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語錄>經典語錄>

加拿大睿智感言

經典語錄 閱讀(8.35K)

□信任是種美德,但懷疑讓我學到更多東西。

加拿大睿智感言

□如果你已經發現了問題,就離答案不遠了。

□普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智者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傻瓜不從任何錯誤中吸取教訓。

□騙我第一次,是你的羞恥;騙我第二次,是我的羞恥。

□忘記歷史的人,必將重複歷史。

□只有傻瓜才用雙腳去試河水的深淺。

(摘自2月25日《環球時報》盛森編譯)

規 矩

約翰又一次將車送到城裏一家大的經銷商那裏維修。取車時,負責接待的小姐告訴他修理費達數百美元。約翰說道:“好吧,不過我要先試車,看看是否真的修好了。”

“可以,不過,您要先付修理費,才能把車開走。”

對他們公司來說,約翰可是位大客戶,他私人每幾年就從這裏購買一輛新車。此外,約翰供職的集團每年也經約翰的手從這家經銷商購買四五輛車。爲此,該經銷商專門指派一名銷售人員對其跟蹤服務。

接待小姐對他的情況一清二楚。所以當約翰聽到讓他先付費後取車時,簡直難以置信。

“等一等”,他說道,“你是說,我不先付費,就不能把車開走?”

“十分抱歉,先生。可是,我不能壞了公司的規矩!”小姐說道:“這是公司的規定,我也毫無辦法。”

小姐並非有意刁難,但如此做法的確讓約翰不快。

約翰怒氣衝衝地給經銷商打電話,他吼道:“你難道不相信我會付這區區一筆修理費嗎?簡直可笑!”經銷商弄清事情的緣由後,馬上向他道歉,保證儘快妥善處理這件事,並親自將車交給了約翰。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經銷商從此再也沒有跟約翰做一筆生意,並斷言:“約翰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捲鋪蓋回家,他已經變成一個沒有規矩的人了!”

果然,沒過多久,約翰因爲回扣問題東窗事發,被炒了魷魚。這件事,幾乎讓所有認識約翰的人大吃一驚,同時,也佩服經銷商的預言。

(摘自《涉世之初》第2期a刊作者樑宇)

一種習慣

上了出租車,咔嚓一聲將安全帶繫上,這麼小小的一個動作,就能看出這人是剛從國外回來的。

而我們在國內的人,就不把上車系安全帶當一回事呢。在國內坐出租車,通常情況下是出租車到了快要過路口的時候,司機才提醒乘客,請繫上你的安全帶。有的乘客就要問:“怎麼系安全帶啊?”“不用真的繫上,你就往身上那麼一搭就可以了。”司機不緊不慢地對乘客說。這時車子很快就通過了紅綠燈,乘客也就自然地把安全帶從自己的肩頭拿開。到了下一個路口,乘客不用司機再提醒,就主動將安全帶又往自己的肩頭那麼一搭,等過了紅綠燈再拿下來。這樣幾個來回,直到乘客下車,很少有真的將安全帶繫上的。時間久了,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誰也不會真正認真地對待系安全帶的問題。久而久之,我們乘車就養成了一種不良的習慣,誰也不認真地系安全帶。出租車坐位旁邊的安全帶,就彷彿成了舞臺上的一個道具一樣的東西,只有過路口的時候,從座位底下拽出來用它擺擺樣子。

坐車系安全帶,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種習慣,但卻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差距。俗話說,針眼大的孔,能透過斗大的風。自覺遵紀守法,從一點一滴做起。只要從自己做起,並且養成一種習慣,我們的社會就會向着更加文明的時代進發。

(摘自2月3日《上海法治報》作者李延)

《四郎探母》顯示文化的力量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100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爲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有一天,臺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別帶了85歲的父親去聽。當戲中演到楊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兒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父親16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下,挑了兩個空竹簍到市場去,準備幫母親買菜,路上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此後,在戰爭的炮火聲中輾轉流離,在兩岸的鬥爭對峙中倉皇度日,70度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見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

謝幕以後,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有的拄着柺杖,有的坐着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爲眼裏還有淚光。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彷彿已經交換了一組密碼。是曲終人散的時候,這些互不相識的人變成了一個關係緊密、溫情脈脈的羣體。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爲社會。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粘合劑。

(摘自《知識文庫》第2期作者龍應臺)

細 節

在深圳赴朋友之約,於一酒家見面。其時正值盛夏,走進清涼世界,頓覺爽快無比。但幾位女士卻連呼太冷吃不消。服務員恰到好處地爲每位女士送上了一款披肩,女士們稱讚酒店的服務到位。

返滬不久,我去東方醫院看望病人,正巧碰到一位護士拿着指甲鉗,在一張張病牀前詢問誰要剪指甲。這令我想起一件往事,也是在一家醫院,有位老人想剪指甲,因所有病友都未帶指甲鉗,最後只能作罷。沒想到,東方醫院卻有這麼一個服務項目。

細節鑄就完美。一個單位如此,一個人當也如此。日前去上海瑪亞克集團採訪徐理福董事長和夫人鄒莉,他們熱心關注貧困家庭學子的細節,讓我縈懷。那是一次按慣例的介紹,主持者讓學子彙報各自家庭的困難情況,徐理福夫婦當即阻止,他們不願意看到資助對象由此

產生自卑心理,覺得不能再往他們的傷口上撒鹽。他們說,助學並不是憐憫,也不是施捨,而是出於自己的真心,再三勸慰學生不要有感恩心理,認爲這是應有的社會公德。

,   細節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則能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它能代替財富,彌補缺陷,提升你的競爭力。通過細節來評價一個人,不失爲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

(摘自2月21日《新民晚報》作者尹學堯)

猶太人成功的奧祕

據史料記載,諾貝爾獎自19XX年頒獎算起,至1973年,共頒獎411個,其中猶太人獲獎65個,在得獎人數中佔15.8%。而全世界猶太人總人口約爲1600萬,在世界總人口60億中,所佔比例不足0.3%!如此高的得獎比例,是世界其他民族望塵莫及的。

是什麼原因造就了猶太人在科學、哲學、文學、經濟、藝術等方面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呢?三秦出版社出版的《猶太人》一書向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

首先得從猶太人的歷史說起。大約在公元前19世紀,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離開兩河流域來到巴勒斯坦,在此定居了1000多年,直到公元135年被羅馬人逐出巴勒斯坦,開始了長達1800餘年的流散生活。在長期的流散生活中,猶太人爲了信仰,爲了生存,非常注重學習,始終把對子女的教育視作一種至高無上的神聖事業。他們明白,在異國他鄉沒有文

化知識是很難站得住腳的。資料顯示,世界上任何角落,只要有猶太人的地方,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總是最高的。

以色列在建國初期,儘管經濟非常困難,但其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達6%以上,超過了當時的美、蘇、英、法等國。同時,政府通過了《義務教育法》,規定16歲以前的青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這一政策的結果,是爲以色列培養了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爲這個年輕國家創造奇蹟打下了堅實基礎。

(摘自2月28日《古籍新書報》作者陳景羣)

失禮,沒有理由

在查爾斯小的時候,他常在父親開的雜貨鋪裏幫忙。雜貨鋪裏有一個不怎麼受歡迎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對妻子不忠的事;從道德上來講,他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查爾斯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有所耳聞,所以與其他孩子一樣,對他很不尊重。孩子們稱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對於這人他們卻只願意稱他爲“喬”。

查爾斯的父親有一天聽到了兒子與“喬”的對話,於是便把兒子叫到了辦公室裏。兒子向父親解釋,“先生”一詞是留給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個傢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這樣對待他是你的問題,現在失禮的是你,年輕人!”父親說,“對另一個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禮的藉口!”

是的,失禮時展示的更多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我們所憎恨的人。同樣,無禮地對待那些該輕蔑的人,也會降低我們在善良人眼中的地位。

(摘自2月28日《環球時報》作者魯貝爾·謝利編譯劉俊成)

感謝那隻手

曾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感恩節前夕,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社向一位國小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畫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他想感謝的東西。

孩子們高興地在白紙上畫了起來。女教師猜想這些貧民區的孩子們想要感謝的東西很少,可能大多數孩子會畫餐桌上的火雞或冰淇淋吧。

當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畫時,她吃了一驚:他畫的是一隻手。

這是誰的手?這個抽象的表現,使她迷惑不解。孩子們也紛紛猜測,這個說:“這準是上帝的手。”那個說:“是農夫的手,因爲農夫餵養了火雞。”

女教師走近小道格拉斯———這個皮膚棕黑、又瘦又小、頭髮曲捲的孩子面前,低聲問他:“能告訴我你畫的是誰的手嗎?”

“這是你的手,老師。”孩子小聲地回答。

她這纔想起,在放學後,她常常拉着孩子們黏乎乎的小手,送他們走一段路。小道格拉斯的家很窮,他破舊的衣服總是髒兮兮的。老師這隻手對小道格拉斯來說有着非凡的意義。他要感謝它。

關愛、信任和鼓勵——對很多人來說,也許這種給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卻常常難以估量。

(摘自《西郊人月刊》第2期作者佚名)

不會告訴母親的事

高三那年的一個週末,母親給我帶來一盒營養液。母親說:“聽人家說,這東西補腦子,喝了它,準能考上大學。”營養液是母親賣了手鐲買的。母親走後,我當天晚上便被送進醫院。原來,母親帶來的那盒營養液是僞劣產品。當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母親欣慰道:“那營養液還真不白喝呀,當初你爸還怕人家騙咱呢。”我使勁地點着頭。

一個炎炎夏日,正讀大學的我收到一個來自家裏的包裹,打開才發現裏面裝的是5個煮熟的雞蛋,經過千里迢迢的郵途,早已變質發臭。原來,前些日子家鄉正流行一種說法,說母親買5個雞蛋,煮熟了送給兒女吃,就能保兒女的平安。回家時母親問我雞蛋是否壞了,我笑着說:“沒有,我一口氣都吃了。”

畢業前,母親給我女朋友寄來了一條紅圍巾。後來,我們分手時我問她:“那條紅圍巾呢?”“那破玩意我早扔了。”我心裏充滿悲哀。而我送給妻的第一件禮物,就是跟母親那條一模一樣的紅圍巾,並告訴她是母親買的,妻很珍惜。後來,母親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說:“一條紅圍巾,一下子就幫兒子拴住了一個好媳婦……”

母親是愛我的,而我能給予母親的最大安慰就是——讓母親知道正是這愛成就了兒子的人生幸福。所以這三件事的真相我決定永遠不告訴母親。

(摘自《夕陽紅》第3期作者林學)

意味深長的寬容

田綠萍的丈夫沈毓珂是朱德同志的祕書,田綠萍因此和康克清相熟。她在《老人天地》第3期上撰文回憶道:粉碎“四人幫”後,一度有規定,緊跟“四人幫”幹壞事受審查的人不能加薪,於是,在“文革”中揭發批鬥朱老總的那些人,都有些發憷。他們惴惴不安地來找康克清,有的哭訴,有的編出自己如何曲線保護老人的話,更有恬不知恥者,拿着不當的理由,還在老人面前表功。而誰什麼樣,康克清心裏明鏡似的。但她涵養敦厚,成於中而不形於外,對他們不說一句刺傷的話。當組織上派人向她瞭解某某造反派在“文革”的表現時,她不提那些人對朱老總和她的惡劣行徑,而叮囑調查人員要全面地歷史地看一個人。

事後聽說整過他們夫婦的人都加了工資,我問康大姐爲什麼那樣寬容?

是被那些人的假相迷住了,還是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說而可憐他們?康克清嚴肅而平靜地說:“‘文革’中說錯話、辦錯事,有認識問題,也有個人品德問題,同時也是當時的客觀環境所致。”她頓了一下接着說:“別忘了那時是打着無產階級司令部的招牌行事的,誰敢不聽!誰敢不信!認識不清幹錯事,是教育問題,不能用不加工資懲罰。品德問題主要靠自己去提高,懲罰解決不了問題。多年不加工資了,拉家帶口,大家都夠困難的。”聽罷,我沉思良久,這是一顆多麼善良的心,多麼寬闊的胸懷啊!

額外的那個蘋果

額外的那個蘋果決定了所有蘋果的價格;如果少一個蘋果,所有蘋果的價格都會上漲;如果多一個蘋果,所有蘋果的價格都會下跌。——《泰晤士報》前總編威廉·里斯-莫格把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比作“額外的那個蘋果”。

在國小課本和中國小讀物中,做家務的人永遠是媽媽。——南開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袁辛副教授認爲性別平等意識、兩性價值觀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一直是空白。

如果我總是穿着襪子,腳的感覺就會變得遲鈍。——日本“襪子屋”董事長越智直正每天赤腳,因爲他要試穿襪子,以判斷品質的好壞。

(摘自3月4日《羊城晚報》)

□信任是種美德,但懷疑讓我學到更多東西。

□如果你已經發現了問題,就離答案不遠了。

□普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智者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傻瓜不從任何錯誤中吸取教訓。

□騙我第一次,是你的羞恥;騙我第二次,是我的羞恥。

□忘記歷史的人,必將重複歷史。

□只有傻瓜才用雙腳去試河水的深淺。

(摘自2月25日《環球時報》盛森編譯)

規 矩

約翰又一次將車送到城裏一家大的經銷商那裏維修。取車時,負責接待的小姐告訴他修理費達數百美元。約翰說道:“好吧,不過我要先試車,看看是否真的修好了。”

“可以,不過,您要先付修理費,才能把車開走。”

對他們公司來說,約翰可是位大客戶,他私人每幾年就從這裏購買一輛新車。此外,約翰供職的集團每年也經約翰的手從這家經銷商購買四五輛車。爲此,該經銷商專門指派一名銷售人員對其跟蹤服務。

接待小姐對他的情況一清二楚。所以當約翰聽到讓他先付費後取車時,簡直難以置信。

“等一等”,他說道,“你是說,我不先付費,就不能把車開走?”

“十分抱歉,先生。可是,我不能壞了公司的規矩!”小姐說道:“這是公司的規定,我也毫無辦法。”

小姐並非有意刁難,但如此做法的確讓約翰不快。

約翰怒氣衝衝地給經銷商打電話,他吼道:“你難道不相信我會付這區區一筆修理費嗎?簡直可笑!”經銷商弄清事情的緣由後,馬上向他道歉,保證儘快妥善處理這件事,並親自將車交給了約翰。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經銷商從此再也沒有跟約翰做一筆生意,並斷言:“約翰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捲鋪蓋回家,他已經變成一個沒有規矩的人了!”

果然,沒過多久,約翰因爲回扣問題東窗事發,被炒了魷魚。這件事,幾乎讓所有認識約翰的人大吃一驚,同時,也佩服經銷商的預言。

(摘自《涉世之初》第2期a刊作者樑宇)

一種習慣

上了出租車,咔嚓一聲將安全帶繫上,這麼小小的一個動作,就能看出這人是剛從國外回來的。

而我們在國內的人,就不把上車系安全帶當一回事呢。在國內坐出租車,通常情況下是出租車到了快要過路口的時候,司機才提醒乘客,請繫上你的安全帶。有的乘客就要問:“怎麼系安全帶啊?”“不用真的繫上,你就往身上那麼一搭就可以了。”司機不緊不慢地對乘客說。這時車子很快就通過了紅綠燈,乘客也就自然地把安全帶從自己的肩頭拿開。到了下一個路口,乘客不用司機再提醒,就主動將安全帶又往自己的肩頭那麼一搭,等過了紅綠燈再拿下來。這樣幾個來回,直到乘客下車,很少有真的將安全帶繫上的。時間久了,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誰也不會真正認真地對待系安全帶的問題。久而久之,我們乘車就養成了一種不良的習慣,誰也不認真地系安全帶。出租車坐位旁邊的安全帶,就彷彿成了舞臺上的一個道具一樣的東西,只有過路口的時候,從座位底下拽出來用它擺擺樣子。

坐車系安全帶,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種習慣,但卻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差距。俗話說,針眼大的孔,能透過斗大的風。自覺遵紀守法,從一點一滴做起。只要從自己做起,並且養成一種習慣,我們的社會就會向着更加文明的時代進發。

(摘自2月3日《上海法治報》作者李延)

《四郎探母》顯示文化的力量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100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爲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有一天,臺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別帶了85歲的父親去聽。當戲中演到楊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