“因持薦君子,願襲芙蓉裳”的。這分明不是什麼豔情,而是表現了對封建的蔑視和對於不平制度的控訴。

《張靜婉採蓮曲》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