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職場勵志>

格力董明珠的職業女性勵志故事

職場勵志 閱讀(3.02W)

對很多職業女性而言,董小姐就是神一樣的存在。20xx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粉絲們爭相與董明珠合影,把會場入口的一面電子顯示屏擠翻在地。一位來自江西的女經理人會後將自己搶拍的和董明珠的合影作爲微信朋友圈的頭像。由於拍照時激動過甚,手抖,照片其實模糊不清。“作爲職業女性,做到她這樣算是頂峯了。”這是她崇拜董明珠的原因。

格力董明珠的職業女性勵志故事

大器晚成不失天分

爲什麼說董明珠的創業故事很勵志,因爲很少有人像她這樣,36歲再從基層業務員做起,而20xx年時間,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團CEO。

董明珠跟那個年代很多人一樣,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於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1975年參加工作,當時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36歲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無奇,沒有人會想到,36歲以後的董明珠,卻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創造了讓人無不佩服的職場傳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去工作,南下打工。當時已經36歲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不知營銷爲何物的董明珠卻憑藉堅毅和死纏爛打,40天追討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令當時的總經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爲營銷界茶餘飯後的經典勵志故事

顯然,正是因爲董明珠有了這段討賬的難過經歷,覺得討債之“苦”已經受夠了,才感覺到未來要做生意,必須選擇比較誠信的經銷商,所以後來董明珠才一步一個腳印,非常仔細地把一些誠信、踏實的經銷商引進過來,用她的服務和熱忱幫他們做生意。

由此董明珠也才更加確信一點,惟有價值觀一致的廠商和經銷商湊在一起,以誠信爲基礎,纔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這無疑成爲她後來做經營決策的重要思想依據。另外,在挫折當中的很多思考和意志的磨練,使得她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過後才發現,這段“令人難過”的經歷,正是歷練她成爲一個營銷主管的很重要的基礎。

這位女強人的創業傳奇就是從這裏開始。靠着勤奮和誠懇,董明珠不斷創造着格力公司的銷售神話,她的個人銷售額,曾經飆升至3650萬元。

剛性與彈性

20xx年,董明珠個人聲望達到頂點,雖然她已離開銷售一線多年,“銷售女皇”的經歷仍舊激勵着許多銷售員。有人自費坐飛機跑到珠海去看她,只是爲了滿足一個好奇,“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女人?”

她是格力事實上的新聞發言人,說話簡單直接,一張嘴就是新聞標題。她自帶強大邏輯,和她談話如果不在其話語體系內分分鐘被秒殺成渣。

在網上搜索最近一個月內關於董明珠的報道,一半以上是負面評價,各種調侃、諷刺。但也有人爲她說好話,李俊濤就認爲董明珠“充滿了正能量”,“她是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女人,有傲氣很正常。董明珠就是格力的靈魂人物,一個事業心極強的女強人。”

女強人恰恰是董明珠最討厭的字眼,沒有之一。

除了工作,董與其他女人一樣,喜歡漂亮衣服,執掌大權多年,她從來不肯穿所謂的職業女性套裝,覺得太死板。她有20塊一件的衣服,也有上千塊的衣服。在第二本傳記《行棋無悔》一書封底,編輯採用了一張董明珠外出時身穿顏色鮮豔的連衣裙在水邊戲水的照片,神情快樂如同回到了少女時代,與外界印象大相徑庭。這是拍照者抓拍偶得,也是董明珠最喜歡的照片之一。

董明珠自稱“內向、靦腆、性格隨和”,很多人對她的印象可不是這樣。她能毫無顧忌地在公開場合用“小偷、騙子”評價對手,也曾因顧慮在火車上吃東西吃相不雅而餓了一整天。

一旦回到工作中,董就帶着通常男性都難以匹敵的強大氣場。在董氏規則面前,任何人也無法越雷池半步。

丈夫因病去世,董明珠36歲開始做銷售員起家,後來成爲格力“銷售女皇”。做銷售的經歷對董明珠影響深遠。令人奇怪的是,銷售女皇不喝酒。在那個“酒量就是銷售量”的年代,她依靠對市場的敏銳把握和專業分析說服經銷商,靠熱情和韌勁讓那些大男人折服。1993年,董明珠在格力銷售額達到5000萬,佔到格力總銷售額的六分之一,確立了她“金牌銷售”的江湖地位,也得到了格力董事長朱江洪的賞識。

老橋段是,“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而“沒有朱江洪,就沒有董明珠”。1994年格力銷售骨幹集體跳槽到另一家空調企業,朱江洪大膽啓用董明珠擔任格力經營部長。她提出要兼管財務,朱江洪力排衆議給了董明珠財權。此後董明珠歷任格力電器副總經理、副董事長兼總裁。

20xx年5月朱江洪退休,董明珠集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三職於一身,成爲絕對意義上的“一把手”,格力從此進入了她的時代。

對於朱江洪,董明珠多次表達過感恩之心。不過她也有微詞,就是朱“太好說話”。在別人看來,一正一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最經典的管理方式,但董明珠仍舊會覺得這沒有原則。“很多人覺得我不好說話,就會繞道到朱總那裏。現在沒有這個機會了。”如今董力推的“三公”原則被做成標語,掛在公司最明顯的位置。

如今,有着強烈道德潔癖的董明珠的個性完全展現。很多企業領導都會給下屬推薦書或者文章,董明珠最新推薦是關於反腐問題的重要講話。董說到激動之處緊握住了拳頭。“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她能熟練的背出這段領導人講話,“我只知道我是賣空調的,要把空調這件事做好。我們是一個社會的細胞,要把我們的細胞做成最健康的細胞。”

很多人會說董明珠偏執,甚至有好事者去調查過她小時候的成長環境與經歷,以期發現蛛絲馬跡。偏偏兒時的她乖巧羞澀,在家排行老七,碰到發電影票的時候,有人想多要一張和朋友一起看,董明珠會把自己的電影票慷慨送出。兒時如此與世無爭的董明珠何以今日成爲一代霸道女總裁?董明珠的回答還是很剛性,自己的利益可以讓,企業和國家的利益不能讓。

可以想象,有多少人會對董氏管理頗有怨言,如果不是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管理下業績持續增長,很難堵住這麼多不滿的嘴。

20xx年是董明珠獨立執掌格力的第一年,當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爲繼海爾、美的之後第三家營收過千億的中國家電企業。以空調一個品類做到千億元規模,格力是獨一份。

家大業大,她不改摳門本色。李俊濤連續三年去珠海拜訪董明珠,“你知道中午她請我吃什麼?食堂。”熟悉董明珠的朋友說,偶爾出去吃個飯,結賬時她會把沒喝過的飲料逐一數出來讓餐廳退錢。擁有8萬多名員工、十幾家銷售公司的格力,每年接待費用不超過500萬。

董明珠自己是工作狂,偶爾在早上6點給下屬打電話佈置工作,又在鈴聲響了兩下後再掛掉。覺得這樣打擾下屬休息,還是不妥。一般情況下她每天會留出一個小時散步,但“散步也在想工作”。她不是完全沒有休息,據說她喜歡看肥皂劇,從韓劇到最近流行的《北平無戰事》,她都喜歡。

無疑,董明珠在格力打下了太深的個人烙印,她不避談這個問題:“我是老總,當然要有我的烙印。”在董看來,沒有個性的人當不了一把手。有人說她是集權者,在格力搞一言堂、個人崇拜,她卻覺得,自己最喜歡聽別人講不同意見,“別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即使不正確也會給我帶來啓發。作爲一個決策者,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要能拍板,否則你當什麼一把手,這不叫一言堂。”

“統領8萬人企業的老闆,僅有強勢怎麼夠?”格力電器常務副總裁、總工程師黃輝說。

在格力這樣靠技術人員打天下的企業,“黃埔軍校”一詞或許並非褒義,有競爭對手直接站到格力公司門外去挖人,最有市場的還是格力的技術人員。前兩年,也曾傳出過格力技術人員流失的新聞。

董明珠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走了這麼多人,格力不還是很好嘛?”對於她來說,走掉的人就是過去時了,因爲,他們不可能再回來了。“格力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走的人不許回來。”

爲什麼有這樣的規定,有人分析說,格力文化更像是家文化,她極少談及自己的家庭,格力就是她的家,她就是家長,打也好罵也好,她認爲是對你好,真有事情她會護着你。一個例子是,格力的規章制度多且嚴厲。有一次一位家境困難的女工違反規章交了罰款,當晚董明珠偷偷找到這位女工,自己掏錢給她。規章制度不能違背,但董小姐的心也是豆腐做的。雖然格力在工廠內也進行自動化改革,但董明珠已公開承諾,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絕不裁員。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因爲高薪等原因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裏,是董明珠於情於理都無法接受的。

董小姐還是董阿姨

資本槓桿下,製造業與互聯網冷熱不均。彩電圈已讓樂視攪得不得安寧,空調行業是否會出現這樣的顛覆性對手。

互聯網正在改變製造業鏈條每一個環節,董明珠雖堅持互聯網工具論,但並非對變革無動於衷。手機APP、遠程收集消費者數據格力其實也都在做,只是董明珠對智能化有自己的理解:“拿手機遠程遙控空調就是智能嗎?格力首先要做的是讓消費者沒有售後服務的煩惱,現在我在珠海可以遠程監控到所有格力空調的使用狀況,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智能改變。”

在格力,所謂“互聯網思維”體現最明顯處還是營銷。20xx年董明珠沒有繼續與過去兩年的代言人成龍續約,而是親自出鏡做廣告,還拉來了王健林站臺。除了格力空調,董明珠還爲晶弘冰箱代言。她親自出鏡首先是爲了節約成本,不過“爲自己代言”本身就是互聯網時代最好的招牌。很多創業型公司的90後們會採用“我就是品牌”的免費廣告策略。

出於某種外人難以理解的情懷,董明珠把格力、把賣空調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在20xx年的格力新春年會後,董明珠與一桌子男性高管吃夜宵,席間說到百年老店的話題,董明珠說:“到時候我們也都不在了”,氣氛一下子有些低落,但是她很快又提高了聲音,“沒關係,我們到了天上也要繼續賣空調,你們都記得啊!”一桌子人中居然很多人頻頻點頭。

這畢竟是玩笑,董明珠也知道,一代人來,一代人去。董小姐60歲了,她也許可以親手把格力帶上20xx億的寶座,但也終會將未來交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人可以接盤格力,“必須是有挑戰自我思維的人。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挑戰自我。”

這個答案很含混。董明珠靠極強的自我驅動以及嚴格管理風格將格力帶到了今天的位置,但個性十足的90後還能繼承這一切嗎?

現在,每年新加入格力的新員工,都有機會與她零距離接觸。去年格力招了1200名新員工,公司把他們分了組,每200人一個組,逐一與董明珠搞座談。這對於忙碌的董明珠而言,殊爲不易。

她堅持要求這樣做:“以前我剛當總經理的時候,每年招生時候我會去,後來因爲確實工作太忙,就中斷了。但是我當了董事長就發現,年輕的大學生從學校走出來,包括在學校期間所受到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進入格力後)需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另外,你要坦誠地面對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到這個公司,一把手在想什麼。”她覺得這點很重要。“所以爲什麼我們創新體系、工程體系那樣的普及,格力電器不是單一的技術創新,它是全員文化體系。要讓每個人都覺得創新意識、服務意識與他有關。”

她特別強調,自己與90後溝通沒有任何問題。“年輕人是很可愛的,很多人很積極向上。因爲到了這個社會以後,沒有這樣一個導向,他慢慢會失去了方向,會迷茫,會隨波逐流,你要把他們引導到一個自我挑戰的境界裏面去。我總跟他們講,其實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你曾經挑戰過自己,人最大的幸福是因爲你改變了別人。”

任何時候,董明珠都不會向人談及她的挫敗與孤獨。在這個男性主宰的江湖戰鬥了20xx年,她身上很多東西被磨掉了,這也把她性格中強勢一面徹底激發。不過對於自我同樣強大的90後來說,他們是否會將精力依然在董小姐狀態的她視爲董阿姨?

不久前一次電視節目中,董明珠作爲青年導師,被安排與7位年輕創業者對話,其中一位就是賣米粉出名的90後創業者張天一。當董明珠得知,張天一是法學碩士畢業時,對他賣米粉創業的舉動大爲惋惜,苦苦勸說張天一應該去做更有價值的工作,甚至可以到格力來。她的真誠溢於言表,因爲,她自己的兒子也是法學碩士,和張天一算是專業上的同行。

張天一平靜地看着董明珠,說:“您讓我想到了我的媽媽。”熟悉張天一的人都知道,他賣米粉也遭到了媽媽的強烈反對。董明珠反駁說:“我與你媽媽不同,我是希望你爲社會做更大的貢獻。”但這也挽不回張天一的心,打分環節,他給董明珠打了個2分,滿分是10分。

這纔是真正的90後,獨立於格力王國之外的90後,董明珠改變不了。

她也承認當下的創業潮對年輕人影響深遠:“現在我們講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夜爆紅,都是豬在風口上也能飛上天,這種思潮誤導得90後都想自己當豬。”

但她又說:“我認爲到一個企業去打工也是創業,在格力電器的90後他們也都能接受。”

董明珠說過:女性在職場裏打拼,首先是要會做人,什麼叫做人?就是我要盡職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最好,這就是目標。很多人會說以後要當總經理,那不叫目標,而是一種私人的目的,不叫目標。我在崗位要做得比別人都好,這就是目標。你每一個都做得比別人好,受到別人的尊重,由於尊重,你的職務就會發生變化。不是爲了職業目的去實現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