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文章>

2021勵志美文摘抄大全

勵志文章 閱讀(1.22W)

我們要成長要成功,就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誌伴隨我們一路前行,時刻激勵自己,現在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的20xx勵志美文摘抄大全,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2021勵志美文摘抄大全

你強迫自己幹一份並不喜歡的工作,你無奈地被許多人逼婚,你身不由己地做出背離自己意願的選擇。你突然意識到,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能做真實的自己。可你並不知道,你經濟獨立、思想獨立、四肢健全,卻爲何不能體面的做自己?

一、面對世俗觀念,你要成爲自己的勇士

中國人,從小就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等這些孝道所束縛。於是,我們的父母擅長爲我們做好許多選擇,面對任何抉擇,我們只有知情權卻很少有選擇權。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到你成年,你有了自己的是非觀、人生觀,你本以爲可以做自己,可你仍然會發現,你被無數的世俗觀念包圍。

首先來聊一聊我們的工作。身爲一個80後,我們的父母仍然相信體制內的工作旱澇保收、穩定安逸。但凡有點關係,他們都會竭盡全身解數給我們找一份體制內的工作,但從來沒有人真正在意過,你到底適合做什麼。

我有個朋友是典型的工科男,他喜歡與數字、公式打交道,但卻不擅長言辭,也應付不了稍微複雜一些的人情世故。畢業那年,他在父母的殷切期盼會考取了當地的公務員,於是,面對設計院向他拋來的橄欖枝,他只能無奈地選擇放棄。

別人眼裏本應該生活安逸的他,其實並不快樂。他不會寫公文,不知道如何面對頗有心計的同事和說話喜歡繞很多彎的領導。於是,工作七年的他沒有任何晉升的機會,還沒到三十的他便開始掉頭髮。

當然,他過得安逸卻不開心,他放棄了當科學家的夢想,而一個沒有了夢想的人生會變得了無生趣。他常在喝醉酒的時候,抱着自己獲得全國奧數比賽一等獎的獎牌大哭,可酒醒後,他只能繼續在機關裏夾着尾巴做人。

“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影響着無數輩的中國人。面對不適合自己的穩定工作,很多人都選擇像我這位朋友一樣繼續隱忍。於是,一輩子碌碌無爲、抑鬱寡歡,他們活在無數人的目光裏,他們活在這些並不合理的世俗觀念裏,他們的生命並不屬於自己,他們不敢遵從內心,義無反顧,他們只會嘆息。

“山窩裏出金鳳凰”是對鳳凰男、孔雀女最大的肯定了吧。生活在山窩裏的父輩們,一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自己的兒女,一旦他們的子女飛出了山窩,他們便希望他們能一飛沖天,直到光耀門楣再回來祭祖。

即便是二三線城市的父母,也常常希望將子女送到大城市裏去工作和生活。父母們從小就拿“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古語教導我們。當然,大城市並非不好,比起小城市,我們更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還有遍地的美食、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大部分人打破頭皮往大城市裏擠的同時,並沒有考慮過你是否能接受來自於大都市的壓力。

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總是生活的勇者,留在大城市裏的他們勤勤懇懇、執着努力,在幾年後,他們買了房、有了車,組成了屬於自己的三口之家,這樣的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更多的人揹負着各色各樣的壓力——居高不下的房價,競爭日益激烈的工作,處處謹言慎行的生活,很多人的夢想都在現實面前湮滅。他們常常報喜不報憂,偶爾向父母們抱怨大城市的生活,表達想要回到小城市的意願時,仍會被他們的父母無情的否決。他們會批評你們怕吃苦,他們並不知道,你拿着微薄的工資,啃了一個月的麪包;他們會教育你不懂珍惜留在大城市的機會,他們並不知道,你周圍多的是比你有心計、有人脈的同事;他們會抱怨你不懂討人歡喜,他們並不知道,你做了你師傅一個月的跟班。

所以,感同身受這個詞,永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經歷過你經歷過的人生,每個人都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勸你留下來、留下來,你只好努力再努力一點,直到你已經精疲力竭,慣性地重複着你的生活。

最可怕的是面對愛情,你越來越沒有追求的勇氣。二十歲的時候遇到喜歡的人,你可以不管不顧地去追求,三十歲的時候遇到一見鍾情的人,你都會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你不僅怕輸,你更怕不夠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我們說了這麼多年的詞,可惜對它的理解也不過還是停留在表面。真正的門當戶對是彼此價值觀、人生觀、消費觀的一致,而不是彼此的家庭擁有同等的地位與財富。

細細想來,你爲什麼一邊抱怨遇不到真愛一邊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因爲在尋找真愛這條路上,你同樣不夠果敢,你怕來自於外界的壓力,你根深蒂固的覺得,被剩下是可恥的,沒有婚姻的人生更是難堪的。於是,你選擇妥協,與一個父母認可你也不討厭的人共度一生。若是此生你再未心動也就罷了,可一旦婚後的你遇到一見鍾情的人,你要怎麼辦呢?當然,世俗觀念仍會用責任去約束你,你只能與他或她笑忘於江湖,但沒有人能體會,那個人無數次出現在你的夢裏的時候,你醒來那一刻的辛酸與無奈。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你有思想、有靈魂的時候,本不應該急着上路,而是在上路之前,好好想一想,你的人生到底是爲了誰而活。你也不應該因爲年紀太大而着急婚嫁的事,對的人總有一天會出現,而就算孑然一身,懂得經營自己的生活,我同樣覺得比沒有愛的平凡婚姻更顯得幸福。

大多數中國人,前半生是爲父母而過,下半生又爲子女操勞,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爲自己而活,因此,每一個能讓你自己做主的間隙,你都應該爲自己勇敢地做些選擇,比如,你要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你想選擇怎樣的工作,你更願意與誰共度餘生。這些選擇應該是遵從內心意願的,這些與你將來幾十年息息相關的決定,不是做給任何人看的,你的生活不是一場秀,你在人前笑的有多燦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當太陽升起,你能夠滿懷欣喜地迎接這一天,當夜幕降臨,你能問心無愧地入眠。

二、面對道德綁架,切勿選擇委曲求全

中國人習慣性地被道德綁架,我們從小被教育“尊老愛幼”,於是乎,面對倚老賣老的老人、狗仗人勢的小孩,我們更多地選擇了隱忍。

有關公交車是否要給老人讓座的問題,就曾經引起無數媒體的關注。甚至還發生過這樣的事:因爲身體不舒服沒給老人讓座的年輕人,遭到老人暴打。這是多麼奇葩、可怕的道德綁架?我們當然應該“尊老愛幼”,但這必須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有時候,你的委曲求全只是助長了某些邪惡之風的囂張氣焰。

我們推崇百年好合,一定終身的婚姻觀。於是,面對婚姻的變故,我們選擇硬撐,彼此心力交瘁地去維繫着已經沒有了愛情的婚姻。

我阿姨便是這種婚姻觀的受害者。我外婆有四個女兒,個個出落地美麗、大方,五阿姨更是豔壓全芳,獲得他們那個年代衆多男神的青睞。五阿姨與五姨夫結婚不久後,便發現五姨夫喜歡酗酒,喝醉了便開始對她動粗。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媽媽半夜接到五阿姨打來的電話,這次,她被五姨夫打地很慘,我們一家趕到醫院的時候,我看到她蜷縮着身子躲在醫院大廳的小角落裏,衣服上都是血,我媽媽當時就蒙了。我們都不知道五姨夫是用怎樣殘暴的方式打了她,她的左邊嘴巴的塞肉被撕出了一個大大的傷口,值班的醫生整整絞了七針才勉強將傷口縫合。

我們全家人都開始勸她離婚,可她卻在傷好後又默默地回家了。她寧願在這段錯誤的婚姻裏接着逃避家庭暴力,也不願意離婚。她恐懼離婚,她怕離婚後一無所有,可事實上,繼續維繫這段婚姻,她不僅僅一無所有,身體和精神都在受着折磨;她擔心離婚對她的兒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可曾有人做過試驗,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單親家庭的孩子遠比一個在遭受家庭暴力的雙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更健康;她最怕的仍是離婚後所會遭受的冷嘲熱諷。改革開放這麼多年,許多人思想並未真正的與時俱進。

我有個好哥們,與女朋友談了七年的戀愛,可就當他們準備結束愛情長跑的時候,這哥們對另外一姑娘一見傾心。哥們最終未能超越道德的限制,經過無數的掙扎後,他選擇向七年的女友求婚。

若終能收心並且心甘情願地進入婚姻也不失爲一樁美事,只可惜,咳嗽和愛都是無法掩飾的。無論是選鑽戒還是婚紗,他無一不在想象,他深愛的那個姑娘會選擇哪一款鑽戒、哪一件婚紗。這樣的精神越軌不停地折磨着他,婚後的生活不免要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他對他的妻子因爲沒有了愛情也不像以前那樣的包容和忍耐。最後,在一場激烈的爭吵之後,妻子拆穿了他愛上另一個姑娘的事實,有些事一旦拆穿了彼此也就過不下去了。而他深愛的姑娘不敢揹負“小三”的罵名,並未選擇與他重歸於好。

在這場草草收場的婚姻裏,可以說是兩敗俱傷。若一開始便能理智地去面對,不被道德所綁架,我想,即便是向對方坦白,也會隨着時間和年歲的增長,得到對方的諒解。可太在意旁人目光的他選擇心裏放着另外一個姑娘,草率地走入婚姻,最終只能同時摧毀了七年的恩情。

我們的行爲應該受到道德的約束,可我們要理解清楚約束和綁架的不同。道德約束我們遵紀守法,做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好公民,但道德本身從未想過要通過綁架的方式去攔截你的人生。如果明明知道走下去只會導致更壞的結果,你就不是遵從道德而是被道德綁架。你忍氣吞聲,你委曲求全,你虛僞地表達着自己的感情,你以爲這是對別人最好的成全,卻不知你只是給別人帶來更大的傷害而已。

三、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海子的《夏天的太陽》裏有這樣一段: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們的人生應該是熾熱、熱烈伴隨着激情的,你要感受生命的美好,毫不掩飾現實的骨感;你可以身處繁華與喧鬧,也不害怕置身於孤獨;你會貪戀愛人柔軟的手掌,也同樣可以果斷地送走不愛你或者你不愛的人。

前段時間讀A4紙上看人生,才突然間意識到生命原本來的如此倉促,你看似漫長的歲月實際上轉眼即逝。現實告訴你,任何的感同身受都是不靠譜的,你的眼裏別人風光的生活實則是冷暖自知的。不要被世俗觀念所誘導,更不要被道德所綁架,你有限的人生需要太多遵從內心的選擇,你短暫的歲月並不是一場爲了滿足別人的show,無論一路走來是欣喜還是悲涼,只要是體面的做自己,你的人生都是美好而完美的。

多年前,看過一篇小說,題目和作者已記不清了,故事情節卻難以忘懷:

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上世紀70年代時,在京郊一個村裏插隊。在那個年月,下鄉知青幹活很累,收了工大家都倒頭大睡。他卻在土炕上鋪上馬糞紙,畫些花鳥魚蟲。這與那個時代的要求不符,有人就給反映到了縣裏。誰知因禍得福,縣文化館美術組正缺人,便把他調來“接受再教育”。

他依然不知疲倦地畫他的花鳥魚蟲。畫室的玻璃被大風颳碎,他用破報紙一糊就糊了八年,從沒向別人說起過此事。漲工資時,全館人都互相背後告狀搞小動作。他那裏卻沒有半點動靜,果然就沒有漲上。但他依然神態自若,跟沒事一樣。

當別人都熱衷於鋪天蓋地的“鬧騰”時,他總是選擇“看家”。看家時,也總是畫那兩尾小魚,幾根水草,一串小氣泡。他在文化館,就這樣無聲無息多少年月,春夏秋冬,無窮往復,是痛是癢,沒人理會。

若干年後,真正的藝術再次被社會重視,市裏搞起了美展,不料人們在首次美展上,竟看到有三幅他的畫,都是小金魚吐泡泡。後來,他名冠全城……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少人,往往耐不住寂寞,時常被潮流所裹挾,看別人怎麼着,也馬上跟着模仿。一輩子幾乎所有熱鬧都要參加,任何時髦的事都不放過,可是到了暮年你會發現:這輩子其實一事無成!

每個人出身的環境、天生資質都不一樣,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擅長。所以,一個門裏擠,其實是作踐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個看了殺雞都頭暈的文弱書生,看了幾本武俠書卻要統領千軍萬馬去攻城拔寨,能成功嗎?從政也是如此,連周圍幾個同事的關係都搞得一塌糊塗,聽到一點飛短流長都坐臥不寧,卻想當市長、省長,能行嗎?同樣,連“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水則資車,旱則資舟”這樣的基本經濟學原理都不懂,卻幻想着縱橫商海,不賠得精光纔怪!

新聞界的一位前輩,學養深厚,領悟力驚人,文章更寫得別具一格。如果精研學術,一定會有所成。可到中年,卻選擇了仕途。記得他去世前我去探視他,老人一臉懊喪:“後面這20xx年走錯了路!我是個書生,性子又靦,其實很不適合搞行政,做得很累,還有很多同志不滿意。如果我一直做學問,興許會給後人多留點東西……”

人的一生,個人定位很重要。選準了方向,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百折不回。其實,人貢獻社會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最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依然跟着湊熱鬧,到頭來又都發出同樣的感慨。

我從小是在貧窮中長大的,當我還不懂得什麼叫貧窮的時候,我首先懂得了恥辱。

我的父母是屬於那種勤勞樸實卻死板木訥的人。他們有一身的力氣,但我們的時代已不是一個靠力氣就能過上好日子的時代了。別人談笑之間掙來的錢,是我父母辛勞一生也望塵莫及的。聊可安慰的是,他們拼命幹一天所掙的錢,我們一家三口能吃飽穿暖。作爲獨生女,我也能得到父母最大的愛。儘管這愛的表現方式不是肯德基,不是麥當勞,不是蘋果牌牛仔服,不是我叫不出名字來的各種名牌文具。但我在父母的庇護下也有了一個平靜和諧的童年。

父親對我的愛最直接,也最簡單。父親是蹬三輪車的,於是他每天蹬車送我上學。他彎起寬厚的後背努力蹬着車,有時還和我開個玩笑,“你看爸爸能到幾邁了?”特別是在雨天雪天裏,我乾乾淨淨暖暖和和地來到學校。而到了放學的時分,父親又早早地等在校門口,令不知道底細的同學羨慕不已,他們說你爸媽真疼你,天天僱車送你上學。同學的話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他們知道送我上學的不是家裏僱的,而是我的父親,他們又該如何議論呢?我一下子被一種可能到來的強烈的恥辱感擊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讓我懺悔的事,我默認了同學的誤解。

父親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車送我上學,還時常到校站口我下車之後,再攆上來囑咐幾句讓我注意的話。有一次這情景被一個同學看見了,她疑惑地問,那蹬三輪的怎麼和你那麼親啊。我害怕了,從此說什麼也不讓父親送我到校門口,遠遠地,在一個衚衕裏,我就讓父親停下來,然後四顧無人,提前悄悄地下了車。

父親一開始沒明白,依然堅持送我到校門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點什麼,於是再也不堅持了。我們父女心照不宣地達成了默契。放學時來接我的父親,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在校門口翹首企望了,他躲在那個衚衕,等着我的到來。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親那兒的時候,全身已經淋得透透溼了。渾身也同樣溼透的父親,卻緊緊地抱起我,我看見他眼中的淚水和着雨水順着他的臉流了下來。

到我上了中學,我不顧父母親強烈的反對,堅決不讓父親送我上學了。

父親也試圖去做過別的事,可他太老實,做事總是吃虧。一遇到必須競爭的事,比如佔個攤位啦等等,他總是大敗而歸;後來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坐出租車的人多了,坐三輪車的人少了,我們家的生活就每況愈下。

母親四處打短工。母親有一個原則,她掙的錢絕不花到過日子裏,她要給我攢着,她從我小時候起就堅信,我能考上大學,她一心一意地提前十幾年就開始給我攢學費。

我是我們家惟一能拿得出手的驕傲。從我上學開始,我們家真正的節日,不是新年,不是春節,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生日,而是每一次學校公佈考試成績的日子。那一天母親眉飛色舞,父親揚眉吐氣,我們家會吃上一頓紅燒肉,所以在我的印象裏,紅燒肉永遠最好吃的東西,最解饞的東西。沒想到的是大學裏的一次紅燒肉,卻給我留下了終生難以抹去的恥辱的記憶。

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母親面對學費的數額目瞪口呆,她拿出她一生的積蓄,也僅夠我一個學期的費用,而且,還不包括我的生活費。我只好向學校提出了特困補助的申請。直到這時我才明白,小時候我的有關恥辱的感覺,比較起此時來,簡直就像是毛毛雨了。

上學沒幾天,全班同學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爲我的宿舍被安排在老樓裏,那兒的住宿費要便宜多了。他們對我感到很好奇,我所就讀的大學據說有一個別名,叫貴族學校。位於省城,很多同學家就在本市。每天週末,學校的幾座大門前,都排滿了出租車,一會兒,就被一一地召喚走了,載着市裏的學生,飛馳而去。而每一個週一返校時,他們都會帶回一袋一袋我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還有家裏又新買的時尚衣物,平時課間休息時,幾乎成了零食的海洋,各種飲料瓶、易拉罐、包裝袋等等滿教室都是。他們耳朵上插着最新式的CD耳機,談論的都是最流行的話語,手機也經常更新。對於許多同學來說,貧困和撒哈拉大沙漠一樣距他們的生活太遙遠。因爲與衆不同,我成了他們着重注意的人。這是我後來才發現的。他們用充滿好奇和憐憫的眼光看我吃些什麼,看我洗臉洗頭時居然用的是洗衣服的肥皂,看我不使用任何化妝品的營養不良的黃皮膚。他們經常分享各人帶來的不同的新鮮東西,甚至連衣服也經常換着穿。我只有悄悄地躲開。我心理上總有一種被人居高臨下地俯視和可憐的感覺,讓我難以忍受。我吃飯的時候通常躲着同學們,不象其他的女同學那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我從不上街,從不買零食,上學一年多的時間裏,我穿的也還是家裏帶來的衣服,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處是青春靚麗時尚流行的校園裏,前後左右掃射過來的驚異的目光,讓我如萬箭穿心。

圖書館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到一個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嚥地噎進去一個沒有菜的饅頭,好一點的是一根麻花,最好時是兩個包子,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態。剩下的時間,我用讀書來陪伴大學裏一個朋友也沒有的孤獨。書是不挑人的,它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打開它的人們。

但有一個奢侈的行爲我卻一直沒肯放棄,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學幾個好朋友的網上聊天,它給了我孤獨的大學生活一個極大的安慰。每到這個日子,我都極早地跑到學校附近的一個網吧,佔好位置,迫不及待地打開我的QQ,尋找想念信已久的老同學。

有一次我在網吧遇上了一個同班同學,他當時驚詫的樣子讓我以爲自己出了什麼大毛病。我檢查了一下自己,沒發現什麼,便把這件事忘記了。

我度過自己在大學裏的第一個生日時,也是一個人,但那天我讓自己又奢侈了一回,我第一次買了一個紅燒肉,我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端着盤子和同學們坐在了一起。

當時在座的有兩個我的同班同學,我至今清晰地記着他們那雙驚詫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認識我似地反覆打量,直到我將盤子裏的菜吃得乾乾淨淨。

後來就到了讓我終生難忘的那個恥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團會活動,大家討論幫助特困學生的事。有同學當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說,特困生應該得到我們的幫助,可我們班有的特困生還上網吧;有人補充道,我看見我們班的特困生吃了紅燒肉……

同學們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經無地自容。

從小到大,我只知道貧窮是一個物質的概念,但到了大學,我這才發現,貧窮更大程度上是對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沒有菜的幹饅頭,可以忍受落後於時代的出土文物似的舊衣服,我無法忍受的是這種被打入另類的感覺。我不明白,因爲貧困,人就連尋找自己快樂的權利也沒有了嗎?爲自己過一個生日難道就是犯罪嗎?如果當初我知道我會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度過我的大學生涯,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拼命學習的毅力。大學讓我知道了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它給我帶來的那種恥辱的感覺,比貧困對人的折磨要強大得多。

當幫助已經變成了一種施捨,我寧願不要。

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醒悟到許多年來我對父親的不公。我當年剝奪他對我表示愛的權利,其實也只是因爲他窮,我也曾一樣地殘酷。我給了自己父親恥辱,我也必須承受別人帶給我的恥辱。

我在忍受這種現實還是選擇退學之間猶豫了很久。

我想起了父親寬厚的後背,大學聯考最熱的那幾天,父親不顧我的反對,執拗地堅持送我上考場。因爲我被分到了離家最遠的地方。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老了,他努力想快一些,卻總是力不從心。七月的驕陽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後背上淌出一道道小溝。而我當時卻坐在有着遮陽篷的車座中。我想起了當時自己的決心,爹媽,你們放心吧,我一定給你們帶來盼望中的快樂。

我一想到父親的後背,想起母親接到我的錄取通知書時眉開眼笑到處奔走相告的情景,我忽然感到,即使面對的是這樣一種現實,我也無權選擇放棄。貧窮本身不是罪過,因貧窮而放棄了自己生存的尊嚴,這纔是罪過。就是在那一瞬間,我從多年壓抑着我的恥辱感中解放出來,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來。

第二天是寫作課,我知道老師佈置的作業是感受你生活中的愛。許多同學充滿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們感激父母爲他們帶來的幸福,豐裕和富足的家庭,從小到大爲他們創造的條件,包括高期間,每天換樣的吃飯,包賓館房間,爲了他們更好地休息……

老師沉靜地聽着,不做一聲,直到最後,才巡視了一圈失望地問:“還有沒有同學要說了?”

我穩穩地舉起了手。

我講了父親的後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講了從小看到母親爲我攢錢的情景,每湊夠一個整數,她就信心百倍在朝下一個數字努力。我講了小時候吃蘋果,父母把蘋果細細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餵給我吃,而削下的蘋果皮,他們倆卻推來推去謙讓着,誰也捨不得吃,最後,母親又用它給我煮了蘋果水……

我說我很慶幸,貧窮可能讓我們生活得更艱難些,但它卻不能剝奪我們愛的權利,我感謝父母,雖然不能給我那種富裕,但卻讓我有機會細細地品嚐到容易被富足沖淡或代替了的愛。我爲小時候對父親的傷害而懺悔,我一定會向他當面道歉的,儘管我明白得晚了些……

我邊說邊能夠聽到,教室裏一片抽泣的聲音。

下課時老師對我說,我非常感謝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訴了大家,什麼是愛的真諦和尊嚴的意義。

我拿起我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塑料袋,一個課桌一個課桌地撿拾同學們丟棄的易拉罐、飲料瓶,我安詳自若,貧窮依然伴隨着我,但尊嚴也在我心中。

從這時候起,曾經有過的恥辱成了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從恥辱感中走出來,我可以用一種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態與同學們相處了。留在我身上的目光雖然特異,但不讓我感到難受了。我能夠大大方方地在食堂上平靜地享用只有一個饅頭的午飯;我在衆目睽睽之下把我拾到的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我承包我所住的宿舍樓的衛生清潔工作。我做家教,搞促銷,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我所能做的一切。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大學學業。

在那一個假期到來的時候,我給父母寫了一封信,我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們我準確的到家時間,並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讓父親一定蹬着他的三輪車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經彎曲的後背上,告訴他我經歷過的這一切一切……

貧窮不是恥辱,放棄尊嚴纔是真正的恥辱。我從恥辱中走出來,也走出了貧窮。恥辱成了我人生的另一種財富。

你接受不了的,正是你所需要修煉的

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

透過別人,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就是你自己。

我們對別人的意見,主要是取決於他們使我們看清自己什麼,而不是我們如何看他們。

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在發覺對方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你也等於是在發掘你自己。去了解別人的感覺、想法,你也會更瞭解自己,你們相互成爲對方的鏡子。

如果你覺得伴侶對你失去熱情,可能是因爲你也對他失去熱情,就像一位婚姻專家說的:“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爲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

事實上,那些令你厭惡的人是在幫助你,幫你瞭解自己,讓你發覺你的陰暗面。這也就是爲什麼當我們跟一個人越親密,就越容易產生厭惡,因爲他讓你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別人最惹你討厭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認爲別人是什麼樣的人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就會懷疑別人的品德;一個對別人不忠誠的人,也會懷疑別人對他的忠誠;一個不正直的、不正經的人,就會把別人的任何舉動都“想歪”,因爲他就是那樣的人。

一個對別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會猜疑自己的女人。老遇到討厭的事的人,往往是令人討厭的人;喜歡挑人毛病的人,其實自己才最有毛病;喜歡說三道四的人,其實自己才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愛發脾氣,你就會認爲別人常惹你生氣,每一件事都可能變成你憤怒的理由。並不是說每一樣東西都是錯的,而是你會投射,你會把隱藏在自己內在的東西投射到別人身上。

你會譴責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因爲你有太多的怒氣,所以即使是一點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樣,別人對你說什麼,也反映了他們是誰及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批評你很可能是因爲他們對自己不滿,甚至他們自己就是他們所批評的“那種人”。

當你內心走向良善時,你將停止批評別人和對別人的批評產生反彈。

如果你對一顆長滿蘋果的樹木丟石頭,掉下來的就只會是蘋果,不管誰丟都一樣。一個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對他怎麼樣,他顯現出來的就只會是平和、良善,因爲他就是那樣的人。

你內在是什麼,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你對外排斥什麼,對內就排斥什麼

一般而言,那些我們相處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們喜歡且接受的內在自我;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則反映了我們不愉快且不接受的內在自我。

教雙方和諧相處,不如教他們讓自己內心和諧,那樣雙方自然會和諧;教他們如何增進彼此感情,還不如教他們增進自我成長,那樣彼此關係自然會成長。

當有人問我要如何改善關係,我總會告訴他們:“首先你要深入內在,除非你內在的問題先解決,否則你不但無法改善,而且會製造更多問題。”

一個有控制慾的人,除非內在的空虛得到填補,否則就不可能放下別人,也難以解放自己;一個滿懷怨恨的人,除非內在憤懣的情緒得到抒解,否則就不可能停止怨懟;一個愛嫉妒的人,除非內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較,否則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都是內在思想的呈現。你如果無法信任自己,就很難信任別人;你如果無法尊重自己,就很難尊重別人;你如果無法肯定自己,就很難肯定別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別人。

當伴侶們沒有了愛而彼此傷害,我不會告訴他們要如何努力愛對方,而是要求他們先學會愛自己,因爲傷害對方其實就是傷害自己。

你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反應出你與自己的關係。如果你不斷與自己的內在衝突,那麼你也會不斷地與別人衝突;如果你自己內在的情感掙扎,那麼你也會與別人在情感上發生掙扎。我們在感情中所遭遇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在的問題。

我們吸引的關係,都反映出我們擁有的特質,以及呈現我們的內在自我。所以,不僅要檢討你跟別人的關係,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關係。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檢視的問題:

“當我觀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__。”(如憤怒、恐懼、失控、困惑之類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個自我?”“外在”困擾我們的問題,正是我們“內在”無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須從改變內在開始。

你約束別人,自己也會被約束。你越恨就越束縛,你越愛就越自由

當你掌控別人時,你同時也被掌控;如果你綁住別人,別人也會綁住你。你想想看,當你控制別人,不准他們做這做那,那如果他們不照你說的話去做呢?

你會怎麼樣?你就會不高興,對嗎?你的喜怒哀樂是由別人來決定,你認爲他們是被你掌控的嗎?不,其實你纔是被掌控的。以眼還眼,結果是大家都瞎了。

如果你不斷在記憶中反芻舊傷痛,你就是給了最初導致傷痛的人、事一再傷害你的力量。那就是我爲什麼說,當你怨恨別人時,表示某種程度上,你也在怨恨自己。

要怎樣徹底消滅敵人?把敵人變成你的朋友!你會發現,那些最難得到原諒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諒的人;最難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須學習的課題

如果你很欣賞,它就可以蛻變成愛。我們主要的人際關係,不斷地反映我們應該學習的課題是什麼。

無論是你的老闆、同事、部下、朋友、同學,還是你的父母、配偶、兒女、兄弟、姐妹、情人,這些人所擁有的你所不喜歡的個性、想法和行爲,往往都是你需要學習的部分。他們會顯露你的陰影,會一再地重複你所厭惡的言行來讓你學習。

當有人指出你的錯誤,你很氣那個人,但這是他的錯嗎?不,他只是幫你把“發黴的陰影”拿出來曬曬太陽。

你不會因爲別人說你想偷竊海洋館裏的一隻鯨鯊而冒火,因爲那是你連想都不會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太太說你旅遊出差是想借機去“偷腥”,你可能就會辯駁,甚至發火。

爲什麼?因爲這種事有可能發生,或曾經甚至已經發生了。沒錯,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實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辯護和發火。

所以,以後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樣,立刻去攻擊或反擊,你要開始反問自己,因爲他們說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麼“當真”,對嗎?

人們常說天賜良緣,什麼是良緣?你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是與你“姻緣”最深的人,他們之所以會安排在你身邊,都是“有原因”的。

因此,不要說不喜歡就排斥或試圖逃避他們,因爲他們都是“天賜的良緣”,你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緣來蛻變自己。

愛是什麼?愛就是欣賞你不喜歡和不愛的。如果在你生活周遭有太多你討厭或不愛的人事物,那是因你一直在排斥,所以他們纔會一再出現,你必須學會生活的藝術——將它們蛻變成愛。

去愛一個喜歡你的人,沒什麼了不起。

去愛一個愛你的人,你什麼分數也得不到。

去愛一個你不喜歡的人,你一定會在生命中學到一些東西。

去愛一個無緣無故責備你的人,你就學到了生命的藝術。

工作態度是對工作所持有的評價與行爲傾向,包括工作的認真度、責任度、努力程度等。由於這些因素較爲抽象,因此通常只能通過主觀性評價來考評。態度是個體對某一對象所持有的評價和行爲傾向。態度的對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客觀事物、人、事件、團體、制度及代表具體事物的觀念等。

着名領導力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爲,人們對態度有三種認知。工作態度是人們對於工作各個方面的心理傾向,也包括一下三種成分。對工作的認識和了解,與工作態度的認知成分相聯繫;工作的積極性與工作態度的行爲成分密切有關;工作的滿意感則屬於工作態度的情感方面。

情感成分:對一類人或事物的具體好惡感受或評價;

行爲意向成分:根據具體的認識與感受,對一類人或事物的行爲意向。

認知成分:對一類人或事物性質和特徵的認識或擁有的信息,例如,信念與價值觀念;

同時,我們分析一下的案例: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

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個工人哼着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你可能很不喜歡你眼下的工作,你從工作中得不到絲毫的樂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簡直煩透了!”你覺得百無聊賴。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而如果在擬定合同時,你想的是一個幾百萬的訂單;蒐集資料、撰寫標書時你想到的是招標會上的奪冠,你還會認爲自己的工作百無聊賴枯燥無味嗎?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你之手。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營着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爲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着深切的興趣。那麼如何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呢?譚老師在這裏總結了一下五點原因:

1.你對你所做的業務缺少興趣,無論任何行業,只要你對他沒有感情,你永遠都不可能和他在一起.

2.你缺少壓力,你們那裏跑業務沒有任務量嗎?就算沒有也要給自己創造一個業務量.那是你前進的目標.

3.最後送你一句話:”想賺錢,業務員,想輝煌,做花王,既然選擇了,就要乾的有聲有色.說多的全都是故事,還要努力.因爲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4.你還沒有目標,還沒有找到前進的方向,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比如說你一天要拜訪十個客戶,無論如何,你都要堅持下去,慢慢的養成習慣就好了.

5.你缺少前進的動力,你現在只是一個業務員,有沒有想過哪一天當業務主管,哪一天當業務經理,哪一天當區域經理.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方向,朝着那個方向去努力.一定可以的.

我發現那些經常跳槽的人會不知不覺形成一種慣性,工作中遇到困難就想跳槽,人際關係緊張就想跳槽,不能升遷就想跳槽,碰見好機會還想跳槽,甚至莫名奇妙就是想跳槽,總覺得下一個工作是最好的,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跳槽來解決。

漸漸的這些人不再勇敢的面對現實,積極主動的克服困難,而是編造各種藉口和理由去迴避.退縮,還總是說服自己--全是別人的錯,與自己無關。結果每次以失敗告終。逐漸成爲一個習慣,使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失望沮喪,失去自信,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自然而然的影響人的交際。這是一種失敗的人生態度!

永平寺裏,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禪師在烈日下曬香菇,住持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說:“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爲什麼還要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麼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爲您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客氣地道:“別人並不是我!”

道元禪師說:“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說道:“睛天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道元禪師一時語塞。

人們常說“今日事今日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話雖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人們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爲自己開脫,但結果是不會欺騙人的,到頭來欺騙的還不是自己?

人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別人,否則你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淨土宗的創始人親鸞上人自小父母雙亡。九歲時,他就已立下出家的決心,於是跑去找慈鎮禪師爲他剃度,慈鎮禪師就問他:“你還這麼小,爲什麼要出家呢?”

小親鸞答道:“我雖年僅九歲,父母卻都不在了,我因爲不知道爲什麼人一定要死亡,爲什麼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所以,爲了探索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鎮禪師非常嘉許他的志願,說道:“好!我明白了。我願意收你爲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爲你剃度吧!”

小親鸞聽後,非常不以爲然地答道:“師父,雖然你說明天一早爲我剃度,但我終是年幼無知,不能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是否可以持續到明天。而且,師父,您都那麼老了,您也不能保證您是否明早起牀時還活着啊。”

慈鎮禪師聽了這話以後,拍手叫好,並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得好啊!你說的話完全沒錯,現在我馬上就爲你剃度!”

如果還有明天,你將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說再見?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小孩子不知道今天的決心能不能堅持到明天,老人家不知道自己這條老命能不能捱到明天,你能保證今天的計劃明天還記得嗎?是的,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也不能確定明天帶來的是新的希望,還是未知的絕望!所以人活着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爲過去的一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生命是經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暫,須只爭朝夕。

以上就是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20xx勵志美文摘抄大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要成長要成功,就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誌伴隨我們一路前行,時刻激勵自己,現在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的20xx勵志美文摘抄大全,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你強迫自己幹一份並不喜歡的工作,你無奈地被許多人逼婚,你身不由己地做出背離自己意願的選擇。你突然意識到,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能做真實的自己。可你並不知道,你經濟獨立、思想獨立、四肢健全,卻爲何不能體面的做自己?

一、面對世俗觀念,你要成爲自己的勇士

中國人,從小就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等這些孝道所束縛。於是,我們的父母擅長爲我們做好許多選擇,面對任何抉擇,我們只有知情權卻很少有選擇權。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到你成年,你有了自己的是非觀、人生觀,你本以爲可以做自己,可你仍然會發現,你被無數的世俗觀念包圍。

首先來聊一聊我們的工作。身爲一個80後,我們的父母仍然相信體制內的工作旱澇保收、穩定安逸。但凡有點關係,他們都會竭盡全身解數給我們找一份體制內的工作,但從來沒有人真正在意過,你到底適合做什麼。

我有個朋友是典型的工科男,他喜歡與數字、公式打交道,但卻不擅長言辭,也應付不了稍微複雜一些的人情世故。畢業那年,他在父母的殷切期盼會考取了當地的公務員,於是,面對設計院向他拋來的橄欖枝,他只能無奈地選擇放棄。

別人眼裏本應該生活安逸的他,其實並不快樂。他不會寫公文,不知道如何面對頗有心計的同事和說話喜歡繞很多彎的領導。於是,工作七年的他沒有任何晉升的機會,還沒到三十的他便開始掉頭髮。

當然,他過得安逸卻不開心,他放棄了當科學家的夢想,而一個沒有了夢想的人生會變得了無生趣。他常在喝醉酒的時候,抱着自己獲得全國奧數比賽一等獎的獎牌大哭,可酒醒後,他只能繼續在機關裏夾着尾巴做人。

“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影響着無數輩的中國人。面對不適合自己的穩定工作,很多人都選擇像我這位朋友一樣繼續隱忍。於是,一輩子碌碌無爲、抑鬱寡歡,他們活在無數人的目光裏,他們活在這些並不合理的世俗觀念裏,他們的生命並不屬於自己,他們不敢遵從內心,義無反顧,他們只會嘆息。

“山窩裏出金鳳凰”是對鳳凰男、孔雀女最大的肯定了吧。生活在山窩裏的父輩們,一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自己的兒女,一旦他們的子女飛出了山窩,他們便希望他們能一飛沖天,直到光耀門楣再回來祭祖。

即便是二三線城市的父母,也常常希望將子女送到大城市裏去工作和生活。父母們從小就拿“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古語教導我們。當然,大城市並非不好,比起小城市,我們更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還有遍地的美食、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大部分人打破頭皮往大城市裏擠的同時,並沒有考慮過你是否能接受來自於大都市的壓力。

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總是生活的勇者,留在大城市裏的他們勤勤懇懇、執着努力,在幾年後,他們買了房、有了車,組成了屬於自己的三口之家,這樣的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更多的人揹負着各色各樣的壓力——居高不下的房價,競爭日益激烈的工作,處處謹言慎行的生活,很多人的夢想都在現實面前湮滅。他們常常報喜不報憂,偶爾向父母們抱怨大城市的生活,表達想要回到小城市的意願時,仍會被他們的父母無情的否決。他們會批評你們怕吃苦,他們並不知道,你拿着微薄的工資,啃了一個月的麪包;他們會教育你不懂珍惜留在大城市的機會,他們並不知道,你周圍多的是比你有心計、有人脈的同事;他們會抱怨你不懂討人歡喜,他們並不知道,你做了你師傅一個月的跟班。

所以,感同身受這個詞,永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經歷過你經歷過的人生,每個人都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勸你留下來、留下來,你只好努力再努力一點,直到你已經精疲力竭,慣性地重複着你的生活。

最可怕的是面對愛情,你越來越沒有追求的勇氣。二十歲的時候遇到喜歡的人,你可以不管不顧地去追求,三十歲的時候遇到一見鍾情的人,你都會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你不僅怕輸,你更怕不夠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我們說了這麼多年的詞,可惜對它的理解也不過還是停留在表面。真正的門當戶對是彼此價值觀、人生觀、消費觀的一致,而不是彼此的家庭擁有同等的地位與財富。

細細想來,你爲什麼一邊抱怨遇不到真愛一邊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因爲在尋找真愛這條路上,你同樣不夠果敢,你怕來自於外界的壓力,你根深蒂固的覺得,被剩下是可恥的,沒有婚姻的人生更是難堪的。於是,你選擇妥協,與一個父母認可你也不討厭的人共度一生。若是此生你再未心動也就罷了,可一旦婚後的你遇到一見鍾情的人,你要怎麼辦呢?當然,世俗觀念仍會用責任去約束你,你只能與他或她笑忘於江湖,但沒有人能體會,那個人無數次出現在你的夢裏的時候,你醒來那一刻的辛酸與無奈。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你有思想、有靈魂的時候,本不應該急着上路,而是在上路之前,好好想一想,你的人生到底是爲了誰而活。你也不應該因爲年紀太大而着急婚嫁的事,對的人總有一天會出現,而就算孑然一身,懂得經營自己的生活,我同樣覺得比沒有愛的平凡婚姻更顯得幸福。

大多數中國人,前半生是爲父母而過,下半生又爲子女操勞,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爲自己而活,因此,每一個能讓你自己做主的間隙,你都應該爲自己勇敢地做些選擇,比如,你要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你想選擇怎樣的工作,你更願意與誰共度餘生。這些選擇應該是遵從內心意願的,這些與你將來幾十年息息相關的決定,不是做給任何人看的,你的生活不是一場秀,你在人前笑的有多燦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當太陽升起,你能夠滿懷欣喜地迎接這一天,當夜幕降臨,你能問心無愧地入眠。

二、面對道德綁架,切勿選擇委曲求全

中國人習慣性地被道德綁架,我們從小被教育“尊老愛幼”,於是乎,面對倚老賣老的老人、狗仗人勢的小孩,我們更多地選擇了隱忍。

有關公交車是否要給老人讓座的問題,就曾經引起無數媒體的關注。甚至還發生過這樣的事:因爲身體不舒服沒給老人讓座的年輕人,遭到老人暴打。這是多麼奇葩、可怕的道德綁架?我們當然應該“尊老愛幼”,但這必須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有時候,你的委曲求全只是助長了某些邪惡之風的囂張氣焰。

我們推崇百年好合,一定終身的婚姻觀。於是,面對婚姻的變故,我們選擇硬撐,彼此心力交瘁地去維繫着已經沒有了愛情的婚姻。

我阿姨便是這種婚姻觀的受害者。我外婆有四個女兒,個個出落地美麗、大方,五阿姨更是豔壓全芳,獲得他們那個年代衆多男神的青睞。五阿姨與五姨夫結婚不久後,便發現五姨夫喜歡酗酒,喝醉了便開始對她動粗。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媽媽半夜接到五阿姨打來的電話,這次,她被五姨夫打地很慘,我們一家趕到醫院的時候,我看到她蜷縮着身子躲在醫院大廳的小角落裏,衣服上都是血,我媽媽當時就蒙了。我們都不知道五姨夫是用怎樣殘暴的方式打了她,她的左邊嘴巴的塞肉被撕出了一個大大的傷口,值班的醫生整整絞了七針才勉強將傷口縫合。

我們全家人都開始勸她離婚,可她卻在傷好後又默默地回家了。她寧願在這段錯誤的婚姻裏接着逃避家庭暴力,也不願意離婚。她恐懼離婚,她怕離婚後一無所有,可事實上,繼續維繫這段婚姻,她不僅僅一無所有,身體和精神都在受着折磨;她擔心離婚對她的兒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可曾有人做過試驗,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單親家庭的孩子遠比一個在遭受家庭暴力的雙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更健康;她最怕的仍是離婚後所會遭受的冷嘲熱諷。改革開放這麼多年,許多人思想並未真正的與時俱進。

我有個好哥們,與女朋友談了七年的戀愛,可就當他們準備結束愛情長跑的時候,這哥們對另外一姑娘一見傾心。哥們最終未能超越道德的限制,經過無數的掙扎後,他選擇向七年的女友求婚。

若終能收心並且心甘情願地進入婚姻也不失爲一樁美事,只可惜,咳嗽和愛都是無法掩飾的。無論是選鑽戒還是婚紗,他無一不在想象,他深愛的那個姑娘會選擇哪一款鑽戒、哪一件婚紗。這樣的精神越軌不停地折磨着他,婚後的生活不免要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他對他的妻子因爲沒有了愛情也不像以前那樣的包容和忍耐。最後,在一場激烈的爭吵之後,妻子拆穿了他愛上另一個姑娘的事實,有些事一旦拆穿了彼此也就過不下去了。而他深愛的姑娘不敢揹負“小三”的罵名,並未選擇與他重歸於好。

在這場草草收場的婚姻裏,可以說是兩敗俱傷。若一開始便能理智地去面對,不被道德所綁架,我想,即便是向對方坦白,也會隨着時間和年歲的增長,得到對方的諒解。可太在意旁人目光的他選擇心裏放着另外一個姑娘,草率地走入婚姻,最終只能同時摧毀了七年的恩情。

我們的行爲應該受到道德的約束,可我們要理解清楚約束和綁架的不同。道德約束我們遵紀守法,做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好公民,但道德本身從未想過要通過綁架的方式去攔截你的人生。如果明明知道走下去只會導致更壞的結果,你就不是遵從道德而是被道德綁架。你忍氣吞聲,你委曲求全,你虛僞地表達着自己的感情,你以爲這是對別人最好的成全,卻不知你只是給別人帶來更大的傷害而已。

三、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海子的《夏天的太陽》裏有這樣一段: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們的人生應該是熾熱、熱烈伴隨着激情的,你要感受生命的美好,毫不掩飾現實的骨感;你可以身處繁華與喧鬧,也不害怕置身於孤獨;你會貪戀愛人柔軟的手掌,也同樣可以果斷地送走不愛你或者你不愛的人。

前段時間讀A4紙上看人生,才突然間意識到生命原本來的如此倉促,你看似漫長的歲月實際上轉眼即逝。現實告訴你,任何的感同身受都是不靠譜的,你的眼裏別人風光的生活實則是冷暖自知的。不要被世俗觀念所誘導,更不要被道德所綁架,你有限的人生需要太多遵從內心的選擇,你短暫的歲月並不是一場爲了滿足別人的show,無論一路走來是欣喜還是悲涼,只要是體面的做自己,你的人生都是美好而完美的。

多年前,看過一篇小說,題目和作者已記不清了,故事情節卻難以忘懷:

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上世紀70年代時,在京郊一個村裏插隊。在那個年月,下鄉知青幹活很累,收了工大家都倒頭大睡。他卻在土炕上鋪上馬糞紙,畫些花鳥魚蟲。這與那個時代的要求不符,有人就給反映到了縣裏。誰知因禍得福,縣文化館美術組正缺人,便把他調來“接受再教育”。

他依然不知疲倦地畫他的花鳥魚蟲。畫室的玻璃被大風颳碎,他用破報紙一糊就糊了八年,從沒向別人說起過此事。漲工資時,全館人都互相背後告狀搞小動作。他那裏卻沒有半點動靜,果然就沒有漲上。但他依然神態自若,跟沒事一樣。

當別人都熱衷於鋪天蓋地的“鬧騰”時,他總是選擇“看家”。看家時,也總是畫那兩尾小魚,幾根水草,一串小氣泡。他在文化館,就這樣無聲無息多少年月,春夏秋冬,無窮往復,是痛是癢,沒人理會。

若干年後,真正的藝術再次被社會重視,市裏搞起了美展,不料人們在首次美展上,竟看到有三幅他的畫,都是小金魚吐泡泡。後來,他名冠全城……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少人,往往耐不住寂寞,時常被潮流所裹挾,看別人怎麼着,也馬上跟着模仿。一輩子幾乎所有熱鬧都要參加,任何時髦的事都不放過,可是到了暮年你會發現:這輩子其實一事無成!

每個人出身的環境、天生資質都不一樣,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擅長。所以,一個門裏擠,其實是作踐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個看了殺雞都頭暈的文弱書生,看了幾本武俠書卻要統領千軍萬馬去攻城拔寨,能成功嗎?從政也是如此,連周圍幾個同事的關係都搞得一塌糊塗,聽到一點飛短流長都坐臥不寧,卻想當市長、省長,能行嗎?同樣,連“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水則資車,旱則資舟”這樣的基本經濟學原理都不懂,卻幻想着縱橫商海,不賠得精光纔怪!

新聞界的一位前輩,學養深厚,領悟力驚人,文章更寫得別具一格。如果精研學術,一定會有所成。可到中年,卻選擇了仕途。記得他去世前我去探視他,老人一臉懊喪:“後面這20xx年走錯了路!我是個書生,性子又靦,其實很不適合搞行政,做得很累,還有很多同志不滿意。如果我一直做學問,興許會給後人多留點東西……”

人的一生,個人定位很重要。選準了方向,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百折不回。其實,人貢獻社會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最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依然跟着湊熱鬧,到頭來又都發出同樣的感慨。

我從小是在貧窮中長大的,當我還不懂得什麼叫貧窮的時候,我首先懂得了恥辱。

我的父母是屬於那種勤勞樸實卻死板木訥的人。他們有一身的力氣,但我們的時代已不是一個靠力氣就能過上好日子的時代了。別人談笑之間掙來的錢,是我父母辛勞一生也望塵莫及的。聊可安慰的是,他們拼命幹一天所掙的錢,我們一家三口能吃飽穿暖。作爲獨生女,我也能得到父母最大的愛。儘管這愛的表現方式不是肯德基,不是麥當勞,不是蘋果牌牛仔服,不是我叫不出名字來的各種名牌文具。但我在父母的庇護下也有了一個平靜和諧的童年。

父親對我的愛最直接,也最簡單。父親是蹬三輪車的,於是他每天蹬車送我上學。他彎起寬厚的後背努力蹬着車,有時還和我開個玩笑,“你看爸爸能到幾邁了?”特別是在雨天雪天裏,我乾乾淨淨暖暖和和地來到學校。而到了放學的時分,父親又早早地等在校門口,令不知道底細的同學羨慕不已,他們說你爸媽真疼你,天天僱車送你上學。同學的話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他們知道送我上學的不是家裏僱的,而是我的父親,他們又該如何議論呢?我一下子被一種可能到來的強烈的恥辱感擊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讓我懺悔的事,我默認了同學的誤解。

父親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車送我上學,還時常到校站口我下車之後,再攆上來囑咐幾句讓我注意的話。有一次這情景被一個同學看見了,她疑惑地問,那蹬三輪的怎麼和你那麼親啊。我害怕了,從此說什麼也不讓父親送我到校門口,遠遠地,在一個衚衕裏,我就讓父親停下來,然後四顧無人,提前悄悄地下了車。

父親一開始沒明白,依然堅持送我到校門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點什麼,於是再也不堅持了。我們父女心照不宣地達成了默契。放學時來接我的父親,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在校門口翹首企望了,他躲在那個衚衕,等着我的到來。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親那兒的時候,全身已經淋得透透溼了。渾身也同樣溼透的父親,卻緊緊地抱起我,我看見他眼中的淚水和着雨水順着他的臉流了下來。

到我上了中學,我不顧父母親強烈的反對,堅決不讓父親送我上學了。

父親也試圖去做過別的事,可他太老實,做事總是吃虧。一遇到必須競爭的事,比如佔個攤位啦等等,他總是大敗而歸;後來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坐出租車的人多了,坐三輪車的人少了,我們家的生活就每況愈下。

母親四處打短工。母親有一個原則,她掙的錢絕不花到過日子裏,她要給我攢着,她從我小時候起就堅信,我能考上大學,她一心一意地提前十幾年就開始給我攢學費。

我是我們家惟一能拿得出手的驕傲。從我上學開始,我們家真正的節日,不是新年,不是春節,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生日,而是每一次學校公佈考試成績的日子。那一天母親眉飛色舞,父親揚眉吐氣,我們家會吃上一頓紅燒肉,所以在我的印象裏,紅燒肉永遠最好吃的東西,最解饞的東西。沒想到的是大學裏的一次紅燒肉,卻給我留下了終生難以抹去的恥辱的記憶。

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母親面對學費的數額目瞪口呆,她拿出她一生的積蓄,也僅夠我一個學期的費用,而且,還不包括我的生活費。我只好向學校提出了特困補助的申請。直到這時我才明白,小時候我的有關恥辱的感覺,比較起此時來,簡直就像是毛毛雨了。

上學沒幾天,全班同學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爲我的宿舍被安排在老樓裏,那兒的住宿費要便宜多了。他們對我感到很好奇,我所就讀的大學據說有一個別名,叫貴族學校。位於省城,很多同學家就在本市。每天週末,學校的幾座大門前,都排滿了出租車,一會兒,就被一一地召喚走了,載着市裏的學生,飛馳而去。而每一個週一返校時,他們都會帶回一袋一袋我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還有家裏又新買的時尚衣物,平時課間休息時,幾乎成了零食的海洋,各種飲料瓶、易拉罐、包裝袋等等滿教室都是。他們耳朵上插着最新式的CD耳機,談論的都是最流行的話語,手機也經常更新。對於許多同學來說,貧困和撒哈拉大沙漠一樣距他們的生活太遙遠。因爲與衆不同,我成了他們着重注意的人。這是我後來才發現的。他們用充滿好奇和憐憫的眼光看我吃些什麼,看我洗臉洗頭時居然用的是洗衣服的肥皂,看我不使用任何化妝品的營養不良的黃皮膚。他們經常分享各人帶來的不同的新鮮東西,甚至連衣服也經常換着穿。我只有悄悄地躲開。我心理上總有一種被人居高臨下地俯視和可憐的感覺,讓我難以忍受。我吃飯的時候通常躲着同學們,不象其他的女同學那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我從不上街,從不買零食,上學一年多的時間裏,我穿的也還是家裏帶來的衣服,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處是青春靚麗時尚流行的校園裏,前後左右掃射過來的驚異的目光,讓我如萬箭穿心。

圖書館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到一個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嚥地噎進去一個沒有菜的饅頭,好一點的是一根麻花,最好時是兩個包子,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態。剩下的時間,我用讀書來陪伴大學裏一個朋友也沒有的孤獨。書是不挑人的,它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打開它的人們。

但有一個奢侈的行爲我卻一直沒肯放棄,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學幾個好朋友的網上聊天,它給了我孤獨的大學生活一個極大的安慰。每到這個日子,我都極早地跑到學校附近的一個網吧,佔好位置,迫不及待地打開我的QQ,尋找想念信已久的老同學。

有一次我在網吧遇上了一個同班同學,他當時驚詫的樣子讓我以爲自己出了什麼大毛病。我檢查了一下自己,沒發現什麼,便把這件事忘記了。

我度過自己在大學裏的第一個生日時,也是一個人,但那天我讓自己又奢侈了一回,我第一次買了一個紅燒肉,我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端着盤子和同學們坐在了一起。

當時在座的有兩個我的同班同學,我至今清晰地記着他們那雙驚詫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認識我似地反覆打量,直到我將盤子裏的菜吃得乾乾淨淨。

後來就到了讓我終生難忘的那個恥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團會活動,大家討論幫助特困學生的事。有同學當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說,特困生應該得到我們的幫助,可我們班有的特困生還上網吧;有人補充道,我看見我們班的特困生吃了紅燒肉……

同學們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經無地自容。

從小到大,我只知道貧窮是一個物質的概念,但到了大學,我這才發現,貧窮更大程度上是對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沒有菜的幹饅頭,可以忍受落後於時代的出土文物似的舊衣服,我無法忍受的是這種被打入另類的感覺。我不明白,因爲貧困,人就連尋找自己快樂的權利也沒有了嗎?爲自己過一個生日難道就是犯罪嗎?如果當初我知道我會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度過我的大學生涯,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拼命學習的毅力。大學讓我知道了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它給我帶來的那種恥辱的感覺,比貧困對人的折磨要強大得多。

當幫助已經變成了一種施捨,我寧願不要。

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醒悟到許多年來我對父親的不公。我當年剝奪他對我表示愛的權利,其實也只是因爲他窮,我也曾一樣地殘酷。我給了自己父親恥辱,我也必須承受別人帶給我的恥辱。

我在忍受這種現實還是選擇退學之間猶豫了很久。

我想起了父親寬厚的後背,大學聯考最熱的那幾天,父親不顧我的反對,執拗地堅持送我上考場。因爲我被分到了離家最遠的地方。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老了,他努力想快一些,卻總是力不從心。七月的驕陽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後背上淌出一道道小溝。而我當時卻坐在有着遮陽篷的車座中。我想起了當時自己的決心,爹媽,你們放心吧,我一定給你們帶來盼望中的快樂。

我一想到父親的後背,想起母親接到我的錄取通知書時眉開眼笑到處奔走相告的情景,我忽然感到,即使面對的是這樣一種現實,我也無權選擇放棄。貧窮本身不是罪過,因貧窮而放棄了自己生存的尊嚴,這纔是罪過。就是在那一瞬間,我從多年壓抑着我的恥辱感中解放出來,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來。

第二天是寫作課,我知道老師佈置的作業是感受你生活中的愛。許多同學充滿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們感激父母爲他們帶來的幸福,豐裕和富足的家庭,從小到大爲他們創造的條件,包括高期間,每天換樣的吃飯,包賓館房間,爲了他們更好地休息……

老師沉靜地聽着,不做一聲,直到最後,才巡視了一圈失望地問:“還有沒有同學要說了?”

我穩穩地舉起了手。

我講了父親的後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講了從小看到母親爲我攢錢的情景,每湊夠一個整數,她就信心百倍在朝下一個數字努力。我講了小時候吃蘋果,父母把蘋果細細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餵給我吃,而削下的蘋果皮,他們倆卻推來推去謙讓着,誰也捨不得吃,最後,母親又用它給我煮了蘋果水……

我說我很慶幸,貧窮可能讓我們生活得更艱難些,但它卻不能剝奪我們愛的權利,我感謝父母,雖然不能給我那種富裕,但卻讓我有機會細細地品嚐到容易被富足沖淡或代替了的愛。我爲小時候對父親的傷害而懺悔,我一定會向他當面道歉的,儘管我明白得晚了些……

我邊說邊能夠聽到,教室裏一片抽泣的聲音。

下課時老師對我說,我非常感謝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訴了大家,什麼是愛的真諦和尊嚴的意義。

我拿起我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塑料袋,一個課桌一個課桌地撿拾同學們丟棄的易拉罐、飲料瓶,我安詳自若,貧窮依然伴隨着我,但尊嚴也在我心中。

從這時候起,曾經有過的恥辱成了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從恥辱感中走出來,我可以用一種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態與同學們相處了。留在我身上的目光雖然特異,但不讓我感到難受了。我能夠大大方方地在食堂上平靜地享用只有一個饅頭的午飯;我在衆目睽睽之下把我拾到的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我承包我所住的宿舍樓的衛生清潔工作。我做家教,搞促銷,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我所能做的一切。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大學學業。

在那一個假期到來的時候,我給父母寫了一封信,我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們我準確的到家時間,並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讓父親一定蹬着他的三輪車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經彎曲的後背上,告訴他我經歷過的這一切一切……

貧窮不是恥辱,放棄尊嚴纔是真正的恥辱。我從恥辱中走出來,也走出了貧窮。恥辱成了我人生的另一種財富。